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典型诈骗案例解析

2020-03-03 08:55:3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近期典型诈骗案例解析

案例一:

高某某,校区2012级学生,该生接到一个自称为聚美优品客服的电话(86—10—85753685)说:该生在网上订购了聚美优品的一款产品(高某某的确于2012年购买过该产品),但在签收时签错位置,签到了批发商位置[1],现在该生成为他们公司的批发商,而作为批发商必须购买2000元以上的产品,今天是批发商统一交款的最后期限,将会自动划转该生农行(网购银行卡)账户内的钱[2],现在必须跟银行联系,取消该业务才能避免钱被自动划转(该生账户钱比较多,足够支付)。客服说帮联系银行工作人员帮其取消业务。

随后,该生接到自称为农行工作人员的电话(86—10—95599),让该生在自动取款机上按其操作来办理取消该业务,该生按操作先点击转账[3],再输入“二维码”(即对方银行账户),再输入“二维码密码”(即转账金额),该人员说办理成功,随即挂了电话。

待该生发现被骗后,查看银行账户,9000余元已不翼而飞。该生联系农行,但已无法补救。现已在公安机关报案,案件正在调查过程中。

破绽:[1] 快递签收有个人和批发商之分么?

[2] 为何需要点击“转账”?

[3] 只要你不泄露账户账号、密码,谁也无法取走你的钱。 点评:目前诈骗手段层出不穷,不断翻新,“技术含量”不断提高,犯罪分子可以复制任何知名企业的电话,来获取信任。为防止受骗,同学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1、上网时要做好个人信息的保密工作,防止个人信息泄露;

2、不要轻信陌生人,陌生电话;

3、只要涉及到汇钱、转账、交钱事宜,都要留心,给陌生账户汇钱时要提前跟老师或保卫部门联系;

4、发生诈骗后,应立即跟当地公安部门报案,同时还向老师和保卫部门报告,以协助事件的处理和防止意外的再次发生。

案例二:

吴某某,校区2013级学生,该生收到一条中奖短信[1],说该生中奖,可上某个网址兑奖。该生登陆该网站,点击领取奖品,但无法领取,随后退出。次日,该生接到一个陌生电话说:该生登陆网址领取了奖品,必须给他们汇钱2000元,否则就提出法律诉讼[2]。该生害怕,就汇了2000元,此后该生发现受骗后,到公安机关报案,案件正在调查中。

破绽:[1] 没有参与,何来中奖?

[2] 没有领奖,何来法律诉讼?

点评:本案与传统的中奖诈骗不同,涉及到电话威胁。为防止受骗,同学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1、白掉的“馅饼”不“吃”,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

2、要做好个人及家庭信息的保密工作;

3、发生诈骗后,应立即跟当地公安部门报案,同时还向老师和保卫部门报告,以协助事件的处理和防止意外的再次发生。

典型案例解析

P2P诈骗典型案例分析

网络及手机典型诈骗案例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典型案例

P2P诈骗典型案例分析[1]

诈骗案例

广州近期物业管理典型案例评析

医疗纠纷典型案例法律解析

物业纠纷典型案例解析

世界通诈骗案例

《近期典型诈骗案例解析.doc》
近期典型诈骗案例解析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