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课反思

2020-03-03 08:48:5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我们研修组这次磨课的课例是人教版六年制一年级上册《6和7的认识和加减法》,根据这次分散研修的磨课要求,我们主要完成了以下任务:

一、相互协商,制定磨课计划,确定磨课任务和研究问题。

1、磨课计划安排力争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随后立即开始按计划磨课,并随时调控磨课进度,把握好时间节奏,督促每个成员按磨课计划的时间安排完成各环节任务,对过快、过慢的磨课给予及时的提醒督促。

2、协商确立的目标任务是:①引导教师关注学科特点,尊重学生认知规律,探索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②引导教师深入研究如何打造“高效课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从而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 ③通过课例打磨过程引领教师进一步探讨小学阶段如何逐步形成数概念,发展数感?教学中如何更好地渗透了数学思想,如符号思想、模型思想、化归思想、推理思想、函数思想、统计思想、集合思想,等等?④如何使学生认数与计算相结合,在练习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3、研讨确定了研究问题:①教学中,如何利用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对

6、7的认识,帮助学生体会

6、7在生活中的作用。②通过课例学习与生活实例有效结合,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

6、7,通过适当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渗透数学思想方法。③探究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学习机制,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二、落实计划,采用“一课二上三讨论”的方式进行课例打磨。所谓“三讨论”是指: 一讨论由执教者说课,小组评议,完善教学设计;二讨论是由执教者上课后的集体评议,汇总改进;三讨论是是由执教者谈得失,评议总结,更新理念,形成案例。因此,我们经历了以下三个层次的备课:一是独立思考,个人备。第一次备课时,邢贞兰教师倾注个人的所有教育智慧,通过多种途径,查阅各种资料,及时发布了第一次备课。二是集思广益,集体备。第一次备课后,召开了第一次备课研讨会。邢贞兰教师进行说课,把备课中的的困惑和问题摆出来,小组成员进行了评课议课,通过网上修改教案,发挥众人集体备课的优势,进行了“一人上课,全员备课”的大集备。在此基础上,邢贞兰教师发布了第二次备课。 三是上完课后,提升备。在上课后,邢贞兰老师及时发布了上课实录,教师们结合听课和教学实录,进行了观课反思,我们召开了课后评议会。邢贞兰教师又不辞辛苦,进行反思备课,发布了第三次备课。

三、“磨课促成长”,搭借远程研修的平台,采用个体与集体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磨课。我们按“个体设计课堂教学思路,集体研究讨论,并出谋划策提出合理建议,个体再实践,再讨论、再总结”的磨课思路,重点从以下方面进行打磨:

(一)这节课究竟要干什么(目标,内容,重点,关键);

(二)对于这节的教材如何正确处理;

(三)课堂教学环节合理安排以达到课堂和谐高效;

(四)研讨中预设学生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

(五)课堂教学中设计什么问题,如何正确评价等。“众人拾柴火焰高”,经过充分的研讨交流,教师们解决了平日教学中的一些困惑,对课例中所研究的问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理解和把握,对贯彻落实好新课标,实现有效教学,更加充满了信心。

总之,课例打磨是一个反复切磋、自我反思,不断否定、不断超越的过程。磨课的过程充满了忙碌、充满了幸福、充满了喜悦。在磨课中磨去浮躁,磨出实效,磨课成为了我们大家一种自觉的意识。在一次次的备课、上课、修改、备课和再上课、再反思的过程中,体验研究的快乐,享受收获的幸福。

磨课反思

磨课反思

磨课反思

磨课反思

磨课总结反思

教师磨课反思

磨课总结反思

磨课总结反思

磨课总结反思

磨课总结反思

《磨课反思.doc》
磨课反思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