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分桃子》

2020-03-04 01:20:4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分桃子

【课题】

北师大版第三册第四单元《分一分与除法》第一课时《分桃子》

【教材分析】

《分桃子》一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乘法的意义,会用2~5的乘法口诀口算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创设了许多“分一分”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具体操作,体会随意分与平均分的区别,深刻体验平均分的含义。在丰富体验的基础上,为进一步认识除法意义打下认知基础。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新知识有较强的求知欲望,喜欢在活动中学习;并且每个同学都有一些动手操作的经验和合作学习的基础,日常生活中也有一些分东西的经历,这对他们学好《分桃子》一课的内容有很大帮助。

【设计理念】

1、尊重学生的认知基础和规律,不强求公式化的语言来表述自己的理解和想法。本节课是由学生分物体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体会日常的随意分和技巧上的平均分的区别,以此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在教学设计中,创设有意义的情景,采用操作法,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与同桌合作的交流中来体验平均分的意义。学习活动的设计,体现了学习从学生个体出发,经过与老师和同拌的合作,再回到个体的学习过程。

2、课堂上既鼓励学生独立尝试,又重视学生间的互助,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去思索,去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算法多样化长期渗透于实践中,学生的发散思维达到一定的水平,本节课在设计小猫分鱼的活动中,开展有效的活动,在交流中让学生充分感受分法的多样化。

3、关注学生的认知从操作水平向表象水平发展,在练习题的设计上,引导学生用“画图,连线,画圈”的方法,取代小棒进行分鱼的操作,这是完成由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转变的一个过程。

4、恰当运用多媒体与实物相结合的教学手段,演示不同的分法,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难点。

5、设置有任务的学习活动,关注学生完成任务的反馈与交流,成果展示与欣赏。

【教学目标】

1、了解平均分的必要性,并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分,初步体验平均分的过程,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区分随意分与平均分的区别。

2、能用图示(连一连,圈一圈)的方法解决一些与平均分有关的简单问题。

3、培养学生在有任务的合作学习中与同伴合作学习的方法以及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成果的意识。

4、结合实际问题感知平均分的两种可能:全部分完;有剩余,剩余的个数小于份数。

【教学重点】

体验平均分的过程,正确理解平均分的必要性和含义。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完成从操作体验到表象水平的转换。

【教学方法】

讲解、尝试、讨论

【教学用具】

图片、小圆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我这有个谜语想请大家猜一猜:胖娃娃,没手脚,红尖嘴儿一身毛,背上浅浅一道沟,肚里粉红好味道。(生:桃子)那你们知道什么动物最喜欢吃桃子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猴子分桃子。板书课题:分桃子。

【设计意图】: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好奇、好新、好动的思维特点,创设谜语的情境,使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唤起学习兴趣。

二、新授

(一) 分桃子

1、出示猴子分桃子图,请学生从中提取数学信息。

2、讨论分法:指名交流各种分法,教师演示并板书七种学生在这么多分法中哪种分法最公平,为什么。

3、教师由同样多,一样多引出平均分的概念。

【设计意图】:在日常生活中,学生有分物体的经验,这里应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每只猴子分给4个桃子,也就是每份分得一样多,才能使两只猴子都接受,从而让学生初步体会并感悟平均分的含义是:每份分得一样多。通过动手操作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突出了教学重点。当然有一部分学生会受生活经验的影响或因为数目过小,

没有随意分,而是直接两份分得一样多了,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应适时加以引导,让学生说出平均分的特点。

(二) 小猫分鱼

1、出示小猫分鱼图,教师问:图上画的是什么?猫有几只?鱼有几条?谁能看着图说说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2、请学生动手操作,实际分一分。

3、讨论分法:

①一条一条地分,每只每次分1条,3次正好分完。

②每次每只分2条,再每只分一条,分2次直到分完。

③每只小猫分3条,分1次正好分完。

4、教师小结:同学们的分法很多,但不管怎么分,分到的结果都一样,每只小猫都分到3条,这就是平均分。

【设计意图】:这项活动是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方法是多样化的,结果是统一化的。同时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能正确表述平均分的过程,又体现了知识前后的联系性,让学生知道了用乘法口诀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平均分的问题。如果想到运用乘法口诀来分,表明这些学生的抽象思维有超前的发展,乘法口诀能学以致用,要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因为这种分法(实际上就是利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值得其他同学模仿。如果没有学生会想到用乘法口诀来分的,也不必刻意去启发,去教它。

(三) 小狗分骨头

1、出示小狗图:请学生找知己条件和问题。

2、请学生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用连一连、圈一圈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3、交流方法。

4、教师小结:我们把一些物体分成几份时,可以用摆一摆、算一算、圈一圈的方法,使每份分得同样多,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设计意图】: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把图中骨头平均分给3只小狗,每只小狗分几根? ①用小棒代替骨头平均分成3堆。每个学生必须学会小数目平均分的实际操作。

②尝试怎样利用图形,用画圈或连线的方法,解决问题。

从"借小棒分"到"借图形分",不仅仅是解决问题的策略不同,更为重要的目的是发展解决问题的思维水平,促进学生的从操作思维向表象思维发展。表象思维是进一步发展抽象思维的必要的阶梯。

三、分花

1、教师拿出九朵花请1名学生平均分给4位同学,初步感受平均分的第二种可能:分不完,有剩余。

2、教师强调剩余的个数小于份数。

3、请生对比找出本节课平均分的两种可能的不同点。

【设计意图】:这项活动的设计,是想让学生体会到平均分有分得“一个不剩”和“还有剩余”两种情况,为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打下基础。

4、小结:今天我们对平均分有了初步的认识,知道了平均分就是把物体分成若干份,每份分得同样多,还感知到了平均分的两种可能:全部分完,没有剩余;没有分完,有剩余,剩余个数小于份数。

四、巩固练习

数学书33页练一练

【设计意图】: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内容作为练习题目,目的在于让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平均分的过程。教学时,我让学生连一连、圈一圈、摆一摆、说一说等形式,通过动口、动手、动脑等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学习活动,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性的问题,培养数学能力。

五、全课总结:

1、说说你这节课学到了什么知识?

2、这节课中,你觉得自己表现最出色的是什么地方?

3、在学习过程中,你碰到过困难吗?你是如何对待的?

【设计意图】:课堂总结不仅是教师对一堂课教学的整理,还应该是对学生

知识的梳理,对学生情感态度、学习方法的指导。在课堂中,我让学生明白学到

了什么知识,明确自己表现最出色的地方和努力的方向,促进学生全面、持续、

和谐的发展。评价应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这两个问题的设计是想让学生在师

生互评、生生互评的基础上,进行自我评价,有利于学生进行反思性学习。

板书设计:分桃子

8

1 7

2 6同样多

3 5}平均分

4 4一样多

5 3

6 2

7 1

【教学反思】

《分桃子》一课主要是通过“分一分”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随意分与平均分的区别,体验“平均分”的含义。教学中,我设计了一系列动手“分一分”的活动,让课堂成为学生数学思考的训练场。整堂课我创设了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经历体验平均分的过程,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整堂课,学生能在“分一分”活动中自主学习,把新知识的探索融入具体的实践操作中,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促进了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但课堂中,体会平均分的过程,经历平均分的过程不够扎实,操作目的性不强,推出“平均分”的概念略早,应在小猴分完桃子后再举一个例子,再出示平均分的概念。

在巩固练习环节中,我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设计了有针对性、层次分明的练习题。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摆一摆、圈一圈、连一连等动手操作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感觉数学和生活是紧密相连的,从而培养他们学数学,爱数学的热情。但练习题的推出应一题一题分层慢慢推进,不易全部抛给学生,再齐订正。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桃子”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 分桃子 教学设计

北师大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分桃子

分桃子教学设计(北师大数学二年级上册)

北师大二年级分桃子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分草莓》

北师大版数学小学二年级《分草莓》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桃子》说课稿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桃子》说课稿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说课稿《分桃子》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分桃子》.doc》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分桃子》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