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中班各科教案

2020-03-01 20:19:4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2014年9月22日 星期一

国旗,国旗!(儿歌学习)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会带有感情地朗诵儿歌。

2.帮助幼儿热爱国旗基本的情感。 3.激发幼儿热爱国旗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

1.国旗一面(可以自制)

2.有关升国旗的图片。

3.音乐《国旗多美丽》录音磁带、录音机。

4.根据儿歌内容自制简易图片;国旗、金色的星、天空和小朋友。 5.红色蜡光纸,筷子。 6.《幼儿用书·语言》。

三、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教师将国旗挂在教师选定的墙面上。

教师;“小朋友,你们认识它吗?” 2.请幼儿说一说国旗的样子。

(引导幼儿会用“那是„„”、“这是„„”句式相互提问和回答。)

(展开部分)

1.教师引导幼儿一起观察国旗,看看国旗哪些特征。 教师;“国旗又叫五星红旗,大家知道为什么吗? (注意从图形以及图形颜色等方面引导。) 2.感受儿歌,学习儿歌。

教师;“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美丽的国旗,老师想起了一首好听的儿歌,你们想学吗?

教师富有表情地朗诵儿歌,并适当配上动作。

(内容展开速度要慢,动作要形象化。 3.请幼儿继续感受儿歌,并理解其内容。

教师:“儿歌的名字叫什么?”“什么红红的?什么黄黄的?”升到哪里高高的?谁的

心中甜甜的?”

(幼儿回答后,教师要总结并完善句式结构和内容。) 4.用游戏的形式巩固儿歌内容。

教师;“小朋友,我们玩一玩我说你找的游戏,好吗?

玩法;1.教师将图片排放在桌子上,幼儿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挑出相应图片,挑选

图片最快的幼儿将获得教师的奖励(小红花)。2.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4位小朋友。 (图片有国旗、金色的星星、天空和小朋友。)

(三)结束部分。

四、活动延伸与扩展

1.在社会领域进一步认识国旗,在音乐和美术活动中进一步培养幼儿热爱国旗的情感。 2.教师组织幼儿一起升国旗,唱国歌,制作五星红旗等。

五、温馨提示

1.教师要收集有关国旗、国徽、中国地图以及关于北京内容的图片与文字资料。 2.学习这首儿歌时,教师应注意帮助幼儿树立利于幼儿把握儿歌情感。 3.将儿歌内容贴在语言区角里,以便于幼儿继续朗诵和理解。

4.制作国旗的基本办法;教师将事先剪好的长方形纸和五角星摆放好,先请幼儿把五角 星放在正确的位置上,然后请幼儿把五角星粘在红色蜡光纸上,最后一步用筷子做国 旗的旗杆。教师可帮助能力差的幼儿。

附;儿歌

2014年9月22日 星期一

比多少(数学活动)

一、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感知两组物体的多和少。

2.初步学习用对应比较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和少。

二、活动准备

1.书包若干个,要求比幼儿人数1个。 2.小木棍10个。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游戏“比一比”,比较多和少。

1.请班上的5名男孩手拉手,站成一排。1名女孩站在前面,前后两排对应站好。引导幼 儿观察比较,说一说是男孩多还是女孩多

2.请6名女孩手拉手,站成一排。2名男孩站在前面,前后两排对应站好。引导幼儿观察

比较,说一说是男孩多还是女孩多。

(二)展开部分。

1.初步学习用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和少。

教师请5名幼儿到前面,站成一排。教师出示4个书包,让每个幼儿取一个书包背上,请 其他幼儿看一看,比一比;是小朋友多还是书包多?(可以变化幼儿和书包数量比幼儿 少1个,继续玩儿次游戏。)

2.游戏活动;给小鸡喂虫子,巩固用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和少。

教师请4名幼儿份演小鸡,请名幼儿来给小鸡喂虫子。教师给份演小鸡的幼儿3只虫子 (可以用纸片或小木棍等代替)。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小鸡和虫子的多和少。

(三)结束部分。

变化小鸡和虫子的数量,继续玩几次游戏。

四、活动延伸与扩展

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认识多和少。如吃饭时,引导幼儿观察勺子和碗一样多;排队时,观察男孩和女孩的多和少。

五、温馨提示

1.引导幼儿比较多和少时,一定要先易后难,先使幼儿能明显感知出物体的多和少,如5名男孩和1名女孩比较,然后逐渐增加难度,如5名男孩和3名女孩比较。

2.教师要鼓励幼儿说出“多”、“少”、“一样多”。

2014年9月22日 星期二

国旗国旗多美丽(艺术;歌曲演唱)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歌词,学习有节奏地唱歌,并注意曲调准确。

2.培养幼儿热爱国旗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

1.录音机,磁带,电视机,VCD机,升国旗时画面的视屏(没有视频的可用图片)

2、五星红旗一面(可自制,也可用现成品)

三、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请幼儿观看升国旗视频。 教师;“你看到了什么?”主要引导幼儿说出都有哪些人和国旗。 教师;“他们在做什么?”主要引导幼儿说出升国旗和国旗敬礼。

(二)展开部分。

1.欣赏歌曲《国旗国旗多美丽》。(放录音磁带。) 教师;“你听到歌曲里唱了什么?” 教师;“小朋友们在做什么?”

2.教师范唱歌曲,引导幼儿学说歌词。 (1)教师范唱后,告诉幼儿歌曲名称。

(2)出示五星红旗,引导幼儿观察,并学说歌词。

教师;“这是什么?”引导幼儿说出“国旗”后,教师带领幼儿说;“国旗国旗多美丽。” 教师;“国旗上面有什么?有几颗?”教师带领幼儿说;“五颗星星照大地。” 教师;“小朋友们在干什么?”带领幼儿说;“小朋友们爱祖国,向着国旗敬礼敬个礼。” 3.幼儿完整学说歌词。

(1)教师大声念,幼儿跟念歌词。

(2)幼儿自己朗诵歌词,教师拍节奏提示歌词。

4.学唱歌曲。

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运用放磁带跟唱、教师带唱、整体唱、分组唱、个别表演唱等多种形式,让幼儿掌握节奏,学唱歌曲。

5.教师弹奏乐器,幼儿随音乐旋律唱歌。(也可放录音伴奏。)

(三)结束部分。

播放《国旗国旗多美丽》歌曲录音,请幼儿跟着音乐自然舞动,活动结束。

四、活动延伸与扩展

亲子活动;和爸爸、妈妈一起说说在哪里见过国旗,给家人表演,《国旗国旗多美丽》。

五、温馨提示

教师在幼儿唱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发音和节奏进行指导,及时纠正幼儿唱得不准确的地方。

建议;社会活动认知完国旗后,再学唱歌曲。 附;歌曲

2014年9月23日 星期二

鲜艳的国旗(艺术;美术活动)

一、活动目标

1.促进幼儿掌握贴的技能。

2、引导幼儿进一步熟悉国旗。

3、鼓励幼儿在操作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一面国旗。

2.红色卡纸(幼儿人手1张) 3.剪好的大小五角星若干。 4.胶水、抹布。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复习儿歌《国旗、国旗》。.

2.教师出示国旗,让幼儿仔细观察。 3.教师;“这是什么?它上面都有什么?大小五角星的位置是怎么的?”引入国旗主题。

(二)基本部分。

1.教师示范制作国旗。

2.教师出示红色卡纸,找出1个黄色大星星,4个小黄色星星。 3.参加国旗实物,将大小黄色星星粘贴在红色卡纸上。 4.教师展示作品,并让幼儿参照实物进行比较。

5.教师给幼儿提供材料,幼儿操作。 教师巡视指导。

(三)结束部分。

1.请幼儿出示自己的作品,相互进行评价。

四、活动延伸与扩展

把幼儿的作品放在“国旗,我爱你”展览区。

五、温馨提示

1.教师要注意指导幼儿按正确的方向摆放星星。 2.教师引导幼儿正确地使用胶水。

3.粘贴画时,教师指导幼儿要将胶水粘均匀。 4.粘贴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幼儿说“国旗”、“这是国旗”等。

2014年9月24日 星期三

变成一样多(数学活动)

一、活动目标

1.巩固用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和少。

2.初步学习使物变成一样多的方法。

3.能运用语言表述出“多”、“少”或“一样多”的观察结果。

二、活动准备

1.大豆、黄豆若干。

2.小顾(或小玲)1个,小椅子5把。

3.《幼儿用书·科学与数学》。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许多豆子,小朋友们看看,都有什么豆子?”(分别出示大豆和黄豆。)

(二)展开部分。 1.幼儿操作;比豆子。

给每位幼儿发5粒大豆、4粒黄豆,请幼儿摆成两排,比一比什么多什么少。请幼儿想一想;如何使大豆和黄豆变成一样多?在幼儿操作的基础上,教师总结;“添上1粒黄豆或拿走1粒大豆,可以使它们变成一样多。” 2.游戏;找找我的小椅子。

教师;“今天我和小朋友来玩一个好玩的游戏——找找我的小椅子。

(1) 教师介绍游戏的规则;鼓声(或铃声)响起,小朋友围绕着小椅子自由走动。当声音停下来,小朋友要快速找一把小椅子坐下。

(2) 教师将4把 椅子摆成一排,请5名幼儿参加游戏。将游戏重复进行三次,使每一名幼儿都参加与。每次结束,都问幼儿;“有几个小朋友没有找到椅子?谁没找到椅子?”

(3) 学习用对应的方法比多少。

教师;“为什么每一次都有一个小朋友没有找到椅子呢?”

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引导幼儿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观察;每一把椅子上都坐着一个小朋友,可是还有一个小朋友没有椅子坐。请小朋友想一想;什么多了?什么少? 教师;“为使每一个小朋友都有椅子坐,怎么办?”

按照幼儿提出的办法(加一把椅子或减少一个小朋友),再次重复游戏。

(三)结束部分

指导幼儿完成《幼儿用书》中的“给娃娃戴帽子”。引导幼儿一一对应地比较是娃娃多,还是帽子多,使用操作材料使娃娃和帽子变成一样多。

四、活动延伸与扩展

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观察“多”、“少”、“一样多”,如午饭时,孩子和碗筷一样多等。

五、温馨提示

1.在活动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幼儿理解“多”、“少”、“一样多”的含义。 2.使幼儿清楚游戏的规则,并注意引导幼儿进行观察。 3.鼓励幼儿用汉语来表达“多”、“少”、“一样多”。

2014年9月25日 星期四

跳圆圈 (体育游戏)

一、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单脚跳、双脚跳的能力。 2.初步培养幼儿的合作与竞争意识。 3.体验与同伴游戏的愉快情绪。

二、活动准备

1.用粉笔在地上画7个圆圈(1个小的在中间,6个大得多在外面呈现花辫状。 2.小红花贴花。

三、活动过程

(一)介绍游戏规则。

1.7个圆圈围拢在一起,画成画辫状。 2.以任意1个圆圈为起点。

3.幼儿单脚连续跳3个圆,则为胜出。 4.幼儿双脚连续跳4个圆,则为胜出。

5.无论单脚跳还是双脚跳,若跳在圈外,则表演一个节目。 6.胜出的幼儿获得教师小红花贴画奖励。

(二)展开游戏。

1.教师手拿粉笔,在场地画7个花瓣状的圆圈。 2.教师按规则要求示范单脚跳、双脚跳。

3.幼儿模仿单脚跳、双脚跳,以熟悉游戏玩法。 4.幼儿熟悉游戏玩法后,教师将幼儿分组进行游戏。

(三)教师点评幼儿游戏情况,适时结束游戏。

四、活动延伸与拓展

教师可画其他图形,制定其他规则,让幼儿游戏,以巩固幼儿跳的枝能。

五、温馨提示

1.教师可根据幼儿人数进行分组竞赛。

2.教师鼓励幼儿帮助游戏中不小心摔倒的幼儿。

3.对跳出圆圈外的幼儿,教师可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惩罚”。 4.教师可根据幼儿单脚跳、双脚跳的情况制定相应规则。

2014年9月26日 星期五

祖国祖国、我们爱你(儿歌学习)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儿歌的内容。

2.进一步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

1.儿歌录音磁带。 2.儿歌挂图。 3.白纸、画笔。

三、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鼓励幼儿说一说自己爱谁,帮助幼儿体会“爱”的含义。 教师;“在家里”,你们爱谁,心情怎样?

鼓励幼儿自由发言,引导幼儿感受到“爱”是温暖、快乐的,是一种关心等。

(二)展开部分。

1.播放儿歌或教师朗诵儿歌。 教师引导幼儿朗诵儿歌的名字。

2.教师出示挂图,指导幼儿学习并理解儿歌。 3.幼儿分组,教师引导幼儿看图朗诵儿歌。

4.教师用形象化的动作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儿歌。

(三)结束部分。

1.在教室的帮助下,幼儿根据儿歌的内容画国旗和太阳。 2.教师帮助幼儿在图画上写上“祖国”,祖国我爱你!并让幼儿跟读。

四、活动延伸

1.将图片放在语言区角,以方便幼儿拿图自由念儿歌。

2.将幼儿的图画展示在区角,鼓励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

五、温馨提示

1.教师朗诵儿歌要做到发音准确,声音响亮。 2.鼓励家长多给幼儿介绍我们的祖国。

3.引导家长能从自我做起,从身边的事情做起(升旗时站好,不走动),给幼儿树立一个爱祖国的榜样。

幼儿中班教案

幼儿中班教案

幼儿中班教案

中班各科计划

幼儿中班教案2

幼儿中班教案1

幼儿中班教案(对外汉语)

幼儿中班音乐教案

幼儿中班社会活动教案

中班幼儿活动教案

《幼儿中班各科教案.doc》
幼儿中班各科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