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餐桌礼仪差异

2020-03-01 20:15:1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中西方餐桌礼仪差异

学院:人文社科

专业班级:文秘1班

学号:10871106

姓名:陈雅 摘要:

餐饮礼仪是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我们所面对的是来自陌生的文化和国家,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与我们迥然不同的,在与西方交往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文化冲突的现象,严重的影响了交往的顺利进行。餐饮礼仪在交际中占了很重要的地位。我们有必要学习分析中西方在餐饮礼仪方面的差异。

关键词:餐桌礼仪 文化 差异

一.中西方餐桌礼仪差异中的中国餐桌礼仪 (一)、入座的礼仪:

就宴会而言,一般都要事先安排好桌次和座次,以方便参加宴会的人都能各就各位,也体现出對客人的尊重。通常,桌次地位的高低以距主桌位置的远近而定。以主人的桌为基准,右高、左低,近高,远低。

就座次的高低而言,主要考虑以下几点:首先,以主人的座位为中心,如果女主人参加时,则以主人和女主人为基准,近高远低,右上左下,依次排列。其次,通常要把主宾安排在最尊贵的位置,即主人的右手位置,主宾夫人安排在女主人的右手位置。再次主人方面的陪客要尽可能与客人相互交叉,便于交谈交流,避免自己人坐在一起,冷落客人。

(二)位序讲究:

1、左高右低:當两人一同并排就座时,通常以右为上座,以左为下座。

2、中座为尊:三人一同就餐时,居中坐者在位次上要高于在其两侧就座之人。

3、面门为上:依照礼仪惯例则应以面對正门者为上坐,以背對正门者为下座。

4、观景为佳:在一些高档餐厅用餐时,室内外有优美的景致或高雅的演出可供用餐者观赏,此时应以观赏角度最佳处为上座。

5、临墙为好:在某些中低档餐厅用餐时,为了防止过往侍者和食客的干扰,通常以靠墙之位为上座,靠过道之位为下座。

6、临台为上:宴会厅内若有专用的讲台时,应该以靠讲台的餐桌为主桌,如果没有专用讲台,有时候以背邻主要画幅的那张餐桌为主桌。

7、各桌同向:如果是宴会场所,各桌子上的主宾位都要与主桌主位保持同一方向。

8、以远为上:當桌子纵向排列时,以距离宴会厅正门的远近为准,距门越远,位次越高贵。

(三)、进餐时的礼仪

先请客人.长着动筷子.夹菜时每次少一些.离自己远的菜就少吃一些.吃饭时不要出声音.喝汤时也不要出声响,喝汤用汤匙一小口一小口地喝.不宜把碗端到嘴边喝,汤太热时凉了以后再喝.不要一边吹一边喝.有的人吃饭喜欢用咀嚼食物.特别是使劲咀嚼脆食物,发出很清晰的声音来.这种做法是不合礼仪要求的.特别是和众人一起进餐时,就要尽量防止出现这种现象。

进餐时不要打嗝,也不要出现其他声音,如果出现打喷嚏,肠鸣等不由自主的声响时,就要说一声\"真不好意思\".;对不起;.\"请原凉\".之内的话.以示歉意。

如果要给客人或长辈布菜.最好用公筷.也可以把离客人或长辈远的菜肴送到他们跟前,按我们中华民族的习惯.菜是一个一个往上端的.如果同桌有领导,老人,客人的话.每当上来一个新菜时就请他们先动筷子.或着轮流请他们先动筷子.以表示对他们的重视。

吃到鱼头,鱼刺,骨头等物时,不要往外面吐,也不要往地上仍.要慢慢用手拿到自己的碟子里,或放在紧靠自己餐桌边或放在事先准备好的纸上。

要适时地抽空和左右的人聊几句风趣的话,以调和气氛.不要光着头吃饭,不管别人,也不要狼吞虎咽地大吃一顿,更不要贪杯。

最好不要在餐桌上剔牙.如果要剔牙时,就要用餐巾或手挡住自己的嘴巴。

(四)、离席时的礼仪

中途离席:中途离席的一些技巧,你不能不了解。和主人打过招呼,应该马上就走,不要拉着主人在大门大聊个没完。因为当天对方要做的事很多,现场也还有许多客人等待他(她)去招呼,你占了主人太多时间,会造成他(她)在其他客人面前失礼。

普通离席:离席时.必须向主人表示感谢.或者就此时邀请主人以后到自己家做客,以示回谢。

(五)中国人使用筷子的十二大禁忌

三长两短 仙人指路 品箸留声 击盏敲盅 执箸巡城 迷箸刨坟 泪箸遗珠 颠倒乾坤 定海神针 当众上香 交十字 落地惊神

一. 中西方餐桌礼仪差异中的西方餐桌礼仪

西方就餐的礼仪以自然、实际为主,不讲客套、谦让,但用餐中的规矩却很多。

(一)、进入餐厅:

1.进入高级餐厅,应等候带位,不可自行就座,最好能事先订位。

2.西餐习惯上由左侧入座,男士应协助女士入座,坐姿端正且尽量靠近椅背,女性可将皮包置於椅背间不可置於桌面。

(二)、使用口布:

1.口布(餐巾)应摊开后对折铺在大腿上,不宜扎在裤腰上或围在衣领上。 2.口布可用於遮油烟、防止汤汁滴落在衣物、擦嘴(用反摺的内侧来擦),但不可擦脸、擦汗、擦餐具、擤鼻涕。

(三)、西餐顺序:

(开胃酒 )→开胃菜→汤→鱼类→主菜(肉类)→水果→点心→饮料(咖啡或茶)→*自助餐亦同

(四)、餐具的使用:

1.餐桌上摆放的刀叉有一定顺序,一般以三套刀叉居多,使用原则左叉右刀,用餐时由外向内,由上而下,依次取用。 2.刀叉的用法 分美国式和欧洲式两种,美式用法是切完肉把刀放在盘子上,叉子从左手换到右手,然后用叉子叉起切好的肉。欧式用法则始终为左手拿叉,右手拿刀。

3.冷盘用叉,吃鱼用银刀叉,吃肉用钢刀叉,吃生菜用叉,布丁或点心用叉或匙,水果用刀叉。

4.切肉从左边开始,切一块吃一块,不可切一大块分数口吃,或一次全切开再吃。

5.吃有骨头的肉时,可以用手拿著吃。若想吃得更优雅,还是用刀较好。 6.吃鱼时可以用左手拿著面包,右手拿著刀子,把刺拨开。 7.若餐具掉落应请服务员拾起换新,不可捡起擦拭使用。

(五)、葡萄酒品尝:

1.饮酒方式先观其色,再闻其香,后品其味。

2.红酒配红肉、白酒配白肉、香槟可当开胃酒(也可佐餐)。

3.握杯应握杯脚,倒酒不可超过1/2 ,不可加入冰块,喝时先以口布擦嘴。

(六)、特殊吃法:

1.面包应以手撕开约一口之小块,涂上奶油食用,不可用叉子叉。

2.洗手盅(花瓣)通常在上必须用手的菜或甜点之前送上,碗内盛有温水,还有一些小花般的饰物,用时可将双手的手指在水中轻轻搓洗一下,再以口布擦乾。 3.义大利面应以叉子卷起,再以汤匙辅助,不可吸食。

4.在欧洲,当第一道菜端上来时就可以吃了,在美国则要等最后一个人上好菜后才开始进餐。

(七)、离开座位:

1.刀叉分开成八字型置於餐盘上,叉在左边面朝下,刀在右边与叉形成一个角;不可放在桌面沾污桌巾,口布折好放於椅面上。

2.用毕将刀叉合并置於盘上的右边或中间,离开时将口布折好放於桌面左侧。 3.礼貌并婉转告知对方,但无须讲的太直接,以化妆室代替厕所。 4.若需要服务,可用眼神向他示意或微微把手抬高,侍者会马上过来。

(八)、.咖啡喝法:

1.先加入糖溶解,再加入奶精,咖啡匙用於搅拌。 2.杯耳转向右,咖啡匙置於上方盛盘上,趁热喝完。

当今世界的礼仪内容更加广泛和复杂,这就需要我们在保持原有的传统礼仪的基础上去适应和接受西方的礼仪,我们应在适当的场合用适当的礼仪,既反对“全盘西化”,又反对“抱残守缺”。我们借鉴西方礼仪,不仅仅是要借鉴它的形式,更应当借鉴其内任灵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立起自己的自信和优越感,才能确立我 的感染力。只有认清中西方餐饮礼仪文化的差异,将二者合理有效地融合,方能建立适合中。当代社会的礼仪文化体系,达成和持社会的理想。

中西方餐桌礼仪差异

中西方餐桌礼仪差异

中西方餐桌礼仪差异

中西方餐桌礼仪差异

浅谈中西方餐桌礼仪差异

中西方餐桌礼仪差异分析

浅析中西方餐桌礼仪差异

中西方餐桌礼仪差异英语

浅析中西方餐桌礼仪差异

中西方餐桌礼仪的差异

《中西方餐桌礼仪差异.doc》
中西方餐桌礼仪差异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