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道树》教案

2020-03-01 21:41:3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公开课教案

课题:《短文两篇》

授课人:王以成

时间:2009-9-23

班级:七(1)班 教学目标 :

①理解行道树——无私奉献者的形象

②感悟并珍视人生“第一次’’的经验。

③揣摩形象化的语言。

④了解以小见大和夹叙夹议的写法。

教学重点:

①理解两篇课文的深刻内涵。

②理解形象而又含蓄的语言。

课前准备 :

①布置学生预习,就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列出思考题,准备讨论、发言材料。

②列举自己最难忘的第一次经历,谈谈自己的感受。

③教师设置精当的思考题备案,以供学生参考。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行道树》:

教学重点:①理解行道树的无私奉献精神。

②反复朗读课文,体会形象化的语言。

教学设计

一、导入

同学们,汉语是世界上最优美的语言,它最丰富、最准确、最鲜明、最生动。在汉语的宝典里,有许多“言在此而意彼”的妙词佳句,譬如,“牛,吃的是青草,挤出来的是牛奶”“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等。这些话表面好像在写动植物,其实是有其象征意义的。毛泽东有一首词写道:“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你们知道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吗?你们知道它的深刻含义吗?今天,我们来学习张晓风的短文《行道树》,看看马路两旁的行道树有什么象征意义。

二、朗读课文

1,教师指导学生掌握朗读的发音、停顿、重音、语调、速度和情感等方面的问题。

2,识记字词(包括《第一次真好》)

三、整体感知

①自读,发现问题

②课堂讨论,思考题:

a.在课文中能找出描写行道树痛苦的词语,这份痛苦带来怎样的深沉?行道树的形象体现了什么精神?

b.找出本文最富哲理性的句子,并理解:神圣的事业是什么事业?为什么说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行道树的“深沉”主要表现在什么方面?

[有关提示]神圣的事业必须以自我牺牲为代价。从个人利益角度讲,这便是“痛苦”。痛苦的磨练使奉献者具备了以苦为乐的品质,这便是“深沉”。

c.怎样理解“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

四、研讨与赏析

①作者从哪些方面刻画了行道树的形象? [提示]自我牺牲、奉献人类、心系社会„„

②怎样理解“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

“堕落”的一个义项是沦落、流落。行道树离开了家,离开原始森林,立在城市的飞尘里,生活条件和自身形象是大大跌落了。

③“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表现了行道树怎样的思想感情?同时揭示了怎样的社会现状?

[有关提示] 呼唤人们尊重奉献者的辛劳,保护环境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④为突出行道树的形象,作者都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提示]采用了对比手法:a.与同类的优越处境对比;b.与人类的无知行为对比。

五、拓宽与延伸

①现实生活中有像行道树一样具有奉献精神的人吗?怎样看待他们的价值? ②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受到哪些启发?

六、教师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了很好的讨论和研究,对无私奉献者的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应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从任何意义上讲,我们都应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自然。让我们像行道树一样,尽自己的微薄之力,点缀美好的社会,也使自己的人生在无私的奉献中大放光彩。

七、作业

①完成“研讨与练习’’相关作业

②预习《第一次真好》。

板书设计:

行 道 树 张晓风

行道树教案

行道树教案

行道树教案

行道树教案

行道树教案

《行道树》公开课教案

行道树

《行道树》读后感

短文:《行道树》

《行道树》教案设计

《《行道树》教案.doc》
《行道树》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