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棚沟导游词

2020-03-01 20:19:2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毕棚沟景区讲解词

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光临米亚罗毕棚沟生态景区观光旅游,请允许我代表毕棚沟景区,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我是毕棚沟景区的讲解员xxx,今天就由我陪同大家一道进入毕棚沟景区观光游览,共度一段美好的时光。

为了您的安全,在进入景区之前,请先仔细阅读《景区注意事项》。

游览毕棚沟乘坐观光车到达上海子游人中心全程26公里,电瓶车到达磐羊湖车程4公里,沿途要穿越高山峡谷,您将依次观赏到红叶彩林、红石滩、溪水湖、沼泽地、原始森林。这30公里车程,几乎全是上行,海拔也将从2000多米慢慢抬升到3700米。在这个过程中,有的朋友身体会有些不舒服,出现胸闷、头晕、头痛、耳鸣或呼吸困难的症状,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高原反应”,如果出现这些情况,请不要剧烈运动,注意调整呼吸,不妨做一些咀嚼、嘴巴重复张合的动作,也可以补充一些维C含片或其他抗高原反应的含片。高原反应较严重的朋友,应该立即到各服务点寻求帮助。

朋友们,毕棚沟景区位于邛崃山脉的东缘,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东南斜面的过渡地带,距理县县城约28公里,距成都198

— 1 — 公里,面积613.8平方公里,景区海拔从2015公尺逐渐上升到5922公尺,相对落差大,属四川西北部地槽区弧形褶皱带,区内山峦起伏,地势复杂,是一个典型的封闭式高山峡谷区,土壤肥沃,土壤类型为山地棕壤、亚高山、高山草甸土。这儿地貌类型、结构组成多样,特殊的地质结构形成了毕棚沟独特的自然景观,属于世界自然遗产—大熊猫栖息地和国家级“人与生物保护圈”,是我国著名的红叶观赏胜地之一。

毕棚沟年平均气温11℃,空气污染度为零,霜雪期比较长,一般从9月份开始下雪,到第二年的4月份依然是银妆素裹。最有意思的是,毕棚沟景区的春季比山外要迟来近一个月,正所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有时候,山上白雪皑皑,山下的野桃花却已傲然怒放,若非亲眼得见,您绝不会相信这出自同一个画面。美景当前,大家千万注意气候变化,在山地游览,有一句话非常合用,那就是“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

【箭竹峡】朋友们,打断大家的遐想,不知各位有没有注意到,这一段的箭竹非常繁茂。大家看,从我们的左前方进去是一条悠长的林间小道,映入眼帘的是茂密的原始山地植物,其中最有特色的应该算两边的竹类了,这就是被誉为“翡翠长廊”的“箭竹峡”。当地的竹子因为海拔和生长环境的因素,基本上都属于高山冷箭竹类。在这里约有成片生长的箭竹1000余亩,布满了整个峡谷,故而得名“箭竹峡”。箭竹生长比较缓慢,一般高度

— 2 — 约在2米至3米之间,叶片小而密,叶片的前部像箭头一样细长,中部以下最宽,由于叶形的特点,所以取名叫箭竹,这也是大熊猫最喜欢吃的食物。箭竹存活周期为20年,属长绿多年生植物,与其他植物相反,它并不是开花结果延续后代,而是导致死亡。因此,一旦箭竹大面积开花,箭竹林就会成片死亡,也就会直接威胁到国宝大熊猫的生存。所以说大熊猫与作为主食的箭竹林是相生相息的,在这里曾经发现过大熊猫和小熊猫。说到熊猫,不妨给大家讲讲关于大熊猫的一些奇特的生活习性。大熊猫又叫“白熊、花熊”,因为有啃吃铜铁的习惯,又被称为“食铁兽”,它生性羞涩,喜欢独居,所以又有人称它“竹林隐士”,常常栖息于山沟尾部的宽谷平塘,山腹洼地。大熊猫很爱清洁,也特别讲究,它只喝清洁的流水,而且喝起水来,一边聆听水声,一边喝喝停停,这样直到把肚子撑的滚圆,连走路都困难,像是喝醉酒的醉汉,一头歪倒在溪边,憨态可掬,着实可爱。这就是有趣的“熊猫醉水”。有人说这是因为熊猫在喝水时,看到自己的倒影,以为是另一只熊猫和它抢水喝,所以就不停的喝。其实不然,因为大熊猫的消化道很短,每天要吃大量的食物,进食时间至少在14个小时以上,而且它主食竹子,竹子含的水分又特别少,所以大熊猫就只有通过大量的喝水以此来弥补身体的需要。

【红叶观光区】我们将到下一景点龙王海观光站点,距景区门口约12公里,现在的海拔约2100米,景区公路自此在直线距

— 3 — 离不足1KM的地段上,从海拔2100米处蜿蜒而上,到达龙王海景点时将上升到约2946米。此段峡谷地带的海拔落差近千米。站在此处俯瞰景区公路颇有千里川藏线的雄风。(上行公路左侧约8公里处)现在大家可以看到赭黄的落叶松,鲜亮的红枫,金黄的次生林,紫红的棘丛,五颜六色交织在一起,鲜艳夺目,绚烂多彩,风婆娑,树叶拂动、翩翩起舞,婀娜多姿,形成了“姹紫嫣红、层林尽染”的大峡谷彩林景观,毕棚沟景区的红叶是米亚罗红叶的代表,每年10月至11月间,不同层次的彩林植物群落向你层层展现。

前行中,对面的山林为红桦林,也是景区红叶景观观赏较为集中的一个点。红皮桦通常分布在海拔2500-3900米的山坡及谷地。树高10-15米,树皮呈红色,呈薄层状剥落,纸质;木材淡红褐色,坚硬,为细木、家具等的优良用材;是构成彩林红叶景观树种之一。林中有野兔、野鸡、狐狸等野生动物出没,也是鸟类的栖息地。红桦林的美丽是在深冬,当她脱去红叶这艳丽的外衣后,美丽光洁的身躯一览无余……风乍起,红桦林又像是一群艳丽妖娆的舞女,各自起舞,婀娜多姿,她们或许想用舞蹈来诉说一个个美丽动人的故事。

【龙王海】说话间,不知不觉就到了毕棚沟的第一个核心景点—龙王海。说它是海,其实不然,这是因为藏族同胞世世代代居住在大山里面,非常向往外面的世界,向往大海,所以就把这

— 4 — 些虽没有大海广阔,但色泽与大海无异的高山湖泊非常形象的称为“海子”—海的儿子。龙王海面积不大,却犹如窗下含情的少女,默默迎送着四面八方的游客。你看那一连串不规则的小瀑布,在阳光的照射下,明暗交替,色差极为明显而美丽。在约2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每一片树林,每一片草地,都被水包围着,四面八方都是令人赏心悦目的绿色。当湖面没有一丝风时,在海子边,大家可以看到,水面生长的这些植物连同圣洁的雪山倒映在水中,清透可见,真可谓“海景天成”。有兴趣的朋友还可以穿过这座桥,到海子对岸的林间,那里有一棵树,树干上凭空长出的“树瘤”,形成了一道天然的“蟾蜍望月”的景观。如果说九寨沟是“大家闺秀”,那么毕棚沟可称得上是“小家碧玉”了。

朋友们,我们继续往上走,大家可能已经注意到,在我们左边的这些树上悬挂有许多浅绿色像面条一样的东西,这是一种很特殊的寄生植物,当地人都叫它“山挂面”,其实它学名叫“雪风藤”,只有在空气清新洁净的地方才能生长。可以说,它也是一种空气监测兵。当空气中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的含量超过千分之三,这“山挂面”就会自然死亡。现在我们能看到这么多的“山挂面”,就说明这里的空气质量非常好,负氧离子含量很高,而负氧离子又能大大增强我们人体的免疫力,改善和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所以我建议大家在这一定要深呼吸,好好的清洗下我们的肺。

— 5 — 【娜姆湖】现在我们经过的地方叫“娜姆湖”,藏语里“娜姆”是仙女的意思,是不是仙女,大家看看那一泓碧水就知道了。冬季,“娜姆湖”就是一个天然的滑冰场,以后这里还将建成供不同滑雪者使用的初级、中级滑雪道。2003年,“大九寨首届冰雪旅游节”,毕棚沟就作为了一个分会场,它也是米亚罗风景区冬季旅游的一个重头戏。毕棚沟的冬天也不像人们通常想象的那般萧瑟、肃杀,一场雪后,整个景区就变成了令人惊喜的“童话世界”:道路两边的杉树、杨柳枝上挂满了晶莹的冰条儿,在微风的吹拂下,树上的雪簌簌下落,像精灵般在空中飞舞,有幸的话,还能遇到在北方才能得见的“雾凇”。放眼望去,那些平时毫不起眼的灌木丛,在这个时候也摇身变成了一树树仪态万千的“珊瑚”。那一道道远远近近回环起伏的山,就象日本著名画家东山魁夷的《雪原曲》,那些金黄的落叶松被白雪覆盖,和着黛绿的山,金赤银白,为毕棚沟的冬天增加了一笔动人的温暖的色彩。大家可以想象,那将是一副怎样动人的画面啊,我也真诚的邀请大家,欢迎冬天再来毕棚沟!

【娜姆湖以上沿途】毕棚沟的动物资源丰富,听老人们讲曾经有个当地人进山打猎,本来是想去打野牛,不料却碰上一头山驴跳出来,他上前擒住山驴骑在背上,一不小心,帽子被风吹落,勇敢的猎人伸手去拣帽子,却发现帽子下面罩了一只火炭鸡(贝母鸡),别人看见都以为是山神菩萨下凡,纷纷跪倒在地,顶礼

— 6 — 膜拜。毕棚沟的一些地名也是因动物而来,像牛肉棚子、豹子圈、燕子岩窝等等。

继续前行,(上行公路左侧约4.5公里)现在大家看到的植物是野生沙棘,俗称酸柳、黑刺。当地人叫黑刺泡(儿),根据营养学家测定,沙棘中除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外,还有人体必需的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其中维生素CEAK的含量几乎居一切水果、蔬菜之冠。故有维生素宝库之称。接下来大家看到的是(上行公路左侧约4.5公里)猴子坪,因猴喜群居,结队而行。景区猴群常于此处寻食,故得此名。原有喂食亭一座,毁于山洪,猴群仍来,望坪兴叹!

【红石滩】现在大家看到成片成片的红石头就是毕棚沟的一大自然奇观-红石滩了。红石滩的形成,大家可以猜测下?对于红石滩的形成有以下解释:一种是说岩石中矿物质的铁元素含量过高,会造成石头、玉或晶体表面形成红色。而生物学家们则说这是花岗岩上生长的一种特殊的红色藻类。至于究竟是什么还没有定论,但这种自然奇观的出现对空气质量、气温、海拔等都有苛刻的条件,不信,你仔细观察,整个沟内就只有这一段才有这样大面积和集中的红石,这正是大自然的神奇之处。如果你有兴趣的话,也可以帮我们找找正确答案。“摸红石,交鸿运”,大家不妨跟我下车去感受一下,小心别被这红色会把你染红哦。

我们的车一直在上行,大家可能已经注意到我们车外山体的

— 7 — 植被已经不知不觉发生了变化,这是因为毕棚沟内相对高差达3000多米,形成了较为明显的植物垂直分布景观,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大家可以观赏到不同植物群落组成的森林景观,高度、外形、层次和色调方面呈现出纷繁多姿的景象。按照植物带谱的划线,把4000米作为一个区划线,4000米以上为雪线,雪线以上终年积雪不化,雪线以下光秃秃岩石兀立,为高原寒漠;然后约从3700米以下,缓缓呈现高山草甸,再往下过渡,至3000米这个区域,是亚高山植被区,多为耐寒冷杉,间插箭竹丛;2000米为低山区,植被为常绿乔木;而1000米以下的植被则基本为落叶乔木及灌木丛。这是就普遍而言的情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气候。但毕棚沟的植被受小环境影响较重,除大气候应具备的条件外,常常也有一些植被的重叠或互换,这就是小环境影响的原因。景区内海拔在2300—2800米之间为寒温带针、阔混交林,针叶有云杉、岷江柏等,阔叶有红桦、白杨。海拔在2800—3000米之间为亚高山暗针叶林带,乔木树种有:冷杉、岷江柏、红杉、红桦、槭树;灌木有:山杨柳、麻柳、高山杜鹃等,地面还有野草莓以及百合科和南科植物。

【岷江柏林】岷江柏常绿乔木,珍贵保护树种,分布于四川岷江流域、大渡河流域及白龙江上游等;喜光耐旱,多生长在峡谷两侧或干旱河谷地带;中国特有,是长江上游水土保持的重要树种;另外毕棚沟有很多珍稀树种,其中,云杉、冷杉、岷江柏

— 8 — 等都是国家

一、二级重点保护植物,特别是岷江柏,据专家介绍,岷江柏是中国特业的一级保护植物,在毕棚沟发现成片的岷江柏实属世界罕见。

【半脊峰】半脊峰是登山穿越爱好者最好挑战的山峰之一。半脊峰海拔高度5430米,属邛崃山脉,半脊峰冰川发育完全,类型丰富,拥有坡度、裂缝、冰斗等各种丰富的冰川地貌。2004年由刃脊探险首登,并依山顶的形状给它起名为半脊峰。

【上海子】现在你所在是位臵是海拔约 3566米的上海子接待中心,也是电瓶车的起始站,这里提供餐饮、商品销售等服务,全程(上海子-月亮湾段)往返共计8公里,从这里开始,我们就不再坐观光车,改乘电瓶车,单程要坐大概25分钟,可以说毕棚沟更美的景色还藏在深山里面,包括原始森林、卓玛滩、高山瀑布群、各种奇峰异石以及冰川地貌。还有一个温馨的提示:这里海拔较高,游客朋友们下车后请不要急速奔跑和剧烈运动,愿大家都能有一段愉快的旅程。

在这里,我们将进一步认识到毕棚沟为什么称为“山水世界,四季山水”。山是自然之魂,水乃自然性灵,毕棚沟的水始终和千姿百态的山峰保持着高度的和谐,有从岩石缝隙中冒出的泉水,有皑皑冰川融化的雪水,有从天而降的雨水。水的三元结构在毕棚沟创造了姿态万千的“水世界”。景区内冰川地貌处处可见,冰川呈断牙形,看来令人顿生寒意,又宽又长的冰川舌被奇

— 9 — 形怪状的山石分割成似飞虹般的座座冰桥,在阳光的照射下,白中透绿,绿中带蓝,晶莹剔透,耀人眼目。大家可以稍作休息,留心观察这一路的风景,想象大自然神工鬼斧、开天辟地的壮观。

【青草坪】

这块山谷丛林中一小片憩息平地,海拔3586米,最美的季节是在春末夏初,这里绿草葱葱,各种色彩野花点缀其中,一片生机盎然,抬头可观雄峰峻岭,俯首可看野花烂漫。需要休息的游客可以在此小歇一会。

【卓玛滩】

现在映入大家眼帘的这个高原湖泊,海拔约3612米,积水面积8千平方米,平均水深5米,最深处可达10米,蓄水量为4万立方米;湖水源自上游及沿途高山冰雪消融、雨水、山泉汇集于此淤积泥沙成湖;湖水清澈明亮,水流不息,每逢金秋,周围彩林红叶环抱,五彩斑斓,也因为她像身着华服佩带碧玉宝石的美丽藏族姑娘“卓玛”,因此得名“卓玛湖”。由于2011年的一场泥石流,如今的卓玛湖已被从上冲下来的沙石所掩盖,不过这一半白沙一半碧湖,也别有一番风味,游客经常开玩笑说,干脆到这里来普及地理常识算了,这里不仅可以认识动植物,还可以了解大自然的坏脾气。

【红杉林】

这里成片珍贵树种林,古老巨树家族,也叫红木,最早出现

— 10 — 在侏罗纪时代。树高多可达百米,寿命长,树龄可达千年,红杉生长神速,成活率高,树皮厚,且具有很强的避虫害和防火能力,为世界上最有价值的树种之一。

【白龙瀑布】

现在大家随着我手指的方向看,这是毕棚沟景区内我们可以看到的最大的一处瀑布,此处海拔约3671 米,瀑宽达10米,落差大约100米。因其特有的地势、海拔和落差,水流从山颠倾泻而下,跌落深潭,顷刻间飞龙吐玉、珠沫四溅、雾气弥漫,水声轰鸣,寒气刺骨,气势磅礴。其气势壮观、形态犹如白龙,故名为“白龙瀑布”。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沿着栈道走到瀑布脚下,去亲近一下大自然的灵秀之气,感受一下“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磅礴气势。

【月亮湾、磐羊湖】

现在我们已进入电瓶车道的尽头,也是景区的又一大景观区,我们环湖一周后,我们将乘坐电瓶车回上海子游人中心。

月亮湾(地名),海拔3676米。因磐羊湖处原为一片河滩地,水流经过时,不断冲刷淤积河沙,形成一条外形似半月的溪流带,环境旷远清幽,似月落人间,故游客及当地藏民将此地取名为“月亮湾”。

磐羊湖是一处典型的高原湖泊,湖水主要靠冰雪融水、山泉及地下水补给,水量变化与季节相应,水流不断,河流缓和,湖

— 11 — 泊周边水草、灌木生长茂盛,四周群山环绕,这里也是磐羊活动最为频繁的地方,故当地取名为“磐羊湖”。

当然群山的山顶奇峰怪石,湖边的姹紫嫣红,山间的云雾缭绕,这些都有待我们用眼睛去发现,用心灵去体会。

各位朋友,现在是×点×分,给大家×个小时的游玩时间,我们×点×分准时在这里集合,大家一定注意安全,OK,出发吧。

— 12 —

毕棚沟作文

秋游毕棚沟[优秀]

牟尼沟导游词

大青沟导游词

毕棚沟、古尔沟温泉、甘堡藏寨二日游 定版

四川牟尼沟导游词

四洞沟景区导游词

冰峪沟导游词

内蒙古大青沟导游词

重渡沟导游词

《毕棚沟导游词.doc》
毕棚沟导游词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