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形势政策论文

2020-03-03 03:23:4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思考

摘要: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党的十八大提出 的战略任务,也是对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新要求。高校应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实践中做出表率,着力于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义、争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依靠和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通过坚定不移反腐败,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加强制度体制支撑,切实改进党风政风,实现公众参与最大化等重要途径,让亿万人民群众享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自己带来的福祉。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思想政治宣传工作; 舆论监督 关键词:十八大;核心价值观;人民群众;主体作用

正文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1]这“三个倡导”是全党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的十八大重大理论创新之一。“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这是党的十八大为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而作出的决策部署。形势在不断发展,实践在不断深入,理论在不断创新,坚持“三个倡导”,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任务日益突出,其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日益凸显。

一、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义

(一) 国家价值观层面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集中体现了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追求实现的现实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分别对应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它们标志着社会不同领域的进步状态。前三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扎实的发展进步,社会才能真正实现和谐。

(二) 社会价值观层面

“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集中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应当追求的理想价值属性。中国社会发展追求的不只是富裕社会,更是自由社会、平等社会、公正社会、法治社会。有了自由才会有人格尊严,才会有创造活力;有了平等才会打破阶层固化,机会才会向每个人开放;有了公正才会有和谐,才会有心情舒畅;有了法治,每个人的权利、自由、利益、安全也才会得到保障。

(三) 公民价值观层面

“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集中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公民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爱”之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爱国”是前提,是基础,“敬业”是爱国的具体体现,“诚信”是敬业的道德基石。“友善”是形成诚信的土壤,

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

(一) 学习良好社会风尚的事迹先进典型是一面旗帜,是推动社会前进的火 车头。

(二) 党员干部要做教师的模范高校共产党员尤其是党员中层以上干部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教师中起示范作用。对于高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示范教师有深远的现实意义。高校党员干部的言行影响着教师行为,决定着学校党政之风气。

(三) 全体教师要做学生的模范2012 年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首次颁布了《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这对于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建设,促进高校教师进一步树立“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时代责任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高校教师要高度自觉地用《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教师价值观来引领和规范自己,高度自觉勇于担当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责任,真正做到《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之要求: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

三、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力量

(一) 培育学生的核心价值观高校是人才资源的聚地、文化引领的前沿,必须坚持正确导向,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践行者。一是加强思政教育。。二是加强文化熏陶三是加

强实践养成。四是加强舆情引导。

(二) 培育居民的核心价值观

高校应着力研究高校周边社区居民核心价值观教育大众化平台特点,充分发挥高校哲学社会

科学人才思想库的优势,在培育社区居民的核心价值观方面给力。社区是一个社会的细胞,城市居民都生活在社区内,其价值观形成不能脱离社区的影响。

(三) 培育和引领社会正能量

高校党团组织、学生社团、志愿者组织要向社会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如高校可以组织开展“感悟十八大·青春正能量·社区十八大宣讲小分队”“慰问孤寡老人”“举办音乐节”“举办体育文化节”“广场文化大家唱”“社会志愿者服务”“大学生科技文化下乡”“读书日活动”“高校博士到乡镇挂职”“高校干部到企业交流”“高校教师社区行”等若干活动。以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内容占领社会企业学校家庭的时空。旗帜鲜明,生动有效的持续开展党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开展党的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总布局宣传活动。

行为失范与理想困惑: 现状

我认为,“核心价值观”实际上包含两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社会基本道德或主流道德,二是社会的共同理想信念,为此,本文主要从道德行为与理想信念两个方面着手分析目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所面临的形势和问题。如何分析当前社会成员的道德现状,在理论界其实已经是形成了许多观点,在此我借用清华大学教授孙立人关于社会整体的“溃败”的范式来说明目前我们所面临的道德困境和问题。我认为这个说法的基本含义就是我们所处的社会已经面临整体上的颓废、堕落、腐化的趋势或危险,或者说道德行为失范,不受制约。针对以上道德失范和理想信念的危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带来功利主义盛行和道德行为失范的必然性趋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不断发展,客观上带来个人功利主义的蔓延和膨胀 二是长期以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相对忽视。长期以来,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更多关注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经济的增长,相对忽视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长期以来存在的“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并未根本解决。在学校教育中由于长期重知识理论轻人品的教育,导致我们的所谓社会主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落后,手段单一等,成效甚微,理论和实践脱节,造成很多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巨大反感,认为是“说一套做一套”。义教育等思想政治领域的工作往往流于形式

三是在文化市场中的政策导向偏差。在文化市场中我们缺乏积极主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眼光和战略措施。长期以来,在文化市场中,由于产业化导向,缺乏意识形态工作的敏感性,忽视了文化市场也是一个重要的思想意识形态的工作领域,以至于在这些领域,健康的向上的思想和价四是部分官员的腐败和大量媒体的不良报道起了不良的示范效应。我们认为,当前我国出现的道德失范、信念缺失的现象,与执政者中的少数官员的腐化的示范效应密不可分值观不去占领,消极的落后的东西就充斥市场。

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对策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有基础工作,有当前规划等,立足当前,主要应当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总体规划工作。要从顶层设计的高度,设计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战略思路、具体路径和措施。要深入开展相关研究。要认真规划设计,形成战略思路等。

二是制度完善工作。首先是应当通过立法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法律地位。其次是建立对社会成员的奖惩制度,要加大对道德模范和在社会生活中和弘扬践行主流价值观的社会成员的奖励力度,而而那些违背主流价值对社会风尚造成严重损害的应当受到更严厉的处罚。

三是引领示范工作。首先要注重让执政的官员公务人员成为社会风尚的示范者和引领者。让各级官员成为社会风尚的引领者。鼓励社会各基层净化社会风气,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

四是教育教化工作。首先是学校教育要强化。学校教育的目的就是灌输,在每一个孩子的心中种下爱的种子,培育社会正义的基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其次是对社会大众教育的要加强,通过邻里监督教育帮助教育,社会舆论监督教育,单位强制教育等方式,逐步引导社会大众自觉抵制不良风气。 五是监管引导工作。对于媒体,首先在源头上监管要可能减少媒体不良信息的报道。加强对大众传媒的监管和引导。其次应当对媒体报道加以引导。应当鼓励媒体加大力度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和事的舆论报道与宣传,在媒体中设舆论报道社会风尚奖等。再次是事后追责制度,媒体一旦发布违反主流价值的信息造成对社会风尚的损害的,应当吊销其执业资格。对于文化市场,建立更加严格的影视文化和娱乐作品的分级制度和审查制度等,主要是审查影视文化娱乐作品中一旦出现严重违反社会公德、主流价值的应当严厉“封杀”。众自觉抵制不良风气。再次是官德教育要推进。 文献

1、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若干思考 杜鸿林

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的挑战与思路 颜旭, 刘彦麟 (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北京100091)

3、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 陈剑 ( 重庆行政学院,重庆400041)

4、高校应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正能量 吴兴富 (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48)

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论文

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论文

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论文

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论文

形势政策论文

形势政策论文

形势政策论文

形势政策论文

形势政策论文

形势政策论文

《大学生形势政策论文.doc》
大学生形势政策论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