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指导论文

2020-03-03 18:03:3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机械与电子工程系

班级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号

姓名

大学生就业指导

大学生就业难成为当今的重要话题,也逐渐地形成了一个社会性的问题。就业是用人单位和学生双向选择的结果,就业难既有企业用人标准的问题,也有学生自身的问题。在毕业生数量日益增多、就业难日益明显的情况下,大学生在校期间就应提早做好就业的准备,努力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更好地就业。

一、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伴随着当代大学生成长的却是一个改革与开放并存的时代,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出现了种种与我们传统文化精神不相合的地方,如骑驴找马、急功近利、眼高手低等现象,影响了我们一代大学生的求职努力方向。

1.部分学生不能认清自我。在学生就业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也是令我们感触最深的问题就是同学们无法正确认识自我。同学们对自我的认识是相当模糊的,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是含糊不清的,让人觉得同学们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的努力方向,还在大海里游泳呢。当询问同学想找什么样的工作的时候,他们的回答往往是“不知道”三个字,或者是能找到什么样的工作就做什么工作,给人一种随波逐流的感觉;当问及有关同学们自己觉得适合干什么工作的时候,他们的回答也往往是“不知道”三个字;询问他们在大学生活学中到什么知识和本领的时候,他们的回答也是“不知道”。在这样“一问三不知” 2 的情况下,同学们对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一无所知的情况下怎能找到好工作或适合的工作?

2.部分同学眼高手低。在当今的大学生中存在着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那就是部分同学眼高手低,这也是我们大学教育的问题所在,部分大学生在校期间只注重对理论知识的积累,并没有重视对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没有到企业里实习过一天,或者实习时马马虎虎,造成了部分大学生思想理论水平很高,但是却在实际工作中束手无策,就形成了大学生眼高手低现象。如:某会计学院毕业的本科生,对会计理论知识有一定的研究,对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也都能够倒背如流,但是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却不知道会计科目如何正确使用,对一笔经济业务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让用人单位大失所望,试问用人单位以后还会聘请这样的大学生吗?

3.部分同学想一步到位。部分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表现出了浮躁心理,想一步到位,甚至想着没有一个副总的职位是配不上我的身份的,工资达不到五六千我是不会去干的,生怕自己岗位定低了降低自己的身份。一心想往高处走,一心想到大公司,想到跨国企业去工作,认为只有这样的企业才能符合自己身份。就业中存在这样心态的学生并不在少数,在推荐就业工作的过程中,往往听到有学生问老师有没有好一点的工作,这样的工作档次太低了,我想到大一点的公司去,这样的小公司没有我需要的岗位等等。在这样同学中就表现出了“高不成、低不就”,最后很难找到一个称心的工作,以至怨天尤人,感叹自己生不逢时,英雄没有用武之地等等。

3

二、形成上述问题的原因分析

形成如今就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其客观原因,也有其主管原因。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物质文明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学生中间出现了急躁心理和急功近利的思想。

1.部分大学生学无所长。部分大学生在校期间学无所长,短短的四年大学生活匆匆度过,除了一张毕业证和学位证之外再无别的资格证书,有的同学学位证都没有拿到,当然这只是极个别的同学,但是这也传递了一个信号,部分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失去了学习的动力,没有了奋斗了目标,把大学看成休闲的地方。

随着社会竞争力的加剧,这样的毕业生在市场上失去了竞争力,找工作十分困难。现代社会对毕业生知识的要求也不一样了,再加上近年来高校毕业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局部地区出现了人才过剩的现象,大学生就业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但有些大学生还是抱着“六十分”万岁的思想,导致失去了就业竞争优势,出现暂时失业的现象。

2.部分大学生好高骛远。在“八十”年代成长起来的一代学子们,生活条件和生长环境都是比较优越的,他们对未来充满了向往与憧憬。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往往表现出了追求一步到位的心态,一开始就想找一个最理想的工作,总想找到一个高收入的工作,对于那些需要长期奋斗和吃苦耐劳的工作嗤之以鼻,不愿意从基础性的工作干起。

我们经常看见某些学生在校园里不停地宣扬自己以后的理想,千方百计使别人知道自己的雄心壮志。可是这类学生却忽视了有壮志固然是好事,然而真正能使自己达到预期目标的,还是脚踏实地的做事。因此他们往往到最后一事无成。

3.部分大学生思想未转变。在有些大学生看来,对职业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有的大学生为了一个体面的工作,往往出现一个岗位几个人来争的情况,竞争程度异常激烈,据统计一个公务员的岗位竞有一百多个人来竞争,竞争的程度是何等的激烈。而有些岗位却因为辛苦一点或工作不是很体面,如:销售、普通技工等工作,却没有人愿意去做,导致了岗位与人才的结构性矛盾,造成不必要的失业。

在就业思想上不少学生存在误区,如“宁到外企做职员,不到中小企业做骨干”,“创业不如就业”,“就业难不如再考研”等。许多大学生至今还不愿意到国内的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工作,首选的职业还是公务员、外资、合资和国有企业,体现出普遍的求稳心态。实际上现在许多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给出的待遇已经接近甚至高于外资企业,但求职者认为风险大,不愿意选择。

三、如何在大学期间提高自身就业能力

1.提高规划学习的能力,提高就业能力。

规划学习的能力即大学生应根据其职业发展的趋势,并结合个人发展的需要,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或方式的能力。而且,这是一项长期的活动,大学生必须懂得学什么、何时学、何处学等。要时常反

5 思现在的知识结构是否能胜任现在或将来不久的职位。只有这样,才能懂得学习要求、控制学习过程,并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灵活的适应自己所处的复杂环境,最终使学习活动达到预期目的。

2.认真做好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提高就业能力。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大学生一旦确定自己理想的职业,就会依据职业目标规划自己的学习和实践,并为获得理想的职业做好积极准备。其次,正确进行自我分析和职业分析。自我分析即通过科学认知的方法和手段,对自己的兴趣、气质、性格和能力等进行全面分析,认识优势与特长、劣势与不足。职业分析是指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充分考虑职业的区域性、行业性和岗位性等特性,比如职业所在行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职业岗位对求职者的自身素质和能力的要求等。第三,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要根据职业和社会发展的具体要求,将已有知识科学地重组,建构合理的知识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知识的整体效能。第四,培养职业需要的实践能力。除了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外,还需具备从事本行业岗位的基本能力和专业能力。大学生只有将合理的知识结构和适用社会需要的各种能力统一起来,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3.提高自我的社会适应能力,提升就业能力,提高就业能力。

虽说大学是个“小社会”,学校和社会的运行规则却有很大不同。许多大学生对社会的看法趋于简单化、片面化和理想化。一些企业在挑选和录用大学毕业生时,同等条件下,往往优先考虑那些曾经参加过社会实践,具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的毕业生而不挑选刚毕业的大学

6 生缺乏工作经历与生活经验。这就需要大学生在就业前就注重培养自身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

借助社会实践平台,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应变能力等。此外,还可以使他们了解到就业环境、政策和形势等,有利于他们找到与自己的知识水平、性格特征和能力素质等相匹配的职业。

适者生存,生存是为了发展。对社会和环境的适应应该是积极主动的,而不是消极的等待和却步。大学生只有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走入社会后才能缩短自己的适应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因此,在不影响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大胆走向社会、参与包括兼职在内的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提升自身就业能力和尽快适应社会的有效途径。

4.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就业能力。

近几年来,大学生自杀、杀人事件时有发生。这不得不敲响我们的警钟: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需要关注!大学生承担着建设祖国的重任,更是社会的顶梁柱。而大学生在求学期间,只注重专业知识、忽视心理素质的情况,使一些人在面对困惑或逆境时,总是不知所措,影响到自己的择业选择。尤其在求职过程中,有些学生抗挫能力差,这也是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因此,大学生在求学过程中应注意提高心理素质,尤其是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锻炼自己坚忍不拔的性格;在求职中,充分了解就业信息,沉着、冷静应对所遇到的困难,用积极的乐观心态克服一切困难。

7 5.培养良好的职业精神,提高就业能力。

大学生要想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就必须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职业价值观和人生观;具有忠于职守,献身事业的乐业和敬业精神,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劳动态度,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以及在职业活动中团结协作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职业活动中,无私、正直、勤奋、诚实、守信、坚定、勇敢等优秀职业品质是人们在工作上做出成绩的必要条件。同时,良好的职业精神同时也是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所不可少的。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激烈的竞争,希望在校大学生能结合自身实际在各方面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做到“未雨绸缪”,根据自身的兴趣和专业规划好大学生涯,在能力和心理上做好择业、就业和创业的准备。

8

大学生就业指导论文

大学生就业指导论文

大学生就业指导_论文

大学生就业指导论文

大学生就业指导论文

大学生就业指导论文

大学生就业指导论文

大学生就业指导论文

大学生就业指导论文

大学生就业指导论文

《大学生就业指导论文.doc》
大学生就业指导论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