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道树教案

2020-03-01 21:38:5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行道树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教材研读,合作讨论,主动探究的过程中,提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分析文中关键的字、词、句

2、学会托物言情、对比的写法、拟人手法、描绘奉献者心灵轨迹

3、感受并学习默默付出,自我牺牲,奉献社会的崇高精神 教学难点:学会托物言情、对比的写法 教学重点:对关键字、词、句的的理解

二、教学过程

1、导入:

同学们,著名的女作家三毛曾经引用过这段诗: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一半在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

请大家做一个设想,如果你是一棵树,你希望自己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希望自己生长在哪里,为什么呢?

各个树们都有各自的心声,今天,就让我们来认识一群独特的树,走进他们,听听他们的心声——《行道树》张晓风

我们今天来学习短文两篇的第一篇《行道树》。

2、作者介绍

张晓风:(1941—)台湾女作家。江苏铜山人,生于浙江金华。 余光中称其文字“柔婉中带刚劲”,作品富有人道精神,并蕴含爱国怀乡情感。

小说:《梅、兰、竹、菊》、《白手帕》、《红手帕》;

散文:《你还没有爱过》、《春之怀古》、《愁乡石》等。

3、全班齐读,找出生字词。

读生字二遍,可能得有:

烟囱(cōng) 冉冉(rǎn)升起 苦熬(áo) 牙龈(yín) 堕(duî)落:(思想、行为)往坏里变。

繁弦(xián)急管: 形容各种乐器同时演奏的欢快热闹的情景。

贪婪(lán):贪得无厌,不知满足。

红灯绿酒: 形容奢侈糜烂的生活。

点缀(zhuì):给事物加以衬托或装饰,使之变得更加美好。

4、默读课文一遍,感知大致内容。

完成下列任务: (1)给每一自然段编上序号

⑵行道树给你一个怎样的印象。以第一人称说说道行树是什么样的一棵树?(结合文中具体的段落、句子分析)

例:我是一棵忧愁而快乐的树。 例:A、我是一棵无怨无悔的树„„

第③段:“因为这种命运事实上是我们自己选择的„„献出浓阴。”

B、我是一棵不被别人理解的树„„ 第④段:“我们在不被了解的孤独里。”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把城市里人们欢快喧闹的夜生活与行道树孤寂黑暗的生活环境对比。

C、我是一棵能承受痛苦的树„„ 行道树生活处境:孤独、寂寞、忧愁

行道树思想精神:深沉、自豪、快乐、无私奉献、勇于付出

5、同学们所说的这些②~⑤段都是从哪个角度来描写树的呢?为什么要从这些角度写?有什么作用?

从树的生活环境和思想品质来描写树

通过描写树无私奉献的精神来赞美社会中像行道树一样默默付出勤劳的人们。

⑷根据作者的通过写行道树来赞美人这一意图,我们再次浏览文章,找出其中的主题句 分析:主要是说明人们的奉献精神、而在奉献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 主题句: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唯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这句话什么意思呢?

为什么说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 以行道树为例子。行道树为了神圣的事业,跟原始森林里的同伴相比,他们放弃了优越的生活条件,总是一身烟尘。跟城市欢度夜生活的人相比,他寂寞,孤独,所以说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

“也唯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深沉”一词的含义是什么? “深沉”是指思想上的深沉,行道树经历痛苦之后,更懂得了生活的意义,生存的价值。

6、像这样以行道树比拟作人的方式来写人的精神品质的手法叫什么呢?

借物喻人/托物言志:托物言志就是通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间接表现出作者的志向、意愿。

采用托物言志法写的文章的特点是用某一物品来比拟或象征某种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

象征: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

7、了解了什么是托物言志,现在我们来试着练习一下怎样用托物言志的手法来把句子写的优美、吸引人。

请仿照下面句子的句式,以“假如我是„„,我愿„„”的形式说几个句子。 例句:假如我是一株小草,我愿为春天献上一抹嫩绿。 仿写:假如我是……我愿……

仅供参考:假如我是一棵大树,我愿为大地(夏日)撒下一片绿阴

假如我是一朵鲜花,我愿为世界奉上一缕馨香

假如我是一枚果实,我愿为人间留下一丝甘甜

8、同学们觉得这篇文章美不美?美在哪?或者说你喜欢其中的哪个句子? 可能的有: 第③段

“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为什么说是悲凉的点缀?”

根据上下文,想象一下,为什么感到悲凉?这个点缀是不是锦上添花? 城市充满烟尘,实在令人悲哀,而一行绿树只能起到点缀作用,改变不了悲凉的局面,所以说是悲凉的点缀。 第④段

“而我们在寂静里,我们在黑暗里,我们在不被了解的孤独里。” “不被了解的孤独”,意在说明行道树制造清新,点缀城市,撒下绿荫却被人们忽视。 第⑤段

“贪婪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贪婪”是什么意思? 在这里“贪婪”不是贬义词,说某人贪得无厌,而是指早起的孩子,趁着大好时光,尽量地多呼吸一些新鲜空气。这个词用的很好,形象地写出了小孩对新鲜空气的渴求。 第②段

“而我们居然站在这儿,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 “堕落”(结合上下文理解)

引导:是不是精神品质上的堕落?不是。堕落是由好变差,那么根据上下文理解,行道树哪些方面由好变差了呢? “堕落”这里具有特殊含义,指生活条件和自身形象与在原始森林里的树木对比,相差很大。

9、学习完文章内容,你们是否能总结出文章语言有哪些突出的特色?

拟人、托物言志、第一人称、对比、贬词褒用

第一人称:使文章更生动形象,使读者能更具体的体会作者心情

拟人:可以形象地写出事物特征,并且可以使文章耐看,不枯燥无味使描写的事物具有了人的感情,使文章更具有情趣容易理解

贬词褒用:它有助于表达特定语境中的赞美,喜爱之情。

三、教师总结:

同学们,我们都是社会生活当中的一员,我们的生活能如此的美好而快乐,正因为有千千万万个象行道树一样默默奉献的人的存在。 他们承受着痛苦,努力追求,不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他们兢兢业业,默默无闻,不断创造着世界的奇迹; 他们牺牲自己,照亮别人,让爱的阳光洒满大地。 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他为整个人类和社会贡献的什么,而不是看他向社会索取了什么。”

同学们,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应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像行道树一样,尽自己的微薄之力,点缀美好的社会,也使自己的人生在无私的奉献中大放光彩。

《行道树》教案

行道树教案

行道树教案

行道树教案

行道树教案

《行道树》公开课教案

行道树

《行道树》读后感

短文:《行道树》

《行道树》教案设计

《行道树教案.doc》
行道树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