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培训总结

2020-03-02 16:05:4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李忠平

一、培训概况

来自甘肃省各县区的80名教师参加了本次培训,培训从10月10开始至24日结束,历时15天。一共听取了16场讲座,举行了3次名师工作坊,观摩了2节语文示范教学。在学习期间上交了3篇学习心得,办了2期学习简报。每天分3个学习时段:上午8:30——11:30听取讲座;下午2:00——5:00听取讲座,与专家交流;晚上6:00——8:00分组讨论。

第一讲:由南京市教研室教研员、教授级语文教师袁源主讲《南京语文》。她用语文的独特视角和感受介绍古老而美丽的南京市,展示了大量的图片,播放了视屏,介绍了南京市的地理位置、历史变迁、历史人物、人文景观、风土人情、文化积淀,主要介绍了在南京这方土地上孕育出的诗词歌赋、文化名人。其中提到了南京几所学校(华淀中学、第三初级中学、中华中学、中山中学)的师生共读、书法教育、语文综合性学习、高效阅读和我校提倡的午读是相一致的,是值得我们大力借鉴的。

第二讲:由上海市语文教研员,《语文学习》主编冯渊主讲《初中语文文本解读》。通过《回忆鲁迅先生》、《香菱学诗》、《老王》、《变色龙》、《孔乙己》等几篇案例,讲了文本细读的原则,文本细读的方法,文本细读的边界。中心论点就是教师在教学前要细致的阅读文本,吃透文本,关注细微处,联系前后文,体贴人情,在每次教学时要教出新意。介绍了矛盾还原法、抓关键处法、寻找空白法、语境分析法几个文本细读的方法,这点对我们每个教师都是很有用处的。我们的教学,教师在上课时多数是老调重弹,对文本理解不深,不透,缺乏新意。

第三讲:由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启亮主讲《基础教育、考试竞争与素质教育》。主要解剖了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素质教育、考试竞争中存在诸多的问题,他说目前我们的基础教育走的太偏了,太累了。中国当今的教育次序颠倒了,小学中学化,中学高中化,大学小学化的现象特别严重,只注重智育,而忽视了体育、美育等教育。(举例台湾一所中学颁发毕业证的做法)。

第四讲:由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谭顶良主讲《高效教学的心理学基础》。主要是说我们在教学时一定要针对学生心理特点去施教,要照顾到不同的学生,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第五讲:由南京市语文教研员、特级教师徐晓彬主讲《关于古诗文教学的思考》。他讲了身边的古诗文、古诗文再认识、古诗文的教学、古诗文的考查四个方面的内容,主要是说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要具备关注身边的语文资源,注意收集名胜古迹的楹联、新颖的广告词、绝妙的手机短信,还要养成细读诗词的良好习惯,要读出新意,要善于质疑他人,不能人云亦云。他说“读不好文章,就讲不出名堂”。

第六讲:由南京晓庄学院贡如云教授讲解《美国阅读教学及研究对我们的几点启示》,介绍了美国四种阅读教学模式:全语文教学(适用于语言教学与训练)、阅读工作坊(适用于语言教学与训练)、文学圈模式(适用于文学教育,经典阅读)、颠倒课堂(翻转课堂)模式。将中美阅读教学进行了比较,倡导学生自由阅读,自由表达,自由质疑。对我们的告诫是我们在提倡学生阅读的时候,千万不要给学生强加抄写读书笔记,写读后感,交流读书心得。只要学生去自由阅读,尽情遨游书海,就是好的做法。

第七讲:由南京师大教师教育研究所所长乔建中教授讲解《如何增强教学反

思能力》,他说“教学反思是指老师对教学实践及其问题的再认识,再思考。”运用了大量的事例来说明教学反思“要跳出教育看教育”,提出了教学反思的好多种方法和途径。(对立性思考、换位思考、反向思考、批判性思考、质疑性思考么、辩证性思考)。

第八讲:由南京市外国语学校特级教师、博士徐红漫女士作《初高中古诗教学漫谈》讲座,主要讲解了古诗教学中存在的理解不透彻,以解读代替鉴赏的问题,对怎样进行诗歌鉴赏教学作了全面的探究。

第九讲:由南京市外国语学校学科带头人、教授级语文教师谢嗣极进行《需要注意的几个教学细节》的讲座。他提出了提前几分钟进教室、适度使用多媒体、问题不可隐含预设的结论、用平易的口语“讲”课、随时走到学生中去、眼中要有每个学生、请谁发言要斟酌、教师参与要适当、归纳发言说亮点、给学生一点提问的时间、允许并鼓励学生说“不”、要真诚地对学生说我错了、按时下课,不拖堂等十三个方面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注意的细节,虽然很细小,很琐碎,但对我们很有指导意义。

第十讲:由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博士汤振纲(班主任)主讲《散文教学案例设计及反思》,本讲由九篇教学案例构成,鲁迅的《风筝》——抓住文章的矛盾点探究文意;萧红的《祖父的园子》——体会文字背后的心灵世界:萧红的《春意挂上了树梢》——围绕警句,思考探索;余光中的《假如我有九条命》——提要钩玄;冯骥才的《刷子李》——拓展思维与激起疑问;《珍珠鸟》——让语文作业可爱一点;老舍的《想北平》——跟着作者看!郁达夫的《古都的秋》——接受不同的审美类型;梁实秋的《我的一位国文老师》——讲法与写法一致。第十一讲:由泰州市姜堰区实验初级中学语文名师唐余富讲解《漫话泰州语文教育》,他在该讲开篇中提到了北宋时期的学者、教育学家胡瑗先生,泰州人,创造了闻名后世的“苏湖教法”。由胡瑗的教育思想,他得出三大启示:一是卓越的教师应该具有先进的教育哲学思想;二是卓越的教师应该具有普适价值的教育范式;三是卓越的教师应该既是“经师”,又是“人师”。接着他有介绍了江苏省泰州中学高级教师、副校长、特级教师洪宗礼,这是一位在泰州这片沃土上成长起来的成功的人士。从洪宗礼成长过程中得出名师成长的密码是:大志、坚守、务实、学习、研究、总结、升华。最后他总结出来语文学科的四大特点:一是语文教学应该是一门“育人”的学科;二是语文教学应该是一门“工具性”的学科;三是语文教学应该是一门根植于生活的学科;四是语文教学应该是一门充满诗意的学科。

第十二讲:由镇江市语文名师陆其勇讲解《语文两活(活动充分、思维活跃)创意课堂建设实践与思考 》。 他首先说明新课改主要有六大“改变”:

1、转变课程功能。

2、改革课程结构。

3、改革课程内容。

4、改善学生学习方式。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他强调学校课改中课堂改革的操作点是两个增加,一个减少:增加思维和动手操作,增加自学,减少教师的讲。他明确指出现在的课堂存在的问题往往是:课堂缺乏活力,思维不够活跃。最后他总结出来被大家广为认同的教师发展的“四项定律:1.课堂必须有理念;2.考试必须有研究;3.文章必须有影响;4.课题必须有深度。

第十三讲:由南京师大教授、博士生导师黄伟(人教版语文教材编写人员)讲解《语文教学的独特性在哪里》。他说一是表现在思想情感、道德价值观教学的独特性;二是表现在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培养上的独特性;三是表现在语文教学基

本路径的独特性,基本路径体现在“两个结合”上,一是读写结合,二是内外结合。四是表现在语文教学基本方法的独特性,语文教学在基本方法上的独特性则应是“活动”。此人还提出了的一些颠覆性的观点,很耐人寻味,如目前语文教材在编写上侧重于人文性,忽视了工具性;教育是一把双刃剑,我们一手做神圣的事情,一手做屠夫的事情(当今教育严重的扼杀了儿童的天性)。

第十四讲:由南京师大教授、博士朱曦讲解《重审课程教学价值的价值》。他说好课的标准是:有意义、有效率、有生成性、有常态性、待完善。课堂教学的价值观转变是:从知识型课堂到智慧型课堂 ;从制度型课堂到生态型课堂 ;从程序型课堂到伦理型课堂 ;从权威型课堂到对话型课堂 ;从预设型课堂到探讨式课堂。

第十五讲:由汤振纲教授进行《小说、诗歌教学》专题讲座。一共讲解诗经《关雎》教学例谈、现代诗歌《在哈尔盖仰望星空》教学例谈、《老王》教学例谈、《孔乙己》教学例谈、《热爱生命》教学例谈。这些例子教学的切入点都非常巧妙,值得我们学学习。

第十六讲:由苏州大学教授、文学博士陈国安作了《初中语文教材的文化价值》讲座。他对当今的语文教材持否定态度,说选编经典的东西太少。反对在小学阶段考四大名著,而且对四大名著中主要人物大批特批。他从语言、言语、语体、标点、文体五个方面阐述了经典文本的文化价值。他的诗歌诵读功底非常深厚。

观摩了南京第二十九中王生福老师一节《故乡》语文示范教学。这节课使用

“国培”培训总结

国培培训总结

国培培训总结

国培培训总结

国培培训总结

国培培训总结

国培培训总结

国培培训总结

国培培训总结

国培培训总结

《国培培训总结.doc》
国培培训总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