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2020-03-03 16:43:4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德育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子课题《建立健全班主任校本培训制度,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现状和研究价值

1、研究的现状

班主任队伍是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力军,是学校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支柱,是沟通学校、社会、家庭教育骨干力量。因此,结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精神,落实《山东省中小学生德育综合改革行动计划(2015-2020年)》,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班主任在学校教育中的骨干作用,成为各学校德育管理研究课题之一,并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如《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提高德育管理实效》、《班级建设与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等。但是对于建立新任、在岗、骨干班主任梯队培养模式、建立班主任校本培训制度、推行班主任职级制等方面仍需进一步深入开展研究。

2、研究的价值(目的、意义)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和日趋深化的新形势下,教育观念的更新已刻不容缓,班主任是担任学校基础教育的主导力量,提高班主任的理论水平,转变班主任的思想观念,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推进学校德育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已成为学校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课题。课题研究目的是“建立健全班主任校本培训制度,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通过建立健全班主任校本培训制度,逐步使班主任队伍的培训课程化,帮助班主任转变观念,切实提高班主任的工作艺术和工作实效。通过对这一课题的研究,进一步探索在新形势下德育工作、尤其是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新途径、新方法,不断提高班主任的管理水平、管理能力,使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全员育人、和全方位育人落到实处。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的育人能力,建设一支符合时代发展和学生成长需要、具有良好师德素养和较高育人能力的教师队伍。

二、相关概念解读 (如社团、校园文化)

班主任校本培训是指以学校为单位,面向班主任的学习方式,内容以学校德育管理、学生管理、班级管理的需求和教学方针为中心,目的是提高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能力和德育教育水平。 此外,班主任校本培训课程是一种新的课程领域,基于学校德育管理,密切联系班主任班级管理实际,将德育管理规范化、班主任工作具体化,从而使班主任队伍专业化的课程。它的基本学习方式是探究学习。

三、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1、制定和完善班主任工作制度

要实现班主任工作规范化,全面落实班主任工作职责,学校必须建立规章制度,并依照规章制度加强管理。为此,我校制定了《班主任岗位职责》、《班主任工作流程》、《班级量化管理评价细则》、《班主任工作考评方案》、《班主任校本培训制度》(有待于研究)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这些制度的制定,强化了班主任岗位责任意识,配合常规管理工作常抓不懈,各项工作按照学校要求有序地开展,使班主任工作更具规范性。

2、班主任校本培训课程化

在制定各项班主任工作制度的基础上,将结合学校德育管理九年一贯制的实际,以及新任、在岗、骨干班主任的层次差异性,探索班主任校本培训新模式,加强班主任梯队培养,逐步形成适合学校德育发展实际的班主任校本培训制度,建立开发适合班主任校本培训的课程。

3、抓实德育队伍建设

强化管理,突出建设好三支队伍:一是骨干与中坚的班主任队伍。互动交流、经验介绍、论坛等搭设班主任锻炼展示的平台;完善班主任工作月考核办法,评选优秀,以点带面。二是全员管理的值勤教师队伍。每天有校级和级部值班队伍,明确职责,强化责任,实行安全问责,评价激励,全员参与。三是全员育人的教师队伍。转变观念,突出育人目标:教孩子一天,关注孩子一生。以师生结对子活动、课堂三维评价等促进教师转变观念,强化学科德育主阵地。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1、研究目标

①减小层次差异性,探索班主任校本培训新模式——德育课程化; ②建立健全班主任校本培训制度,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③通过课题研究,加强班主任德育管理水平和专业发展。

2、研究内容

探索班主任校本培训新模式——德育课程化;尝试在建立健全班主任校本培训制度的基础上,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促进班主任专业发展,提升班主任德育管理水平。

五、课题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研究思路

落实《山东省中小学生德育综合改革行动计划(2015-2020年)》精神,以本课题研究为契机,逐步建立健全学校班主任校本培训制度,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2、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行动研究为主的研究方法,推行“在研究中行动、为行动而研究、行动者开展研究”的思路。并拟通过调查法、观察法、教育案例研究法、教育叙事研究法、文献法加以辅助,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来开展本课题的研究。

六、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结合学校的实际分析)

清河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每个年级4个班主任,各学段班主任工作重难点不同,而且第一学段班主任年龄偏大,第

二、三学段新任、在岗、骨干班主任的层次差异性大。为更好促进不同层次班主任的专业发展,特别是小学学段班主任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水平和德育管理能力,最终转化为学生思想发展和德育素质,平稳的过度到中学学段,有必要将班主任校本培训制度化、课程化,这样也会有效促进中学学段班主任班级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强学校班主任队伍建设,使学校德育管理一体化提升成为可能。

第一学段班主任工作经验丰富,对自己的班级管理都有自己的一套,对待工作认真负责;第二学段学段有部分科研和德育骨干班主任,他们大多有科研经历,具有一定的科研实力。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将整体推进,发动学校全体班主任,将努力学习、善于思考、工作成绩突出、有一定研究成果的班主任吸纳进课题组。

七、预期成果及展现的方式

课题的预期成果主要有两种:课题成果报告,班主任校本培训课程、教育论文、叙事、案例,专业化的班主任队伍。

①课题成果报告:“建立健全班主任校本培训制度,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研究报告;②班主任校本培训课程——德育课程;③发表或获奖的论文结集;④打造一支较为成熟的专业化德育队伍。

八、参与课题研究的人员及分工

课题顾问:宋卫忠(县教育局普教科主任)、孙长军(县教育局普教科副主任) 组长: 王东(学校德育主任) 副组长: 课题主持人: 主要成员:

参与人员:清河学校小学部全体班主任

九、课题研究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级(2015年8月-2015年9月)

1、课题研究方向确定及论证

2、课题方案制定与修改完善

3、组建课题组

4、课题开题报告论证

第二阶段:实施阶级(2015年9月~2016年9月)

5、开展课题研究的系列活动

6、根据实施情况进行中期总结、评估与反思

7、根据中期反思与总结调整方案,进一步实施 第三阶段:总结阶级(2016年9月~2017年9月)

8、搜集与整理课题实施的相关资料,形成研究报告初稿

9、约请专家书面评议,修改课题报告

10、修改定稿,组织鉴定、结题

十、经费及保障措施

县教育局普教科作为课题顾问,使课题具备了上级主管部门指导和引领成为可能;学校德育主任为课题组组长,保证了课题开展在学校层面进行探究成为现实;部分课题成员是县骨干教师、县优秀班主任、教坛新星,使课题组具备了较强科研能力,这些都为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的保障。学校自筹经费。

德育研究课题

小学生德育研究课题

英语单词记忆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分年级德育目标内容体系的深化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德育实施方案

小学德育实效性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小学美术课学习方法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有效教学策略研究课题实施方案(全文)

转化学困生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小学生课外阅读实效性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德育研究课题实施方案.doc》
德育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