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项工作汇报2

2020-03-02 10:59:4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昭苏县中医医院2010年度各项工作

2010年,我院在县委、政府及卫生局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深化医疗卫生改革,积极推进医疗卫生创新,努力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现将2010年度工作汇报如下:

一、医疗、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2010年度,全院完成门诊人次量40847人次,其中专家门诊9832人次,中医门诊3376人次、蒙医门诊10213人次,维医门诊7563人次,其他9863人次。门诊平均处方费用33元,比同期下降1.5%。完成住院治疗2034人次,其中外科手术190人次,妇产科手术22人次,其它手术25台,平均每一患者住院日为7.7天,平均住院费用1035元,比同期下降115元;执行单病种13人次,减轻患者负担1.2万元,执行“一单通”1526人次,减轻患者负担11.6万元。

2010年度,全院业务收入475万元,其中药品收入为257万元,医疗收入为219万元,其他收入4万元,比上年增长了62%。

二、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多元化为民服务

为扎实推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切实转变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的工作作风的万名干部进农家的活动安排,我院支农惠农医疗服务小组进驻县阿亚克喀拉苏村,广泛开展新农村政策宣传、义诊、免费送药、免费健康体检,健康知识教育宣传活动。在六月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中,通过在乌孙广场举办大规模的中医药科普宣传活动,集中展示中医药悠久的历史、科学的理论、独特的方法、良好的疗效,依托“中医中药中国行” 1 的平台,推进中医“三名三进”工程,中药“三名三保”工程,宣传中医“治未病”的理念和方法,让社会了解中医药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了解中医药在维护人民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使广大人民群众了解中医、认识中医、感受中医,让中医药惠及千家万户,为大众健康服务。

三、加强领导,保证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建立符合医院实际的质量管理体系,医院成立了以院长、副院长、医务科和各临床科室为成员的质量管理,质量控制考核领导小组,负责全院质量管理工作。全院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科室天天抓;临床科室时时抓的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管理的格局。

坚持平时检查与月、季、年质控相结合,严把环节质量关,确保终末质量关。“抓三基”、“促三严”、落实“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经常组织院内职工学习卫生法律、法规、制度、操作规程及操作常规,并记入个人业务档案。近年来通过开展以医疗业务管理,努力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为目标的全方位质量管理工作,使医院的各项工作达到了综合目标责任制预期目的,医疗质量逐步提高,安全隐患逐渐减少,杜绝医疗事故发生,医疗纠纷也相对较少,提高了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2010年,我院在“医疗质量服务年”活动的基础上,把减少医疗质量缺陷,及时排查、消除医疗安全隐患,减少医疗事故争议,杜绝医疗事故发生当作重中之重的工作。

为了突出我院的中医药、民族医药诊疗特色,通过返聘退休老中医和外聘博州蒙医医院的蒙医专家坐诊等措施,集中力量发展以中医、民族医为特色的诊疗,用有限的资金,扩大了中医、针灸、理疗康复、蒙医门诊、维医门诊的诊疗项目。

2 我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在优化医疗流程,方便病人就医上下功夫,求实效,增强服务意识,优化发展环境,努力为病人提供温馨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2010年全院共派遣各类疾病短期培训九期,共计20人次,拉动了医院人才队伍素质的提升、医疗技术水平的增强和服务水平的提高。

四、加强特色科室建设工作

2010年我院在特色中医针灸理疗方面有了新的进展和突破,在原有针灸综合治疗的基础上,于2010年3月1日成立了针灸理疗康复综合病区,新增了中药外敷、中药熏洗、中药足浴等中医特色治疗方法。2010年度,门诊量达1200人次,住院量187人次,治愈率达到了95%,在夏至和冬至两个节气,我院开展的“冬病夏治”,利用天灸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等特色治疗方法,得到了广大患者的好评。

五、加强药品、材料、设备等物资的管理,落实药品网上招标采购工作 我院药房实行开放式柜台服务,中心药房集中草药、中成药和西药为一体,设立了医保窗口、中草药窗口、西药窗口和麻醉精神药品窗口,药剂科现有药品365种、西药185种。

根据上级卫生部门关于医疗机构网上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文件精神,我院组织相关人员成立了网上药品招标采购领导小组和网上药品招标采购监督委员会,认真学习和执行网上药品集中采购政策,制定了一系列的网上药品招标采购工作制度和管理办法,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建立了第一批网上药品采购目录,把好进药关,截止到目前我院已成功提交58笔药品采购单,涉及药品273种,价值12.6万元,占医院药品总量的76%以上;狠抓临床合理用药,加强毒麻、精神药品、放射药品的管理;严格控制药品收支占医疗收支的比例,药占比为50.63%。

六、全力以赴做好传染病防治工作、预防保健工作不断健全

我院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开设了独立的“发热门诊、腹泻门诊、肝病门诊”,完善了《传染病区隔离制度》、《防治传染病门诊隔离制度》及《突发公众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严格遵守传染病报告制度,设置专人负责,按照法定及时上报医院传染病人情况,并及时传达学习上级有关部门关于防治传染病相关文件,逐步完善各项工作规范。坚持对所辖洪纳海乡各村卫生工作人员开展每月一次的例会,做到上情下传,下情上报;预防接种工作中,五苗接种率达97.3%,新生儿乙肝疫苗、卡介苗接种率为97.8%,顺利完成两次全县消灭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和三次麻疹普种工作,接种率达98.6%。为进一步加强妇幼保健工作,防保科同志与村卫生人员紧密协作,摸底、调查、动员孕产妇住院分娩。

七、抓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医护专业素质队伍素质

思想政治工作是医院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实践中,一是坚持支部中心学习制度,加强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在学习方法上,采取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撰写读书笔记与座谈讨论相结合,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习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二是深入开展了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运用各种手段开展宣传教育,营造了强大的学习声势,做到了学习时间、人员、内容、效果落实, 为首届“昭苏首届马术拉力赛”的顺利召开,我院对“马术拉力赛”筹备工作中的环境集中整治、建筑物亮化美化、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保障、道路边林带美化、沿河路清渠等工作做了详尽的安排部署,责任到人。

针对医院特殊的行业特点以及在盛会之中承担的医疗救护角色,为了加强医院应急能力,在院前急救知识、突发性疾病院前判断救治、院内接应、物品保障、人员疏散等方面进行了强化培训,并进行了应急演练,目的是要 4 训练一支令到人到物到高素质的应急队伍。专门抽调了两名医生、两名护士与其他卫生单位组成急救队,保护各选手的生命安全。

八、抓医院文化建设,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广大职工爱岗敬业、团结奋斗的精神,依然显示出医院文化的教育功能。在帮扶工作中,按照“优势互补、共兴共荣”的原则,医院先后派出6位医护人员对口支援我县阿克苏乡、萨尔阔布乡、喀拉苏乡卫生院,传授医疗技术,赢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今年在上级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经过努力争取到了医疗资金6.23万元,风湿病专科建设项目8.36万元,中药房基础建设及煎药房建设项目近13.16万元,乡卫生院服务项目补助资金13万元,预防艾滋病专项资金1万元,医院经费5万元。

2011年发展思路:

以医疗工作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强化医疗服务质量、注重人才开发培养、加强医院科学管理为重点,积极探索新的经营模式,群策群力,团结协作,为今后建成规模适度、功能完善、环境优美、设施完备、管理规范、技术精湛的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夯实基础。

一、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中医药制剂、维医药制剂、蒙医药制剂工作的设施投入。 第一步完善医院煎药房项目的规划,设置和具体实施;第二步对药剂人员的制剂能力和指导临床用药能力进一步培养;第三步进行标准化中药房建设。

二、加快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制定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计划,定期招录中医学院毕业生,重点资助、培养一批临床各学科带头人,充分发挥名老中医的作用,通过“跟名师、上 5 临床、学经验”,专科进修、专题研修等途经,造就一批中西结合复合型的人才队伍,提高医院技术档次。遴选一批科主任作为医院学科带头人,积极创造条件充分发挥带头人的作用,提升业务水平,扩大学术影响和知名度;把优秀专业技术骨干作为医院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制定培养计划和目标,优先派出进修学习和深造,实行动态管理考核;根据医院发展和学科建设需要,对中、高级职称人员要确定专业特长发展方向和主攻专科专病研修计划,分期分批外出进修学习深造,有计划培养中青年技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加强青年医务人员“三基”、“三严”培训及考核,开展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完善住院医师规范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制管理。努力形成一支结构合理、技术过硬、素质较高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三、大力培育中医特色重点专科。

切实加强中医特色专科建设,把针灸理疗科、维医科、蒙医科建成重点专科的基础上,开展慢性病专科、肛肠科、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形成一批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疗效显著的中医名科群体,全面提升中医药整体服务水平。

四、加强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

进一步加强医院急诊科建设,全面提升中医药急诊急救能力,不断拓展中医药服务范围,扩大中医药服务项目,提高中医药服务水平,逐步提高中医药在医疗服务中的比重。

五、促进中医药文化的传播。

努力推进名老中医工作室的各项工作,加强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传承与创新,通过系统收集整理、挖掘研究、总结继承,推广应用老中医的学术经验,培养一批中医药人才和新一代名医,促进中医药事业健康发 6 展。面向社区居民开展中医药预防、养生保健科普活动,营造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同时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舆论导向作用,加强中医药知识公益性宣传,实现中医药知识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引导社区居民利用中医药知识维护身体健康。

六、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强化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

强化医疗核心制度落实,完善医疗质量考核体系,健全三级质量控制网络,适时引进先进的质量管理模式,推行病种分型和临床路径管理,逐步实现全员参与、全方位、全过程的全面质量管理。制定“三新项目”管理办法,鼓励开展一批新技术、新项目;医技科室分期更新添置部分先进的大型仪器设备,逐步完善基本功能和发挥重要支撑作用。加强门诊管理,充实门诊力量,改进服务流程,开展优质服务活动,提高病人满意度。

七、强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管理。

注重管理队伍建设,充实管理人员,有计划选拔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深造,提高管理素质和能力。修订和完善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充实调整医院各管理委员会,进一步发挥其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建立健全中层干部及科主任、护士长的任期综合目标责任制管理,建立管理岗位津贴和考核制度,调动从事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完善医院财务预决算制度,强化成本核算和资产管理,深化内部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完善人事聘用和职称评聘办法,坚持效益领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完善院务公开,发挥工会和职代会民主管理作用,加强审计、监察和监督。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对现有医院信息系统进行全面升级更新,建设数字化医院。主动适应新一轮医改政策,加强医保和新农合管理。

八、凝练医院文化,构建和谐医院。

7 加强职工职业道德教育和行风建设,弘扬“大医精诚”的优良传统医德医风。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凝练医院精神、院训、核心价值,营造中医文化氛围。关心职工生活,维护职工权益,努力解决职工关心的热点、难点和利益问题。建立职工活动中心,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娱乐活动;组织对全院职工和离退休人员定期进行健康体检。抓好安全生产,完善安装院内监控系统,保证安全平稳、有序运转的良好环境,创建“平安医院”。在保证医院业务收入和效益增长的同时,职工收入和福利待遇得到稳步提高,共同构建和谐医院。

总之,一份耕耘一份收获。2010年经全体职工勤奋工作,不断努力,不断进取,医院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也为2011年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有信心,在新的一年来临之际,以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为地区医疗卫生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建功立业,为广大病患者解除痛苦,恢复健康贡献力量。

昭苏县中医医院

二〇一〇年十月

乡镇上半年各项工作汇报

财务部各项有关工作汇报

政法各项工作汇报材料

小学各项规章制度2

安全生产及各项工作汇报

党政各项工作汇报材料(定稿)

经济发展各项目标任务工作汇报

2工作汇报

工作汇报2

工作汇报2

《各项工作汇报2.doc》
各项工作汇报2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