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凇》教学设计

2020-03-02 14:03:2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雾凇》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新平县第二小学

缪雨宏

教学目标:

1、在上节课学习的基础上,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语,了解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感悟雾凇的奇特美丽。

3、通过朗读交流,使学生受到美的陶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了解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感悟雾凇的奇特美丽。 教学难点:了解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课。

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严寒的季节里,走进吉林,会看到一道神奇而美丽的风景,那就是雾凇。(板书:23雾凇

齐读课题)。雾凇以其“冬天里的春天”般诗情画意的美,同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三峡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

今天,就让老师来当导游,带领大家一起走进吉林,去感受这美丽奇特的雾凇。请同学闭上眼睛,我们一起出发。

好了,吉林到了,请同学们睁开眼睛,一起来欣赏雾凇奇观。(出示课件:雾凇图 ) 这一次吉林观雾凇之旅你最想知道什么?

二、品赏诵读,互动解疑。

(一)品析

一、三自然段,感悟雾凇之奇美。

1、欣赏雾凇奇观。(课件出示雾凇图片,学生欣赏)

要求:大家边看边想,这些图片让你想到了哪些词语或句子?

交流:千姿百态、美丽动人、晶莹夺目、银光闪烁、冰天雪地、心旷神怡、美不胜收、洁白无瑕、人间仙境、粉装玉砌、琼枝玉树……

2、是啊,多美的雾凇啊!那么课文中是怎样来描写雾凇的美的?自由地读读第一自然段,找出有关句子。

(1)谁来读读,课文中是怎样描写雾凇的?(学生读句子)

(2)课件5出示“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洁白晶莹的霜花缀满了枝头,在阳光照耀下,银光闪烁,美丽动人。”

①请一位同学来读读这句话,其他同学思考,你从哪些词中感受到雾凇的美了?

指名说,老师在课件上把“洁白晶莹、银光闪烁”点上其它色。

 要想把这些词语读好, 就要一边想刚才的画面一边读,读出词语的感情色彩。谁来读这两个词语?(指名个别读。)

④你读得真美!回到句子中,你们能把雾凇的美丽读出来吗?自己先练练。

1

⑤谁来试试?指名读。(老师听出来了,你读得真好!)(谁也能像他读得这么美?评读,男女生赛读。)

(3) 雾凇不但洁白晶莹、银光闪烁,而且是绵延了十里江堤,难怪作者要说“这就是闻名全国的吉林雾凇——(板书:奇观)谁知道“奇观”是什么意思?(指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或出奇少见的事情。)“奇观” 在本课中是说——(雾凇是雄伟美丽而有罕见的景象。)谁来把句子读一读?读出你的理解。 (4) 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一小节,边读边想像,再次感受它的美。(齐读)

3、课文除了从色彩、光泽这两方面写出了雾凇的美丽动人之外,最后一段还用一个词写了它的姿态美呢。

(1)快速读一读,找出是哪个词?

课件6出示:千姿百态(齐读)

“千姿百态”是什么意思?(形容姿态多种多样,各不相同。)你能给它找个近义词吗?(如:形态各异 婀娜多姿 姿态万千)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众多的姿态,边看边想像,看完后说一说它们像什么。(课件出示几组雾凇姿态的画面)

交流:你看到了哪些姿态?它们像什么?(交流。)

这里老师只是出示了几幅图片,其实雾凇还有很多很多的姿态,请你再想像一下,雾凇还会像什么?(再交流。)

请你用这样的句式把刚才同学讲的连起来说。(课件出示): 吉林雾凇有的像(

),有的像(

),还有的像(

),真是千姿百态!

(2)难怪人们漫步在松花江边,观赏着这千姿百态的琼枝玉树,便会情不自禁地赞叹——(课件出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①“情不自禁”是什么意思?(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你能用它来说一句话吗?

②你们见过梨花吗?什么颜色?(洁白、雪白)

联系课文想想:这里的“梨花”比喻什么呢?(比喻雾凇)

③此时此刻,那一棵棵、一行行的松枝、柳树在一夜之间,披上了洁白晶莹的霜花,就像雪白的梨花那般美丽。难怪人们会情不自禁地赞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让我们饱含赞美之情,齐读最后一段。(看课本读,注意姿势)

(二)精读第二自然段,了解雾凇之成因。

过渡:大家不是还想知道这千姿百态的雾凇是怎样形成的吗?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第二自然段,找一找:哪一句话概括地写雾凇是怎么形成的?

交流,课件出示: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从这句话中,我们知道,雾凇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严寒季节、饱和水汽、遇冷凝结)

2

板书:

凝结

(严寒季节)雾气

————

雾凇

(饱和)

遇冷

2、雾气是怎么凝结成雾凇的?(带着问题,按照下面的要求来学习) 课件出示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1)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雾气是怎么凝结成雾凇的?

(2)划出有关句子。

(3)然后小组交流讨论。

(4)交流汇报,指导朗读,体会雾凇的形成。

出示:“从当年12月至第二年2月间,松花江上游丰满水库里的水从发电站排出时,水温在4摄氏度左右。这样,松花江流经市区的时候,非但不结冰,而且江面上总是弥漫着阵阵雾气。”齐读。

出示:“每当夜幕降临,气温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左右时,这雾气便随风飘荡,涌向两岸,笼罩着十里长堤。树木被雾气淹没了。渐渐地,灯光、树影模糊了。”自由朗读这句话,你觉得这雾气怎么样?(浓)

是的,雾气非常浓,达到了饱和的状态,从哪些词中可以看出。(涌向、笼罩、淹没、模糊)

(5)再齐读这句话,体会雾气的浓。

课件出示:“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齐读。小结:这个过程就叫凝结。

(请在“慢慢地” “轻轻地”

“一层又一层地”词语下加圆点) “慢慢地”——写出了什么?(凝结的速度慢)指名读句。

“轻轻地”——写出了什么?(样子轻,悄无声息)女生读。

“一层又一层地”——说明什么?(雾气不断,逐步结成)男生读句。

请你慢点、再慢点,轻点、再轻点,细细地多读几遍这句话,用心体会雾凇的形成。(个别读,评读。)让我们再来体会一下。(齐读)

这句话告诉了我们雾凇是那样悄无声息地、慢慢地逐步凝结而成的,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课文中有一句话更进一步说明了这一点。

引读:最初______,逐渐变成______,最后___________。(齐读)

3、作者观察得多细致、多耐心啊!正是由于作者经过了长时间的耐心、细致地观察,才发现了这个奥秘。(渗透习作方法指导)

三、拓展泛读,启思归疑。

1、过渡:三九寒天,雾凇就这样慢慢地,悄悄地形成了。观赏雾凇,讲究的是“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赏落花” 让我们再次漫步长堤,感受那奇观吧。

2、课件出示:雾凇的全景, 观赏着这千姿百态的雾凇奇景,此时此刻——(课件出示):

3

假如我是小导游,我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如我是小画家,我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如我是小诗人,我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如我是歌唱家,我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课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但欣赏了雾凇奇特的景象,而且了解了雾凇形成的过程,吉林雾凇真不愧是闻名全国的自然奇观!

4、布置作业:

(课件出示)以下两题任选一题:

1、结合课文,给吉林雾凇写一份导游词。

2、仿照本课雾凇形成过程的写法,按照下面的提示写一段话。(现在,已进入冬天,多数的早晨都有浓雾。请你认真观察清晨的景色,写一写浓雾给树木、花草、建筑物穿上外衣的景象)

八、板书设计:

23 雾凇

凝结

洁白晶莹

(严寒季节)雾气—————雾凇

银光闪烁

(饱和)遇冷

千姿百态

奇观

《雾凇》教学设计

《雾凇》教学设计教学

雾凇教学设计

雾凇教学设计

雾凇教学设计

《雾凇》教学设计

《雾凇》教学设计

《雾凇》教学设计

《雾凇》教学设计

《雾凇》教学设计

《《雾凇》教学设计.doc》
《雾凇》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