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课提纲

2020-03-01 23:09:5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讲 课 提 纲

——于良——

“软环境”这一词语是近十年来才出现并且逐渐被人们重视的。这项工作可以说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和经济发展紧密相连。打两个比方,我们穿一件干干静静的白衬衫上下班,不想让它一天就变黑了,怎么办,这就需要道路清洁,需要城建部门抓好城市卫生。我们每个人都想多挣点工资,钱从哪儿来,需要我市有更多的企业,他们的企业发展的好、他们生产的产品销售的好,为市财政就能创造更多的税收,市财政有钱了,我想我们的工资也就不会少了。想让企业发展壮大,让他们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就需要我们各部门的扶持、帮助,这也就是软环境工作。几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都高度重视软环境工作,涉及面也不断拓宽。就我市而言,经过多年整治和建设,软环境工作已由最初的单纯抓制度建设到现如今抓制度、抓效能、抓服务、抓管理等多个层面,含盖了方方面面的内容。而作为软环境工作的具体执行部门——市政府软环境办公室,也由原来的临时机构变为现在的常设机构,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相信大家在平时的工作中也能体会到。多少年来我们一直都在说软环境、软环境,那不仅有许多人要问,到底什么是软环境?我们为什么要大力加强软环境建设呢?软环境工作应该如何来抓?下面,我就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跟大家来共同探讨、学习。

一、什么是软环境

什么是软环境?软环境是相对硬环境而言的一个概念,硬环境是指硬件设施,例如高速公路、电网、电信网络等等。而软件环境则是指物质条件以外的如政策、文化、制度、法律、思想观念等外部因素和条件的总和。

就存在形式来说,硬环境是一种物质环境,软环境是一种精神环境。作为物质环境,它被限定或固定在一定的地理位臵上(如嫩江湾湿地公园)和人为的具体的物质空间之中(大礼堂、会议室、演播厅)。它独立于人们的意识、体验之外,具有静态的和硬性的特征。作为精神环境,它反映了社会风气、媒介管理、群体风貌、生活状况、信息交流等情况。它是一个被人体验和意识的世界,具有动态的和软性的特征。

就条件准备来看,由于硬环境是存放、容留传播活动的由有形物质条件构成的空间和场所,其重要性、紧迫性容易立即呈现出来,因而引人瞩目、容易得到重视;而软环境是围绕、弥漫在传播活动四周的由无形的精神因素构成的境况和气氛,其重要性、影响力是缓慢呈现的,因而容易被人忽视。另外,硬环境的需求比较具体、明确,一旦满足即可看到成效;而软环境的需求往往比较模糊,难以量化,即使付出代价也难立即看到效果。这也是人们忽视软环境建设的一个原因。正是在这些情况下,各级党委、政府才希望人们在重视硬环境建设的同时,千万不要忽视软环境的建设。否则,不仅传播活动在硬环境中获得的良好效果会消失 2

在软环境之中,而且会由于能量内耗而导致两种环境都产生负面效应。

就构成要素来讲,软环境系统主要包括:一是体制环境(政治和经济体制是否顺畅。政策是否具有连续性,能否按照市场经济体制运行、是否尊重市场规律、有无违背市场经济体制的规定和制度)、二是制度环境(各种维持机关运行的制度是否完善、执行是否到位)、三是行政环境(政府行政机关各部门能否做到廉洁、高效、服务、责任、法制)、四是法制环境(司法部门能否保证治安环境良好、违法犯罪能否得到有效惩处。执法部门能否做到秉公执法、秉公办案、)、五是政策环境(当地政策是否优惠、优惠政策能否落实)、六是诚信环境(企业、个人、政府是否守信)、七是人文环境(当地社会文明程度、国民素质、文化氛围)等。那么,应该肯定,无论是优化经济发展硬环境还是软环境都是政府的职能所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尤其是南方的“经济特区”和“园区经济”,之所以能够迅速发展和强大,就是因为他们由最初靠硬环境、减税让利等优惠待遇招商,到现在他们创造性地、灵活地运用政策,营造了投资创业的优良环境,靠服务环境、靠产业链招商,处处走在前头,在汇集资金、技术、人才和资源等方面不断取得了优势,赢得了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而我们北方,硬环境受经济条件的限制,没有得到快速发展,落后很多,软环境工作也刚刚起步,处在学习和实践之中,与南方相比,差距很大。

从实践来看,良好的发展环境,至少能产生三大效应:一是“洼

地效应”,软环境工作做的好,这个地区能汇集项目、资金、技术、人才,推动当地新的经济增长点迅速发育壮大,形成规模,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二是“连锁效应”, 软环境工作做的好,能使当地环境的受益者成为宣传者,一个投资者往往能吸引和带动一片。收到“一花引来满园春”的效果;三是“亲和效应”,环境好,适合居住、适合创业、适合发展,就能让有钱人把钱投进来,让好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让投资人安居乐业。从而使各行各业良性互动,形成强大的民心凝聚力和市场竞争力。

为了营造一个良好、宽松、优质、高效、和谐的经济发展软环境,推动全市经济社会的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年,市委、市政府成立了软环境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市软环境工作办公室,配备了工作人员、规范了工作职能。目前,软环境办公室的主要职能包括:一是负责贯彻落实国家、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经济发展软环境治理工作的方针政策;二是综合全市经济发展软环境工作情况,提出工作指导建设;三是研究制定工作机制;四是明确各部门职责;五是负责对跨系统、跨行业、跨层级的涉软按键进行综合协调和任务分解;六是组织相关部门对涉软案件进行查处;七是建立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并组织实施;八是指导监督经济发展软环境的整体工作。

二、为什么要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一)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是政府职责所在。如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责任是为社会提供财富、为国家提供税收、为国民提供

就业;政府的职责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从政府的四项职责来看,实质上都是在围绕“环境”开展工作。我们作为具体工作人员,如果不抓发展环境,就是失职,抓不好发展环境就是不称职。从这个角度讲,优化发展环境既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检验我们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标志,更是我们每个工作人员工作能力、综合素质和整体工作水平的重要体现,必须引起我们每个人的高度重视。在目前,企业家虽然是在帮助我们创造财富、带动就业、促进发展。但他们干事创业的环境并不宽松,想干成点事情不容易。举个例子。所以,作为主管环境整治工作的我们就要为这些企业、普通群众协调解决问题,要实实在在地为他们办一些事情,作为机关工作人员,这也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二)优化发展环境是企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近年来,我们一直在抓软环境建设,研究制定了很多政策(如:举几个政策例子),采取了很多办法,全市经济发展大环境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广大投资者和群众要求改善软环境的要求、呼声仍然很高、很强烈。据近两年的省市两级测评统计,反映我市执法执纪执收部门和人员的问题虽然有所下降,但是每年的投诉、举报仍时有发生(去年省里统计的数字:问题有多少个、涉及多少部门);扶商、亲商、安商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象不同程度存在。(查的案例,举例子)。

(三)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是我市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市经过这

年的的发展,有了实足的进步,但是大安仍未摆脱工业弱市、财政穷市的帽子。如何摆脱贫困---发展是硬道理。经济要增长,说白了,就需要钱。我们这儿有没有钱?我敢说“有钱”。据了解,我们大安市城乡居民存款余额有45亿左右,理论上说我们实际可以利用的内资有20多个亿,如果有一个好的投资环境,能留住这20个亿在本土投资,那将给我市带来多大的收益,大家可想而知。可是目前实际情况不是这样,大多数的资金流走了,流到了其它地方。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只有一个,我们的环境还不够好,人家的环境比我们优越。没有好的环境,内资留不住,外资也不会进来,即使进来了也不会长久;没有好的环境,即使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引来了外资,也会走掉。为此,我们必须优化环境,留住内资,吸引外资,内留外引,扩大投资,这样,就可以通过投资,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可拉动我市经济增长,实现我市的既定目标。

三、我市软环境建设工作的概况

多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软环境建设工作,将软环境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生命线”,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建立了三项机制。建立了责任机制。成立了以市委书记、市长为组长,各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整治和建设经济发展软环境领导小组。市里每年都召开专门会议,研究部署软环境工作,研究制定《软环境工作实施意见》。明确软环境工作任务、目标、要求,及工作责任。建立了监督机制。市政府及各部门从人大代表、政协

委员、企业法人代表、个体工商户代表和居民代表中聘请了504名义务监督员,加强了对软环境的监督。建立了考核机制。市里制定下发了《全市整治和建设经济发展软环境目标责任制及考核细则》。每年年末,对55个部门和18个乡(镇)进行考核,软环境考核结果与民主评议软环境结果综合运用,确定各部门、乡(镇)的名次,并进行奖罚。

加强了三项建设。一是加强了制度建设。积极推行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了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开通了行政审批“绿色通道”,为企业、个体工商户和社区群众提供了规范、便捷、优质的服务。二是加强了规范化建设。市软环境办组织相关部门统一编制了《明白执法手册》,将其发至所有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手中,对执收、执检、执罚情况进行监督,防止“四乱”行为的发生。统一编制了《执法人员行为规范》,对执法人员的工作职责、执法程序、工作纪律等都做了明确规定。三是加强了职业道德建设,全市各部门、行业开展了“岗位文明标兵”、最佳办事员、“服务无差错竞赛”等项活动,加强了对职工的职业道德教育,增强了他们的服务意识,提高了服务水平。

开展了三项活动。一是全面推行了政务公开活动。市政府及各部门普遍设立了公开栏、公开板、公开墙,有的部门编制了《公开手册》,还通过导视性载体、板刊、电视等媒体向社会公开职权范围、办事依据、办事条件、办事程序、办事结果、便民措施、社会承诺等。全市公开的行政审批项目388项,公开服务承诺509项。通过

公开,切实解决了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居民关心的热点问题。二是开展了争创文明窗口活动。在全市186个窗口、单位积极开展争创活动。使服务窗口从环境建设上、服务设施上,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上有了明显的改善,群众的满意度明显提高。三是开展了“评查树”活动。在全市各部门科所队中开展了评议科所队长、查处违规案件、树立先进典型活动。使执法人员的素质,执法水平、服务水平都有明显的提高。

可以说,通过几年的努力,我市的软环境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2009年。在全省民主评议软环境工作中,我市市直部门满意率达到89.5%,科所队长满意率达到83.34%,全省排名第22位。被省委、省政府评为软环境工作先进县市。2010年各项数据又全面提高,全省排名跃居第14位。良好的发展环境也给我市经济建设带来巨大活力。2009年以来,全市实际利用外资 亿元,实施超千万元重点项目 项,大安灌区、土地整理、风力发展、油田开发等一批关乎未来发展的重大项目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看到,无论从我市经济发展要求与软环境建设的实际状况来看,还是从软环境工作与投资者的要求来看,都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干部作风不实。一是部门利益至上。围着自己的小圈转,对上级安排的工作,大利大干、小利小干、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二是责任意识欠缺。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工作不重抓落实,问题来了往下压,压不下去往外推,推不出去就拖。三是精神状态不佳。

等、靠、要思想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四是服务意识不优,个别单位还存在“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问题。

2、工作效率不高。有的部门设在政务大厅的窗口类似“收发室”,存在“前店后厂”现象,只受理不办理,群众还得两头跑、两头办;有的特殊事项虽经领导同意了,具体工作人员仍死扣教条,按部就班,方法死板,缺乏创新能力;有的工作人员未能一次性告知服务对象应该提供的全部资料,到了部门又找不到具体办事人员,让服务对象来回跑冤枉路。据去年调查问卷显示:对机关服务最不满意的是审批办事手续繁琐、部门办事效率不够高,分别占40%和19%,20%的人认为到行政部门和办事单位办事需要找熟人沟通联系,希望政府部门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的占问卷的69%。

3、服务意识不强问。一些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没有从思想上真正树立起优质服务的理念,缺乏主动服务发展、服务企业、服务基层的意识。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等服务制度在一些单位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有的同企业的联系和沟通比较少,不能及时了解企业的需求,对招商引进来的企业跟踪服务不够,遇到事情互相推诿扯皮,配合协作不够。

4、执法行为不够规范。通过走访调查了解到,企业对行政执法满意的占85%,不满意的占15%。主要表现为:处罚随意性大、幅度变动太大,对企业首次轻微违规,不以教育和整改为主,而是以罚代管。同时多头检查、重复检查、个别执法人员业务水平低、执法不公正、不透明、讲人情关系、强行要求各类企业参加培训并收取

费用、培训工作走形式等现象仍然存在,企业仍有意见。

5、舆论氛围不够浓厚。一是社会舆论的辐射功能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介对社会舆论的软环境功能没有进行强有力的整合,发挥作用还不够明显。二是投资者的舆论效应没有得到积极重视。一个地方软环境优劣、投资者最有发言权和说服力,但目前投资者参与软环境建设的快捷沟通渠道不宽,因而使投资者难以担当正面的宣传员。

四、下步工作想法

大家都知道了软环境的含义和重要性,也了解了我市软环境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接下来就是要怎么干的问题了。我想,软环境工作今后要注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舆论宣传,努力营造良好氛围。这项工作要做到尽人皆知,不能只要靠我们和各部门各单位去抓,还需要我们的社会主体--老百姓积极参与和配合。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通过电台、电视台、报纸、网络、宣传单、宣传标语等各种媒体、方式广泛宣传,努力形成“人人关注软环境、人人都是软环境”的社会氛围,让广大群众在生产生活中去自觉遵守软环境建设的要求和规定。敦促各单位、各部门围绕软环境建设的各阶段重点工作,有计划地开展宣传报道。对软环境建设中的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进行大力宣传,对损害服务环境的人和事予以批评和曝光,引导统一全市上下形成共识。同时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不断增强行政执法人员和机关工作人员的法律法规意识,改进作风,依法行政,履行职责。

二是查找不足,健全完善工作机制。下步工作中,我们要结合当前软环境工作的实际,围绕“软环境创先争优”活动、“民主评议”活动,深入基层、企业调研、暗访,认真查找各单位各、部门在软环境建设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因事施策、因人施策,督促其认真及时作出整改。不断健全完善工作制度,堵塞漏洞,着力转变不符合不适应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体制机制。结合实际,大力开展教育和培训,引导广大干部加强党性修养、树立良好作风,努力提高服务企业、基层和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和工作能力, 增强“树立人人都是软环境,事事都是软环境”的责任意识。

三是要强化监督,严查涉软案件。围绕全市软环境建设,定期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开展调研、视察和评议活动,推动软环境建设不断深入。进一步拓宽监督渠道,畅通投诉渠道,通过向企业、群众公布举报电话、举报邮箱等多种途径,认真受理涉及行政执法和服务方面的投诉,将行政监督和法制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结合起来,努力推动机关作风的转变。加强涉软案件查处,为创建良好的软环境清除前进障碍。加大对涉软违规案件的查处力度,拓宽款投诉渠道,认真受理企业和群众的投诉,对干扰和损害经济发展环境的行为,做到有诉必查,有查必果。

以上是我对软环境工作的一些认识和想法,说的不一定完全正确,请各位领导、同事批评指正,以利于我们下步更好的开展工作。

谢谢大家。

讲课提纲

反腐倡廉讲课提纲

中共党史讲课提纲

党风廉政建设讲课提纲

政治机关讲课提纲

阳光工程讲课提纲

森林法讲课提纲

团课讲课提纲

公务礼仪讲课提纲

廉政党课讲课提纲

《讲课提纲.doc》
讲课提纲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