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实施计划

2020-03-03 04:38:3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我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严格执行省市课程计划,结合通化兴华教育中心“2016年教育教学工作要点”、本校教育教学实际及学生年龄特点,制定校本课程计划,具体内容如下: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确立现代教育观、课程观、质量观,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作为课程基本理念,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精心组织,扎实有效地开展新课程改革实验,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二、课程目标

1、通过课程开发与教师培训,发展教师专业水平,形成有较强的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教师队伍,形成强干的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管理队伍及科学的评价体系。

2、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完善的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适应社会。

三、教学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应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成长的需要出发,选取学生感兴趣,利于他们成长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

2、灵活性原则。

教学内容、方法应以学生实际情况而定,教师应从学生的能力、效果等差异出发,因材施教,灵活进行内容形式上的调整,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广泛地发展。

3、开放性原则。

校本课程的开放性体现在目标的多元化、内容的宽适性、时间空间的广域性、可变性,评价的差异性、主体性。

4、因地制宜原则。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都要体现地域特色。本学期要结合通化山区的特色,从其地域特色、历史与文化及拥有丰富的珍稀动植物等方面来挖掘课程资源,开发新的学科拓展类课程。

四、校本课程组织机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五、课程实施过程和具体工作安排

(一)、加强校本课程的计划性。

开学初始认真制订教学计划,确定教学内容的框架。 日常的教学工作必须根据教学计划展开,做到认真备课、上课、考核,充分发挥校本课程的育人功能。

(二)、校本课程定时间、定课表、定教学内容、定授课教师。

1、时间:每周三下午

七、八节课。

2、校本课程的开设纳入课程表,校本课程的管理与日常学科课程的管理等同。

3、课程门类:

共设置音乐类、体育类、美术类、信息学奥赛类、科技类、小记者类及学科类,七个门类25个课程班。

音乐类:管乐、舞蹈。

美术类:电脑绘画、国画、刀画。

体育类:篮球、足球、毽球、羽毛球、花式跳绳。 信息学奥赛类:信息学奥赛班、电脑动画。 科技类:探索人体奥秘、生活中的化学。 书法类:软笔书法。

学科类:文学写作、中国趣味文化、长白山历史与文化、数学与生活、寻访文物古迹之通化、探寻长白山地区珍稀动植物、现代礼仪。

4、学校选派教学经验丰富的、有专业特长的教师任校本课,对在某专项学习中表现出有特殊兴趣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辅导,以促进学生特长的发展。

(三)、校本课程定教学目标

1、各类校本课程突出特色的培养目标,适应课程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按照通化市教育局要求,以 “通化市红色教育基地”、“高句丽文化”、“满族文化”、“长白山历史与文化”、“通化特色”等为核心,开发和实施相关校本课程,充分体现地域特色。

3、通过选修门类丰富的校本课程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专业特长,为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生竞赛提供必要的保障,为深入开展“体育艺术2+1”工作提供日常指导,为我校创办省内一流学校提供前提与保障。

(四)、校本课程的实施采取师生自愿、灵活的方式开展。

1、学校鼓励有能力的教师主动开发学科拓展领域的教学内容,主动承担校本课程,促进学科教学向更深、更广泛的领域发展。

2、学校倡导教师积极挖掘自身兴趣特长,并通过教师的表帅作用影响学生,使更多学生主动、健康、全面地发展。

3、学校采取学生自主、自愿的原则,让学生根据自身需要自由选课,使学生带着兴趣学习,在快乐中学习和成长。

六、课程评价

1、日常考核评价。

校本课程要和学科类课程一同纳入课程表中,任课教师要认真组织,杜绝课堂教学的随意性,学校要对教师上课及学生学习情况进行严格考核,并将校本课程的实施纳入教师的月工作质量考核之中。

2、学生学习评价。

每学期期中、期末,学校至少2次对校本课程进行全面的验收,验收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之中。

学校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课堂表现突出、学习效果好的学生,在三好学生、优秀干部、班级之星评比中优先考虑。

3、学习效果评价。

凡选修校本课的学生参加县级以上级别的文体活动、信息技术大赛及其它相关比赛,取得的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及指导教师考核之中,考核结果记入教师业务档案。

七、课程实施保障

1、将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纳入学校议事日程,建立校本课检查考核机制,由教务处具体负责此项工作的安排、落实与考核。

2、保持校本课任课教师队伍相对稳定和部分动态管理,有计划地实施教学及管理培训工作,提高课程管理水平。

3、学校尽最大努力为校本课程的实施管理提供场地、资金及其它相关保障。

校本课程实施计划

校本课程实施计划

国画校本课程实施计划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计划

小学校本课程实施计划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计划

硬笔书法校本课程实施计划

3校本课程实施计划(材料)

七年级语文校本课程实施计划

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实施计划

《校本课程实施计划.doc》
校本课程实施计划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