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见习报告

2020-03-03 01:41:0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同濟大学

医 院见习报 告

见习单位: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核医学科、上海市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参观时间:2010年10月22日

学生姓名:李果

学号:083267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信息系2008级

《医学成像技术》医院实地考察之见习报告

参观时间:2010年10月22日

参观地点:上海第十人民医院核医学科、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放射治疗科

参观方式:由专业指导老师何俊民老师带领,在医院相关工作人员的讲解下参观学习。 参观目的:通过去医院实地参观考察学习,接触真实的仪器,听取医院工作人员的讲解,从而增进对课堂上所学习的医学成像技术知识的掌握。

正文:现以时间位线索就当天的见习内容进行报告总结。

上午,见习之地: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核医学科。

参观前,何老师及吕主任向我们做了简要的讲述。该科以诊断为主,以前做一些简单的治疗(如甲状腺治疗、神经性皮炎),肿瘤的治疗在另外一个部门(放射治疗科)。分体内诊断和体外诊断。目前有三台仪器,今年最新引进的SPECT-CT(既能得到SPECT功能图像,也能得到CT图像),SPECT,骨密度仪(测全身骨密度)。过一段时间将安装红外成像仪。明年将引进PET-CT。SPECT-CT的测定原理是,根据人体不同器官组织具有摄取不同化学物质的功能,将能够发出射线的相应的核素注入人体,人体达到一定时间平衡之后,某个病变组织或器官发出的射线使探测器得出功能影像,射线穿透人体会有所衰减,CT根据射线衰减的强弱程度得到组织密度分布图,即解剖成像。红外成像仪通过测量人体内热量成像,人体不同位置热量不同,血流多的地方如心脏热量大,得到的影像浓,血量少的地方如神经末梢热量小,病变组织如肿瘤血流多热量大。PET和SPECT的原理相似也有不同,PET得到的影像更加反映人体内的功能代谢情况。除诊断之外还可进行一些治疗,如甲亢及一些肿瘤治疗。医院新址建好后,该科室将搬至一个将近3000㎡的楼层,里边有14台仪器,将需要更多的技师和工程师,有志于从事这方面工作的同学可报考临床医师的实验室或核医学科研究生。

参观核医学科的显像。第一代是γ相机,如照相机一样,有个探头,只能拍平面的;第二代是SPECT,可以做断层;第三代,SPECT-CT;第四代,PET-CT(还未买,因为目前上海拥有PET-CT的医院有七八家了,再买就是资源浪费,所以要获得国家批准不容易,但是在建的医院新大楼预留了安装PET-CT的地方)。核医学科跟放射科的区别:放射科的仪器是单射线的,核医学科的不是;放射科的射线是穿过人体的,核医学是打入体内;核医学的剂量不大,在美国给婴幼儿做性腺检查,首选核医学,核医学解决不了才用放射线,说明核医学的剂量比放射线仪器小。但是对于医生来讲,比较麻烦的是,只要病人打了放射线只要在医院就有放射性,不像放射科可以把门关起来隔绝放射性。SPECT由一个探头(一坨很重的铅)和一个准直器(不同厚度的铅,中间有很多小孔)构成。因为来自人体内的γ光子从各个角度进来,所以要用准直器进行定位,可以平面定位,也可通过旋转探头实现360°定位。穿过铅以后的射线转化为电信号跟放射科差不多,用化学物质如NaI,将γ光子转化为非常微弱的可见光,可见光再转变成电信号。所以探头是一个非常密闭的环境,不能让外边的光透进来。然后去看了SPECT-CT,有两个探头和CT支架,一年前以120万买的。SPECT是功能显像,但是不知道具体的部位,CT是全身脏器解剖学成像,功能显像与解剖成像相融合,定位更准确。CT还可衰减校正,辅助诊断。SPECT-CT的前台操作更方便,可一键恢复,速度也很快,有各种采集模式,不同的采集方式所设置的参数不一样。然后我们看了一个肾癌骨转移病人的SPECT采集图像,以及一个带CT融合的图像。

参观同位素体外诊断实验室,主要是验血,血液里面的激素蛋白抗原等都可在此化验。通过标记酶(如荧光标记)在仪器上测定,像一般的实验室一样。

打入药物:试剂放在很重的铅盒子里面,外边无同位素,一块铅玻璃将病房与外面相隔,如果病人不方便移动,可用移动的推车将药物送到病床旁边,病人手伸过来然后注射。打好后,一般30分钟,药物分布在体内器官里面。打过之后的注射器里面有放射性,放在

一起作为放射性废物回收。病人注射药物两三天后就没事了,诊断的剂量很小,只要一点点就可检测到。

参观C13质谱仪。该仪器用来检测幽门螺杆菌(胃病及其传染的主要原因)。幽门螺杆菌是胃里面唯一含有尿素酶的细菌,通过吃进含C13的尿素(可被幽门螺杆菌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然后检测呼出来的气体是否含有C13放射性来检测是否被幽门螺杆菌感染。

参观骨密度仪。主要测髋关节和腰椎的密度,然后和正常的对比。主要看T分数,一般是正值,如果是负的,就不正常了,负的越多越不正常。正常T值随着年龄增大而降低。看了一位83岁老人的骨密度测量结果,比正常人还高一点,说明这位老人很硬朗。

然后看了一张甲状腺检测图像,有热结节,温结节,凉结节,冷结节(缺了一块)。热结节:结节吸收的放射性显影高于周围的甲状腺组织。这种结节一般是属于功能较高的结节,病人常有 甲亢 。热结节一般不会是癌性病变。 温结节:结节的放射性显影与周围的甲状腺组织的放射性显影相同。这种结节多见于甲状腺良性肿瘤。 凉结节:结节的放射性显影低于周围的甲状腺组织的显影。这种结节也多见于甲状腺的良性肿瘤,也可见于甲状腺恶性肿瘤。 冷结节:结节没有放射性显影。这种结节见于多种疾病,既可以是甲状腺癌,也可以是各种良性病变(如囊 肿、出血及纤维坏死等)。但是,如果冷结节较大,与周围甲状腺组织分界不清楚,而且是单一性结节,要注意有甲状腺癌的可能性。

下午,参观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首先去看了心电图仪。在记录心电图时,引导电极安放的位置和连接方式称为导联。为了便于分析、比较心电图,对导联作了统一规定。临床常用导联有12个。标准导联包括3个导联,Ⅰ导联将两个电极分别放在右臂和左臂;Ⅱ导联放在右臂和左腿;Ⅲ导联放在左臂和左腿。此外,记录心电图时还将右腿与心电图机的地线相连,称为地线导联。加压单极肢体导联把探查电极放在右臂,称为加压单极右上肢导联(aVR);探查电极放在左臂,称

为加压单极左上肢导联(aVL);探查电极放在左腿,称为单极加压左下肢导联(aVF)。单极胸导联将探查电极放置在心前的胸壁上记录心电图,称单极胸导联。常用记录位置有6个。V1导联是把探查电极放在胸骨右缘第四肋间;V2导联放在胸骨左缘第四肋间;V4导联放在左锁骨中线第五肋间;V3导联放在V2与V4两点连线的中点;V5导联放在左腋前线第五肋间;V6导联放在左腋中线第五肋间。他们原来用的是单导的61177,光电的,看的很清楚但有时候容易褪色;后来是302的电导心电图,3导同步,也容易褪色。现在是数字化信息系统的心电图,有计算机,打印机,显示器,软件,采集盒(一头连导线一头连计算机,采集病人信息)等设备,导联的连接方式一样,内部处理不一样,图形清晰度差一些,但不容易褪色,方便保存,会失帧,但失帧在正常范围内。

参观24小时动态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能长时程连续、动态记录心电图,更易获得一过性心电变化(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有助于明确症状与心电图改变和生活状态的关系,能对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做出定量分析,明确发生规律,指导治疗、估测预后。动态心电图系统包括记录器、电极、导联线和回放分析系统。记录器是核心部分,是通过导联线与受检者相连的、随身携带的心电信息采集和存储设备。该动态心电图是模拟常规导联的双极导联,其解剖定位为(依次为导联、正极、负极): 模拟V1(CM1)右第四肋间胸骨旁2.5cm处右锁骨下窝中1/3处;模拟V2(CM2)左第四肋间胸骨旁2.5cm处右锁骨下窝中1/3处;模拟V5(CM5)左第五肋间腋前线左锁骨下窝中1/3处;模拟aVF(MaVF)左腋前线肋缘左锁骨下窝内1/3处。

参观B超超声工作站,彩超仪。所谓彩超,并非实际的颜色,而是以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含义。彩超仪档次很多,他们买的是中档的,飞利浦的。和CT不一样,B超是多切面的,每个脏器可以纵横斜,可以表面的也可以深部的,切面是各式各样的,而且是可以转的,所以活体所有的器官随着呼吸只要在运动都可以看到,静止的也能看到。而CT只能看

静止的。B超无辐射,可以对胎儿无影响的检查妊娠妇女。B超的切面大多是标准切面,但并非标准切面一定能看好,但标准切面是检查的基础。在所有的阳性和重要的阴性时,通过脚踏板对标准切面采图,再传到计算机上,可记录当时脏器的健康状况,从而给受检者一个报告或凭证,所以不能对图像变来变去,一旦存入报告就不可修改或删除,以防负法律责任。随着探头的方位和病人躺的方位不同,图像上脏器的方位也不同,初学者容易搞不清楚,但探头上标记有主方向。还有一些小的探头做浅表脏器,如甲状腺乳房睾丸等。低频率穿透性比较好,频率越高穿透性越差。所以浅表脏器用高频率探头,看胎儿要用低频率。还有长棍形的探头,用来做阴道或肛门检查(如前列腺),探头要套好避孕套避免感染。根据需要采图,然后在计算机上保存,若采图较多,可按不同的系统做多个报告。检查体内脏器时,涂上耦合剂,探头与皮肤密切接触。然后其中一位同学为我们现场演示了超声检查体内脏器,通过图像我们看到了他的肝脏,静脉,动脉,其中亮的地方表明组织的致密性强。若血流是向探头方向走的,则是红色的,若血流时朝离开探头的方向走的,则是蓝色的,当然这是随机器而异的。根据多普勒原理,该仪器还可将血液流动的声音放大。看血流有无堵塞,有无波动,以及测心率都是根据的多普勒原理。另外还看到了该同学的胆囊,肾,脾脏等器官。因为超声不能穿透气体,所以不能看肺。

参观一楼放射科。主要是后台图像的采集打印曝光。图像采集系统可以将来自CT,核磁共振(MRI) ,超声波,和X光底片等不同图像源经过数字化以后协同病例一起存于电脑数据库中。该系统又提供了多种用于以其它系统兼容的软件和硬件接口,其中包括电话,DICOM,因特网络的数据传输。图像存储发送系统是一个网络和数据存储优化管理系统用于保证高效的数据分配和传送。图像处理和显示系统可以用来检索病例和显示图像。系统提供了多种科学的图像处理方法以便有效地显示不同类型的图像,比如脑部,胸腔,和骨架。该系统不仅可以显示静止图像,而且可以显示活动图像。图像还可以根据需要显示在多个高

分辨率屏幕上。

之后我们结束了只一天的实践学习。

心得体会:通过这一天的医院实地参观学习,加深了对医学成像技术的原理及其实际临床应用的了解和掌握,拓宽了我们生物信息学专业学生知识面,使我们意识到生物信息学不只是做基因、DNA等方面的纯生物学研究,还包括生物学及计算机信息在临床医学的应用。这为我们毕业以后的道路选择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余地。

医院见习报告

医院见习报告

医院见习报告

医院见习报告

医院见习报告

医院见习报告

医院见习报告

医院见习报告

医院见习报告

医院见习报告

《医院见习报告.doc》
医院见习报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