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洋思中学学习心得体会

2020-03-02 03:05:1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坚守中崛起的洋思

20XX年初春,伴着万物争春的勃勃生机,由靖远县教育局牵头,全县初中一线教师一行 62 人,我有幸作为其中一员,来到了慕名已久的全国名校——洋思中学。

在洋思中学学习培训一周时间内,我聆听了5场报告。分别是应俊峰教授的《课改与教师》,洋思中学副校长刘金宇的《学在课堂,教在课堂,练在课堂》;洋思中学政教主任凌俊《班主任班级管理》;洋思中学常务副校长解读《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办学理念;洋思中学教务处主任《教学常规》。同时走进洋思中学课堂,观摩了七年级数学;七年级语文;八年级物理 ;九年级化学 , 五节公开课。并且和化学备课组组长吴国兵座谈交流了“集体备课 ”。尽管限于时间关系互动不多,但感触颇深。

首先,谈谈洋思文化核心价值——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不仅仅是八个大字刻在墙上,挂在嘴边,而是深入了每一位洋思人的思想精髓中。他们把80年代的一所“三个三流”(三流学生,三流教学设备,三流师资) 学校打造成了如今多个“百分百”(升学率,合格率,巩固率等)且发展成了一所“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的现代化示范性初中。洋思人从掌门人到每个普通员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坚持从起始年级抓起,从起始学科抓起,从最后一名抓起,通过切切实实细致入微的行动,通过多种行之有效的办法,通过多种细微可操作的制度,让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这一信念变成了现实。他们对“好”的内涵不仅仅停留在学业成绩上,更注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为抓手,而这正是现在一些学校所缺失的东西。说到这里,不得不提洋思中学的“三清”。所谓三清,就是“ 日日清,周周清 ,月月清”。其实就是要求学生做到“课堂上能掌握的不留到课后”、“今日事今日毕”。道理说起来并不深奥复杂,但真正按照这个要求并能持之以恒做下去,确实很难。洋思人更懂得因材施教,他们不搞一刀切,基础不同要求层面不同,这样就不会使任何一名学生因“够不着苹果”而放弃够的欲望,学生每天都在教师的引导下摘“自己的苹果”,这样每个学生每天都有自己的收获,他们充实而快乐。在洋思人眼里没有差生,他们认为“差生”是他们前进的不竭动力,他们感谢“差生”,正是有了“差生”洋思人不断成熟。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一理念时时激励着洋思教师的责任,强化着洋思教师的责任,同时时时积极暗示学生的潜能,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正如教学楼内的校长寄语:“同学们,请记住:你自己就是一座 ‘金矿’;老师们,请记住:你自己就是一部 ‘教材’ 。” 这一理念已内化为洋思发展的动力。

第二 ,打造高效课堂 :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洋思人对高效课堂的理解是:学在课堂,教在课堂,练在课堂。经过二十多年的艰苦探索,通过“课堂作业课堂完成”,“当场学,当场教”,“以学促教,以教导学”,“学后教,教后练”等多个轮回的实践与实验,洋思人终于形成了本土化,科学化,易操作,高效益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策略。这一教学策略是“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办学理念的重要载体。洋思中学各年级,各学科普遍地灵活地应用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并且学校还对这一教学结构跟踪考核。从洋思的课堂上看,上课一开始,教师三言两语,或用投影点出学习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然后,提出明确的自学要求:即自学什么内容,用多长时间,到时如何检测。还要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如看书,是独立围绕思考题看书找答案,还是边看书,边讨论,边解决疑难等等。在学生自学时,教师一方面督促学生按照老师的指导自学,确保完成自学任务,既可及时表扬速度快、效果好的学生,也可给后进生说几句悄悄话,帮助其端正自学态度,另一方面通过行间巡视、个别询问,特别是通过板演、练习等检测形式进行调查,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并认真分析,进行梳理、归类,为“后教”作准备。学生自学之后,教师点拨释疑。教师释疑严格注意了以下几点:第一,教是根据学生自学后暴露出来的问题,严格“三讲三不讲”,即讲重点,讲难点,讲学生易错点、易漏点、易混点;学生会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学能学会的不讲,学生怎么学也学不会的不讲;第二,不就题讲题,不但要让学生知其然,更重要的是知其所以然,并寻找规律强化应用训练;第三,讲的顺序是先有学生讲,讲对的给予肯定,教师不重复,不完整的,不够深度的补充,错的教师给予纠正。最后是当堂训练,引导学生完成达标题,教师在保证练习时间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完成,创造考试氛围,教师不辅导,不引导。

这种高效课堂看似老师轻松,但透过整节课的教学质量,我被洋思人课后付出的百倍汗水换来一堂课学生的自如学习深深折服。这种高效课堂减了学生负,但加了教师压。在学校人性化,科学化的制度引导下,洋思人的育人理念(服务学生,服务家长,服务学校,服务社会)得以切实转变,备课师资水平(备教材,备学生,备培优补差,备课堂突发等)得以充分调动并发挥。洋思的课堂“紧张”(学生全身心投入,积极实践,认真思考);“有序”( 教师从学情出发,从教育教学规律出发,使教学内容,方法与人的认知规律一致);“朴素”(不求形式,不求花俏,操作简单,过程易行)。教师是全过程的“观察思考”,“发现引导”,“关注监考”,这样的课堂真正变“少慢差费”为“多快好省”。 学校的环境也是学校文化的一部分,是师生最直接、最具体、最熟悉的生活体验场所,它蕴涵着极为丰富的教育内涵, 是无声的教育。走进洋思的校园,无处不让人产生“如在文化中”的感觉,无处不让人体悟到“文化育人”的无穷魅力。

洋思的成功不是偶然的,洋思的成功之路拓宽了我的思路,解决了长期困扰我的一些教育教学方面的难题,值得我和高湾中学每一位教师仔细揣摩、感悟、借鉴。

高湾中学:魏久奎

2014/4/9

赴洋思中学学习心得体会

赴洋思中学学习心得体会

赴洋思中学学习心得体会

赴洋思中学学习心得体会

赴洋思中学学习考察心得体会

学习洋思中学心得体会

学习洋思中学心得体会

洋思中学学习心得体会

学习洋思中学心得体会

洋思中学学习心得体会

《赴洋思中学学习心得体会.doc》
赴洋思中学学习心得体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