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生物的变异》教学设计

2020-03-03 18:21:4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生物的变异》教学设计

一、小游戏“找不同”——引出生物的变异

师:我想看看大家的眼力怎么样,我们先来玩一个小游戏“找不同”。这是一对夫妇和他们的孩子,虽然他们长得很像,但他们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你能找出来吗?

生:看图找不同

师:同学们真是明察秋毫,那为什么孩子长得很像父母,却又有许多不同的地方呢?

生:因为产生了变异。

二、探究活动——得出结论

师:非常好,也就是在遗传的过程中产生了变异,所以我们像父母但又有自己独特的地方,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神奇的变异现象。同学们已经看到了,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花生,现在请你们先仔细观察,看一看它们有什么不同,然后感兴趣的同学也可以品尝,老师希望用你们明亮的眼睛和聪慧的心灵,细心观察,积极思维,看看哪组同学能发现问题,勇于提出问题,现在就开始吧。

生:观察、品尝并进行组内同学交流。(注意控制课堂秩序) 师:现在我们看看各组同学都发现了哪些问题? 生:颜色、大小、形态上的不同。

生:我们在品尝花生的时候发现这两个小篮中的花生是两个品种,一种是大花生,它的果实大,一种是小花生,它的果实小,但吃起来很香。 生:但是我们在大花生中也发现有的花生果实很小,那它是不是小花生呢?而在小花生中也发现有的花生很大,那它是不是大花生呢?究竟怎样区分大花生和小花生呢?

生:花生为什么会有大小两个品种呢?这两个品种的花生是怎么来的呢?

师:从你们提出的问题上,老师看到了你们观察的细致,思维的活跃和对科学探究的热情,而科学的发现需要我们亲自动手,亲身体验,用我们独特的思维,独到的见解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现在老师就为你们提供一个探索的空间,充分利用你们身边的各种资源,发挥你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用集体的力量想办法解决你们所提出的问题,老师这也有一些提示,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出示大屏幕,书中的提示讨论题)

生:各小组根据老师的提示开始进行探究活动。

师:教师要求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并参与到探究活动中。 师:各小组都完成了各自的探究活动,老师看到每组同学分工明确,团结合作,相信你们都得出了各自的结论,那现在就把你们探究的结果公布一下吧。

生:我们是利用测量大小花生果实大小的平均值的方法来探究的,虽然大花生中有粒小的,小花生中有粒大的,但是大花生果实大小的平均值始终比小花生果实大小的平均值要大,我们用了足够数量的花生,这是我们绘制的结果图(出示图),因此我们判断这是两个品种的花生。 生:通过我们对探究结果的分析,他们都是花生,但在长度和口味上有所不同,因此我们做出推测,这两个品种的花生是通过变异而得来的。

师:通过同学们的探究,我们可以得出:基因组成相同的大花生,果实的长度有长也有短,这主要是由什么引起的变异呢?

生:(猜测)可能是与土壤中的肥料有关吧?是环境引起的变异? 师:对了,但环境影响所引起的变异程度是有限的,所以大花生(或小花生)的果实大小总是在一定范围波动。正常情况下,大花生果实长度的平均值应大于小花生果实的平均值,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什么引起的呢?

生:是由遗传物质的差异引起的。

师:非常好,这是我们通过自己的亲自探究自己得出的结论,我想现在同学们和我的感觉一定是一样的,非常开心,而且越来越自信,老师希望你们也能将这种方法应用于其他的学科,你们一定会获得更多的知识。好了,现在老师这儿有两道讨论题,小组内讨论一下,看看你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生:我们对第一题进行了讨论,我们认为大花生在贫瘠的地方结出来的果实可能小,而小花生在肥沃的地方结出的果实可能大,因为他们所处的环境不同,由环境因素造成了它们果实大小的变异。根据我们前面学过的知识——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由于花生的基因没有变化,因此,如果把这两个果实再种到相同的土壤中,结出的应是和第一代一样的花生。(第一题:把大花生的种子种在贫瘠的土壤中,把小花生的种子种到肥沃的土壤中,它们结出的果实会怎样呢?如果把这两个果实再种到相同的土壤中,结出的果实又会怎样呢?)

生:我们对第二题进行了讨论,由于染色体变化了,也就是说基因发生了改变,令这种甜菜产生了变异,前面我们学过,亲代是将基因传递给下一代,因此下一代获得的是改变了的基因,它同样获得由这个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因此,我们认为这种变异是可以遗传的。(第二题:用一种化学药剂处理甜菜的幼苗,能够使细胞内的染色体数加倍,这样的甜菜含糖量高。你认为这种变异能遗传吗?)

师:这个同学说的基本道理就是:由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生物性状的变异是可以遗传的。但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可遗传的变异有三种来源: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而这个同学所解释的是基因突变,题中所给的甜菜含糖量高这种变异是由于甜菜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加倍所至,属于染色体变异,要搞清楚。

生:通过我们的分析我们认为,大小花生的变异,有的是由于内部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这种变异是可以遗传的,而有的是环境引起的变异,内部的遗传物质没有变化,因此这种变异是不能遗传的。

师:同学们总结得很好,这节课我们是用花生进行探究试验的,我们知道自然界的变异现象很多,同学们想一下,还可以用什么材料做这个实验?

生:大小瓜子、大小柿子、苹果等。

师:好,同学们如果有兴趣,可以做课外探究,然后与同学们一起交流。

三、自然界其他的变异现象

师:通过以上同学们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生物的性状是由控制该性状的遗传物质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既然是这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因此在自然界中生物的变异是一种普遍现象,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自然界中其他生物的变异现象。(教师播放影像资料)

生:观看影像资料

四、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

师:悠悠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华民族创造过无数的辉煌,世界上栽培植物和饲养动物的优良品种中有许多都源自我国,现在人类已经进入了“基因时代”,人们应用遗传变异原理正在培育更多新的品种,这是下一节课讲要学习的内容。

八年级下册《生物的变异》教案

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细菌》教学设计

八年级生物《生物的变异》教学设计与反思 2

八年级生物下册《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教学反思(推荐)

《生物的变异现象》教学设计

《生物的变异现象》教学设计

高二生物《染色体变异》教学设计

生物变异教学反思

八年级生物 第二节 生物的变异 教案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2节生物的变异教案苏教版

《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生物的变异》教学设计.doc》
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生物的变异》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