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集体备课

2020-03-02 07:32:3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

计集体备课

课题:石头书(1)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意思。(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与难点: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意思。课前准备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激趣导入⒈书是我们常见的学习用品,从书中我们能汲取营养,获取丰富的知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与书有关,题目是:石头书⒉看了课文题目,你有什么想法?回答:一般书都是纸做的,这本书怎么会是石头的呢/这本书有什么作用和价值呢?揭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

1、请学生打开书本,自由轻声朗读课文。

2、提出自学要求:①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②会读生字。交流:

1、出示词语:勘探、叔叔奇怪、一册、足迹、矿物刨根问底、

煤炭、地壳、好奇、

不禁

2、指名逐个读,指名理解词语。

1、

齐读生字词。

2、

指导书写生字,说说怎么记住这些生字。

3、

指导朗读课文。2朗读课文,

画出生字或不理解的词语。

3、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

读准字音。

2、

解释词语,勘探:测定矿物体的位置、形状大小等情况。足迹:脚印。刨根问底:追究底细,寻根究底。

3、

齐读生字词。

4、重点练习写好左右结构的字。

5、读通顺课文。

1、各自轻声朗读课文,画出相关的词语:好奇、

奇怪高兴

2、回答:他看到一位叔叔在聚精会神地看一块石头。朗读课文,理解词语。

三、学习第

1、2小节

1、主要写了谁?让学生画出他们在整个事情过程中感情变化的词语。

2、“好奇”是什么意思?川川为什么好奇呢?

3、指导朗读。

4、小结:好奇的川川和磊磊一连串提出了哪些问题/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根据下面的意思,对照课文想一想,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说了这些意思。⑴川川和磊磊发现一位勘探队员趴在石头上看着什么,感到好奇。⑵勘探队员叔叔的介绍使川川和磊磊理解了\"石头书\"的含义,了解了有关化石的知识。⑶川川和磊磊很高兴,也想读这本书。在朗读中读出这种好奇的心情。在朗读中读出好奇的心情。说明:

1、重点突出板块设计;

2、备课时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

3、教学反思在“活动目标及达成情况”栏填写。课题:石头书(2)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石头书的含义,了解有关化石的知识。(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2、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学科学的热情。(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重点与难点:课前准备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导入

1、

两个好奇的孩子向叔叔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是哪些?请学生把它们画出来。

2、根据学生提出的四个问题,让学生用一个词来形容。

1、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圈圈画画。提出了四个问题哪里有书哇?这书上有字吗?看懂了这些又有什么用呢?

2、用“刨根问底”来形容。把向叔叔提出的一连串问题画出来。

二、细读课文

1、书、字、画分别是什么呢?

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引导学生从石头的外形,石头的字画,及石头的价值和作用这些角度考虑⑴川川和磊磊听了勘探叔叔的话,为什么\"不禁笑了起来\",\"不禁是\"什么意思?⑵石头上的字指的字是什么?画指的是什么?⑶读第12自然段,联系第

8、10自然段,想想勘探队员叔叔是根据什么来判断这里曾经是海洋和密林?⑷\"刨根问底\"是什么意思?这个词说明了什么?这本书究竟有什么用?只是根据什么来推断的?⒊朗读第14段。川川和磊磊为什么高兴?石头书里的学问可真多?这里的\"读\"字应怎样理解?

1、

边听边思考回答。

2、

书是指那一块的石头。书上的字是指各种痕迹和矿物,书上的画是植物和动物的矿物。

3、

读出勘探队员的自豪感。

4、思考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引导学生从石头的外形,石头的字画,及石头的价值和作用方面理解石头书上的书、字、画。

三、练习说话

1、请学生把自己知道的知识结构连起来说一说石头哪儿像书。

2、

能不能用“因为------所以--------”说一说为什么说石头像书?

3、出示句子:你们看,这石头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你们看,这石头一层一层的,就像一册厚厚的书。

4、让学生比较一下,上面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1、

把了解的内容结合起来,练习说话。

2、

同桌互说。

3、全班交流,因为石头一层一层的,上面还有“字”有“画”所以像一本书朗读比较。把了解的内容结合起来,练习说话。作业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说明:

1、重点突出板块设计;

2、备课时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

3、教学反思在“活动目标及达成情况”栏填写。课题:

18、小稻秧脱险记(1)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知道课文主要内容;学习生字新词,读准音,认清形,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知道除草剂、喷雾器的作用。(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重点与难点: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课前准备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揭题,引导质疑

1、

板书课题:小稻秧脱险记。

2、

领读,“险”是什么意思?那“脱险”呢?看到这个课题,有什么想知道的?

3、

读课题,质疑

1、读课题

2、质疑:(1)、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2)、小稻秧是怎么脱险?……揭题质疑

二、指导初读课文

1、

提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尝试理解。

2、

检查自读情况(1)、出示生字词脱险、争吵、杂草、一拥而上、拼命、除草剂、欺负、喘气、纷纷、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不由分说(2)、检查读课文情况按自然段逐段指名朗读可分为遇险——脱险——脱险以后三部分,自己试试。哪一部分着墨较对,重点在写?(3)、指导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初读课文

1、

自读课文读课文理解字词

2、

汇报自读情况(1)、认读、理解生字词拼读(开火车读、齐读)说说自己理解的词语提出自己还不理解的词语(2)、读课文个别分自然段读课文,理清脉络。(3)读全文,了解课文大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理解词语。

三、指导写字出示生字:险、吵、杂、拥、拼、剂、欺、负、喘、纷

1、读生字、组词

2、观察生字字形及在书上田字格中的位置

3、用钢笔描红正确书写。

四、布置作业

1、读课文书写生字各两遍说明:

1、重点突出板块设计;

2、备课时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

3、教学反思在“活动目标及达成情况”栏填写。课题:

18、小稻秧脱险记(2)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对课文朗读感悟的基础上知道除草剂、喷雾器能保护稻秧不受杂草侵害,培养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能初步把握的主要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2、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语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重点与难点: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培养科学志趣课前准备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复习检查

1、出示生字词

2、初读了课文,你知道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吗?

一、

复习

1、认读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指导学习第

一、二自然段过渡:一天,水稻田里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1、请大家读课文第

一、二自然段,画出写小稻秧和杂草的词语,体会它们的意思。

2、指导理解课文内容(1)

指名读课文(2)

指导表演

3、指导朗读

二、学习第一部分(遇险)

1、自读课文第

一、二自然段,画出“团团围住”、“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不由分说”、“一拥而上”、“拼命”、“脸色蜡黄”等词语,反复读课文,理解这几个词在文中的意思。

2、朗读、表演(1)、个别读课文(2)、练习表演“遇险”画出写小稻秧和杂草的词语,体会它们的意思。

三、指导学习第

三、

四、五自然段

1、要求:读课文,注意体会人物对话提示语中的某些词语,读出相应的语气来。

2、指导朗读

3、指导理解课文出示图片,认识“喷雾器”,资料介绍“除草剂”小稻秧这时候是怎样的心情?找出书上的句子读一读?向上挺了挺身子实际上是指什么?

4、指导分角色读、演

三、学习第三部分(脱险)

1、自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2、读课文同桌互读,个别读

3、说说各自读懂了什么

4、读、演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或表演体会人物对话提示语中的某些词语,读出相应的语气来。

四、复述课文

1、朗读课文

2、演一演课文内容演一演课文内容

五、布置作业

1、默读课文,回忆故事情节。

2、自由练习复述。

3、指名复述。

1、默读课文,回忆故事情节。

2、自由练习复述。

3、指名复述。默读课文,回忆故事情节。说明:

1、重点突出板块设计;

2、备课时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

3、教学反思在“活动目标及达成情况”栏填写。课题:

19、航天飞机(1)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读通课文。学习生字。(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读懂语言,拓展知识。(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语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重点与难点:课前准备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激趣导入

1、激趣:谁知道我国的第一位航天英雄是谁?他乘坐的是哪一艘航天飞船?

2、介绍“神州五号”了解有关航天英雄杨利伟的情况。交流收集的图片,文字资料。激趣导入

二、初读指导

1、谈话导入:在国际上,只有美国,俄罗斯等少数几个国家能够发射航天飞机,那么航天飞机是怎样的呢?

2、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朗读,想想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航天飞机的?画出有关词句。

3、归纳总结:课文从三方面介绍了航天飞机。交流:

1、

自由朗读课文,画出文

中的有关词句。

2、

小组交流讨论。

3、

各组上台交流讨论情况。

1、朗读词语,读出对词语的解释。

2、联系上下文,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呼啸

庞然大物抖擞

智慧老人无影无踪帕米尔高原朗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三、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纠正读音。一架番盘头翅膀智慧老人手臂抖擞捞回舱中,帕米尔高原无影无踪。

2、

指导识记词语并加以解释。

3、

指导书写。说说自己识记字形字叉的方法。

1、

描红。抄写生字2个。正确书写。说明:

1、重点突出板块设计;

2、备课时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

3、教学反思在“活动目标及达成情况”栏填写。课题:19航天飞机(2)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航天飞机和飞机的区别,知道航天飞机的一般知识和基本特点。(能初步把握的主要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重点与难点:课前准备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复习旧知出示词语

1、

认读词语。

2、

课文介绍了航天飞机的哪些特点。说说航天飞机的特点。

二、理解课文内容第一节:

1、

默读第1节

2、第二小节:思考航天飞机是什么样的?飞机看了它是怎么想的?用笔画出有关的词语。自由朗读智慧老人说的话,画出航天飞机比普通飞机飞得更高,更快,作用更大的词语,填写表格。画出老人离开普通飞机的句子。讨论:(1)“替代不了”是什么意思?(2)这里指谁不能代替谁?引导想象,普通飞机向着高高的蓝天飞去,去干什么呢?指导朗读全文。

1、默读课文,思考:一架普通飞机在没有见到航天飞机前是什么样的?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2、用“一会儿”-------“一会儿”说话。

1、默读思考航天飞机是什么样的?飞机看了它是怎么想的?

2、从哪些词语可看出飞机一定要把他弄明白?

3、

用“究竟”练习说话。

4、完成填空:航天飞机翅膀是(

),脑袋(

)机尾(

自由朗读,完成填空:飞行高度:普通飞机(

航天飞机(

)从车海之滨到帕米尔高原行时:普通飞机(

航天飞机(

)作用:普通飞机(

航天飞机(

)默读并理解相关词语练习朗读,读出语气。朗读全文,理解词语,想象普通飞机向着高高的蓝天飞去,去干什么呢?

三、指导自人介绍。假如你是航天飞机该怎样介绍自己呢?可从三方面来介绍同桌练说。个别上台介绍。介绍航天飞机。说明:

1、重点突出板块设计;

2、备课时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

3、教学反思在“活动目标及达成情况”栏填写。课题:习作6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按习作要求仔细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文具,弄清它的特点和用途,写下来。(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自信心。)

2、培养学生爱惜学习用品的良好习惯。(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足以表达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重点与难点:按顺序,写得生动逼真。新课标第一网课前准备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练习说话,激发兴趣。

1、

要求:夸一夸自己的一种学习用品。

2、

出示说话句式:我的------真棒,因为它--------。

3、小结过渡:老师真想不到同学们的文具那么美,用途那么广,真是各有所长,难分高下呀!这样吧,我们来把它写成再比一比。怎么写呢?

1、

自由练习。

2、

集体交流。

3、产生写的兴趣,并思考应该怎样去写。

练习说话,激发兴趣

二、学习例文,感知写法。

1、导读例文,让学生知道写什么,怎样写。

2、请学生继续读文,说说读后有什么感受,为什么?

3、小结例文的写法:例文

用第一人称“我”的语气来介绍铅笔刨刀,抓住质地、形状、颜色、用途写。写得很有条理。

4、出示图画:指导观察方法:观察要仔细,要有顺序,你想按什么顺序观察铅笔刨刀。

5、让学生口头交流观察的方法。

1、轻读例文,想想:作者描写了铅笔刨刀的哪些方面?

2、读后交流:质地、形状、颜色、用途。

3、

读后感到很亲切,因为中的我就是铅笔刨刀。

4、

按顺序观察。

5、口头交流自己观察的方法。小结例文的写法,让学生口头交流观察的方法。

三、运用写法,集体口述

1、出示轿车文具盒。

2、提问:你想先介绍文具盒的哪些方面?

3、指导描述内部特征及用途。

1、

观察轿车。

2、

练习口头表述并交流。

3、

个别口述。

练习口头表述轿车文具盒的内部特征及用途。

四、个人说写,运用写法。

1、提出话题要求:选择你喜欢的一种文具,用第一人称介绍。介绍时注意要有条理。www.daodoc.com

2、个别说。

1、各自按顺序,抓特点练说。

2、同桌交流,集体交流。有条理地介绍一种文具。说明:

1、重点突出板块设计;

2、备课时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

3、教学反思在“活动目标及达成情况”栏填写。课题:练习6(1)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好有关多音字,写好左高右低的钢笔字。读读背背成语和古诗。(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2、读准多音字。重点与难点:积累成语,理解成语意思。课前准备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学会字词句。

1、指明读题目,弄清本题要求。

2、指导多音字在句子中的读音规律。

3、巡视、纠正。

4、分组读句子。

5、让学生练习读“称”和“兴”的另外读音。并组词。

1、同桌交流:你是怎么读的?

2、小组合作查字典,看读得对不对,并大体了解这个字在词语的意思。

3、互相交流自己是怎样读好多音字的。

4、四人小组自由朗读句子,特别注意加点字的字音。

5、说说“称”和“兴”另外的读音并组词。读准字音,并能组词。

二、写好钢笔字

1、出示要写的字。

2、在田字格黑板上示范写,提出明确的要求。

3、巡视,个别辅导。

1、说一说这三个字都是什么结构。

2、小组讨论:仔细观察比较每个字左右两部分的大小比例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1、

描红,仿影。正确书写

三、读读背背。

1、指名读题目,弄清本题要求。

2、出示八条成语。

3、小结:八个成语都带有“风、雨”其中有些是描写天气的,但有些我们主要理解它的引申意。能把它们区分开来吗?给予适时讲解。

4、指导理解意思。“和风细雨、斜风细雨、暴风骤雨”主要写天气。

5、出示《竹石》

6、质疑

1、自由读,想想学会了哪个成语?

2、个别读,领读。交流:

3、

说说知道的成语意思。

4、

练习读,同学相互背诵。

3、自由读,提出不懂的词。会读会背并理解成语。说明:

1、重点突出板块设计;

2、备课时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

3、教学反思在“活动目标及达成情况”栏填写。课题:练习6(2)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口语交际——介绍我的小制作。(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意见与人商讨。)重点与难点:有次序地讲清小制作的制作过程。课前准备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学好毛笔字

1、导入:今天我们学习“折”的写法。

2、指导:折有“横折”和

“竖折”。

3、书写横折,指导运笔方法。

4、书写竖折,指导运笔方法。

5、练习描红。

1、练习书写横折。

2、写后说说自己的体会。

3、练习书写竖折。

4、定后说说自己的体会。

5、练习描红。

二、介绍小制作

1、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口语交际的要求。

2、提供一些表示先后次序的词语:先--------然后---------接着------最后--------

3、巡回指导,个别辅导练说。-

4、总结全班练说情况,共同评选“最佳制作奖”和“最佳介绍奖”。

1、明确口语交际的要求:介绍自己的作品制作材料、制作过程、特点及制作设想等等。要说具体,有条理。

2、制作展示:分组练说,组员间互相评议、指正。

3、产品推销会:每组派代表上讲台说,本组可以纠正、补充。

4、听老师总结。激发学生交际的欲望,使其有话可说。说明:

1、重点突出板块设计;

2、备课时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

3、教学反思在“活动目标及达成情况”栏填写。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集体备课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集体备课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集体备课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课第一单元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备课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集体备课.doc》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集体备课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