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热点

2020-03-04 03:32:2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今年是冲刺“十一五”、谋划“十二五”的承接之年。从党的十六届五中会到十七届五中全会的五年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锐意进取、戮力同心,国家面貌发生了新的历史性变化。展望未来五年,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召开为标志,中国共产党将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整装待发、启程远航,站在历史的新高度为中国长远发展绘就新蓝图。

历史长河奔涌不息。站在两个五年规划的交替点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将掀开崭新一页。 新华社记者刘海峰摄

关键时期·攻坚时期·战略机遇期——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这是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承上启下、与时俱进的历史方位所在

“170米”——10月12日3时,三峡水库水位突破这个数字,标志着175米蓄水位进入“5米倒计时”阶段。“本月底前,三峡工程将在‘十一五’期间如期完成175米最终水位蓄水,迎来首次‘成人礼’。”国务院三峡办主任聂卫国说。就在五年前,聂卫国参加了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并列席了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见证了“十一五”规划的诞生过程,对这份规划有着深厚感情。

“‘十一五’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国历史上发展最好的时期之一,为未来五年的长足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聂卫国说。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回首“十一五”,我们经受了严峻的挑战和考验,也收获了巨大的成功和喜悦——

我们夺取了抗击汶川、玉树地震和舟曲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斗争的重大胜利,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和上海世博会,沉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新的成就。

一个社会的前行,一个国家的发展,总是在一系列特定的时空方位上显示出非同寻常的意义——

人们记得——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为中华民族复兴设计了“三步走”战略,提出“我国经济发展分三步走,本世纪走两步,达到温饱和小康,下个世纪用三十年到五十年时间再走一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人们记得——跨入新世纪,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党的十七大对我国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以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流年似水,岁月如歌。当时间的钟摆指向“十二五”,我们面临的任务更加紧迫艰巨。

从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2020年完成这个目标,目前已经“赛程过半”。“‘中后程’往往具有决定性意义。”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副院长刘春说,“‘十二五’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中后程’,是承上启下地解决关键性问题、作出决定性贡献的重要时段。‘十二五’规划重要性由此凸显。”

只争朝夕,时不我待。中国共产党人清醒地认识到,此时此刻,我们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距党的十六大确定到2020年使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还剩下10年;距建党100周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间还剩下11年;距新中国成立100周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不到40年„„

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但是,“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任重而道远。”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副秘书长洪向华认为,“‘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能不能抓住新机遇、解决新问题、实现新发展,对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

力挽狂澜,中流击水。中国共产党人清醒地认识到,此时此刻,我们正处在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2008年9月,美国次贷危机发展为国际金融危机波及全球,对我国实体经济带来强烈冲击。“表面上看,国际金融危机是对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其实是对我们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经历过国际金融危机“洗礼”的广东金方药业公司董事长刘宗杰深有体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抓住机遇,毫不动摇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

“目前,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结构性矛盾并没有得到解决,投资仍然起着主导作用,消费并未充分启动,扩大外需的挑战越来越复杂。”中央党校经济学部教授李鹏认为,“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成为当下最为紧迫的任务。”

运筹帷幄,乘势而进。中国共产党人清醒地认识到,此时此刻,我们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是党的十六大全面分析国内国际发展环境作出的重大判断。实践证明,这一判断充满远见卓识。

看国内,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前两步目标,正在向第三步目标阔步前进。2006年至2009年我国年均经济增长率10.7%,高于“十一五”规划所要求的7.5%。这为我们继续前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看世界,多极化趋势增强,全球化深入发展。当代中国前途命运同世界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正如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教授保利诺所说:“只要看看中国占有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又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就能明白中国对世界的重要性,同时世界上发生的任何事情对中国来说也是重要的。”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面对的最大机遇和挑战,在国际上主要是“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在国内主要是“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解决这两个方面带来的新课题和新矛盾,是‘十二五’要过好的两个重要关口。”中央党校副研究员郑权认为。

处在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航船继续劈波斩浪,人们对未来中国发展充满信心。

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

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2010年,“十一五”规划即将画上句号。过去极不平凡的五年给我们带来深刻的启示——

“日前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的‘四个更加’,深刻总结了‘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经验,同时也指出了当前我们还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面临的挑战,为‘十二五’期间科学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许光建说。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和归宿,不断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以人为本”作为“十一五”时期科学发展核心内容和根本目标。

把“人均”概念写入“十一五”规划,把“保民生”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点之一,把中央财政分配向民生领域的倾斜力度逐年加大„„5年间,保障和改善民生贯穿着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始终。

马成义所在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红寺堡区,是我国目前最大的生态移民扶贫开发区。这里曾是荒滩戈壁,如今却变成了绿洲沃野。移民后的马成义种植了30亩水浇地,每年收入两万多元。他高兴地说:“如果还在老家,肯定连解决温饱都很难,现在虽然住在村里,但感觉是城里了。”

实践证明,只有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才能正确回答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发展成果如何分配这些基本问题,才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建设统一起来,把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统一起来,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2010年9月28日,四川省广元市三堆镇。随着一声巨大爆炸声,五洲工业公司水泥厂厂房轰然倒地。同一天,另外3家高耗能水泥厂也被爆破或拆除。

9月底是国家下达的淘汰落后产能的最后期限,类似的场景各地都在发生。过去5年全国小火电机组关停7000万千瓦,超过英国全国装机容量。对此,英国《金融时报》的评论“中国减排动真格”,可谓一语中的。

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5年间,我们着力改善经济结构,着力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经济持续保持高速发展。正如中央党校教授叶笃初所指出:“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发展,是好中求快的发展、又好又快的发展,是长期、稳定、可持续的发展。”

经济增长过多依靠外部需求,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不平衡、不协调,人口、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矛盾不断加剧„„“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轨道上来。”叶笃初说。

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工作方法——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既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

“农业免税降雨露,富民政策暖民心。”对山东省蒙阴县桃曲镇陡山村村民石运好而言,“十一五”是以正式废止延续2600多年的农业税开局的。

过去五年,中央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不断加大对“三农”支持力度,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用于“三农”的支出从2006年的3397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8183亿元。

天津滨海新区、关中—天水经济区、黄河三角洲、广西北部湾、皖江城市带„„国家相继制定和批复多个区域发展规划和政策性文件,不断拓展经济新的“增长极”。

“‘十一五’期间,西部地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发展差距扩大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杜鹰表示。

5年间,实现绿色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日益成为人们共识。“搞生态建设给村民找到了挣钱的路,5年的树1棵能卖几十块钱,10年的树能卖三四百块钱。”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44岁的农民梁成义说。如今的梁成义有了更多的想法:“今后我还要靠生态建设的成果致富,从‘绿色银行’里取钱!”

实践证明,只要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就能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进。

保障和改善民生,科学发展的着力点和落脚点——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发展的目的真正落实到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普遍建立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全国,从新医改方案正式出台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实施,再到保障性住房建设加速推进„„

回首过去5年,“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始终是党对人民群众最深情的牵挂。2009年我国财政收入一度困难,但中央财政用在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住房、文化方面的民生支出增长31.7%。

“改革是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体制性、结构性矛盾的根本措施,其着力点之一就是要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国家发展改革委体改司副司长连启华说。

新的期待·新的航程·再创新辉煌——

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牢牢把握经济工作主动权,更加奋发有为地迈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2010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向全党发出号召。

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从主要关注数量增长,到更加注重质量效益;从片面追求GDP,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从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亿万人民真真切切看到了一个个新变化,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一项项好政策,踏踏实实地过上了一天天好日子。

站在热火朝天的生产车间内,西藏堆龙德庆县古荣朗孜糌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达瓦次仁感慨地说:“过去的五年,西藏特色农业的产业化进程大大加快,为我们农牧民发家致富带来了很多很好的机会。”

2004年,达瓦次仁和扎西加央兄弟俩在一番市场闯荡后,成立了古荣朗孜糌粑有限责任公司。如今,“古荣糌粑”已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达瓦次仁在城里买了房和车,实现了从农民到商人的转变。

“始终把握世情、国情、民情、党情,始终使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及时反映时代发展的新要求,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在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李景田看来,中国共产党以实际行动把“执政为民”执政理念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

这5年,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一次次艰巨的考验和挑战。人们看到,尽管肩负的任务异常繁重,面对的考验严峻复杂,但党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时刻做到居安思危,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拒腐防变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交出了一份出色答卷。

仰观目标之远大,我们满怀豪情;俯察任务之艰巨,我们尤须清醒。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如今,一份未来5年中国发展的新蓝图,即将在亿万人民面前徐徐展开„„

“从筒子楼到商品房,从求温饱到奔小康,从更好的财产保护到更好的公共服务,从更完善的生活保障到更多的精神文化享受„„”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认为,今天的老百姓更关心的是要过上“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的生活,要生活在“更加公正、更加和谐”的社会中。

随着“十二五”的脚步日益临近,人民群众对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充满了更多期待。

“下一个五年,我要把家乡打造成国际级的生态旅游度假胜地,把家乡的美景展现在更多世人面前。”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的藏族农民企业家斯那定珠是当地的“名人”。十余年来,斯那定珠以愚公移山的精神,把家乡与世隔绝的大峡谷创建成为“香格里拉大峡谷国家公园”,帮助乡亲们告别了封闭贫困的生活。

“我从小就有搞科技的梦想,现在梦实现了。”重庆金山科技集团董事长王金山说。如今的重庆金山科技集团已凭借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智能胶囊内窥镜”,成为产品远销58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型企业。从今年起,王金山又有了一个新梦想:“‘十二五’期间,我们要做产业化集群,研发和转化更多的产品„„”

不同的发展阶段,必然面对和解决不同的时代课题。“十二五”对于加快改革开放的意义非同寻常。

“这将是扩大居民消费、构建消费大国的关键五年,是推进城市化的关键五年,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关键五年,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键五年,也是推广低碳经济、实现绿色发展的关键五年„„”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表示。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当代中国正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前迈进,我们党正处在新的历史方位。国内国际形势不断发展变化、各种矛盾亟待化解、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依存。

为此,中央提出,全党同志要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过去30多年间,中国经济社会实现了快速发展。但是随着人民群众生活的不断改善,沿海和内陆之间、城乡之间以及城镇居民内部的收入差距日益扩大。数据统计显示,1978年中国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56,但2009年这一数据攀升至3.33。同时,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制约日显突出,从城市到农村,上学难、看病贵等问题还相当普遍。

面对未来的五年,为了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我们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促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

2010年——中国“十一五”规划收官之年,“十二五”规划谋划之年。

“包容性增长最基本的含义即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这是中国应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新的矛盾和挑战所需要的新理念,也是对中国未来发展明确的方向性描述。”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说。“这一理念有望被写入中国的‘十二五’规划。”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将于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将讨论审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2011年至2015年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定下基调。

过去三十年间,中国经济社会实现了快速发展,人民平均生活水平得到了有效提高。但经济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其中最主要的是沿海和内陆之间、城乡之间以及城镇居民内部的收入差距日益扩大。

以城乡居民收入比为例,数据统计显示,1978年中国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56,但2009年这一数据攀升至3.33。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王军说,中国发展到目前阶段,各种矛盾和问题突显,“现在提出包容性增长的概念具有针对性,强调公平、公正以及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间的协调发展,具有非常强的现实意义。”

他认为,从国内来说,包容性增长应是使经济发展回归增长本意,即以人为本,发展的目的不是单纯追求GDP的增长,而是使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进步以及人民生活的改善同步进行,并且追求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从国际方面来说,一些西方国家认为中国的政策造成了国际经济失衡,指责中国的汇率政策,并实行贸易保护主义,这其实违反了包容性增长的要义。“包容性增长愿景下,一个国家的发展不应限制其他国家的发展,先进国家与后起国家之间不应有冲突。各国应加强交流合作、政策协调,促进贸易公平和自由化。”他说。

分析人士说,中国已意识到过度倚重外需和投资,高消耗、高污染的发展方式难以为继,他们预测,在未来五年,中国的决策者将会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作为宏观调控的主线,而包容性增长将作为一重要理念,融入中国发展实践。

正如胡锦涛在致辞中提出,实现包容性增长,切实解决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社会问题,为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实现经济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社会基础,这是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需要共同研究和着力解决的重大课题。

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认为,当前中国强调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包容性增长具有异曲同工之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庄健说,中国过去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不惜一切代价”投入资源能源,片面地强调增长,大量依赖廉价劳动力追求GDP的老路都是走不通的。

他指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和出口中,国内消费一直被寄予厚望但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难以明显提高说明收入分配机制中还有问题尚待解决。只有理顺收入分配机制,依靠科技进步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促进经济发展,中国才能真正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左小蕾认为,“中国要实现包容性增长,重在改革收入分配机制。”经济的增长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使人民生活水平随经济增长不断提高,幸福感不断增强。

庄健建议,中国政府不仅应关注收入二次分配机制的调整,还要重视初次分配的公平和效率。提高普通劳动者劳动报酬,限制垄断行业过高工资,提高国有企业的上缴红利等都是题中应有之义。

胡锦涛指出,“我们应该坚持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人人平等获得发展机会,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不断消除人民参与经济发展、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方面的障碍。”

他同时强调,要建立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注重解决教育、劳动就业、医疗卫生、养老、住房等民生问题,努力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锦涛主席公开倡导、或将写入十二五规划的这个概念,如此重要,却又如此陌生——

什么是“包容性增长”?

9月16日,对于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原副代表、首席经济学家汤敏来说,是一个心情愉悦的日子。

“我非常高兴地看到,胡主席在正式场合提出了‘包容性增长’这一概念,这对解决中国未来发展的方向,是非常关键的一部分。”作为最早提出此概念的参与者之一的汤敏对《中国经济周刊》说。

这一天,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出席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开幕式时,发表了题为《深化交流合作 实现包容性增长》的致辞。

胡锦涛强调,实现包容性增长,切实解决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社会问题,为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实现经济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社会基础,是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需要共同研究和着力解决的重大课题。

“包容性增长”,这个在2007年由亚洲开发银行(下称“亚行”)首次提出的概念,一时间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谁最早提出这个概念?

对于“包容性增长”一词,许多人都是第一次听说,甚至包括经济学家。胡锦涛主席的致辞公开发表后,就“包容性增长”问题,记者先后对多位经济学家进行了采访,其中有七八位均表示,是从胡锦涛主席所作的报告中第一次听到了“包容性增长”这一概念,之前并没有过多地了解和研究。

“‘包容性增长’这个概念,是2007年由亚行首先提出来的,但也是国际组织在10年间逐渐完善的一个概念。” 亚行驻中国代表处首席经济学家庄健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之所以提出这一概念,是基于中国加入WTO以后,经济增长迅猛的事实。

数据显示,2002年—2007年,中国年均经济增速高达11.65%,尤其是200

4、2005年这一轮增长比较明显,甚至超过10%以上,2006年、2007年更是达到了12.7%和14.2%的增长。

现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的汤敏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当时大家都在谈经济增长,但是经济增长过程却出现了一些问题,最大的问题是收入分配不公。经济增长了,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受益,有的人受益多,有的人受益少,特别是贫困人口受益更少。”

此外,中国GDP如果再保持在两位数以上的增长,资源、环境的压力会增大,由增长本身不均衡导致的矛盾也会增多。是否应该适当下调增长预期水平,也成为当时学者争论的焦点。

庄健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导致不平衡的原因,主要是由投资、出口拉动,消费的比重偏低;在产业方面,重工业劳动高,服务业比重偏低;经济和社会相比较,社会领域发展相对差一些,特别是收入分配结构、收入分配状况、城乡差距还比较大,“这种增长不利于长期的可持续、均衡的增长,所以亚行当时就做了相关研究。”

据汤敏介绍,在此背景下,2005年,由亚行赞助支持,亚行经济研究局和驻中国代表处联合开展了“以共享式增长促进社会和谐”研究课题,同时邀请林毅夫、樊纲等国内七八位知名学者一起参与研究。

当时作为亚行驻中国代表处副代表、首席经济学家,汤敏参与了一部分组织工作。

与此同时,在中央政府将“构建和谐社会”定为一项基本国策的背景下,由林毅夫主编,庄巨忠、汤敏、林暾等学者编写的《以共享式增长促进社会和谐》一书正式于2007年出版,该书出版的主要目的,是分析中国经济过去30年增长的特点,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和所带来的问题及挑战,探讨通过实现共享式增长构建和谐社会的政策选择。

“这本书出了英文版。当时翻译成中文的时候,我们斟酌了很久,最后是用了‘共享式增长’这个词,实际上也有人翻译成‘包容性增长’。”庄健说。

庄健表示,“包容性增长”这个概念其实跟这些年中国政府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是一脉相承的,也是在贯彻“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这个理念。“单纯地发展经济是不好的,而更加全面、均衡的发展,才能使得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的改善同步进行。这才是发展的目的,这样的发展才能够可持续。”

“包容性增长”或被写入“十二五”规划

从2007年亚行首提这一概念,到如今国家领导人在正式场合再次倡导,业内人士分析认为,2008年发生的世界金融危机是“包容性增长”被官方采纳和认可的助推器。

庄健告诉《中国经济周刊》,金融危机的爆发,实际上是对当时经济失衡状况的一种强制性的改变。经过这场危机之后,大家发现,中国的经济增长确实存在不均衡的问题,特别是对投资、出口的依赖性比较强,而中国恰恰受这种冲击比较明显。

金融危机发生以后,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经济恢复较快。但与此同时,从经济学家到中央政府都开始思考中国经济增长如何更加可持续的问题。

这次重提“包容性增长”,在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马晓河看来,带有一定的前瞻性含义。马晓河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这个概念的提出,是对未来五年、十年、二十年,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应该朝着哪个方向走的一个大的判断。

据悉,即将于今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一项重要议程就是研究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

中央党校《学习时报》副编审邓聿文向《中国经济周刊》大胆预言,“十二五”规划中肯定会明确提出包容性增长,今后这个概念也将越来越普及并被人们接受。“十二五规划的重点是要加强社会建设,所谓‘包容性增长’就是要注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我觉得肯定会写入的。” 邓聿文说。

十二五时期将是中国发展的又一关键时期

试析“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和面临的国际经济环境

[摘要]我国经济体系在“十二五”期间将进入从工业化中后期的阶段转向工业现代化加速的阶段,因势利导,加速工业化的现代化进程,创新技术,提高效率,保护自然环境成为了新的工业化发展的方向。防止气候变暖以及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一国发展绕不开的主题。人类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和成效,很大程度上在于大幅度地提高稀缺资源的生产率。从这个角度看,低碳经济革命的实质,是从传统的劳动生产率时代进入到未来的资源生产率时代。今天,制约人类经济发展的稀缺资源已经从劳动力转移到像化石能源和大气容量这样的自然资本,因此大幅度提高化石能源和二氧化碳的生产率,将是未来几十年经济创新的主要任务。

发展和转型并重的关键时期

“十二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进入到了人均GDP3000美元阶段,向着中高收入经济体系迈进。从国际经验看,迈向中高收入体系后既面临继续大发展的机遇,同时也是转型的关键时期。国际经验表明,若发展战略不能及时转型,经济将面临被原有增长机制锁定的风险,从而使经济体在中等收入阶段处于停滞徘徊期(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

中国经济经过30年的高速赶超,形成了政府积极动员资源、企业低成本竞争、政企相互促进的一个独特的工业化道路,极大地将中国的比较优势发挥出来,取得了出口导向战略的成功,激励了中国工业化的大发展。然而这一增长机制随着城市化和国际化的加速,逐步受到挑战。要素价格重估、成本正常化、社会保障体制建立的加快,使得低成本竞争的工业化机制不可持续的特性凸显出来。

经济转向稳定均衡的增长

中国过去30多年接近两位数的高速增长提升了中国国力和人民生活,也带来了结构压力、发展的不平衡和严峻的环境等多方面的挑战,如继续沿着原有的机制、轨道高速增长,就没有调整结构和解决发展不平衡的余地,会导致经济增长的波动性加大。必须用可持续的方式保持经济高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中国当前的工业化水平远超过GDP相当时期的发达国家和现在可比的任何国家,但城市化水平则普遍低于可比的同类国家水平。提升空间集聚水平以此牵引中国的经济高速增长仍有很大的余地,“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仍处于高速增长阶段。但由于外部冲击、结构转换摩擦、市场机制不完全、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引发的社会压力等,都会挑战中国经济增长的稳定性,需要加快空间合理配置、结构和机制转换,才能以可持续的方式保证高增长。

“十一五”规划已经为空间均衡、结构和机制转换铺垫了基础,如主体功能区的规划,服务业提升,创新投入和生态资源指标都旨在通过目标牵引来转变发展模式。由于强烈的外部冲击,上述工作都受到了很大影响,中国经济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不断被挑战,使得发展模式转变举步维艰,迫使我们在“十二五”期间更要加大发展模式的转换,以空间均衡配置和产业结构优化并举的方式推动发展模式的转换。

从工业化中后期转向工业现代化加速期

我国现在的基本经济国情已经从以前的农业经济大国,转变为工业经济大国,工业占GDP的比重接近50%,成为了世界制造的大工厂。以要素投入驱动的工业化的规模扩张,以引进设备或模仿方式进行的“干中学”技术进步演化的投入产出收益在急剧下降,工业化也步入了中后期。但按照工业现代化的效率、结构(指技术先进性、信息化、国际化和管理现代化)和可持续(能耗、排放等)指标来衡量,则仍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参阅《中国工业化蓝皮书2009》的指标体系和行业评分)。我国经济体系在“十二五”期间将进入从工业化中后期的阶段转向工业现代化加速的阶段,因势利导,加速工业化的现代化进程,创新技术,提高效率,保护自然环境成为了新的工业化发展的方向。

政府主导转向市场配置资源

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积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是我国“十二五”期间的一个重要任务。中国改革开放30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但也应该看到,中国很多层次的体制矛盾也凸显出来,市场作为基础配置资源的机制始终没有理顺,要素价格扭曲,妨碍了资源的节约使用,激励了低成本的竞争,产能过剩都与此相关;而行业准入和垄断问题也困扰着市场机制的发挥,制约了服务业的发展;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影响了中国的城市化步伐;而社会福利体系建立的“碎片化”也非常严重,导致地方的收入和福利的差距扩大,并影响着要素的流动。随着中国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抵御外部冲击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更具有弹性空间,为政策运用提供体制空间。“十二五”期间不但要对传统体制进行改革,消除影响市场发挥基础性作用的体制机制,而且要面对新形势、新阶段,推进更为丰富的体制创新活动,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社会需求。

深化市场化改革的最为重要方面是加快政府转型,从经济建设型政府转变为公共服务型政府,这就意味着政府需要很大的转型力度,只有政府转型成功才能理顺市场和政府干预的摩擦,而且也才能满足人民日益需要的高效率、高质量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政府体制的改革要有一个更为系统的规划,逐步通过财税等改革激励政府转型。

我国经济发展转向经济与自然均衡阶段

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约束越来越强,在“十二五”期间全球化过程还会加速,中国国际贸易、金融等摩擦在不断加剧,中国提出了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主张,但直接面临着国际上相应的约束,成本正常化,污染限制等直接约束了中国出口导向的战略发展。

国内改革开放后长期忽视的环境保护和资源消耗过大问题直接威胁着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这种高消耗的粗放式经营易受到国际价格波动的冲击,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发展,人、社会和生态的空间均衡成为了发展的重要方面,也会有效地约束着中国粗放式经济发展方式。

维护社会稳定、建立和谐社会道路依然艰难

从全球的发展经验看,进入中高收入阶段,需要解决收入分配差距拉大,消除经济社会中的很多不平衡因素,才能积极推进以人为本的社会和谐发展。“十一五”期间,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要清楚地认识到,进入中高收入阶段后人们对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诉求提高了,城市化加快了人口、土地等资源要素的流动,也对政府公共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维护社会稳定、建立和谐社会道路依然艰难。

低碳经济是绕不开的发展主题

“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面临的国际环境将有三个重要特点:一是世界经济进入一个危机之后的“新常态”,二是全球金融监管与货币体系改革,三是低碳经济发展。

全球金融危机冲击将降低全球经济的潜在增长率

全球经济在这次金融危机之后进行调整,世界经济会进入一个相对缓慢的增长期,无论是发达经济体还是发展中经济体,其潜在增长率(或趋势增长率)都会下降一到两个百分点。这样一种态势可能会维持在整个“十二五”期间(即未来5年)。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看,二战以后的25年是整个全球经济的黄金增长时期,世界经济平均增长率达到5%。而从上个世纪70年代的第一次石油危机到90年代末的亚洲金融危机基本结束这个阶段,西方经济出现了困扰他们多年的所谓经济滞胀,世界经济平均增长只有3%左右。从进入新世纪到次贷危机爆发之前的这个阶段,全球经济又恢复了强劲的增长,2000~2007年,全球年平均增长率达到4.12%,而2004~2007年的平均增长率又接近5%(4.91%)。全球经济2010年的增长水平预计为3%,是西方发达经济体滞胀时期的水平。尽管2011年之后的增速可能会有所提高,但达到危机之前的水平还需要较长一段时间。

从全球经济结构角度,会出现一个经济的再平衡过程。这个再平衡早在进入新世纪以来就是一个非常重要、亟待解决的问题。但真正进入再平衡的调整则是在危机过程中以及危机之后。危机“迫使”一个本来早该进行的调整过程成为现实。毕竟,再平衡意味着增长动力的转换,而这种转换过程是相当痛苦的。这是对过去较长一段时间的增长方式的扬弃,甚至是一场根本性的转变,这需要体制机制的转换,需要政府、企业、个人三者都来重新适应这种变化。因此再平衡是相当困难、耗费时日的。并且,这样一种增长动力的转换,在短期内还会导致增长速度的放缓。

如果发达国家的经济减速持续下去,那么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速也无法恢复危机前的水平,因为没有足够的需求来吸收其产出的应有增长。当然,个别发展中国家或许能够避免增速的下降,但从数学角度来看,事实很不幸:不可能所有国家的市场份额都增大。如果对发达国家经济前景的预测比较准确无误,那么许多发展中国家将成为受害者,其经济增速将大幅下降。

货币体系变革的冲击

次贷危机的爆发直接冲击全球金融体系,各国政府联合干预,避免了大萧条式的危机,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也必然要付出代价,一个重要的代价就是发达国家量化式的宽松货币政策导致了发达国家相对于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贬值,后发国家成为了发达国家套利热钱直接冲击的对象,因此加快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和加强金融监管变得迫在眉睫。

国际货币体系面临的变革有:1)发达与发展中经济体的相对力量发生了变化,这要求国际货币体系也要反映这种变化。按PPP(即购买力平价)衡量,新兴市场经济体占全球产出的比重,从1980年代的36%,上升到2009年的46%,上升了10个百分点;并且,预计到2014年,新兴市场经济体的规模将首次超过发达经济体,达到51%。这些变化,在IMF投票权中并没有得到反映,因此亟待变革。2)美元霸权可以看作是本轮次贷危机以及过去多次国际金融危机的一个深层原因,因此,如何改变美元霸权地位也成为货币体系改革的内容。3)低碳金融将会正式登场,成为货币体系中的又一交易品种,更可能成为未来货币体系的一个重要标的物。

全球金融危机使金融监管可能面临的变革有:1)加强金融监管下的去杠杆化过程。此次金融危机至少给了美国这样的教训:要防范金融风险,须防止杠杆率过高。“去杠杆化”与加强金融监管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而这将会在一定程度上“逼迫”美国居民储蓄率有所提高,消费率有所下降。2)美国也应接受国际组织的监管,其金融业的扩张将受到一定的抑制。3)跨境资本流动的协调监管。这样有利于控制热钱的流动,特别是防止一些资金进行监管套利,即从一个监管较严格的地方流向监管较松的地方获利。而加强跨境监管的协调与合作,就能够有力地打击监管套利,防止它们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兴风作浪。

低碳经济意味着需要彻底改变工业化以来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防止气候变暖以及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一国发展绕不开的主题。从全球范围而言,世界经济应从高碳排放的工业文明向低碳消耗的生态文明转型;就中国而言,这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尽管在这个问题上,发达经济体与发展中经济体,以及发达经济体内部(如欧洲与美国)存在不同的利益诉求,从而难以达成全面共识,但是有一点必须认清,那就是低碳经济逐步成为一个道德制高点。从制度安排、治理架构以及民间运动等各个方面,都使得对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低碳经济问题不得不予以正视。我们可以强调发展中国家所处的发展阶段,以及发达经济体对环境恶化负有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以及在低碳发展目标与路线图方面有不同的看法,但未来经济发展必将面临这样一个“绿色约束”却是共识。

人类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和成效,很大程度上在于大幅度地提高稀缺资源的生产率。从这个角度看,低碳经济革命的实质,是从传统的劳动生产率时代进入到未来的资源生产率时代。工业革命开始时,经济发展的主要稀缺因素是劳动和资本,因此经济增长需要通过机器对劳动力的替代,大幅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本生产率。事实上,过去200多年来的工业革命就是以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几十倍为特征的。今天,制约人类经济发展的稀缺资源已经从劳动力转移到像化石能源和大气容量这样的自然资本,因此大幅度提高化石能源和二氧化碳的生产率,将是未来几十年经济创新的主要任务。与此同时,低碳经济也意味着转变消费观念,提倡绿色消费,即低能耗、低碳排放的消费。

低碳经济以及相关的节能减排设备与技术的出口,将可能成为发达经济体新的增长点。低碳经济,对于那些有着能源比较优势的国家,特别是能够生产低碳能源的优势(这在以前并不受重视),将会成为高度竞争的全球化市场上新的比较优势。而较早倡议节能减排的欧洲,在相关技术设备出口方面也将具有优势,从而形成新的增长点。相对而言,发展中经济体,出口的比较优势往往是高能耗低劳动力成本,那么,面临低碳经济条件下的碳关税(CarbonTariff,是指对高耗能的产品进口征收特别的二氧化碳排放关税)问题,将是一个较大的限制,会提高出口成本,影响贸易收益。

从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看国考常识判断

热点

http://www.daodoc.com 2010年11月02日 15:27 华图公务员

近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胜利闭幕,会议公报为今后国家的发展指明了方向。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在即,全会公报成为考生申论复习的重要参考,华图特别为此做了总结分析,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考生通过阅读全会公报宏观把握常识判断模块的热点。

1、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知识补充】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从“十一五”起,国家将“五年计划”改为“五年规划”。

2、„有效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巩固和发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成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知识补充】(1)历史上主要的金融、经济危机:1929-1933年大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从泰铢贬值开始,席卷亚洲蔓延至世界)

(2)应对金融危机的方法:拉动经济增长(增加投资、刺激消费、扩大出口)

(3)宏观调控的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收入政策(思考:我国现在实行的相关政策是什么)

3、有力应对玉树强烈地震、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严重自然灾害

【知识补充】(1)地震的成因(大陆板块漂移学说、海地扩张学说);近年国内外的主要地震(汶川、玉树、海地、智利);中国历史上的主要地震(邢台、唐山);地震的相关概念(震源、震中、震级、烈度)

(2)泥石流:突然爆发的饱含大量泥沙和石块的特殊山洪;特点是爆发突然,历时短暂,来势凶猛和巨大的破坏力;泥石流的形成需要三个基本条件:有陡峭便于集水集物的适当地形、上游堆积有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短期内有突然性的大量流水来源。

4、成功举办上海世博会

【知识补充】第一届世博会(1851年英国伦敦);上海世博会会期5月1日-10月31日,中国国家馆日(10月1日);吉祥物(海宝)

5、“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知识补充】“三步走”的战略目标(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提出的中国经济建设分的总体战略部署:第一步目标,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已基本实现;第二步目标,1991年到二十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目标,到二十一世纪中叶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关键的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这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现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

6、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知识补充】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社会互助);橄榄型社会建设(“提低、扩中、调高、打非、保困”的方针)

7、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

【知识补充】改革分配制度,增加居民收入,大力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消除后顾之忧,提高居民消费倾向。转变消费观念,完善信贷政策,大力发展信用消费。规范市场秩序,优化消费环境,解决消费瓶颈问题。大力调整产品结构,培育不同消费群体,满足市场需求。加快建立现代市场体系,形成便捷高效的流通网络,方便居民消费。

8、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

【知识补充】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家电下乡工程

9、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加强城镇化管理

【知识补充】(1)西部大开发战略(2000年启动,至2010年整10年,西部省份包括全部少数民族自治区,重庆直辖市的设立)

(2)区域发展规划(2003年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2004年中部崛起战略)

(3)天津滨海新区和重庆两江新区的设立

10、全面做好人口工作

【知识补充】(1)人口数量(中国第一,印度第二),现在进行的是第6次人口普查

(2)人口老龄化问题(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即进入老龄化,中国在2004年底进入老龄化社会)

11、今年以来,我国连续发生严重自然灾害,给受灾地区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尽快启动水利重点薄弱环节工程建设,加快建立地质灾害易发区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防治体系、应急体系,提高对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和抵御能力。

【知识补充】(1)国内今年发生的自然灾害: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海南洪灾

(2)水利工程:葛洲坝、三峡、小浪底、南水北调

新华时评

新华演讲稿

新华时评

新华社会

新华医院

新华通讯

新华得与失

新华人寿

新华人寿

新华保险

《新华热点.doc》
新华热点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