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小结

2020-03-01 19:15:3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音乐三生课堂教学环节模式探索与研究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教育要关注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充分调动他们的主体意识,为他们创设参与体验、主动探索,积极实践的条件,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艺术活动,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独特性和价值,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以期实现学生在真正生活世界中人格的完善,精神的丰富。”可见新课改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课堂是生成的而不是预设的,教案应是“外出旅行时的指南针,而不是有固定路线和时刻表的火车”。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谈谈如何关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动态生成”。

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他们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参与课堂教学。教师绝不能再独霸课堂,应当特别强调课堂教学时空共有、内容共创、意义共生、成功共享。动态生成昭示着教学不只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相加,而应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教师和学生教学相长、共同提高。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的交流过程,教学过程充满了热烈的情感和情绪,是营造民主、平等、和谐、开放氛围的重要原因。学生准确、自然地运用表情、动作表现音乐的情感的关键还在于我们教师。只有教师进入角色,情不自禁,学生才能随师“入境”,亦情不自禁。所以教师要使自己形象而真挚的表“情”,在教学中“说”得动情;“跳”得形象;“演”得逼真,给学生一个听得到,看得见,体会和感觉得到的情感世界,激发学生兴趣盎然的感知、体验、表现和创造音乐。

1、巧设善意“陷阱”,引发生生“冲突”

学生的生活经历、经验积累、认知水平、知识背景、思维方式等往往不尽相同,由此而产生生生之间的争辩常常可以激起更多学生的思维火花,引起更深人思考和更广泛的讨论,从而促进更高质量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老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思维特点,针对具体内容充分估计学生的思维可能性,巧妙地设置善意“陷阱”,自然引发生生间的争辩。

有这些丰富的创造?孩子的个性深化了教材,学生的心灵就像多彩的世界。

2、组织探索交流,促进有效互动

学习需要独立的思考,也需要伙伴的合作。每个学生是否经过自身充分的思考也是实现有效交流的前提。而在与其他伙伴紧密、丰富的合作中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交流自己的所思所想,有助于学生更深层次的探索和发现,也有利于学生在认知、心理、情感几方面获得成功的体验。所以,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独立探索和合作交流是相辅相成的,根据具体情况合理组织学生的独立探索和合作交流,促进有效互动。第一要保证学生有一定独立思考的时间。第二要提供交流的内容,组织不同形式不同级别的师生、生生间、小组与小组间、小组与个人间的交流讨论,形成多元网络式的互动。

3、扩大合作时空,创造生成机会

由于受时空等的限制,在传统课堂里往往发生“说不清”“想不明”的现象,使交流互动“受阻”。随着信息技术逐渐被用于教育、教学,教师不但可以充分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来创设逼真的现实情景,形象展现思维的过程,还可以将无限的时空引入课堂,使合作更广泛,更深刻,在合作中实现生成。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给孩子一个轻松的生成环境,音乐教室不是唯一的空间。扩大合作时空,创造生成机会,让我们的教学变得多彩亮丽。

在预设式的课堂教学中,教学把教学过程当做一种理想状态来设计,不允许出现任何偏差,从而使得教学过程人为地变得呆板枯燥,学生没有兴趣学习。动态生成式教学追求真实自然,敢于“暴露”意料之外的情况, 学生的思路即便是错误的,却也反映了学生的真实思维状态,至少可以为教师提供许多不曾料到的信息资源,使得教师可以及时地获得第一手资料来调整自己的教学,更好地实现学生主体性发展。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中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仅为学生

音乐素养的提升创设了一个生动而丰富的情景,而且为教师自身的成长提供了富有挑战性的历练平台。

音乐教学工作小结

音乐学科小结

七年级音乐小结

音乐课堂小结

阶段小结音乐

音乐培训班小结

音乐活动小结

奥尔夫音乐小结

奥尔夫音乐小结

音乐学科小结

《音乐小结.doc》
音乐小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