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自主管理班级

2020-03-03 13:16:4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让每一位学生都在自主管理班级过程中灿烂如花

——学生自主管理班级之范式

有人说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可这“最小的主任”管的事却特别多、特别细。大到教育教学工作,小到拖把、粉笔之类的小事,样样少不了班主任操心。我们班主任在一起,感叹最多的就是一个字“忙”。每天早来晚走,早自习,课间操、午休,可谓兢兢业业、不辞劳苦。结果却是班主任喊累,学生叫苦。可以说这种保姆式、警察式的班级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学生对班集体的责任感和义务感,窒息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那么有什么方法能把班主任老师从烦琐的班级管理事务中跳出来,让班级管理更轻松更有效呢?那就是班级自主管理!

叶圣陶老先生就语文教学说过一句话——“教”是为了“不教”,我在这里套用一下,对班级管理而言——“管”是为了“不管”。班主任应该努力实现角色的自我转变,由牧羊人到领头羊,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成为学生成长的家园,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自主管理的班级中健康成长。因此,班主任应该力求把班级管理权还给学生,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主动性,让每个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培养自我教育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管理班级能力。

第一:要强化学生自主管理意识

首先要对学生进行自主管理意义的引导性教育。学生自主管理班级必须让每一个学生明白在生活、学习中养成自主习惯,也就是自律意识。引导学生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和活动安排,告诉学生他们的事情自己做主,只能把班主任当作“军师”,遇到问题可以商量参考班主任的意见,但是不能总是老师怎么说学生就怎么做。

其次、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个人、同学与班集体的关系。开学之初,让学生自己了解自己,这一点可以由老师组织一次无记名“我眼中的你”活动来解决。活动中由学生间互相写出自己心中同学形象,可以从同学的优点、缺点以及建议其改变方法。通过这次活动每一位学生都能了解到自己在同学心中形象,以便于今后需要改变的地方。还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班级的一份子,都有责任为班级管理出谋划策,树立“班荣我荣”的信念。

再次、正确的是非观是班级自主管理的必备条件 。班级要实施自主管理,则学生正确的是非观是必须具备的,有了正确的是非判别能力,才能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从而实施班级自主管理。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是非观呢?

班主任的言行对每一位学生来说是一种重要导向。俄罗斯教育家马卡连柯说:“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在同儿童说话、教训、命令他时才是教育,你们生活的每时每刻,甚至你们不在场的时候也在教育儿童。你们怎么穿戴、怎么对待朋友和敌人,怎样笑„„这一切对儿童都有重要意义”,教师需要为人师表,需要以身作则。因此,班主任必须真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教育工作中,要有崇高的敬业精神、开拓进取精神;在日常生活中,要坚毅、正直、善良、宽容,谦虚。让学生真切地从班主任的言行中领悟到什么是积极向上,什么是无私奉献,什么是真诚待人,什么是言而有信。

还可以在活动中、在课余生活中帮助学生建立和提高是非判别能力。班级活动、课余生活丰富多彩,它们既是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渠道,也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因此班主任需要根据学校每个月的德育教育计划,精心设计活动,在活动中渗透、灌输相关的思想品德、人生价值等方面的教育。比如,在每学期的开学初,由于学生刚从以自己为中心的家庭回到需要互相合作互相谦让的班集体,部分学生没能调整自己,对此,设计以正面教育为主要手段的集体主义教育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明白,在集体中需要合作、团结、宽容、互助,并且抓住集体中正面的典型事例进行宣传和宏扬,让学生把班级工作作为自己本份的事,逐步使大部分学生都能主动地为集体服务,看到废纸弯弯腰、看到桌椅不齐就排整齐,使得为他人服务、为集体服务作为一种本能。正确的是非观的建立,有时抽象的教育可能只是表面的,如果在活动中加以渗透,加以引导,或者让事实说话,进而让学生自己发现、领悟,则会是非常深刻的。

第二:民主制定班级公约,自由释放个性。

一个人的才智终究有限,但几十个人的才智往往能创造出奇迹。在民主和谐的班级氛围中,我给每个同学提供机会,让他们谈观点、谈看法,提建议、提措施。通过分析比较,最后采纳合理的建议。让学生参与问题的处理,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愿望,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有助于形成班级的民主气氛,养成民主习惯。具体作法是先组织全班同学学习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再由学生分组讨论,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制订制度,再由班干部汇总,整理成初稿,然后由班主任补充。班级公约一般根据每一天的教学活动顺序制定,一般包括纪律(教学楼纪律、课堂纪律、校园纪律、餐厅纪律)卫生(卫生保持、卫生大扫除、宿舍卫生)学习(按时完成作业、上课秩序)两操、四课(实验课、微机课、阅读课、自习课)等。只有从本班实际需要出发、符合班级管理客观规律的班级公约,才能成为学生心目中的“蓝图”、行动的指南。有些经验告诉我们,不是我们的学生不能制造精彩,而是我们没有为他们创造制造精彩的机会。

第三:班干部民主竞争上岗是学生自主管理班级运行的加速器。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个成功的优秀班集体,除了要有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外,还必须有一套成功的班干部培养选拔和监督制度,优秀的班干部队伍是优秀班集体的灵魂,更是班级自主管理的核心。班级自主管理的实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激励班级学生的全员参与管理,使整个班级融为一体,真正使每一个人都成为管理者,每一个人又都成为被管理者。我们的班主任之所以感到“累”和“烦”,主要是因为我们在班级管理中做到事事关心,事事过问,一切事务独揽一身,没有一支强有力的“特种部队”。由此可见,建设一支强有力的“特种部队”是管理好班级的前提和关键。

以前做班主任的时候,班干部都是由我一个人指定,我一般根据学习成绩或者以前教过的教师的反映来确定班干部。如果是初一,就干脆第一名正班长,第二名副班长,第三名学习委员,第四名„„就这样依次类推,除非某一方面真的不能胜任,否则根本没有推辞的余地。现在回过头来,想想自己以前的种种做法,感觉很好笑、很幼稚。这哪里是自主管理?简直是垄断管理。这哪里是下放权力?简直是一手操办。于是,我开始进行反思,积极动员全体学生参与班级管理,迈出自主管理的第一步。首先民主选举班长和班委会。竞选程序是自我推荐—竞选演说—全班讨论—民主投票—公开结果。在竞选期间,同学们积极报名、自我推荐,顺利进行了竞选演说,认真进行了民主投票,选出了管理能力强、认真负责的新班委。事实上,一个人只有在意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时,他的自觉、自律的品质才得以发展。因此,在对新班委明确职责、分工到位的基础上,对其中一些管理岗位还实行了动态管理。如值日班长、纪律委员都是按照顺序轮流担任,保证了全体同学参与班级管理,实现了班级管理民主化。这一举措不但让学生们感到新鲜,有挑战性,达到公平、竞争、择优的目的,而且让学生们感到一股浓郁的竞争氛围。

第四:要让整个班级“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事做,事事有时做”

班主任要学会放权。责权利对等,各司其职、各尽所能,自然进入自主管理层面。不要不相信学生,给他们阳光就会灿烂的。学生适应了这一套管理方法,周期性地互换,都轮流参与管理了,就会慢慢向那个境界靠近。可以让学生忙起来,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当然这是被动状态,还有主动状态。那就是进行思想引领。一个班级、一个团体一定要有自己的思想旗帜,总结一下,大家都重视这个。魏书生:尊人者,人尊之。李镇西老师说:让别人因我们的存在而感到幸福。于永正老师说:做最好的自己。思想决定行动,坚持倡导,形成这个教育“场”就好了。一定要学会把班级搞成自己的自留地。

学生自主管理常见的形式:值日班长制,小组值周制、人人岗位制。

“值日班长制”,就是人人要当一天班长,按学号轮流,值日班长的主要职责是:维持当天课堂纪律及二操情况,统计作业完成情况,督促各岗位上的有关人员做好本职工作,处理偶发事项,填好“班级情况日报表”,负责当天教室门窗的开关。

“小组值周制”一组为单位就一周班级工作进行组织监督评价。如纪律委员负责本周的考勤尤其是周末学生到校情况、自习纪律(是否按时返回教室,是否及时安静),负责两操的同学第一时间通报上操情况,包括人数,质量、胸卡、校服、速记本等,并提出表扬与批评。值周组负责办黑板报,墙报。黑板报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只让宣传委员和几个同学负责出好每期黑板报,这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所以,我决定实行小组负责制,让每个组的组长负责,小组成员参与,共同参与黑板报的编写,在编写过程中,宣传委员起辅助作用,这样不仅减轻了宣传委员等的工作任务,同时对所有同学是一种不错的锻炼,使他们为班级的工作做出一份贡献,拍照评比。

“人人岗位责任制”就是人人是班级的管理者,每个学生都在集体中负一定的责任,既是干部,又是群众;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班级的荣辱与集体成员息息相关,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集体荣誉感得到了普遍的增强。例如班级都将班级职责细化,每个职责都有专人负责,班长、团支书,学习委员、纪律委员、卫生委员(卫生保持、卫生扫除,卫生保持卫生大扫除检察员)学习委员、安全委员、体育委员、文宣委员、生活委员、节电委员、电脑管理员、宿舍监督员等十几个岗位(节电委员、安全委员职责),人人都是官,人人都管事。

五、班主任要把班会活动权交给学生

首先班会要定时、定事。就是每周的班会时间绝对不能被其他课或活动占用,让学生认识到班会是一节十分重要的课。班会的主题也要有较强的针对性,可以结合当前的形势也可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容易引起学生兴趣的主题,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讨论、思考、辩论的热情。

其次班会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最好整个过程让学生参与组织、实施,教师则充当“幕后功臣”的角色。主题班会主要是让学生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如果能让他们参与整个过程,能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第六、以“法”治班,改革评价制度,明确奖罚措施,

俗语:“无规矩不成方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作为班集体——学校的细胞也必须有一套自己的规章制度。良好的班风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全班学生的精神面貌,深刻影响着每一位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必须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和奖惩措施,这两点可以作为学生行为表现的指导个人评价的标准,学生明白了奋斗方向,才能为实现自己的目标努力。

首先在开学初就利用班会时间,组织学生民主制定班级公约(这在前面已)提过)。这里的“法”就是班级管理的制度化,具体说就是学生共同制定的班级公约。所谓的以“法”治班就是对学生行为习惯进行强化管理,这样做有以下好处:第一,制度明确,奖惩分明,做到对违纪学生的处理有章可寻,从而让学生被处理得心服口服。第二,时间长了可以自然的使这种自主性延伸到学生的学习领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其次根据班级具体情况以及制定的班级公约,制定学生积分方案。个人积分基本分100分。在这积分上加分或减分,加减分情况根据班级制定制度实施,从作业、劳动、自行车、纪律、团结等各方面进行评定,分为优(90分以上)、良(80分以上)、合格(60分以上)、待合格(60分以下)四个等级。

最后全班评出“十好少年”,可以从学习、尊师、习惯、卫生、守纪、团结、爱心、诚信、特长、劳动等十个方面进行评定,这一点必须全班学生都参加,也包括任课老师。评选时要根据平时班干部记录的“学生档案”(记录学生平时在校的奖惩情况)为依据,结合学生、任课老师及班主任的评定,选出好少年的人员,也可以列单项如“尊师好”、“学习好”等等,给每个学生以希望,激励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争做“十好少年”。奖评细则要全面贯彻,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另外, 作为班主任,在推行班级自主管理的过程中,应注意处理以下几个关系:

1、处理好“放与收”的关系(或者说处理好学生自主管理与班主任管理的关系)

强化学生自主管理,决不意味着弱化班主任管理。班级实行学生自主管理,班主任必须切实放手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到班级事务的讨论\"决策\"处理和评价中来,但这种“放”是建立在“收”的基础上的,千万不能把“放手”管理变为放任自流。即班主任要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将全班同学的不同意志、心愿和想法都收拢到同一个目标上来,凝聚成全班同学共同的意志,并要通过班级目标的确立、班级计划的制定体现出来。在具体的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当好管理的参谋,辩正地处理好“放与收”的关系,决不能不闻不问,任其发展。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不是弱化、甚至忽视班主任的管理作用,而是要求班主任能高屋建瓴地把握班级发展趋势,避免自我管理随意化、无序化,以致陷入自我管理的误区。因此班主任要严格要求自己,勤观察、勤督促、勤指导,使班级沿着正确轨道顺利发展。有首歌唱得好:“一支竹篙呀,难渡汪洋海;众人划桨哟,开动大帆船。”只有真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才能使班级这艘大船劈波斩浪,驶向成功的彼岸。

2、处理好“热与冷”的关系

正确处理“热与冷”的关系,也是构建班级自主管理模式中必须注意的问题。对学生管理的成功举措,班主任要热情表扬,以进一步激发他们工作的更大激情,发掘他们进一步发展的潜力。对学生管理中出现的缺点和过失,班主任要冷静对待,切不可盲目指责,应该维护他们的自信和自尊。在引导他们认真分析造成过失的原因的基础上,帮助他们持续改进。

3、处理好“近与远”的关系

班主任对待每一位同学必须做到一视同仁,让民主和平等的观念深入到每位同学心中。班干部在工作中接触班主任的机会多,关系容易比较“近”,班主任应该时刻保持冷静的头脑,正确对待班干部的得与失,不能依靠主观判断,加强对班干部的思想教育也是十分必要的。普通同学相对于班干部,与班主任的距离本来就是比较“远”的,班主任不能因此更加疏远集体中那些比较沉默的学生,应该尽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早日加入到自我管理,展现自我的队伍中来,力争实现全体学生的自我管理。

总之,开展班级自主管理,不仅真正锻炼学生的能力,还真正解放了老师,以达到“管”是为了不管;“教”是为了不教”的最高境界。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上只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生为主体,培养他们的自主管理能力,班级就一定能朝着健康的轨道发展,学生的素质一定能真正得到提高,班级一定会如雨后彩虹般更加绚丽多彩!

班级学生自主管理经验交流

班级学生自主管理方案

初中班级学生自主管理

班级自主管理

班级自主管理

班级自主管理

学生自主管理班级量化细则

建设学生自主管理型班级

学生自主管理的班级管理制度

班级安全学生自主管理[优秀]

《学生自主管理班级.doc》
学生自主管理班级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