依果觉

2020-03-04 09:52:3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依果觉位于美姑县城的北部。东邻瓦西乡;南靠洒库、炳途乡;西与苏洛乡连界;北与瓦侯区和峨边彝族自治县勒乌乡、甘洛县格古乡接壤。是美姑县“北大门”。全乡地势西北耸兀,阿米特洛山最高,海拔3855米,最低海拔2000米,乡治所傍美姑河西岸的依果觉村,海拔2270米。属于高寒山区,气候相对较冷,冬季会有厚厚的积雪,即使是夏季的一场暴雨过后也要穿上外套御寒。依果觉乡属于国家级美姑大风顶自然保护区范围内,自然风景秀丽,生物资源丰富,是四川省仅有的两个大熊猫活动地(另一个是卧龙保护区)之一。著名的美姑河发源于依果觉乡,平时静静地流淌着,倘若下暴雨就会变得咆哮起来,现在县上已经成立了美姑河水电开发公司,着手开发丰富的水利资源。。

依果觉乡下辖11个行政村,8000多人口,农业人口100%为彝族。乡上基础设施完善,面积也比较大,相对其他乡镇而言条件还算可以。1956年以前是洪溪县的县城,洪溪县撤销后一直是洪溪片区工委所在地。乡镇机构改革后洪溪片区工委已经撤销,但依果觉还是中心乡,洪溪中学、洪溪小学、洪溪卫生院、信用社、邮局、林场、派出所、森林派出所、交警中队等单位都在乡上。尤其是中学和小学老师加起来有100人左右,年轻人比较多,工作之余还能和他们耍一耍,排遣一下乡村生活的孤单和寂寞。成美公路经过这里,交通比较便利。成美公路穿越全境。乡域面积145.53平方公里。辖依果觉、古拖、处洪觉、马洪觉、木尔、采乃坚6个村。26个组,共858户,3735人,其中彝族3605人,汉族130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5.66人。

1956年7月设乡,隶洪溪县依果觉区。1957年8月,改隶城关镇。1958年10月,撤销城关镇后,处洪觉、马洪觉、阿尼木乡并入,建乡人委,隶洪溪县一区。并县后续隶洪溪区。1968年4月,成立乡革委会。1972年2月16日,改建为公社。1981年7月12日,改公社革委会为管委会。1984年7月,恢复乡建制,成立乡政府。

1990年全乡农业总产值91.6万元(农业34.6万元,林业3.1万元,牧业37.1万元,副、渔业16.8万元);有常耕地面积5295亩,粮食总产量106.3万公斤。主产洋芋、荞子、玉米、燕麦、花椒、核桃。有黄牛958头,牦牛157头;马32匹;猪2219头;山羊1870只,绵羊4456只。全乡有银行信用社1个;有乡村小学5所,在校学生100名;有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1名。

美姑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彝族自治州东北部,大凉山黄茅埂西麓。县域介于东经102°53′~103°21′,北纬28°02′~28°54′之间。东邻雷波县,西接越西县,南连昭觉县,北毗峨边彝族自治县,西北与甘洛县连界,东北同马边彝族自治县接壤。县境南北长94.8公里,东西宽46.4公里。县域实辖面积2731.6平方公里,常耕地面积24.3万亩,农村人平占有耕地1.69亩。全县辖8个区,1个镇,44个乡,291个村,1475个村民小组;有34276户,151024人,其中彝族146649人,占总人口的97.1%;汉族4346人,占2.88%;回、蒙、苗、畲、藏等民族(均为城镇人口)29人,占0.02%。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55.29人。县人民政府驻地巴普镇,位于东经103°07′,北纬28°19′,海拔2082米,距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驻地西昌市170公里。

美姑春秋至秦、汉时期隶属邛都。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在美姑河畔置卑水县,辖美姑地区,隶属越巂郡。齐梁时期废卑水县,美姑隶属巂州。隋、唐时期隶属越巂县。唐懿宗咸通十四年(873)至宋代末,美姑属彝族阿都部和沙马部管辖。元、明至清初,美姑分别由利利、沙马、阿卓土司管辖。清乾隆、嘉庆时期,土司先后被各黑彝家支驱走,美姑地区为各大小黑彝家支分割统治。清宣统二年(1910),析西昌县置昭觉县,美姑中部、南部和西部划属昭觉县,东部和东北部分别划属雷波县和马边县。但各领县均未在境内设置政权机构,实为黑彝家支统治。民国时期仍由各黑彝家支分割统治。

1952年4月30日,建置美姑县,辖美姑东部和南部地区,县治所甲谷。1956年5月24日,建置洪溪县,辖美姑北部地区,县治所依果觉。两县均隶属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1959年6月20日,洪溪县并入美姑县,县治所巴普,隶属关系不变。

美姑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的横断山脉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交汇处,境内山峦起伏,河流纵横。大风顶、黄茅埂、连渣果峨、阿米特洛、瓦侯能和等大山分别位于县境的东部、西部和北部,地势由北向南倾斜。东北部最高海拔4042米,东南部最低海拔640米。境内属低纬度高原性气候,立体气候明显,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1.4℃,常年日照充足,年日照1790.7小时。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814.6毫米,但降水量北部多南部少,分布不均。冬季长达135天,年均霜期125天。境内自然灾害频繁,主要有冰雹、暴风雨、泥石流、干旱、寒潮霜冻、低温等。

县境内地层除第三系、石碳系缺失和震旦系未出露外,其余均有出露,出露面积最广的是中生界的三迭系、侏罗系。地下矿藏种类较多,已初步勘探和开发利用的主要有玄武岩、铁矿、煤、铜矿、石灰石、石膏、硫矿、铝矾土、水晶石等。土壤有17个土类,以黄棕壤、暗棕壤、紫色土、草甸土为主。

县境内具有得天独厚的水利资源。全县大小河流和溪沟159条,总长287公里。东北部的瓦侯河流入马边河,属岷江水系,河流全长45公里;美姑河(含下游溜筒河)由北向南出境流入金沙江,境内干流总长142.5公里。全县河流年泾流量29亿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91.01万千瓦,可开发量57.82万千瓦。美姑河流域地质地形条件最好,上游是兴建龙头水库的最佳河段,下游有集中的自然落差,尔其乡境至柳洪乡境13公里河段比降高达30.5‰,水能资源集中程度为全河之冠,发展水电前景广阔。

林木资源十分丰富。仅天然乔木树种就有150余种,50个科65属。用材树种主要有杉、松、杨、桦、桤木等。1990年林地面积109.15万公顷,占总土地面积的39.96%;森林面积3.94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641.41万立方米;全县森林覆盖率为14.5%。

野生动物和野生药材种类繁多。野生动物有187种,分属62个科。受国家一类保护的动物大熊猫等5种,二类保护的有猕猴、小熊猫、白腹锦鸡等27种。野生药材主要品种有103种,其中名贵药材有天麻、贝母、虫草等。

位于县境东北部的四川省美姑大风顶自然保护区,因处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优越,成为第三纪或更古老的生物“避难所”。区内珍稀动物大熊猫等29种,珍稀孑遗植物有珙桐、银杏、连香树、红豆杉等30余种。保护区被科研工作者称为“很有价值的生物基因库”,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大自然博物馆,誉为一颗“绿色明珠。”

依果觉乡森林防火应急预案

姚依果百日串词

kamany卡曼依Gkin果琪系列

果果

论觉新

樱桃果

鸡蛋果

神奇果

红心果

雪莲果

《依果觉.doc》
依果觉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