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

2020-03-02 11:11:4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第五期辅导员专题培训在职提高班学习心得

作为一名专职辅导员,有幸参加我院2017年度第五期辅导员专题培训在职提高班网络课程学习,我感到非常幸运,非常值得。培训中的各位领导、学者、专家、同仁就辅导员工作中的难点、热点进行讨论和分享,他们分享讨论的大部分是自己工作的总结,工作方法的探索和成就展示。这次学习给我很大的精神冲击,让我对辅导员工作有了新的理解和感悟,让我有了新的思考和工作探索的原动力,原来别人已经走了很远……

“顶天立地谈信仰”、“家校互动”、“党员管理微课”、“主题班会”、“辅导员压力调节和自我关爱”“弘扬工匠精神”这几个是我在学习过程中印象非常深刻,对我冲击比较大的几次学习,可谓醍醐灌顶、茅塞顿开。他们的分享分外吸引我的眼球,或因内容新颖、或因魅力独特,或因讲解风趣幽默,或因精神可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职业能力培养、专业素养提升、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等等方方面面的内容足够丰富,创新程度足够震撼。总的宗旨是做好高校辅导员。就这次学习,我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用心引导

做任何事情,任何工作都需要用心,辅导员工作更需如此,辅导员是大学生接触最多的老师,从某种程度上,大学生回忆自己大学生活的幸福感多半源于与辅导员交互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辅导员不只是需要“以学生之名”去做学生的工作,更应该让学生体会到辅导员的无声的“以学生之名”。

1、责任心

辅导员的责任心是辅导员参与这项工作的基本之心,责任心是对工作对学生敢于负责,主动负责的态度。只有树立这种责任意识,才能把工作做好,没有责任意识,这项工作就会出现得过且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消极工作态度。为学生着想,以解决学生的实际需要和问题为己任,只有具有责任之心才能完成工作,但是只有责任心也仅仅是简单机械地完成工作,谈不上创新和创造。但是就简单的责任心,好多在此岗位上的辅导员也不能完全做到将责任之心体现在工作的方方面面。

2、细心

辅导员工作的细心,具体而言就是工作的精细化,就是工作中的精益求精。辅导员工作与其他工作不同的一点就是它的工作对象不是事务而是活生生的人,这些人还有着自己独特的性质,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还没有定型,承受挫折的能力、心理还比较脆弱。辅导员对所管理的班级的各项工作,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巧妙处理,要细心研究学生的心理,了解学生,指导学生,对带学生工作小心翼翼,都思考几个方面,多观察几个角度,把工作做到细处。还要在与学生的交流沟通和处理学生事务的过程当中,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把握方寸,拿捏尺度,关注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发展水平。

3、爱心

爱心是教育成功的原动力,辅导员服务的对象是学生,是相对有自己思想和想法的大学生,大学的思想、情感、意志散发,在青春期极其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我们只有真正的爱学生,带着自己的爱和真诚去工作,和风化雨,通情达理,这样才能打开学生的心扉,真正走进学生的世界,去体验去寻找他们真正需要的东西。

二、用智培养

辅导员除了用心工作,还要注意工作方式,用“脑”工作,在工作过程中充分运用智慧。

1、利用网络提高工作效率

对学生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媒体在现代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生活中扮演着积极重要的作用,对于大学生而言,更是不能没有WIFI,网络发挥重要的作用。网络使辅导员工作方式发生改变,线下线上相结合,从面对面到即时视频。可运用媒介日趋更新,从人人网到博客、微博、qq、微信、公众号,谈心谈话、上传下达、问卷调查、作业完成等都可以运用网络来完成,扩大了辅导员工作的半径范围,使学生与辅导员的交流沟通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加便利快捷。这样辅导员就需要学习网络媒体的运用方法和技巧。

2、利用智慧化解危机

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家庭,风俗习惯,教育背景,家庭影响的不同使得同学之间,宿舍之间产生小的矛盾和摩擦非常正常,能做到正视矛盾并智慧的化解并不容易,在此过程中运用非此即彼你对我错的方式,运用校规校纪的条条框框去教育学生可能事倍功半,效果不显著,学生不买账。怎样能通过学生的方式来解决,或者只是做到心中有数,仅仅是稍加干涉,让学生在自己的相处中化成长,或许效果更好,学生还能更加成熟。

三、用情浇灌

法不外乎情,寓情于法,寓情于规,法与情,一刚一柔,以柔克刚,助学生成长。

1、倾听表达尊重之情

在辅导员工作中与学生交流时首先需要通过实际行动表达对学生的尊重,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老师的真诚,学生才会真实表达自己,这个实际行动就是倾听。辅导员在处理学生问题时,要让学生充分的表达,全身心地去感受学生在谈话过程中表达的言语信息和非言语信息,特别注意学生的非言语信息表达出的弦外之音。辅导员在工作中应主动的“倾听学生的欲望与需求、倾听学生的情感、倾听学生的思想、倾听学生的痛苦、倾听学生之间的差异、倾听学生与他人的关系”,主动而有效的倾听是表达感情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方式。

2、理解表达共情

辅导员站在学生立场解决学生问题,学会换位思考,切实了解学生面临的处境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抓住问题的关键和核心。帮助学生冷静分析学生所遇到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多种处理方式带来的不同结果,让学生学会自我分析。这种共情是一种情感的交流,只要真心付出,学生就能体会感受到。

职业幸福感

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我的职业幸福感

我的职业幸福感

我的职业幸福感

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体育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职业幸福感提升》观后感

手术室护士职业幸福感

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doc》
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