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质量分析

2020-03-03 04:47:5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 初四语文一模考试质量分析

肇源县福兴乡中学

一、检测试题的特点

1、题型“活”。虽然是三大部分,但每一部分的小题出现的形式不同。如:第1题,考查考生的拼音与汉字的书写,就通过一段优秀书籍价值的文字来考查,改变了以往单一选择题的考查形式。

2、知识点“全”。试卷中考查了考生字、词、句、古诗文背默写、作家文体、综合学习及探究、文言文实虚词、译句、内容对比、现代文阅读的综合考查等等知识点非常丰富。

3、内容“新”。除了古诗文填空和古文阅读是课内的以外,其他考查的内容具有新鲜感,在选择上突出时代特色、接近学生生活、有教育意义、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为公平起见,避开学生使用的《资源与评价》,课内与课外结合。

4、侧重“能”。从整个试题看,每个题都注重了把知识化为能力的考查,都需动一番脑筋的,而且题后都有具体要求,充分为考生创造展示个人语文才华的空间,活学活用。

5、难易有“度”。试题的难易考虑到整个初四不同程度的优生、中等学生与下等生的学习实际情况,保证及格率,提高优秀率,消灭差生率。

三、试题结构及分值

按照中考要求和模式,语文试题共计120分;结构分为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4分)包括1---7小题;

(二)阅读与感悟(46分)包括8—25小题;

(三)作文(50分)为命题作文。

四、检测试题成绩统计

本次期中考试,初四两个班共71人参加考试,总分4542。平均分63.97,成绩达到优秀的学生5名,其中张慧爽102分,也是班级的最高分。达到及格的学生是27人。班级最低分7分。

五、存在问题

1、文言虚词用法混淆不清。如:第12小题虚词用法选择题,多数学生选错;第13小题,虽不能察的“虽”,很多考生译成“虽然”,正确应译成“即使”。

2、古文分析概括不恰当。如:第15题关于如何宋国大败的原因,许多考生概括的不准确。

3、理解运用、分析能力欠缺。如:古诗默写填空,虽然讲过、练过、背过,但因缺乏理解,造成失误,没能得到分;在第

6、7题上面,考生由于审题不细致,概括理解出现偏差,考虑不周,导致抓不住采分点,失分严重。

4、写作问题①文体混淆不清。议论文论点不明确,或论据不充;记叙多,议论少;记叙、议论各占一半。②命题作文改动作文题目;题目不新颖。③跑题,偏离中心。④不写标题。⑤作文字数过多或过少,少的300字左右、多的1400字左右。⑥字迹不工整,潦草,错别字多。

六、复习建议

1、查漏补缺,有的放矢。

在分部分复习的的基础上,综合复习之前,在学生中调查摸底,寻求语文知识还没有完全弄清楚的共性问题,针对此问题集中补救;个性问题,利用其他时间个别辅导。使每一个学生

把初中阶段应该学的知识都学会,最起码也是为了升学服务。从长远看,对高中学习、今后的个人终身学习都有好处。

2、教给学生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化知识为能力。

在复习时,每一部分的知识归纳、总结,找出规律,抓住特点,运用正确的、科学的方法让学生把知识深深印在脑海里,做好必要的知识储备,终生不忘。综合训练答题时,向学生传授讲解答题的方法与技巧,并预测这类问题可能出现的其他形式,举一反三,使学生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切忌只讲答案,不讲过程,应付了事。在训练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上下功夫,否则学无所用,变成知识储藏的仓库。

3、作文指导、训练严格要求,系统化。

作文在考试中几乎占了半壁江山,也是综合考查学生语文素养的一种手段,从本次作文的情况看,内容是“爱是——”和“因为有了期盼”,是彰显学生才华的大好时机,应该是有话可说,可真正看到的好文章几乎没有,52名考生居然中等居多,下等也有,说明写作部分的指导、训练还需进一步加强。

纵观全国中考作文,他的命题方式有:命题、半命题、话题、材料作文等几种,但前三种出现的频率较高,最让人青睐的是半命题作文,能给学生发挥才能的自由空间。这些作文都要给学生介绍,做到有备无患,千万不要去押题,否则学生到考场上会发蒙,不如教他方法。从审题、立意、拟题、选材、组材、安排结构,采用何种形式,语言的驾驭、用何文体表现等等指导;内容上从家庭、学校、社会热点、国际焦点、环保、精神等方面考虑去搜集;文体上从记叙文、散文、议论文、小小说等去训练、掌握文体的一般常识,就不会出现四不像的作文。

卷面上强调要整洁,切忌乱涂、乱抹,字迹清楚,汉字书写规范、工整,力求达到美观;字数要符合作文要求,不宜过多或少;题目力求新颖;语言尽量打动阅卷教师。总之,在最近的有限时间里,强化训练强度,尽快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提高一个档次,这是快速提高语文成绩的唯一希望。

4、选择典型题训练,克服题海战术。

时不我待,一寸光阴一寸金,面对大量的综合练习题,时刻保持头脑清醒,认真审视,动用剪刀工程,有选择的训练,以点带面,点面结合,不做无用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训练题只作为例子,会做、会解题方法即可。

5、能得分的,分分必争。

名著阅读(课标规定),一年来的国家大事(参考时事政治、或到网络搜集),文本中的古诗文背默写、阅读等人人记熟,会写,不能丢分,采取生与生交流,师生配合监督、检查的方法,达到人人过关,让学生懂得“天道酬勤”的道理。

6、月考、摸底考严把质量关。

引导学生认真对待每一次大小考试,把它作为检测学习质量的手段,同时能缓解学生对考试的紧张心理压力。考试不论是联考、自考,试题都要保证质量,像中考一样,监考严、批卷严,考试后分析得与失的原因,师与生自我反省,实事求是,责任落实到每个人头上,并做好下一步改进措施,师生只有紧密合作,和舟共济,才能百战百胜。

最后,希望通过我们师生的共同努力,在语文之门学科上,能给学生的中考成绩添彩,不负学校领导的信任,家长的嘱托,孩子们的希望!

初中语文质量分析

初中语文学科质量分析报告

初中语文考试试卷质量分析

初中语文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初中语文试卷分析

初中语文案例分析

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分析

初中语文试卷分析

初中语文试卷分析

初中语文试卷分析

《初中语文质量分析.doc》
初中语文质量分析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