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基础B》教学大纲

2020-03-02 13:08:3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机械设计基础B》教学大纲

学分: 3.5 总学时:63 理论学时:63 面向专业:农业机械化(含机电师范)、交通运输

大纲执笔人:赵立新 大纲审定人:刘贤喜

一、说明

1.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

机械设计基础是高等工业学校机械类专业普遍开设的一门主干课程,它在培养机械类高级技术人才中起着重要作用。因而也常作为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必考课程。为了满足报考研究生的同学学习和复习应试的愿望,我们开设了《机械设计基础B》。

2.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在重点介绍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的分析和设计方法基础上,明确各章节的重点、难点解决途径,对解题思路,解题方法加以详细分析说明。

3.课程教学改革

以讲解各章的重点难点和典型题例为主,对于《机械设计基础A》中缺失的内

容予以补讲。

二、教学大纲内容

(一)平面机构分析(6学时)

平面机构运动简图。

运动副及自由度计算,自由度计算应注意的三个问题。 复合铰链,面部自由度,虚约束。习题课

(二)平面机构运动分析(8学时)

速度瞬心及其在平面机构速度分析中的应用。 图解法求机构的速度及加速度。

解析法求机构位置、速度、加速度。习题课。

(三)机械中的摩擦及机械效率(4学时)

运动副中的摩擦。 机械效率及自锁。习题课。

(四)齿轮机构及其设计(6学时)

渐开线及其特点。渐开线齿廓啮合传动的特点。 直齿圆柱齿轮正确啮合的条件。

根切及范线法加工齿轮不发生根切的最大齿数。 变位齿轮。习题课。

(五)轮系(8学时)

轮系的功用。

定轴轮系,周转轮系,复合轮系传动比的计算。习题课。

(六)凸轮机械及其设计(6学时)

1 推杆常用运动规律。

图解法和解析法设计凸轮轮廓。 基本尺寸的确定。习题课。

(七)平面连杆机构(8学时)

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及刺别 。四杆机构的演化。 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

图解法和解析法设计四杆机构。习题课。

(八)其他常用机构(2学时)

棘轮机构。 槽轮机构。 螺旋机构。

万向铰链机构。

(九)机械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6学时)

机械运动方程。

周期性速度波动的调节。 非周期性速度波动的调节。习题课。

(十)机械平衡(6学时)

转子静、动平衡的原理及计算。平面机构的平衡。习题课。

四、考核要求

本课程一般采用闭卷考试,按考研的基本题型模拟考试并计成绩。

附:本课程建议使用教材及参考书目:

建议使用教材: 《机械设计基础》第四版,杨可桢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主要参考书:

1.《机械原理》第七版,吴可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2.《机械原理》第5版,孙 桓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

《机械设计基础B》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设计基础教学大纲

机械设计基础教学大纲

《机械设计基础》教学大纲

机械设计基础A教学大纲

《机械设计基础》教学大纲

《机械设计基础》教学大纲

机械设计基础教学大纲

《精密机械设计基础》教学大纲

《机械设计基础A》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设计基础B》教学大纲.doc》
《机械设计基础B》教学大纲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