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品牌形象塑造探析

2020-03-01 23:55:4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民营企业品牌形象塑造探析

绥化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章琨

摘要:民营企业文化在品牌内外部系统优化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企业文化的塑造和品牌创新与品牌质量管理是民营企业品牌塑造系统的双支柱。民营企业文化的塑造应当以品牌文化为核心。

关键词:民营企业;文化品牌;塑造

一、民营企业文化综合评价

1.企业价值理念分析

(1)经营性价值理念分析。民营企业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基本上具备了市场经济下对企业诚信的要求,能够主动地去适应市场需求并能动地进行创新,能够快速地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与其他企业合作能以双赢理念作为指导思想,但是总体而言民营企业缺乏必要的反危机意识。

(2)管理性价值理念分析。民营企业在管理中,往往出现员工的责权利不对称的情况,这也是目前社会对民营企业的总体印象。民营企业的管理决策往往是由高层管理者直接做出,员工很少参与,并对决策内容知之甚少,管理缺乏双向互动。民营企业基本上没有企业利益与员工利益一致化的意识,企业缺乏利益共享共担性理念,员工也缺乏自觉性和积极性。企业的人本主义管理,多数只是停留在字面或口头之上。

(3)体制性价值理念分析。民营企业,缺乏内在员工价值观和企业主流价值观相融合的机制,容易产生企业文化的多样化局面,导致企业缺乏内部凝聚力。企业管理层对于企业文化的功能和作用机制认识较少,企业文化意识淡薄。

2.企业员工素质现状

从对民营企业管理者素质的调查中,我们发现,约46.4%的企业管理者具有全面的管理技能,只有28.9%的管理者熟练掌握了公司的各项业务,56.5%的企业管理者能较好地处理人际关系,43.3%的企业管理者善于激励员工,32.0%的管理者能够对员工的成长产生影响。民营企业从业人员中,科技人员的比例为45.0%,其中拥有高级职称和中级职称的比率分别为6.4%、18.8%,硕士、博士毕业生的不断加入(2003年占6.0%),使从业人员的素质不断提高。高素质员工的加入,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但是这些人才的智力资源往往不能通过一个较好的企业平台来为企业服务,而他们的个人价值观也往往无法与企业的价值观相融合,使得他们缺乏归属感,导致了企业人才流动率居高不下。

3.对民营企业文化的综合评价

目前情况下,除了其中的少数企业己进入了自觉推动企业文化管理的阶段外,大多数企业对认真推行企业文化管理,还不太在意或心有余而力不足。现有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价值理念,许多是在长期经营中自发形成的无意识积累而成,带有一定的经验色彩,零碎并且不稳定。虽然多数企业提出了文字性的经营理念、经营使命、经营价值观等,但往往带有一般性、模仿性,缺乏个性和适应性,很难实行或者企业并不打算下大功夫实行。真正实行的往往是企业创业者自发形成的价值理念,它们的推行和对企业经营的主宰,降低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二、塑造学习型的民营企业文化策略

在全球经济日趋一体化的今天,企业不仅仅是一种经济组织,更应是一个团结协作的学习型组织。企业管理在由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向文化管理的转轨中,经营理念、经营哲学、价值观念都发生了深亥蜘变化;企业间的竞争也逐渐由质量、价格、服务等方面转向学习力的竞争。学习型企业文化作为张扬文化力的依托,对于改善企业经营模式,提高管理水平,

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塑造企业形象和品牌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创建学习型企业文化己成为现代企业有效管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民营企业的品牌文化,根据其品牌定位的选择可以归结为顾客导向的、民族的、发展民族高科技产业三个要点。做民族品牌的定位,需要实施顾客导向、向顾客提供超值服务和发展高科技产业的定位,要求企业能够不断的创新和学习,建立在这种市场定位的品牌文化之上的企业文化,必然是学习型的企业文化。民营企业学习型企业文化的塑造,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1.立足品牌文化,提炼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构建学习型企业文化,应以创新企业经营理念、培育核心价值观统揽全局,这也是塑造企业文化和进行企业文化管理的第一步:

(1)结合品牌定位提出或改进企业经营理念。民营企业要打破传统的以追求经济效益为唯一目的观念,应当树立企业、员工、顾客、合作伙伴和社会公众多赢的经营理念。民营企业的经营理念要与自己的品牌定位结合,以服务顾客、服务社会、发展民族产业为核心。

(2)构筑独具特色的企业价值观体系。在总结提炼企业历史文化积淀的基础上,吸收先进的现代市场经营理念,形成独具特色的企业精神、企业形象、企业作风和企业道德准则。

(3)构建完备的企业思想体系、行为准则和科学的管理模式。企业要建立完善的思想体系、行为准则和科学的管理模式,应当从企业的生产和运作管理、安全管理、技术创新、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考虑。这样,企业就将经营理念和价值观渗透到管理制度、经营实践和员工的行为方式中,在企业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和创新,以独特经营理念和核心价值观为学习型企业文化的构筑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2.建立企业共同愿景,营造企业团队合作精神

建立共同愿景,一方面可以为员工、班组.、部门、企业设定一个近期和远期目标,明确员工的努力方向,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另一方面,可以凝聚团队的向心力,发挥每一个员工的自主精神、创造潜质和主人翁责任感,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强烈的价值认同感和巨大凝聚力,实现员工在企业统一目标下的自主经营和自我管理。

建立共同愿景,要在对企业过去和现在的经营文化高度提炼的基础上,结合发展战略目标和经营思想提出企业的总体愿景,并以此为核心建立各职能部门甚至个人的愿景,从而形成以企业经营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愿景体系。建立共同愿景,还要注意分别建立长期愿景和近期愿景。长期愿景是一种共同的信念和追求,要有鼓动性和感召力;近期愿景应尽量具体化,便于操作和实施。

3.创立立体文化环境,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加强学习型企业文化建设,应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管理体制结合起来,坚持系统思考,在机构设置、战略研究、机制运行、资源配置、科技进步、环境建设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都要不断注入新的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层次,使企业文化的精髓有机地融合到企业管理的各个层面中去,从而建立具有丰富文化底蕴和科学内涵的现代化企业。通过创新健康向上的立体文化环境,营造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使广大员工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和影响,从而培养员工忠诚、敬业、奉献的高尚品质。

4.建立学习型组织

创建学习型企业文化,必须通过建立学习型组织,将学习型企业文化固化。民营企业要成为学习型组织,应结合自身特点着重采取以下途径:

(1)企业要想将自身改造为学习型组织,必须从建立适合于学习的组织结构入手。学习型组织是以信息和知识为基础的组织,其管理层次比传统结构要少得多。学习型组织强调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尽量减少企业内部管理层次,可以使组织更适于学习和建立开创性思考方式。此外项目管理、团队工作、界面管理以及并行工程等都有利于组织开展系统性的学习。

(2)企业要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并注意积极地向外界学习,组建知识联盟。知识联盟有助于组织之间的学习和知识共享,使组织能够开展系统思考。知识联盟将比产品联盟更紧密和具有更大的战略潜能,它可以帮助组织扩展和改善自己的基本能力,从战略上创造新的核心能力。因此任何想成为真正的学习型组织的企业都不应忽视知识联盟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孔凡杰,郭信聚;我国水泥企业品牌管理探析[J];企业经济;2005年05期

2、邢建伟;成长初期企业品牌塑造战略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张路红;我国企业国际品牌战略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4、张卫华,《论企业的品牌经营战略》,宜春学院文学院:品牌经济研究,2007.

5、叶明海,《品牌创新与品牌营销》,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6、何佳讯,《品牌形象策划》,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 2000.

餐饮设计何以塑造品牌形象

品牌形象塑造研究的论文

农村信用社品牌形象塑造的策略研究

产品形象与品牌形象的塑造.

浅谈建筑企业品牌形象的塑造

餐饮招商策划公司品牌形象力塑造

品牌形象塑造传播的五种人性化趋势

品牌形象

树德中学招生宣传及品牌形象塑造方案

浅析广告口号对品牌形象塑造的作用

《民营企业品牌形象塑造探析.doc》
民营企业品牌形象塑造探析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