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油车港镇第六届

2020-03-03 05:44:1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在油车港镇第六届“麟湖之声”暨第二届南湖菱文化节上的

讲话稿

各位领导、来宾,朋友们:

大家好!

天高云淡,风清气朗。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隆重举行在油车港镇第六届“麟湖之声”暨第二届南湖菱文化节,充分展示油车港镇浓郁的乡土风情和文化内涵,进一步打响“住在油车港”品牌,扩大油车港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意义重大而深远。借此机会,我代表油车港镇党委、政府对出席今天开幕式的各位领导和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镇经济社会建设的各级领导、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麟湖之声”是油车港镇的一个乡村文化体育品牌,每年举办具有乡土气息的系列体育和文化活动。本次文化节在开展丰富多彩体育文化活动的同时,将结合麟湖新城房产推介会等系列活动,倡导“生态宜居、幸福麟湖”理念,针对北部湿地农业产业特色,重点以南湖菱为主,从而进一步做大做强南湖菱产业,唱响嘉兴南湖菱品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实现全镇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

油车港镇地势低洼、河荡密布,号称“水乡泽国”。易涝易洪,逢雨必灾。在多次调研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我镇因地制宜,兴利除弊,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探索“湿地农业”开发,变“水患”为“水利”,变“湿地”为“宝地”,拓展“由传统种植模式向可持续的生态种养结合模式转变”的跨越式发展路径。全力以赴打造“生态名镇、田园新城”。

近年来,全镇葡萄种植面积达7000亩,生态鳖、青鱼等名优水产品养殖面积达7500亩;雪菜种植面积达8000亩。探索了新型种养模式,推广了新型养殖模式。在做大做强生态鳖产业的同时,提高水产养殖品种档次。推进渔业生态养殖,积极探索“洁水养殖”模式,有效控制了水产养殖污染。

切实加大了南湖菱产业培育、扶植力度,建立了南湖菱种质提纯复壮繁育中心,着力提升南湖菱产品品质、产量,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全镇南湖菱、茭白、莲藕种植面积分别达6500亩、1500亩、1200亩。获得国家级“南湖菱地理标志产品”和“嘉兴南湖菱”证明商标;通过了“浙江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的认证,并建立起一整套南湖菱无公害种植栽培技术标准。“南湖菱”已逐渐发展成为油车港、秀洲区、乃至浙江省的生态农业“金品牌”之一。

近年来,油车港按照总体开发步骤,以湿地保护为核心,以地域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为依托,力争形成有影响力的湿地文化品牌。文化是中华民族得以繁衍发展的精神寄托和智慧结晶,我镇在注重保护传统文化的同时,做到文化的积极延承。既继承文化传统的东西,又适应现代生活需求创造新的东西。先后被命名为市文化魅力镇、市特色文化镇。

现在我镇已形成了三种文化,以龚宝铨故居为代表的名人文化,20日新修复的龚宝铨故居举行了隆重的开馆仪式,我镇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出资一百万对其进行了修缮,致力把龚宝铨故居打造成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农民画为代表的乡土文化,作为农民画起源地之一,我镇上下对发展农民画投注了极大的精力和热情,被誉为“中国农民画绘画之乡”;以栖真寺为代表的宗教文化。作为千年古寺,栖真寺在嘉兴佛教史上有一定地位,近年来我们重新对其进行了修建,重修了大雄宝殿等殿阁,现已初具规模。将成为油车港麟湖新城宗教朝圣之地,宗教文化之源。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朋友,油车港人民翘首期盼你们常来油车港参观指导,关注油车港发展,支持油车港建设;热忱欢迎海内外朋友、企业界精英,常来油车港观光考察,投资兴业,携手共创美好明天!

最后,祝油车港镇第六届“麟湖之声”暨第二届南湖菱文化节圆满成功!祝大家工作顺利、事业辉煌、阖家幸福、万事如意!

谢谢!

油车港镇行政服务中心工作汇报

油车港的文化[材料]

油车港镇实验小学小学学雷锋活动方案

油车港镇中心小学“五水共治”倡议书

油车港镇中心小学“文明餐桌 光盘行动”活动方案

试论油车港镇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构建和谐油车港应当特别关注残疾人群体

构建和谐油车港应当特别关注残疾人群体

油车港镇中心小学“我们的节日·春节”活动总结(小编推荐)

掘港镇

《在油车港镇第六届.doc》
在油车港镇第六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