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区现状

2020-03-03 09:29:1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 保护区现状】

南大港湿地和鸟类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北省沧州市东北部,东临渤海。占地面积16000公顷,是一个由草甸、沼泽、水体、野生动植物等多种生态要素组成的湿地系统。地貌复杂,蕴含丰富,人为干扰少,保持了较原始的自然状态。核心区水面6182公顷,布满了苇蒲、苔藓、蒿蓬,堤埂蜿蜒,沟槽纵横,苇草茂密,鱼虫丰盈。独特而丰富的生态资源成为各种鸟类和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核心区与周边沼泽水洼地、台岗地、荒草地、淡水鱼场、海水虾池及盐场的盐汪子既连成一片,又层次分明。1996年列入生态保护《中国21世纪议程河北行动计划》,2002年5月河北省政府批准设立自然保护区。

据实地考察,保护区内植物有47科140种;经专家发现的野生鸟类有14目38科251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8种,包括白鹳、黑鹳、白肩雕、丹顶鹤、白头鹤、白鹤、中华秋沙鸭、大鸨等,国家二级保护鸟类 24种,包括大天鹅、灰鹤、白枕鹤等,其它野生鸟类219种;有几十种鱼类以及多种藻类和浮游生物;并有狐、獾、黄鼬、草兔、鼹鼠、蛇、蛙等几十种陆生动物也在此繁衍生息。

【湿地历史】

南大港湿地在历史上就是渤海湾地区有名的湿地。据考证,距今十万五千年前,这里草木蓁荣,此后,历经多次海陆交替。距今五千年时,海岸逐渐东移,沧海桑田,演变为退海河流淤积型滨海湿地。因处九河下梢,地势低洼,客水汇集,形成浅水沼泽地带,是一个天然的鸟类王国。历史上,当地民众靠洼吃洼,打鱼、拾苇、猎雁、晒小盐等成为主要谋生手段。

浑然天成的河湖港叉,被茂密的苇蒲等植被覆盖,独特的自然环境,沉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当地人世代在大洼深处勤苦劳作,许多经历与理想流传成一个个鬼狐、精怪的传奇神话故事,这些为南大港湿地增添了神秘的色彩。清朝末年,叱咤风云的捻军首领张宗禹失败后只身潜于大洼深处的孔家庄,隐姓埋名渡过了余生。战争年代,大批共产党人,仁人志士在这片天然屏障打日寇、平匪霸,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大洼人民的解放。

解放初,南大港湿地面积有3万公顷之多,1958年围堤修建成2·1万公顷的水库,周边垦荒植稻,南大港变成为鱼米之乡。1972年在原湿地东部再次筑堤改造,保留下了这块宝贵的湿地资源,即现在保护区的核心区。人们对大自然投入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丰水年可产芦苇3万吨、淡水鱼1000多吨,兼兴灌溉之利。

【湿地保护】

对于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来讲,被称为“地球之肾”的湿地是其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人类拥有的宝贵自然资源。它除具有调节气候、降解空气污染、净化自然环境、涵养水源等作用外,还在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南大港人认识了湿地的重要作用,对这块存在了几千年的湿地的保护更加重视。

加大投资,解决水源。近年来,南大港管理区累计投入700多万元购买黄河水注入湿地,投资360万元在廖家洼排河入海口建成拦水闸一座,投资120万元维修了两座扬水站及与湿地相通的水渠,汛期可拦蓄客水注入湿地,保持了湿地基本属性不变。同时开挖了环形沟和引水渠,即为护鸟的屏障,又便于湿地水源调度。

优化环境,加强保护。南大港管理区在湿地周边投入了100万元,建设了20米宽29公里长的绿色保护林带;清理湿地周边的污染源,保证湿地生态不受破坏;完善保护设施,各个入口处设立保护卡,实行全封闭管理。

宣传教育,严格执法。南大港管理区把建立自然保护区当成大事来办,主要领导亲自抓。教育群众爱护湿地和保护野生动物,取缔了鸟类交易市场,收缴猎枪,杜绝捕杀鸟类现象。人们爱鸟意识不断增强,涌现了许多爱鸟的感人事迹,许多伤病鸟得到及时救治并放归大自然。

(一)完整的自然生态资源。该湿地作为滨海复合型湿地类型,具备综合的温带滨海湿地生态旅游条件。多年来,南大港管理区致力于湿地保护和管理,使其保持了原生态和生物物种的多样性。目前,湿地及鸟类自然保护区内有野生鸟类231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8种、二级保护鸟类11种。有水生动物20余种(类)、野生动物10余种。湿地90%的面积被芦苇覆盖。

(二)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南大港湿地受温带滨海气候影响,四季鲜明,独具特色。置身其中,顿生回归自然之感,令人流连忘返。

(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南大港管理区北靠京津,距天津90公里,东邻渤海,南距黄骅港仅40公里,西达沧州45公里,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南大港湿地交通便利,西接205国道,东依海防公路即将修建的津汕(天津至汕头)高速公路贯穿管理区全境,高标准的出口连接线直达管理区腹地,为旅游观光提供便利。

(四)丰富的天然鱼苇资源。天然洼淀形成的南大港湿地,历来就是天然的鱼苇产出地。常年产芦苇3000万公斤、淡水鱼100万公斤,享有\"聚宝盆\"盛誉。

(五)浓厚的人文历史文化资源。千百年来,围绕南大港湿地,许多美丽的掌故和传说,形成了独具特色、率朴神奇的大洼文化。近年来,随着以大洼为题材的文学作品的传播,南大港湿地的品牌效应逐渐显现。经过开发,南大港湿地必将以其原生态的特点成为人们休闲、观光、旅游的理想去处。

南大港湿地位于河北省沧州市东北部,紧邻渤海,是著名的退海河流淤积型滨海湿地,总面积达16000多公顷,由草甸、沼泽、水体、野生动植物等多种生态要素组成。沧州地处滨海平原,河流众多,20多条河流汇聚9处入海,河道、库淀、坑塘、主干支渠总蓄水能力为4.8亿立方米,有多处洼淀湿地,其中南大港湿地就是最突出的一处。南大港湿地属于南大港农场的一部分,是省级自然保护区,也是河北师范大学地理学院学生实习基地和研究生研究基地。

景区概况

南大港湿地海拔最高处5.4米,最低处2.9米,分为泻湖洼地、浅槽型洼地、岗地和高平地等,90%的植被为芦苇。环港林木10米宽、30公里长,计6万多株。南大港湿地有完整的自然生态资源,该湿地为海滨复合型,具有综合的温带滨海湿地系统,有较好的原生态和生物物种的多样性。整个保护区内植物有47科140种;经专家发现的野生鸟类有14目38科251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8种,包括白鹳、黑鹳、白肩雕、丹顶鹤、白头鹤、白鹤、中华秋沙鸭、大鸨等;国家二级保护鸟类24种,包括白天鹅、灰鹤、白枕鹤等;其它野生鸟类219种;有几十种鱼类以及多种藻类和浮游生物;并有狐、獾、黄鼬、草兔、鼹鼠、蛇、蛙等几十种陆生动物也在此繁衍生息。

南大港湿地至今没有进行任何开发,整个湿地实行全封闭式管理,少有游客问津,因此一直保持着原始的自然状态和生物物种的多样性。而每年春秋两季,正是各类候鸟迁徙的季节,由于这里独特的生态环境,使其成为了多种候鸟南北迁徙不同路线的交汇区。这里是候鸟南北迁徙带与东西迁徙带的交汇点,这里每年都会看到大批白天鹅到这里栖息。为了保护水库内芦苇植被,鱼类、鸟类和港坡动物,沿港内还开挖了一条6米宽、4米深的环港水渠,以保证季节性蓄水和调节区域内水容量。在湿地自然保护区内,视野辽阔,盛夏时节,满目青翠,空气清新,使人心旷神怡。

南大港湿地周围建有南大港农场,是河北省九大农牧场之一,这里有别具特色的水产养殖业,中国最大的超细羊扩繁基地,玫瑰飘香的葡萄园,冬枣树上清脆可口的冬枣,形成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规模。在南大港农场场部的东北面是建于1972年的南大港农场水库,位于渤海湾顶端。湿地连接渤海西岸,可看到世界现存的三大古贝壳堤之一(另两处在太平洋东岸的美国圣路易斯安那州和智利的斯里兰州),其发育规模、时间跨度和所包含的地质古环境信息世所罕见,在国际第四纪地质研究中占有重要位置。黄骅城北的郛堤城遗址,是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去湿地保护区的必经之路。

中国绿色时报11月4日报道 河北省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对湿地进行封闭式管理,杜绝了一切人畜干扰,这里成了与人们生产生活区隔绝的原始生态区。

2010沿海湿地万里行采访组日前在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看到,这里呈现芦苇沼泽湿地原始风貌,没有人类活动迹象,电线杆等“障碍物”不见踪迹。据了解,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内土地完全为国有土地,南大港市政府将其全片划拨给保护区管理处,区内没有经济开发项目,也没有居民从事生产生活活动。为便于管理,保护区管理部门将进入保护区的8个主要通道均修筑铁栅门,配备警卫室,沿核心区边缘建立了26处保护哨,并组织护林、护鸟队沿保护区边缘昼夜巡逻,杜绝了一切人畜干扰。其他保护区普遍存在的由土地归属、使用权问题派生的种种管理难题,在这里得到了解决。

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总面积9800公顷,是由芦苇沼泽、盐地碱蓬沼泽,盐池、鱼虾塘、开阔水域构成的湿地类型自然保区,也是具有良好湿地植被的典型沼泽湿地生态系统。1995年建区,2002年河北省政府批建省级自然保护区。有黑鹳、丹顶鹤等国家一类保护鸟类8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39种。迁徙季节,这里每隔5-10天就会更替一批不同的候鸟种类和群体。2005年,这里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命名为“黑翅长脚鹬之乡”,2006年加入东亚-澳大利西亚鸻鹬鸟类保护网络,成为11个国家的43个成员单位之一。

由于在周边社区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当地居民对湿地及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增强,保护区周边成立了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管理区自上而下,从官方到民间形成了一套野保网络。

大洼的面积很大,出乎了大家的想象,郁郁葱葱的芦苇形成了绿色的天然屏障.里面不时传出鸟叫的声音,又时不时有鸟儿飞向碧蓝的天空,不远处,一渔民划着船艰难的在苇荡中穿行,芦苇在风中摇曳着。俨然一幅天然的风景画。我们陶醉了,大家象孩子似的欢呼着,雀跃着,奔跑着,张开双臂,呼吸着带有淡淡清香的空气,拥抱着这一切。

保护区介绍

保护区概况

保护区表彰大会主持词

保护区个人总结

某保护区年终总结

珲春东北虎保护区

保护区十二五工作总结

保护区十二五工作总结_1

保护区防火责任书8

08年保护区会议工作汇报

《保护区现状.doc》
保护区现状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