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四年级教案

2020-03-01 20:20:2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复习

(一)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6页第1~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的口算方法,正确口算得数;进一步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能说出算式的积是几位数,并能正确计算;能正确解决倍数关系的实际问题,能根据条件提出关于倍数的问题。

2.使学生经历比较、归纳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的口算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的过程;加深认识倍的含义,感受倍数关系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3.感受现实生活里充满数学问题,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逐步发展数学素养。

教学重点: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笔算。用学过的计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口算。

1、出示第1题口算。

指出:几

十、几百乘几,可以按几乘几口算,看乘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几十几乘几,先算几十乘几,再算几乘几,然后合起来。

2、出示第2题口算。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校对。对于错误率高的题目重点讲解。

二、复习笔算。

提问: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是什么?

(①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两位数或三位数的个位、十位……上的数。 ②哪一位上乘得的结果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1、出示第3题竖式计算。 ① 完成在课堂作业本上。

② 说一说每组的乘数各有什么特点?

③ 计算时有什么不同和要注意的问题吗?(乘数中间有0时,按照法则乘,注意个位的进位;乘数末尾有0时,用一位数乘0前面的数,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后面添上几个0。)

2、出示第4题,先说出积是几位数,再用竖式计算。 ①说说每题的积是几位数。为什么?

小结:如果乘数最高位上计算不进位,积的位数就和乘数相同;如果有进位,积的位数就比乘数多一位。 ②竖式完成在课堂作业本上。

三、复习解决问题。

1、出示第5题解决问题。

①求出风景邮票的枚数是人物邮票的几倍?你是怎样算的?为什么用除法?

1 ②你还能提出哪些用除法计算的问题?

2、出示第6题解决问题。

①求七月份收获多少个用什么方法算?为什么? ②再根据什么求两个月一共收获多少个?

四、聪明题

(一)填空

1、要使2□×4的积是两位数,□里最大填( ),要使积是三位数, □里可以填( )。

2、要使405×□的积是四位数,□里最小填( ),要使积是三位数,□里可以填( )。

3、要使1□0×4的积是三位数,□里最大填( ),要使积是四位数,□里最小填( )。

(二)解决问题

1、公园里的杨树棵树比柳树的3倍多56棵,且比柳树的4倍少84棵,公园里有杨树多少棵?

五、课堂作业

第3、

4、6题完成在作业本上。 《补充》第26页。

2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复习

(二)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6页第7题,第27页所有题目。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熟悉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能估算一些简单乘法实际问题的结果,能正确解决简单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能根据现实情境提出与乘法相关的问题。

2.能尝试归纳乘法算式一些简单规律,提升对乘法相关知识的认识;能比较相关算式积的大小。

3.感受现实生活里充满数学问题,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逐步发展数学素养。

教学重点:通过计算、发现简单规律和估算。用学过的计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乘法计算一些简单规律的发现。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等。

教学过程:

一、找规律

1、出示第7题,不计算,比大小。 先完成,再讲评。

讲评:以第一横排的两道题为例,左边一题13×5与31×5都是两位数与5相乘,但由于13﹤31,所以13×5﹤31×5;右边一题都是三位数与6相乘,但由于502﹥500,所以502×6﹥500×6。 小结:在乘法算式中,一个乘数相同(0除外),另一个乘数谁大,谁的乘积就大;一个乘数相同(0除外),另一个乘数谁小,谁的乘积就小。

2、出示第8题。

①学生独立完成。

②比较每组两题的算式、乘数和得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③追问:能试着说说这里一个数连续乘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乘怎样的数吗? 小结:一个数连续乘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乘以这两个数的积。

3、出示第9题。 ①学生独立完成。

②每一组题有什么规律吗?你能写出每组题的下一道算式吗?

第一组:几乘几个9排成的数,再加几,得数就是几后面添上几个0。(补充6×999+6=)

第二组:按123这样1到几排成的数去乘9,再加比几大1的数;加上的数是几,得数就是几个1排成的数。(补充12345×9+6=)

第三组:按987这样9到几排成的数去乘9,加上比末位数字少2的数,得数比前面一个乘数多一位,各位上都是8。(补充98765×9+3=)

二、解决问题

1、出示第10题。

提问:小华中午不回家,在学校吃饭,说明他每天要走几个几米?

小芸中午回家吃饭呢,说明她每天要走几个几米? ①估算:

小华:820×2﹥1600

3 小芸:380×4﹤1600 答:小华走的路多一些。 ②精确计算:

小华:820×2=1640(米) 小芸:380×4=1520(米) 1640﹥1520 答:小华走的路多一些。

2、出示第11题。

学生独立完成。反馈说说理由。

3、出示第12题。

①提问:要知道带的钱够不够,需要精确计算吗?

(乘法估算,一般把乘数估成比较接近的整

十、整百数来估计。

②要知道买4辆儿童车和1张儿童床,一共要用多少元?要不要准确计算?为什么?

(要问一共要用多少元,就需要计算准确的结果,不然就可能付错钱。)

三、聪明题

提问:你能把小欣上学的经过在纸上画图表示出来吗?

交流:小欣大约走了多少米?你是怎样解决的?(大约走到总路程的一半的地方再走回家,就大约走了850米,再走到学校一共大约走了2个850米。)

四、补充题

1、算一算,想一想,填一填。

213×9+213= 5×999+5= 132×9+132= 6×999+6= 312×9+312= 7×999+7= ( )×9+( )= ( )×999+( )=

2、观察下面的算式,找出规律后再完成填空。 15×9==135 25×9=225 36×9=324 150-15=135 250-25=225 360-36=324 45×9=( )-( )=( )

64×9=( )-( )=( )

五、作业布置

第10、

11、12题完成在作业本上。 《补充》第28页。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四年级数学公开课教案

四年级数学方阵教案

四年级数学第一课教案

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案

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案

四年级数学个性化教案

四年级数学数学广角教案

四年级数学公开课教案

《数学四年级教案.doc》
数学四年级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