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竞赛评委评语

2020-03-02 08:14:1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重庆市2017年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优质课竞赛点评

1号:二上第二课《快乐的学习生活》

优点:

1.注重创设儿童喜爱的教学情境,如“我问你答”游戏、“爱迪生的故事”等,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课堂氛围宽松、和谐、活跃。

3.注重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学习单”较好地培养了学生合作意识和共同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不足:

1.太拘泥于教材,用得死板,联系学生生活不够。

2.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的表述方式不恰当,没有以学生的角度来表述。

3.教学活动之间的层次性和逻辑性不够强。问题设计不够精当。 4.知识树应当改为“问题树”才与目标相符。 2号:二上三课《爱护学习用品》

优点:

1.教学设计的四个活动板块层次清楚,整堂课注重了活动化体验式学习。

2.教师合理、恰当地利用课堂教学资源,对学生的学习活动(铅笔头、作业本的再次利用)进行现场拍照、QQ上传图片、示范展示,活动体验真实有效。 3.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真实客观的自我评价,促使学生对照自己的不足加以改正,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效果较好。

不足:

1.“夸夸亲密的学习伙伴”这个环节学生交流得不够充分,整堂课都是教师跟着教学预设在走,课堂缺乏生成。

2.教学局限于教材内容,挖掘学生的现实生活不够深入,了解学生现状不够全面(如:现在的小学生不爱惜铅笔和橡皮,铅笔经常掉在地上摔断笔尖,喜欢在橡皮上乱刻乱画,用一两次就不用了或者丢了„„)小组活动内容仅限于废纸利用、纸张的节约,针对性略显弱了。

3.活动二和活动三爱护、珍惜学习用品内容有交叉重复。教师提前2分钟下课。

3号:三上一课《了解我自己》话题一:说说我自己

优点:

1.该课教师教学中能关注学生的学情和生活经验,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思路清晰,有活动化教学意识。

2.较好的开发了课程资源,将学生、教师、家长作为课程资源引入教学,有一定的创新,教学效果较好。如:通过展示自画像,了解自己的外貌,渐入话题,让学生再了解他人眼里的自己,初步认识自己,形成一定的自我意识,从而更好地认识和展示自己的特长。

3.本课还有效的运用了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教材资源,采用了直观的教学手段。教师教学作风民主,语言亲切,教态自然,显示出较好的教学基本功,通过师生平等对话,营造了良好教学氛围,教学风格朴实。

不足:

1.该课在教材处理方面简单、生硬,教学内容的挖掘较浅。 2.教学方法、手段比较单一,多采用问答式教学,教学流程上,体验活动开展不够,让学生在感悟、体验上约显不足。

3.教师在课堂应变能力方面还需提升,学生没听清楚录音时,教师应当再播放一遍,让学生听明白了再追问。

4.板书出现了错别字。

4号:三上第三课《成长中的我》)

优点:

1.教学目标拟定准确,能围绕目标开展活动,活动较好体现了学科特点,具有趣味性。

2.师生关系融洽,学习氛围和谐。教师与学生分享自己小时候抄近道而掉进池塘一事,巧妙的将遇事要想一想,反思的道理揭示给学生。在课堂上老师与学生一起演一演,活跃了课堂气氛,也促进了儿童的思考。

3.对教材中的案例开发利用好,激发了学生参与兴趣。教师将教材中的日记内容转化成了生动的视频,然后又让学生猜一猜:小玉不冷静会怎样?自然、巧妙,也给学生启发。 4.板书设计体现了教学思路,也充满美感。 不足:

1.活动一回顾“成长中的我”,本应起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而实施过程中教师在把握目标上出了问题,从而冲淡了本课的核心目标——如何在成长中学会反思,使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不够稳合。

2.在教学过程中预设大于生成,教师没能抓住学生的发言进行深挖和引导。三年级学生做事时往往不想结果,教师就当引导学生做事前就当想一想结果,再判断这事该不该做,但教师没能点出来。

3.还应充分运用教材中的资源进行教学,如其中的中华经典就没有选用。

4.情景的引导偏离了目标。 5号:四上第八课《信息与传媒》

优点:

1.能正确理解教材编者意图,教学目标明确、具体。 2.教学活动之间的层次性和逻辑性较强,“识媒体——话媒体——用媒体”层层递进。

3.注重小组合作学习和实践运用,如旅游桃花园、合理使用传媒等。

4.学生的汇报活动较为精彩。 不足:

1.教材用得死板,生搬硬套,“活用”教材不够。

2.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与教学目标脱节,出示的图片和视频与教学目标的关系不大。

3.了解学生学情不够,没有很好地联系学生生活经验。 4.注重学生信息收集,但引导学生整理信息和利用信息不够。

6号:四上十二课《信用哪里来》 优点:

1.能围绕着讲信用展开教学,并为学生创造了展示的平台和空间。

2.注意了善意慌言的教学。 3.注重了中华格言的教学。 不足:

1.教学太以本为本,教材用得较为死板。

2.本课本就当有较好的法治教育点位,但教师没注重法治教育的融入。

3.板书的设计不合理。

7号:五下一课《我不被诱惑》话题一:不沉迷电子游戏 优点:

1.本课教学目标定位基本准确,教学思路清晰,有活动化教学意识。

2.较好的利用了课前调查活动的资源,并将此资源引入教学,调查统计图直观有震撼力,有助于教学,值得点赞。 3.教师语言亲切,教态自然,有较好的教学基本功,教学朴实、有效。

不足:

1.但该课在教材处理上比较简单,教学内容的挖掘较浅,如:玩电子游戏的好处,教师缺乏认同;什么是“沉迷电子游戏”?教师缺乏定义。

2.教学中融入法治教育内容教师没意识。

3.教学方法、手段比较单一,让学生在体验感受不足,教师在运用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学习方式上还需下功夫。

4.教学资料堆切得太多,不够精当。

8号:(二上第四课《向祖国问好》)

优点:

1.本课的教学目标明确,较好利用了教材提供的开国大典、祖国版图、国旗、国徽、国歌以及国旗法等资源,同时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活化”和丰富了教学内容。

2.地图教学处理较好,非常落实,也比较准确有新意。 3.国旗法的出示巧妙,与生活紧密联系。教师利用国旗法引导学生去判断升旗仪式迟到后,该如何办?以此进行行为引导。

4.活动设计注重学生体验,比如动手画画国界,向国旗敬礼等,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去体会对祖国的爱。仿佛把学生带到了真实的生活情景中。较好地体现了动静结合。 5.教师注重了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不是直接给答案而是启发学生先说先思考后得出结论。

不足:

1.教师过渡语中表达不够自然,对学生情感的激发还有待加强。 2.本课最后一个环节“共筑中国梦”的设计有些牵强,应当把握本课教学目标对引入的人物进行精选,引导学生认识为新中国建立而做出贡献的领袖人物和革命者更为恰当。

3.从教案上看,教学目标表述还不够准确,教案共写了七个活动,比较繁杂,教案整体呈现不够精确。

9号:二年级上册《爱护环境卫生》话题一:环境美丽人人爱 优点:

教师个人素质较好,有一定教学基本功,能运用新课程理念较好的开展教学活动。

不足:

教师对编者意图不够理解,没有正确处理教材,划分好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的第一个话题“环境美丽人人爱”,意在通过不同的两种生活环境对比,体会不同的环境会带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引导学生明确环境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体会适宜的环境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懂得在生活中,时时处处要注意保护环境,不要乱扔垃圾。并能联系实际思考自己能为环境保护做些什么。第二个话题“垃圾废品巧利用”。意在培养学生树立给垃圾分类节约资源的环保意识,让学生明白可以巧妙利用废旧物品再创造来丰富和美化生活,通过动手对废旧材料利用,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制作作品,让学生体验动手创作的快乐。但老师把第一个话题和第二个话题合在一起上,弱化了课程标准的有效达成。

10号:三上四课《生活处处是课堂》

优点:

1.教学目标定位准确,合理有效地进行了课程资源的开发,教学活动紧密联系学生生活。

2.教师个人素质好,有较强的教学感染力,能运用现代技术,将学生现场活动及表现上传为课程资源。

3.学习方式有创新,通过情景创设,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和感悟,学生主体地位突出,学习活动参与面广,动手实践活动性较强。

不足:

1.板书呈现的三个方面“向他人学”、“向媒体学”、“在做中学”多途径学习方式不够具体深入,学习活动浮于表面化,目标达成度不高。

2.第三个活动选择“学习择菜”这一教学内容价值不大,也没必要请阿姨进课堂,可以思考更换更恰当的内容,设计对学生学习一门动手技能真正有所帮助的学习活动,体现动中学的真正意义。

11号:(三上第五课《做学习的小主人》) 优点:

1.活动设计紧扣目标,三个活动从感受学习上有困难很正常,到面对困难不逃避,最后寻找解决困难的方法,线索清楚,层层递进。

2.教学中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交流的是学生自己遇到的困难,在学习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后,又让学生运用方法解决自己写下的困难,始终将课堂中的学生放在重要的位置。

3.让学生敢于面对困难,解决困难不是通过一节课就能做到的。教师也意识到这一点,在设计中将课堂学习引向了课外,让学生将自己的“困难包”带回家,按照自己开出的妙方,去解决困难。

不足:

1.教学目标的表达应从学生的角度提出,不要出现 “培养”之词。

2.整堂课的形式比较单一,主要都是通过交流在推进,显得有些空洞,如果能创设一些可体验的活动,把学生置于困难面前,再看学生的行动,课堂的生成性就更强,也更能触动学生内心。

12号:三上第六课《学习要有好方法》

优点:

1.能正确理解教材编者意图,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2.较好地利用教材资源。

3.注重活动体验,能通过“面部运球游戏”、“合作完成手抄报”等,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学得快乐,并能运用恰当的方式进行表达和展示。

不足:

1.教学目标明确,但没有很好地落实到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中。 2.教学活动层次性不强,层层深入不够。

3.教学深度不够,如,“合作学习真快乐”重在体现“合作”,但体现“快乐”不够。

4.学生生活资源利用不够,有些拘泥于教材。 5.渗透法治教育不自然,有些牵强。 13号:三上十一课《公共场所的安全》

优点: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合理有效地开发了课程资源,并有一定震撼力,课堂上充分采用了活动化教学方式,学生积极参与体验活动,创设情景选用了学生生活中最熟悉和喜爱的游乐场所,教师能对学生进行及时的点拨和引导,课堂上生生互动交流效果好,有意见交锋和思维的碰撞,培养了学生批判思维品质。

不足:对教材的解读不够,教学设计缺乏层次性,对于“什么是公共场所?”的概念没有引导学生明晰,“你去过哪些公共场所?”也没有引导学生进行充分交流。整堂课设计了几个活动场景,虽有活动体验,但还不够开放,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交流得不够充分。

14号:四上十三课《社会是个大家庭》话题一:我们同是一家人 优点:本课教师素质好,教学基本功扎实。能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实际准确的制定教学目标,在课程实施中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新课程理念。课堂中表现出对学生的热爱,对儿童的尊重,与孩子平等的对话,营造了宽松学习氛围。特别是能巧妙创设教学情境“十全中餐厅”“ 十美西餐厅”让学生最大化的参与体验不同分工的作用,给了孩子们创设了想说,敢说,大胆说的环境,活动中引出的每一个话题,学生都有话可说,有事可做,精神状态非常饱满,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既体现了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的教育理念,又突破了本课的重点。现场连线农民工的效果也较好。

不足:但教师在利用活动和教材资源引导学生明确我们社会只有职业分工不同,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方面挖掘不够,深化体验活动意义方面还需努力。送花活动没有什么价值,“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本课提出来有点牵强,有了前面两个平等就行了。

15号:五上第五课《神圣领土不容侵犯》

优点:

1.教学目标明确、具体。

2.注意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指导学生有效地进行资料信息的收集整理与交流,并引导学生进行举证。

3.教学活动形式多样,如找、划、贴、写、举证等,有效地引导学生在动中学。 4.注意地图的运用,较好地体现了地图教学与品德教学的有机结合。

不足:

1.开课谈话引入就将结论呈现出来不恰当,应引导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而获得。

2.教学活动深度不够,学生没有真正领悟到“为什么神圣领土不可侵犯”。

3.举证方式很好,但不是真正的举证,采取表演的方式不够恰当。 4.法治教育渗透方式不够自然。

16号:二下八课《做诚实的孩子》话题一:诚实孩子大家夸 优点:本课教师个人素质好,语言干净、亲切,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环节设计清晰,能合理、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比较恰当地利用了多媒体教学优势来辅助教学,创设情境,有活动化教学意识。能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后老师再表明自己观点的教学方式较好。

不足:但在该课在教材处理时挖掘较浅,处理简单,教材资源利用不够,如“教材中的儿歌、格言、歌曲”均未纳入教学内容。活动、问题针对性不强,导向不明,如“夸诚实的孩子,超出了诚实的范围”,“上课听写时有两个字不会写,你该怎么办?等指向不明”。课堂提问思维效率不高,结合学情不够。板书设计也不够科学,体现的不是对学生的价值引导和行为引导。

17号:二下三课《家乡变化大》

优点:来自梁平县的教师能够根据变化的学情,深入地挖掘学校所处的化龙桥地区的变化,引导学生积极收集资料,调查访问,完成学习单上的任务,课堂上呈现出丰富的数据、图片和音像材料,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家乡路、桥、楼的调查和前后对比,让学生真切地感受道家乡变化之大,较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不足:学习单内容的设计不够合理,用词还不够准确,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偏难,教师引导学生感受家乡的变化,仅从建筑物的数量上和楼房的高度上进行比较显得不恰当,对于家乡变化的方方面面引导学生体会得不够广泛和深入。

18号:(三上第九课《家庭变迁》)

优点:

1.教学形式新颖、活泼,受学生的喜爱。 特别是在“解密家”这个环节,开展的“看看我像谁”的活动,学生通过“找、说、贴”的过程,既觉得有趣好玩,又充分感受到自己身上有很多家人的影子,这种血脉亲情将家人紧紧相连,家的归属感、幸福感油然而生。

2.教学中除运用教材资源,还挖掘了生活中的资源去丰富学生的认知。如教师在学生聊了自己的家庭后,也加入到其中,展示自己家几组不同年代的全家福的,引导学生自己发现社会的变迁,也会带来家庭的变化。

不足:

1.解读教材和运用教材出现问题,如将教材“望远镜”中的拓展内容,作为主要学习内容来处理是不恰当的。

2.“找找家”的活动在实施过程中没能从社会性发展中去寻找有价值取向的东西,如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家庭的人文性等完全没能体现出来,所以此活动就得不到很好的落实。

3.另外对几种家庭组成形式,教师出于对学生隐私的保护而进行了回避,这是不恰当的。摆在学生面前的真实存在的事实,不能避而不谈,我们应该面对现实,去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然后挖掘不同家庭中爱的存在,从而体会家的温暖。

19号:三下第十二课《公共生活中的规则》

优点:

1.能正确理解教材编者意图,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明确、具体,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实际。

2.灵活运用教材,能将教材内容与自主开发的课程资源融为一体。

3.教学活动生动,教学方法恰当,注重让学生在生活场景中体验,给学生提供了较为充分的展示空间和时间。

4.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学得轻松、愉快,能借助已有经验来解决问题,如,情景模拟“排队小大人”。

5.能运用随机评价对学生进行赏识、激励,增强学生自信心。 不足:

1.教学目标不能完全含盖教学内容,如,“一米线排队的学问”未写进教学目标里。

2.联系学生生活经验交流还不太够,如,“回忆在公共场所,你有排队的经历吗?”,没有让学生充分交流自己的亲身感受和平常观察到的现象。

3.在游乐场用包占位事例的讨论还不如用教材里的熟人插队事例引导学生讨论更带普遍性。

20号:四下一课《愉快生活每一天》话题一:拥有好心情 优点:该课教师课堂角色定位准确,学习气氛宽松和谐。体现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以学生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的身份,营造了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教师能结合学情,恰当把握教学目标,最大化使用教材,利用教材资源,紧紧围绕主题开展各种活动,条理清晰,由浅入深,教学目标达成好。如“换个角度,寻找愉快”师生共同表演教材故事,让学生对教学的话题和活动感兴趣,在积极参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在非常自然、具体和现实的情景中接受了教育,没有空洞的激情,没有强制的感染,润物无声。

不足:但教师在开发课程资源,深化体验活动方面还需努力。特别是本课没引导学生理解人如果处于烦恼中不能解脱,会对自己的身体带来哪些危害。

21号:四下二课《遇到困难怎么办》

优点:教师教学思路清晰,目标制定准确,对教材的处理得当,对课程资源进行了有效合理的开发。课堂上教师能引导学生积极进行体验式学习,能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启发和点拨,突出了教学的重难点。

不足:分析教材中的案例和马丽、翟孝伟的故事花费时间较多,而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挖掘学生生活中的事例不够。教师对教材解读有一定的偏差,教材中“故事会”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进一步知道遇到困难只要勇敢去克服它、战胜它就能取得成功,而教师过多地强调身残志坚的挫折教育,因此学生的活动也成了体验残疾人生活的不方便,这样的体验活动显得不太恰当。困难和挫折有联系但也有区别,教师在这一点的引导上还不够到位。

22号:四上第十五课 《热心公益活动》

优点:

1.教学目标明确、具体,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实际。 2.教学活动之间的层次性和逻辑性较强,“认识——走近——争当”层层递进。

3.能联系学生实际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与感悟。 4.灵活运用教材,取舍得当,注意开发和运用学生的资源和本地的资源较好。 不足:

1.志愿者服务与献爱心活动相混淆。

2.教学深度不够,如志愿者服务的价值和意义没有很好的让学生领悟。

3.教师对学生发言的点评和引导不够到位。

23号:云阳县海峡小学二下第一课《家乡风光美》第一个话题《我生活的地方》

优点:

1.创设园园邀请不同地区的三个朋友到家做客的邀请信贯穿课堂,设计较为巧妙。

2.提示:家庭地址“不要告诉陌生人”的引导,有警示性。 3.小组合作学习较为规范。

4.开发了医院、银行等附近设施作为课堂资源,补充了教材的留白。

建议:

1.整堂课以知识的讲授为主,看图说话的成分较重,没有对教材进行深层次的理解的挖掘,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挖掘不够。

2.在目标2的学习中,教师心中目标不明,导致教师引导不到位。

3.板书设计还不太恰当,可再提炼。

24号:二下第六课《我们都很棒》——《夸夸我自己》 优点:

1.教学环节清晰,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学得主动、愉快。 2.课程资源的开发很用心、有价值。如班主任和家长夸赞孩子的视频、精美的家长称赞卡、开发的儿歌等。丰富而有价值的课程资源使本课增色不少,并对学生有一定的打劫力。 不足:

1.教学目标的表述不够恰当。

2.引导学生对自己优点的认识在广度和深度上打开不够,学生对自己优点的认识仍有局限。学生的学习起点和最后的达成点提升有限。

3.板书太简单,没有层次。

25号 三年级下册第九课话题二 从小学优雅 亮点:

1、目标清晰、简明,具有可操作性,在整节课中一以贯之,达成效果好。

2、对教材有准确的理解,并能创造性运用,能合理开发课程资源,将静态的范例变成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视频、图片、体验活动,比如“世界微笑日”、镜子微笑体验、鞠躬微课、鞠躬顺口溜等,使教材活起来。

3、教学思路清晰、体现了较好的逻辑性。能创设情境,有效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学习,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展示空间和时间,练习微笑、鞠躬、握手,习得礼仪,并“通过我是学校小主人”、“今天我过生日”等模拟生活场景进行实践检验,运用在生活中。

4.突破握手礼仪难点时,通过自主学习书本内容-知识纠错-探究提问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思考,学会提问,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课堂提问有效,如:你想把微笑送给谁,能唤起学生的思考,拓展学生的思路。鞠躬礼在不同场合幅度不一样的视频拓展,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有提升,有收获。

5.教师有一定的应变能力,能机智准确地处理好学生的提问,并能把握目标对学生进行随机引导。 值得商榷的地方:

1、目标的表述中,有“通过试错纠错、自主探究、情景实践等多种学习方式”的语句,不合适,应去掉。

2、在学习微笑礼仪时,民警叔叔的微讲座讲微笑能化解矛盾,有些牵强。

3、对教材引言中“鞠躬和握手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仪”这一传统文化的点挖掘不够。

26号:《成长中的我——与美同行》 优点:

1.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拟定和表述都比较准确; 2.教学设计紧贴谢家湾小学的生活实际,“最美小梅花,就是你我他”的活动以及梅花意象的板书设计,包括“最美人选我推荐”一个版块中所用到的班级集体照等教学资源都体现出设计者的课程意识较强; 3.教学活动设计开放,例如在“爱惜名誉我做到”环节中,让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场景,临时的自然分组进行情境表演,让学生体验语言美行为美品质美等;

4.本课教材解读和处理有一定难度,在“爱惜名誉”与“与美同行”之间能理解和设计得比较清楚不容易。 不足:

1.设计和操作中有一些无效或者低效的问题:例如第一板块中,出现了名人名言之后,“听到这里,你有什么想法?(原教案中师你想到了什么?)”,此问题学生不好回答交流;再如:版块二中“如何才能获得好的名誉?”此处仅有一个学生回答;

2.就整节课的育德感上多处有灌输的痕迹,自然性、融合性不够;比如对格言的处理,用语文的方式,“读,再读!”以及法治的渗透都显得生硬了些;

3.自由分组中,学生如何保证刚好是6个人一组?对于小组谈论学习而言,6人组太大了些,要落实真正的合作有困难;

4.教师对学生的随机点评不够,教学时间分配不够合理,提前4分钟下课是本节课的硬伤。

5.建议在“受到诱惑的状态下,孩子该如何对人对事”这个点上去思考和设计。

27号:大渡口区钰鑫小学四上第一课《与人和谐相处》第二个话题《分享的快乐》

此课是河北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在一起》第1课《与人和谐相处》的第二个话题《分享的快乐》。课程要求学生知道分享不仅给别人带来快乐,也给自己增添一份快乐,懂得分享会收获快乐和幸福,体会到友谊和亲情的可贵。 优点:

1.教师通过玩一玩、讲一讲、秀一秀、做一做、说一说来引导学生学会分享。

2.学生的才艺分享让课堂出彩。 不足:

1.整堂课与教材同步,教学显得平淡无特色、无创意。 2.教学目标与教学活动不太挂钩。

3.本课有三个层面:与同学分享物品、与同学分享故事、与家人分享了。其中“与家人分享”环节轻描淡写,没有浓浓的情感链条。

28号:五上第四课《辽阔美丽的国土》——《祖国有多大》 优点:

1.教学容量大,详略处理得当,能根据自己开发的课程资源与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整合。

2.活动设计用心,如活动一环节中的算一算、比一比;活动二的学习任务单;活动三环节的拼画与儿歌等。既符合活动的目标要求,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问题:

1.教学目标的表述存在问题,不够明确、清晰。

2.活动的开展不够深入,如通过比一比引导学生感受祖国版图很大这一环节过得太快,对祖国领土、领空、领海等内容的处理也显欠缺。

3.学生学习单的内容未呈现出来,让人看不明白。

4.教师讲得多,有的观点是老师硬抬出来的,启发学生不够。

29号 五年级下册第二课话题一 至圣先师孔子 亮点:

1、目标表述清楚、简明。

2、积极开发教学资源,利用资料对孔子的生平及对世界的影响进行有力的补充。利用QQ网名感受论语的名句对今世的作用。

3、采用谈话式教学,创设古朴的教学氛围,教师教态大方自然,娓娓道来,师生关系融洽。 值得商榷的地方:

1、感受孔子的优秀品质和对世界的深远影响多采用一问一答,对孔子主要思想成就——《论语》的挖掘不够,应加大对论语中名句的理解,对现代社会的意义来感受孔子的伟大。

2、在学习践行环节中引用了《人民的名义》中的片段,偏离了孔子思想的主旨,建议替换更适合学生的实际的例子。

30号:北碚朝阳小学二上十一课《远离危险》第一个话题《容易发生危险的地方》

此课是河北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安全生活第一天》第2课《远离危险》的第一个话题《容易发生危险的地方》。本课是在一上《别伤着自己》在家的危险因素的基础上发现生活中的不安全因素。课程要求学生知道生活中容易发生危险的地方,认识安全标志,远离危险,知道自我保护,增强安全意识。

亮点:

1.用围裙妈妈的担心来贯穿课堂,有统领教学过程的作用,教师设计有一定的创意。

2.小组活动中将平板引入课堂,利用平板引导学生学习安全标志,手段灵活动。

3.注意开发学校附近的生活场景资源,如九滨路、万象城等,有课程开发的意识。

建议:

1.目标确定与叙写不正确。如目标2:在游戏与交流中掌握不去危险的地方。

2.整堂课讲授多,将警察请进课堂也是讲安全标志,没发挥好请社会人士进课堂的效益。

3.教师开发的生活场景中的事件不充分、不具震撼性,没有有效地打动学生,轻轻飘过。

4.安全标志的学习未考虑学情。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熟识的与不常见的安全标志时,蜻蜓点水,警察进课堂又讲授安全标志,目的不明,效果不佳。学习后没有检测学生学习的情况,本课看不见学生的学习后的增长点。

5.法治性结合不巧妙。

31号:二上第九课《节约水和电》——《小水滴的诉说》 优点:

1.教学目标定位准确、清晰具体,学情分析准确到位,教学环节清楚明确。

2.活动设计巧妙,如引导学生开展三次剪纸活动体会淡水资源的珍贵,活动贴近目标,学生体验感受深刻,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达成度较高。

3.教学中法治内容的开发与处理恰当。

4.课后实践活动设计有价值,力求把好行为固化变成习惯。 不足:

1.活动一环节“走近小水滴”处理略显欠缺,对水的作用学生感受体会不够深刻。

2.水是一切生命之源挖掘得不够,基本是通过问答式教学完成。

32号 三年级上册第八课话题一 报答家人养育恩 亮点:

1、教学目标简明,符合教材的层次。

2、对教材有正确的理解,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积极开发教学资源,利用学生图片、中华传统经典故事视频、学生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情景等,使教学资源丰富,贴近学生生活。

3、创设“评选孝心好少年”的活动主线,将整个课堂教学活动贯穿到底,整体性强。教学重点突出,创设多样化的情景,将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引入课堂,比如回家看见父母很忙、四个鸡腿一家五个人该怎么办等,让学生在熟悉的场景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唤起学生对家人的爱。教师编写的儿歌朗朗上口,非常有时效。对教材中的情景表演进行再创造,比如爷爷牙掉了的场景,扩展到下雨没有伞、腿脚不好等,更加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能在表演中有所思考,有所感悟,感受感恩长辈,体现在细节中。设计了教学延续活动评价表,将教学引向生活,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

4、开发了中华传统文化和法治教育的资源,黄香温席的故事和警察阿姨普法,都较好的体现了孝敬父母的重要性。 不足:

1、对关心、体贴、尊重家人仅限于学生达到“知道”的目标,比较浅,导致整堂课学生的情感始终没有出来。

2、了解家人的环节应该是后面尊重父母、关心体贴父母的前提,这一活动需要深入挖掘,才能为后面教学打下情感的基础,活动还有点表面化。

3、教师在课学教学中的随机评价没能紧扣本课的教学目标,特别是学生表演环节后没紧扣目标来进行评价,三个评价标准中,应抓住“孝敬家人的举动正确”这一评价点,否则会偏离目标。

33号:《做学习的有心人》 优点:

1.课前互动设计有心。将生活中容易忽略的现象(手机号码位数和班主任着装)作为聊天话题;

2.通过设计导学单让学生体验并梳理出学习途径;

3.结课环节教师提供的“鲁班”“牛顿”等为教材编写者提供了“做学习有心人”的宝贵资源。 不足:

1.目标拟定上有偏差。对于话题中做学习的有心人的“有心”仅仅理解为“观察”或者“实践”这样一两方面的学习能力,有片面之感; 2.教学设计和操作上都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比如:选择将挑选西瓜的生活技能做成视频,这个视频太长,从头到尾几乎全是声音信息,视频本身呈现时声音较小,播放完了就完了,没有明显的教学效用,然后就直接转入交流本领环节;再如:分享成果展示环节,投影展示的合作学习单几乎不能让全班看清;

3.研课团队对学习途径的理解和分类有比较严重的偏差。

4 “做中学”这个教学版块中,教师的操作呈现感觉更多像科学课,而游离了德育课程情感目标特点。

34号:《安全文明网上行》 优点:

1.目标定位准确,课的设计逻辑清晰合理。文明、健康、安全三个层次非常清晰;

2.教学活动紧贴学生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以及兴趣指向,具有较高的育德时效性。比如:网名万花筒;比如巧妙利用测试游戏引诱全场师生泄露信息等;

3.教学资源开放。比如:邀请的网络警察警官进入课堂,不仅权威专业,而且还有和同学们的开放性互动,促进了教学目标的达成; 4.法治教育渗透自然合理。 不足:

1.目标中对认知层面关注足够,但对情感目标的关注和体现欠缺; 2.教师的临场应变经验不足,课堂环节过渡还不够精致。

35号:綦江区中山路小学四上第二课《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第一个话题《学会尊重别人》

优点:

1.尊重教材,把教材作为第一资源,利用教材中的《小杨日记》,用日记的方式呈现开课,从事例中点题。

2.情景辨析扣击学生的情感,有气氛的渲染。 建议: 1.挖掘教材不深入,整堂课与教材同步,平。 2.模拟体验的作用没发挥好。 3.法治结合不巧妙。

4.中华传统美德元素挖掘不明显。

36号:五下第二课《生命的防线》——《吸烟危害大》

主要优点:1.教学目标准确具体,三维目标设计合理,教学环节清楚。

2.对教材的认识到位,能根据教材认真组织教学活动,目标达成度良好。 不足:

1.教学方式创新不够。

2.课程资源的开发有待进一步加强。

37号:二下第九课《我快乐我健康》——《变烦恼为快乐》 优点:

1.教学活动能围绕诉烦恼、解烦恼展开,活动目标明确。 2.适当开发课程资源完成教学活动,能将学生的烦恼作为课程资源较好。

3.在课学教学中有学生之间的对抗活动较好。 4.在将烦恼变为快乐时注意了是非较好。

问题: 1.教学中多次使用“写”的方式,不太适合二年级学生。 2.某些资源如幽默视频的开发使用不够恰当。 3.教学活动不够贴近本班学生真实生活。 4.教师对学生的点拨和引导意识还不够强。

5.教师提出了浅层次和深层次烦恼的问题,但什么是浅,什么是深不清楚。

序号38 巴蜀小学三下第七课《与人交往的烦恼》第一个话题《说声谢谢》

此课是河北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礼仪伴我行》第1课《与人交往的礼仪》的第一个话题《说声谢谢》。本课是在和家人相处、和同学相处之上的与人交往。课程要求学生能懂得人与人交往的基本礼仪常识,如会口语致谢、会书面致谢等,懂得感恩。

亮点:

1.本课目标恰当,表述准确。如目标2:学会向别人表示感谢的多种方式。

2.本课最大的亮点是走进学生的心。这也是该课程三维目标中最重的情感目标得以充分体现。学生在书写感恩卡片时感情真挚、感动,学生的情感在汇报时得以渲泻,教师机智的请班主任老师上场与同学们交流、互述情素、互相拥抱等,学生在此环节上更深层次的领悟师生情意,目标3感恩得以达成与体现。让课堂达到一个情感的高潮。

3.对教材留白进行了开发和补充。如演员谢幕、接受领导颁奖、面对校园中清洁工的背影、失物招领处背后的有心人等场景时如何致谢,让课堂更丰满。

4.课堂创设的隐藏的情景也较为巧妙。开课时老师请组长给每个小组成员发放心型的空白感恩卡片和学习资料,几乎没有人对组长说谢谢。这个隐性的情景,是一个生动的教学点,这个情景的创设与引导让学生认识自己,让教学更为生动。

5.课堂中两个视频的运用也比较巧妙。开课时小熊借给大熊橡皮,大熊没反应,小熊提醒说:你不想说点什么吗?引出课题。课堂结尾时出示公益广告为妈妈洗脚的孩子,达成隐性目标3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感恩在学生心灵深处打上烙印,为学生的品德形成奠定了基础,让课堂更有价值。

不足:

1.本课在全市全国品德课优质课竞赛中已有老师获得一等奖,重庆老师在全国会上展示了此课,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上这一课,就要开辟新的教学途径和新的活动才能有突破和超越,所以此课突破和超越的地方不多,有的教学手段是过去老师已经用过的缺乏创新。

2.本课有两个环节,一是知道遇到哪些情况我们要致谢,二是怎么表达致谢。在第二环节中有三个层面的致谢:口语致谢、书面致谢、教师在处理这一环节时稍显粗糙,引导不够到位,口头致谢掉了电话、微信、QQ等现代方式致谢,书面致谢也没完全打开,显得引导的深度不够。

3.在解读创设的隐藏情景(组长给每个小组成员发放学习资料)时,教师一再追问多名学生当时为什么没有说谢谢,老师的不放过让学生面露难色处于尴尬的境地。这在课堂中是不可取的。

4.开发谢家湾小学“失物招领栏”的课程资源没用好,本可以引导学生如何向拾金不昧的同学表达书面致谢,但可能是教师心中的目标点位不明,导致教师引导的语言不准确,学生也没有能很好地达成的目标。

39号 三年级下册第八课话题二 我是文明小游客 亮点:

1、目标准确,简明。

2、依托教材资源,积极开发教学资源,采用了视频、故事、调查表、实验等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比较丰富。

3、教学中积极开展辨析、表演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思考,成长。课前围绕课题进行了调查,三次表格的使用力图展现让学生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的教学思路。 不足:

1、教学层次安排不够合理,负面的材料太多,正面的教学是空对空的问答式回答。

2、教学资源的开发不够合理。教学资源开发要紧扣目标,比如教学中用实验中的一杯水的变化来比喻生活中文明和不文明现象对社会的影响,比较牵强。

3、教学资源使用没用对位置。教师收集的很多学生在各地旅游的照片,如果放在开课时,就会非常生动有趣,吸引学生。

4、没能用好引言、过渡语、结束语,使教学不够流畅。比如:从第一次表格的出现到典型故事思辨中间的过渡很不明白,感觉教学有些脱节。

5、对学生的德行教育不能采用追错、表决心的方式,而要蕴含在学生的体验、感悟中,做到润物细无声。在使用调查表时,教师请学生反省后,反复追问:为什么明明知道还要怎样做呢?现在知道该怎么做了?这让学生只能表决心,并没有真正体会到该怎么做。可以设置体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去体验感受。

6、板书设计不够合理。

40号:《身边的公用设施》 优点:

1.本节课目标定位、表述都准确;

2.教师素质好,教态亲切自然,课感流畅,点评机智;

3.活动设计的体验性和生活性都较强,学生参与度高,体验深。比如:现场体验便民手推车;全班体验孕妇上厕所等;

4.整个教学环节的逻辑关系清楚,且紧扣教学目标,并突出了对公用设施要正确使用。

5.教学资源的开发广泛且贴切。比如:电梯的正确使用的视频呈现,简短清晰但表意准确;自动饮料机的使用示范等,还有结课环节各种未来的、国际生活化的公共设施,有效促动学生爱护公共设施的情感动机; 不足:

1.板书过于简单,还没有抓住公用设施最为明显的作用和特点:安全、方便等。

2.学生体验活动后教师没有追问,没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内心体验与感悟。

3.把摄像头作为公用设施不够准确,摄像头多是用于执法部门来对大家进行监督的,公用设施主要是方便人民生活的。法律的运用还不够准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已经改成《治安管理处罚法》了。

41号 四年级上册第九课话题二 我心中的那颗“星” 亮点:

1、目标具有可操作性,清晰、简明、一以贯之,达成效果好。

2、对教材有准确的理解,能合理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开发与 教学目标相关联的教学资源,TFBOYS的几段视频资源,层层推进,紧扣目标,为达成目标服务。

3、教学情境的设计生动有趣,给了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和空间。用《少年中国强》活动贯穿整节课,课堂整体结构性强,学生非常喜欢,深度卷入。课堂教学思维、逻辑流畅,由我说我的明星到明星体验场,再到追星行为的辨析,最后是争当追星宣传员,体现了学生思维由浅入深,最后达到对教学目标的检测,将课堂推向高潮。明星德与才谁更重要的讨论,培养了学生的思辨能力;TFBOYS训练的体验活动,人人参与,感受真实。争当追星宣传员活动,学生侃侃而谈,看到了学生在整堂课里的提升。板书设计美观新颖,扣住目标。

4、在追星行为辨析中恰当引入法治教育,自然有实效。 问题:

1、教师可以更好地把握教学的节奏,抽学生回答问题时不要犹豫。

2、提问可以更准确,比如:明星德与才的辩论中,教师问学生:德与才你要丢掉一个,你准备丢掉哪个?教师的本意是要学生明白德才兼备,但这样的提问可能会误导学生。

3、板书第一个明确标准可改成“德才兼备”这样更能突出对学生的价值引导。

42号:《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 优点:

1.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准确,目标的定位和表述准确,并且每条学习目标中都不忘紧扣情感目标,体现出鲜明的课程性质特点; 2.课前互动紧扣上课内容,形式生动活泼,既有认知方面的打基础,也有效和学生实现亲近互动;

3.三个大板块的活动分别对应三条目标,线索清晰,从“赏文物珍宝”到“游千年古都”到“保护文物 文明游览”,不仅设计得好,教师操作也呈现得好; 4.不仅关注了活动的直观体验性,还关注了小组合作的真实、有序和实效性;在第二版块活动中还体现较强的合作探究性;

5.在整个活动中个,教师的引导让学生的展学呈现精彩。特别是学生的汇报活动体现了多样化,生动化。 不足:

1.活动一中编钟环节视频显得稍微长了点;

2.活动二中“走进西安”视频的素材选择和剪辑还有待精炼。 3.建议最后不出现保护历史文化的教学,因在后面安排了专门的课时,本课可重点突出激发学生对中华文明的热爱之情。

43号:五下第六课《探寻国家遗产》——《中华遗产知多少》 优点:

1.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挖掘与文本有关的课程资源,使用恰当,紧贴教学目标。

2.教学活动形式丰富,通过“说、看、演、唱”等活动引导学生充分体验和感受,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参与面广,目标达成度高。 3.教学层次安排合理,活动体现了层层推进。

4.教师在课学中注意引导学生说不一样,学生表演后引导学生进行评价的做法较好。 不足:

1.“物质文化遗产”环节处理略为欠缺,点面结合不够,学生感受不深。

2.“看、演、唱”活动环节中引导学生谈感受体会可再适当展开一些 ,学生充分交流,老师点拨提升,三维目标达成度会更好!

优质课评委点评

山东省高中语文优质课评委点评

优质课竞赛方案

优质课竞赛方案)

优质课竞赛总结

语文优质课的评语

观摩优质课竞赛心得体会

初中英语优质课竞赛喜报

优质课竞赛获奖感言

优质课竞赛获奖发言

《优质课竞赛评委评语.doc》
优质课竞赛评委评语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