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论文]中学生作文“无什么可写”析因

2020-03-01 18:02:1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中国搜课网 http://课件 教案 试题 论文 图书 中考 高考 新课标

中学生作文“无什么可写”析因

[作者] 彭以槐

[内容]

“你在写作中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我们曾在2所城市中学、8所农村中学,近二千名学生的问卷调查和十多次学生座谈会上,向学生提出过这个问题。

“没有什么写!”大多数学生都这样回答我们。有这种苦恼的学生,初一年级占接受调查人数的72.4%,初二年级为73.6%,高一年级为78.1%,高二年级为77.7%。这种苦恼不仅农村学生有,城市学生也有;一般学校有此反映,重点中学学生也有同感。

为什么学生感到没有什么可写呢?综合学生意见,有如下原因:

课业负担重,学生感到生活单调枯燥。有的学生说:“我们每天浸泡在作业里,书本里,做不完的作业,看不完的书。”有的打趣地说:“我们每天都在做‘几何题’,家庭——学校两点联成一线,或寝室——教室——食堂三点构成一个平面。”有的学生痛苦地说:“我们是一头负重的牛,有苦难言。”

沉重的课业负担给作文教学带来什么后果呢?一是缺乏生活乐趣,没有时间也没有兴趣去反映自己的生活、赞美我们的时代:二是人与人之间往来减少。大家都闷在作业里,连说句笑话的时间都不多;三是活动太少,有的学校连课外文体活动都取消了,个人的兴趣和爱好受到压抑。不少学生说,如此单调,枯燥的生活,叫我们写什么呢?

留心周围的人和事不够,是造成“没有什么写”的又一重要原因。在座谈时,学生都说,老师叫我们多观察、多思考,多多关心周围的人和事物,但是我们很少观察,懒于思考。我们问为什么会这样。学生说,一是课业负担重,没有心思观察;二是觉得生活中没有值得观察的,每天都是走重复的路,做重复的事,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没有了;三是没有养成观察思考的习惯,遇事很少盘根问底,一看了之,过身就忘了。四是不会观察,有的说老师没有教我们观察的方法;有的说,老师讲了观察的方法,但真正观察时又忘了。

读书量少而面窄,是造成“没有什么写”的第三个原因。多读书是丰富写作内容重要途径之一。可是我们的学生,读的课外书不多,而且偏重于作文选,升学考试指导书,武打言情小说之类。

学生之所以阅读量少面窄,主要原因有:一是课业负担重,时间紧,无暇顾及课外书;二是心理上压力大。别人都在紧张地学习,自己却在看课外书,似乎不时会遭到老师和同学的谴责,看本课外书像做贼一样,得偷偷地看,三是书少。我们随机调查了21所农村中学的藏书量,平均每一师生为1.89本。其中6所没有一本书,7所只有对教师开放的少量书,4所因无房子暂不开放:就是说,这21所学校中,有17所学校的学生借不到书,占80.95%。学生借不到书;书贵也买不起。四是相当部分的家长和教师不准学生阅读课外书,认为看课外书“看野心”“分散精力”,只有课本才是“正经书”。有的教师和家长只肯看习题解答、作文选之类书籍,其他均在禁阅之外。

老师命的题难写,指导不力是造成没有什么写的第四个原因。据调查,有些老师命的题大致有这样几个比较普遍的问题:一是陈旧不堪。一个题目从小学写到中学,经常出现。学生说看了这些题目,感到厌烦、勾不起一点写作欲望,只好提笔勉强凑上几句,以塞其责。二是限制太死。学生的经历不同,见闻不同,感受各异,但有的老师的命题,圈子小,范围窄。学生说,为什么不给我们一点点选材的自由?三是大而不当。“纪念鸦片战争150周年”“观《大决战》有感”,这样的题目,学生感到无从下手。四是逼人编造。有的学生说,猫捉老鼠多在黑夜,亲眼所见者不多,而老师却以“猫捉老鼠”为题让我们记叙其过程,我们不编造怎能完成任务?

中国搜课网 http://

提供中小学全科课件、教案、论文、中高考试题、新课标资源、电子图书搜索与下载服务。

中国搜课网 http://课件 教案 试题 论文 图书 中考 高考 新课标学生希望老师加强指导,指导他们审题,指导他们选材。他们认为,如果老师指导得法,他们也不会为作文“没有什么写”感到特别苦恼。

学生感到作文“没有什么写”,是个带普遍性的现象。1987年国家教委组织的全国初中三年级语文教学抽样调查,通过三千多篇作文详细分析得到的结论是:“作文内容(主要是观点和材料)弱于表达(主要是语句和条理)。无论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语言表达基本功极差以及不知所云令人无法卒读的毕竞是极少数,前者占1.2%,后者占1.6%,学生一般都尚能表达一定的意见,但内容却每每单薄,空泛,这是很普遍的现象。”(《全国初中语文教学调查与分析》第35页)内容单薄,空泛,证实了学生反映的“没有什么写是写作中最大困难”确系事实,并非无病呻吟。学生的意见,切中了作文教学的要害,值得重视和研究。为什么会感到“没有什么写”,学生陈述了多方面的理由,但如果我们进一步深入思考,就会发现这里既有其外部原因还有作文教学本身的原因。就后者来说,我以为有几种关系的认识和处理欠妥。下面就其内部原因作点浅显的分析:

一、一般文章的写作与学生作文

所谓一般文章,指的是成人日常生活应用写作与作家的创作。学生作文是练习性的,不能与日常生活应用性写作,尤其是作家的创作等量齐观,同一要求。然而在作文教学中往往出现过高的要求,有的将一些文学创作的理论和名词术语运用于中学生作文教学中。不是曾用过“政治标准第

一、艺术标准第二”去评析学生作文?不是曾要求学生“讴歌我们的时代”“抒人民之情”?有的对学生作文过高的评头品足,要求人物形象个性鲜明,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语言不只是通顺,还要求准确,生动;立意要精巧,要站得高,看得远,这不是把学生作文当成作家的创作,违背了学生作文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按这样高的标准要求学生作文,学生怎能不感到高不可攀,“没有什么写”或“不好怎样写”呢?

可是另一方面,学生作文和一般文章产生的过程却又应该是相同的。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学生作文应该与一般文章产生的自然过程相一致,学生作文应该朝着这个理想境界去努力。”(《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一般文章的产生,首先要对客观事物有所感知、然后对感知的事物进行筛选、加工、提炼,最后运用一定的语言文字和写作技巧,把客观事物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外化为作者奉献于社会的精神产品。从信息论角度来说,就是要经历“信息的输入——信息的储存、加工——信息的输出”这样的过程。

《中学生作文“无什么可写”析因》一文由中国搜课网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国搜课网 http://

提供中小学全科课件、教案、论文、中高考试题、新课标资源、电子图书搜索与下载服务。

中学生日记都可写什么

作文没话可写

中学生语文作文

中考英语作文预测 (可写)

无因管理案例

中学生作文课题论文

小学高年段主题作文教学现状析因及对策 论文

试卷分析课教学初探 可写论文

作文评价因你而精彩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论文:如何提高中学生作文

《[语文论文]中学生作文“无什么可写”析因.doc》
[语文论文]中学生作文“无什么可写”析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