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

2020-03-01 23:35:1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一代才女——林徽因

作者简介

林徽因建筑学家和作家,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三十年代初,与夫婿梁思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她的文学著作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其中代表作为《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等。

1931年4月,她的第一首诗《谁爱这不息的变幻》以“徽音”为笔名,发表于《诗刊》第二期。以后几年中,又在《诗刊》《新月》《北斗》、天津《大公报》《文学杂志》等,先后发表了几十篇

作品。大部分是诗歌,也有散文、小说、戏剧和文学评论。她的诗

多数是以个人情绪的起伏和波澜为主题,探索生活和爱的哲理。诗句委婉柔丽,韵律自然,受到文学界和广大读者的赞赏,奠定了她作为诗人的地位。她经常参加北平文学界读诗会等活动。1936年,平津各大学及文化界发表《平津文化界对时局宣言》,向

国民政府提出抗日救亡的八项要求,徽因是文艺界的发起人之一。

作品推荐——《九十九度中》

《九十九度中》主要包括:悼志摩、惟其是脆嫩、山西通信、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年、窗子以外、蛛丝和梅花、文艺丛刊小说选题记、究竟怎么一回事、此一片阳光、诗歌、那一晚、谁爱这不息的变幻、仍然、深夜里听到乐声、笑、激昂、情愿等等。

《九十九度中》风格清新,“最富有现代性”,在京派小说中别具一格。它写的是北平一个大热天的众生相,一个同时空的“共在”结 构:小说有9部分,包含了大约14个情节片断,钟表时针的移动和水银柱的上升是这个“共在”结构的轴,而40多个人物的生活故事。则是围绕这个轴转动的众生之流的断面。作者用电影语言蒙太奇手法如不相关人物位置上的接近、主题的相关、人物心理的联系等把各片断串在一起,中间不作任何过渡,由此作品以流动的方式向前叙事;从而引出了富裕、悠闲的上层社会和受剥削、下苦力的劳动阶层的比照,显示了社会不平等的主题。正是上述一些在今天看来扔颇为现代的艺术技巧的纯熟运用及作者“对于人生看法的不同”,使这篇作品“有立意”,“达到一个甚高的造诣”,从而在现代小说史上常被提及。

林徽因

林徽因

林徽因

林徽因语录

致林徽因

林徽因资料

林徽因年表

林徽因语录

林徽因序

林徽因传

《林徽因.doc》
林徽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