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学习型组织理论指导管理实践

2020-03-02 23:40:4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由学习型组织理论得到的一些启发

学习型组织理论是当今世界前沿的管理理论之一,它是以鼓励个人、团队有组织的学习为特征,以增强组织成员的学习力、创新力为目的的管理理论。

一、学习型组织的基本要点

所谓学习型组织,是相对于传统威权控制型组织而言的。是指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柔性的、以人为本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这种组织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具有高于个人绩效总和的综合绩效。

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首先是要改善心智模式,转变自己的观念,然后要塑造组织的共同愿景,让大家有共同的目标,接下来是要进行团队学习,群策群力,集思广益,进而是个人的自我超越,唯有个人不断提高,才能使带动组织的飞跃,最后是要能够系统思考,从整体和长远的眼光来看待问题。

二、学习型组织与“传统威权控制型组织”比较:

传统威权控制型组织是高度集权的金字塔模式的层级结构,根据逐级下达的任务计划来组织生产,这让人们更易于掌握,但也容易使下属失去思考,陷入机械、盲从以及思想上的惰性,缺乏创造性和系统思考。学习型组织致力于建立新型的组织--分权、打破科层的组织,注重员工的福祉与成长,并能兼顾公司利

1润。组织层级数量趋向最少(所谓扁平式结构)。这有利于激发员工的潜能,发挥创造性和工作的主动性,带动组织实现飞跃。

高速公路养护公司是承担高速公路养护任务的国有企业,工作性质具有计划性、使命性和强制性,企业管理模式基本上是属于“传统威权控制型组织”。但是我们又是生产型效益型的公司,我们的公司成长,不但需要严密的组织和铁的纪律,更需要知识和创造。因此,引进学习型组织的理论,对我们领导和管理方法的改进,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员工素质,从而提高我们公司的效益,促进公司做大做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学习型组织理论启示我们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与管理方法。

(一)重视并有效地组织学习和培训。

海尔总裁张瑞敏说:“管理者是一个筑台工,筑好舞台,为每一个员工的才能发挥创造条件,从而为整个组织的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显然,一个组织仅靠管理者肯学习无法形成核心竞争力,只有当整个组织具有很强的学习力时,才能走向辉煌。”认识了学习型组织的原理,不但使我们重视学习,而且学到了如何组织学习,如何使“要我学”改变成“我要学”,在潜移默化中改变我们的工作,提高我们的效益。

学习型组织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强调终身学习的理念,把学习视作如同工作一样,把工作的过程看成是学习的过程,即学习工

作化、工作学习化;注重团队学习和学习成果的共享共用,借助探讨、对话等方法,提高学习的效果。随着每个成员学习力的不断提升,其学习与工作结合的程度也会更加紧密,工作水平和领导能力就会不断得到提高。

(二)要注重树立共同愿景,引导系统思考。

让组织中全体人员明确团队使命与目标。具体到工作方法,就是要让从事一项工作的参与人员明确意义、使命与目标。现实中,往往是领导对使命和目标了如指掌,却忽视了具体的执行者,认为下属只要按自己说的去做就行了。这样往往是,即使为实现目标而制定的计划再天衣无缝,也会由于执行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出现执行偏差。这一点如同我们出行,在司机识途的情况下,我们只要告诉司机目的地,就没有必要一路上指挥他往左或往右,否则,即使一路指挥,也会造成司机无所适从。

要以全局的观念,让每一位职工认识到尽管分工不同,但每一个人都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都必须完成好自己的任务。同时,还要充分认识部门与部门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通过协调、控制、发挥每一个环节的每一位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力,调动每一个职能部门的作用。

(三)要注重员工发展

一个有效率的组织是一个学习的组织,应该把培养人和发展人作为首要的目标。

一要启发员工制定个人发展目标,鼓励自我超越。

只有不断实现自我超越的员工,才能在思想上真正由领导要我学习变成我要学习。比如管理者应该协助员工制定个人发展计划,并围绕个人愿景制定可行的计划。

例如,日本欧姆龙电器设备公司的终身培训制度在日本很出色。它开展职工“人生设计活动”。公司规定,职工在35岁、45岁、53岁生日过后,或担任管理干部5年之后有3个月的“人生调整假”。职工可以在这段时间里重新审视一下走过的工作历程,进行自我身心调整:可以学一门技术,进行自我充实;可以重新规划自己的“第二人生”。即使一些职工离开欧姆龙后,也能够继续能对社会做出贡献。

二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调动员工积极性 。

在实际工作中,企业领导不仅要想方设法营造一个公平竞争、尊重人才的环境,同时也要经常创造机会让员工承担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为员工发挥个人才能创造良好的条件。

有些公司有这样不成文的规定,一个主管没有从本部门中培养出能接替自己工作的后备人才,他自己就没有机会晋升,这不但能解决主管因为自己的私心不愿意提拔优秀员工的问题,又能解决人才培养和储备的问题,可谓一举两得。

(四)多与下属进行沟通,提高民主管理意识。

员工只有感到自己处在当家作主的地位时,积极性、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才能充分得到发挥。在工作和学习中,要善于引导大家的

讨论,塑造一种提倡分享的文化氛围。组织部门结合自己的工作进行交流研讨,另外,公司还可以做好厂务公开以及人员流动和工作轮换等,及时公布企业的大事方针、重大问题、建议征集、岗位需求、热点讨论等,以提高员工的参与程度,让知识得到增值,能力得到提高。要鼓励畅所欲言,鲍威尔说过:“当部属不再跟你谈他们的问题时,他们就不再归你领导了。”

(五)信任一线人员,善于授权和分权

首先要尽可能把工作往下分,要尽可能是使低层次的人完成高层次的工作,这样既可以促进员工成长,也可给领导留下更多的空间和时间,完成更高层次的工作,促进企业发展。有句话说得好:“你把经理当短工用,你就是班组长;你把经理当班组长用,你就是经理;你把经理当经理用,你就是总经理;你把经理当总经理用,你就是老板了。”

其次要给下属留有独立判断、随机应变的余地。

心理学家认为,人都有自主的需要,尤其对于成熟度较高的组织成员更是如此。当这种自裁自决的需要被剥夺或被侵犯时,当事人的反应常常是消极的,甚至是逆反的。特别是养护公司,许多员工是知识分子,他们从事的不是简单的、重复性的工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他们更有着自己的强烈个性特征,喜欢思考,往往倾向于一个宽松、自主的工作环境,注重在工作中的自我加压与自我调整。所以,在日常工作中给他们留有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空间就显得尤为重要。

另外,具体经办人员最了解实际情况,因此往往有真知灼见。领导如同场外指导,下属更像是局中人。局中变化万千,场外指导尽管高明,毕竟难以穷尽局中变数。有句名言:“让听得见炮声的人做决策。”就是这个道理。

一个人能力的提高是靠自己悟出来的,领导者的任务是为下属提供问题,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实在在去体会,通过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能力提升。

用党建理论指导部队建设

学习型组织管理心得体会

考研心理调节:用思想政治理论指导复习“实践”

学习型组织理论与实践

学习型组织

学习型组织

学习型组织

学习型组织

学习型组织

学习型组织创设与管理

《用学习型组织理论指导管理实践.doc》
用学习型组织理论指导管理实践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