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语文识字教学中的运用

2020-03-03 14:12:3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多媒体在识字教学中的运用

石头乡石头中心完小 李丽花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能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小学阶段有较重的识字任务,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之一。尤其是低年级,许多课时都是围绕识字展开。所以,优化识字教学,打下扎实基础,对中、高年级语文教学,甚至学生的终身教育都是大有益处的。

低年级儿童的学习并没有明确的目的性,他们的注意具有随意性和不稳定性。这就使得苦口婆心地劝说、枯燥乏味地训练效果不佳。现代科技的结晶--多媒体技术为我们提供了一把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多媒体技术,顾名思义,即集声音、文字、图画、动画、视频等为一体的技术,以此来创造生动有趣、对多种感官形成刺激的环境,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下面我就来谈谈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识字教学。

一、情景视频,能激发学习兴趣。

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就开了一个好头。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正是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之一。通过多媒体技术,烘托场面,使学生在对课文内容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加深对生字的印象,创设乐学的情境。如《秋天》是一篇看图学文,抓住秋天景物的特点,描绘秋天的田野美景。课中先播放一段视频(远教资源中的视频),将学生引入学习情境,让学生对秋天的美景有初步的感知。如先出示蓝天白云图,让学生说出画了什么?接着问:“高高的蓝天上,飘着朵朵白云”中的“飘”怎样写?从看图说话、学文自然过渡到识字教学,学生兴趣浓厚,印象深刻。又如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奥妙,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看一个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文字,在教学中先出示一组象形字,这组字采用由图到字,逐渐演变的动画形式,生动有趣的画面使学生对汉字产生神秘感,接下来再演示几个学生在学前接触过的有代表性的会意字、形声字。通过画面与文字的演变,使学生将自己头脑中的资料与眼前所见的画面产生联系,从而激起学生探索祖国文字奥秘的欲望,对学习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动画演示,能正确识字书写。

小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中的动画教学笔画,分析结构,运笔示范,把比较抽象的起笔、行笔、收笔等过程直接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习兴趣,易于理解笔画、结构等特点,便于记忆摹仿。一般生字学生都能自己“析形索义”,遇到难写、不易理解的字,则可以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中的识字资源,化难为易,使学生正确识字书写。如 “鸟”字的笔顺和第四笔“竖折折钩 ”不易掌握,就利用资源中写“鸟”字的动画,一笔笔写出来,配之笔划声的音乐,让学生认识笔顺,“ 竖折折钩”这个笔划学生难写到位,显示这一笔时,动画速度较慢,学生看了动画,留在记忆里的痕迹就深。又如“鹰、辩、摔”等字多笔画的难写字,可让学生跟着动画,完成书写一个个部首,再整合在一起。

三、看动画,学习识字方法。

1、想象识字法

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习新的识字方法,使他们不断丰富自己头脑中的资料。如:教学“闪”字时,巧用多媒体,先出现一个门框,然后一个小孩在门内一闪,最后由门框、小孩还原成一个汉字“闪”、结合构字原理所作的形象化演示,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这实际是在引导学生感受会意字的奥秘。学生学习后,要鼓励他们尝试着用这种方法展开丰富的想象来识记汉字。如:见到“休”,会想到是一个人靠在树旁边休息,见到“采”会想到那是一只手在树上采摘。渐渐地,学生就会巧妙地把一个个字分解成一个个部件、采用部件联系法来记字:口坐在贝上(员),木上开了几朵花(朵)等等。

2、趣味识字法

孩子对新鲜的事物都感到好奇,如何利用孩子们的这种好奇心,调动他们识字的兴趣,让他们一开始就能主动地认识汉字,孩子们好观察、爱表达,我就引导他们从“看字”和“说字”做起,在学习“人、大、个”这三个字时,我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这三个字中的“人”字,不等我提问,已有小朋友高高兴兴地举起了手要求发言,他们的发现让我欣喜万分:这三个字里都有“人”,“大”和“个”的“人”不一样,“大”的撇变短了。“老师,‘个’的‘人’跑到上半格去了。‘大’的撇变成了竖撇。”真没想到一年级的孩子会观察得这么细致,我决心以后多提供这样的机会,让孩子们自主、愉快地识字。

四、多形式,巧练习,巩固识字教学。

一个汉字在学生的脑中扎下根,还必须通过反复练习,及时反馈,来强化记忆。多媒体技术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交互性。设计了程序,计算机可以成为能反馈练习的老师。

(1)出示声旁,繁衍新字。

针对低年级学生识字记忆较快、回生也快的特点,教师可采用举一反三的练习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如出示“巴”、“青”等字,分别让学生以这些字为母体,繁衍出另一字。屏幕显示两个文字框,上面是母体字,下面是新产生的字。设计动画,等学生说出新的字,移去形旁,使学生热情高涨,思绪活跃。“巴”繁衍出“爸、爬、把、吧”等字,“青”繁衍出“请、清、睛、晴、”等字。这样的巩固练习,扩大了识字量,又促进了自学能力的形成。

(2)相近字比较。

汉字中许多相近字,小学生用字不分语言环境,不管字义,随便就用,所以必须通过练习,强化记忆,形成正确的用字习惯。如“渴、喝”两字,极易混淆。教学中可这样设计,先随图出示“喝”字,让学生明白喝水要用口来喝,闪动偏旁“口”,加深刺激,再让学生组词。接着随图出示“渴”字,让学生明白是缺水了,是“三点水”旁,闪动“三点水”,让学生组词。最后出示几句话,让学生结合语言环境,说说要用“喝”字还是“渴”字。这种由图到字,再应用的学习过程,符合小学生的认识规律,并能培养学生的正确的学习习惯。

(3)寻找错别字。

中低年级学生在写话、作文中错别字的数量多得惊人。尤其是学习了一段时间的字。小学生写错字,有一些字是因为还不会写,另外就是受其它字的影响,如草写成(受木影响),桌写成卓(受早影响),挖写成 (受九影响)。小学生写别字,多用音近字或声旁相同的字来代替。针对小学生犯错的原因,设计改错题,让学生做寻找错别字的“啄木鸟”的过程中,正确书写、合理用字,如出示几句话或引导学生,找出后放大错字或将别字移至别处,闪动错的笔划或用错的形旁。换之正确的字,返回原处。

总之,小小汉字,奥妙无穷。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识字教学,减少了教师单调乏味的讲解,同时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轻松地扫除识字障碍,增强了学生学习生字的自信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识字学习中,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使枯燥的识字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发现兴趣和热情探索的热土,让学生乐在识字中。

多媒体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多媒体在识字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多媒体在识字教学中的运用

多媒体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多媒体技术运用探索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多媒体课件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多媒体在语文识字教学中的运用.doc》
多媒体在语文识字教学中的运用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