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大纲

2020-03-02 10:59:5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大纲(2012)

说明:(1)本课程总学时48,周学时3,学分3;(2)本课程使用的教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修订版);(3)本课程共设14个专题,以课堂讲授为主,同时辅以课堂讨论及其它研究性、实践性环节。(4)本课程的考核由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各占50%。平时成绩根据课堂学习和作业完成情况而定。要求同学提交1篇作业,字数在3千字以上。

第一讲:导论: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历史?

一、什么是“历史”?

二、什么是“中国近现代史”?

三、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中国近现代史?

思考题:怎样理解近现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历史主题?

第二讲:大变局

一、西方的崛起与中国的衰落

二、中西冲突与被迫开放

三、中国遭遇几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思考题:两次鸦片战争是可以避免的吗?

第三讲: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一、下层民众的暴力革命与理想追求

二、统治阶层的自救与自强

三、士大夫的觉醒与变法维新

思考题:三种不同的救国方案的历史功绩与历史局限是什么?

第四讲:辛亥革命与帝制的终结

一、革命的兴起

二、改良与革命的论战

三、清廷的应对及其失败

思考题:晚清的改革为什么会失败?

第五讲:痛苦的转型:民国初年的政治与文化

一、民初的建国构想与实践

二、北洋军阀统治的形成

三、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思考题:为什么西方式的民主政治在中国行不通?

1 第六讲:救国的新方向: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与中国共产党诞生

一、西方的危机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二、新信仰的确立:以青年毛泽东的思想转变为例

三、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历史意义

思考题:五四时期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会选择马克思主义?

第七讲: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二、国民革命的兴起

三、国共分裂与大革命失败

思考题: 国共分裂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第八讲:从瑞金到延安: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一、南京国民政府的内政外交

二、中国共产党深入农村发动土地革命

三、党内“左”倾错误的产生及其危害

思考题: 如何看待国民党的“南京十年”?

第九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上)

一、日本侵略中国的战略图谋与步骤

二、从九·—八到七·七中国的对日战略

三、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讨论:如何认识国民党在抗战中的地位与作用?

第十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下)

一、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

二、延安的理论与“法宝”

三、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历史意义

思考题:为什么说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枢杻?

第十一讲:解放与建国

一,抗战胜利后“三国四方”在中国的角逐 二,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决战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思考题:国民党为什么会失败?

第十二讲:向社会主义过渡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二、社会主义制度的加速建立

三、工业化的启动:“一五”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思考题:中国为什么会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第十三讲:寻找中国道路: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一、“以苏为鉴”

二、从整风反右到大跃进

三、十年内乱:“文化大革命”

思考题:如何看待毛泽东晚年所犯的错误?

第十四讲:伟大的转折:改革开放全面展开

一、开放的由来:与西方关系新局面的开启

二、改革的依据:重新认识社会主义、重新认识资本主义

三、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与成就

思考题:中国为什么需要改革开放?

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doc》
教学大纲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