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课程教学设计

2020-03-02 04:54:3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小学⑤第一讲 帮孩子解除烦恼

教学目的:

人际交往对孩子心理和人格的健康发展是至关重要的。随着电视机、手机、电脑、DVD机等现代设备的普及与增多,人与人面对面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少年儿童在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有相当一部分孩子生活在不被集体包容的感觉中,他们过分内向、依赖性强,以自我为中心,不关心别人、不能宽容人等等。

孩子需要学习如何交往,可是我们经常看到这些现象:有的家长担心孩子出去以后学坏了,整天把孩子关在家里学习;有的家长反对孩子与同学过多交往,怕影响学习;有的家长,发现孩子与异性交往的苗头就“格杀勿论”;有的家长自己不善于与人交往,也限制孩子与同学交往等等。

本课题的教学目的在于,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的需要,科学指导孩子的人际交往,正确引导孩子的异性交往。

教学方法: 游戏、主题式家长沙龙 教学重点、难点:

促使家长反思自己在指导孩子进行人际交往和异性交往中的不足。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分组:分成6组,一组7人。分别自我介绍。从其中一个人开始,每人用一句话介绍自己。一句话中必须包含三个内容:单位、子女姓名、本人姓名。

2、游戏分享:经过一圈的介绍,在坐的家长相互之间迅速建立了联系,对于这种方式的相识,大家有什么感受?您愿意跟在座的家长相识吗?您觉得跟其他家长认识对您有什么好处吗?您会有选择地想认识谁,不想认识谁吗?如果有选择,您的选择标准是什么?您会考虑性别吗?您会想听别人的意见吗?

二、

老师:通过刚才的游戏,我们每组成员之间已经相互认识,接下来大家共同来分享一个对孩子来说至关重要的话题:孩子的友谊发展。众所周知,学会合作、善于与人合作,具备与人交往和解决人际冲突的能力,是一个人生存的基本前提,更是一种重要的人生技能。我们的孩子面临着:如何与同学和谐相处的问题。

(一)下面就进入今天的第一分享环节——请各小组成员围绕话题“帮助孩子解除交往的烦恼,父母应该怎样做?”进行讨论。请一名代表陈述你们的观点。

让我们一起来分享在孩子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家长应该如何给予科学的指导?(家长发言)。 非常感谢家长朋友们带给我们这么多的分享。

科学指导孩子的人际交往,提供以下建议:

1、鼓励孩子广泛交友。同时应该注意:在孩子交往过程中,尽管需要父母的指导,但父母首先要尊重孩子的意见。

2、正确认识自己的孩子,不要轻易否定孩子。孩子渴望有知心好友与自己分享快乐或苦恼,这是成长的需要。孩子思想单纯,可能会结交到品行不良的朋友,家长对此要有正确的认识,切不要以为孩子结交了不良朋友,就是在学坏。

当孩子与同学间发生矛盾时,可以给孩子提出以下建议:(10页) (1)宽容。 (2)平衡。 (3)淡化。 (4)主动。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重视自身因素施加给孩子的影响(10页)

(二)接下来进入我们的第二分享环节——“如何正确引导孩子的异性交往?”。请每组派出另外一名代表陈述观点。

正确引导孩子与异性的交往:

(1)反对“男女授受不亲”,正视“男女有别”。家长引导孩子要注意分寸,言谈举止要礼貌、庄重、自然大方;与异性交往还要注意场合,尽量在公共场合交往,最好多参加有男女生同时参加的群体活动,以转移其注意力,释放其充沛的精力。

(2)把握交往的心理距离,避免让彼此感到过于亲密和引起心绪波动的接触。

(3)用正常化视角对待孩子的变化,要相信孩子有处理自己问题的能力,不要过分紧张。

(4)给孩子更多的关爱,多抽出一些时间陪陪孩子,多和孩子谈谈心,让孩子时刻感受到你的爱就在他身边。

(5)无条件尊重孩子,让他有独立感和成人感,给孩子足够自由发展的空间,不要窥视孩子心灵的秘密,尊重孩子的隐私。

(6)接受孩子情感的变化,为孩子的情感发展做好参谋。不仅要感谢那个孩子把纯真的感情给了你的孩子,成为孩子成长中的一个好伙伴,而且要象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人家的孩子。

(7)鼓励孩子积极参加对身心健康有益的活动,最好多参加有男女生同时参加的群体活动,以转移其注意力。

(8)不妨跟孩子讲一讲爱情。爱情是指经济独立、人格成熟的两个异性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彼此有了深入了解,从而建立起来的持久的亲密关系。

三、话题讨论

1、在游戏中我们用那么短的时间与那么多的家长相识,您的感觉如何?您是否觉得我们的孩子也需要快速交朋友,与人交流沟通?

2、当我们的孩子与同伴之间发生了冲突,产生烦恼的时候,您是否表示过理解?是否想过如何有效地去引导孩子化解冲突?

3、在您对孩子的交友指指点点时,孩子表现出抗拒,您理解孩子的想法吗?您考虑过这是为什么吗?家长是否需要调整呢?

4、当您的孩子对异性产生好感,愿意与异性交往时,您怎么看待这件事呢?您会采取什么态度来处理此事?如何科学引导孩子的异性交往?

四、结合讨论,教师归纳、总结

孩子在与同学交往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摩擦、矛盾、冲突,造成关系紧张,产生郁闷或烦躁的情绪。如何重新交往是摆在孩子面前的一个难题。作为家长,不要给孩子乱贴标签,而应该蹲下来与孩子进行交流沟通,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最终通过换位思考,让孩子化解冲突。

当青春期的孩子对异性产生了好感,家长切记不要“格杀勿论”。温和地甚至带着欣赏的眼光和孩子探讨异性情感的问题,从而达到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5年级家长课程第七讲教学设计

家长课程教学反思

课程教学设计.

家长课程教学常规要求

校本课程教学设计

课程教学设计(举例)

禁毒课程教学设计

班会课程教学设计

地方课程 教学设计

《展示设计》课程教学设计

《家长课程教学设计.doc》
家长课程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