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城镇发展与农业现代化建设

2020-03-03 03:51:5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农村小城镇发展与农业现代化建设

喻国华

1.当代国际农村小城镇发展的特点

综观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小城镇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建设,按其特点可分为两种类型:

1.1 发达国家的城乡协调发展型

发达国家在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为了缩小工农与城乡在就业,收入和生活等方面的差距,稳定农村人口,提高农场主的收益,实施了一系列围绕农村小城镇发展的土地、人口、生产、投入、贸易及税收等政策和措施,形成了农场进行专业化生产,农村小城镇具备产前社会化服务和产后加工销售的地域分工协作格局,并依靠农村小城镇把广大农村和城市相联结,实现了城乡协调发展的目标。其主要做法:一是统一规划农村小城镇的建设,实现区域布局和产业分工。如英国在城市与乡镇之间建设绿色地带,区分生活区和工业区;法国在农村小集镇统一发展城市短缺工业、传统工业和手工业;意大利按照产业链要求,把农村小城镇发展成为紧密相连的企业群或“加工车间”。二是在农村小城镇发展中小企业,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1994年,在欧洲共同体12国的生产性企业中,中小企业(职工数在500 人以下的企业)占总体的69%左右。三是把农村小城镇建设作为农村地区工商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中心。农村小城镇不仅在文化、教育、医疗、交通、通讯、金融等设施建设和社会化服务等方面,具有现代工业城市的发展水平,还具备大城市短缺的专业化田园及优美的自然环境,已经发展成为与现代都市并重的经济活动场所。

1.2 发展中国家的乡村综合开发型

发展中国家把发展农村小城镇和改造传统农业相结合,开始于二战后亚洲一些国家的社区发展(CD)运动,这项运动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成功的不多。60年代以后,绿色革命给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小城镇发展带来了一些活力,但真正以乡村综合开发为核心的农村小城镇建设的全面兴起,则是70年代以后的事。这里又大致区分为三种情况:

1.2.1 以缓解乡村贫困为核心的印度乡村综合开发活动。在印度,遍及全国的乡村开发活动主要开始于80年代初。当时,政府主管乡村开发的部门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条件状况及其开发潜力,选择在贫困线之下的农户,通过投资、补贴等措施,提高农户收益。到80年代中后期,在1000人以上村庄着手修通公路;推动农民成立销售合作社,发展了4000多个初级社、400多个合作销售中心; 并在村庄一级建立信贷合作社、修建储藏设施、建立市场等。到90年代,为了进一步提高农业活力,依托村镇建设,引进农业加工技术,吸收农民参加以农业为基础的公司及不征收落后地区农业加工联合体所得税等,开始实施印度农业革命的10点计划。

1.2.2 以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为核心的泰国乡村综合开发活动。1982年,泰国政府公布了第一个明确的农村发展政策,建立了不同层次的农村发展的管理体系,并系统地开展了相应的工作。一是缓解贫困项目,涉及到38个省的12555个村庄,通过生产资料资助、公共设施改善、以及技术推广等,以提高800万农民的收入及生活水平。 二是乡村就业促进项目,通过财政支持改进干旱地区的水利设施,发展村镇非农产业,以提高就业和收入。1990年,极度贫困的村庄由1984年的5560个下降为180个。

1.2.3 以农业现代建设为核心的韩国新村运动。韩国新村运动是以政府行为和开发项目促进农民自发建设农业现代化的活动。从1970年开始,大致每三年作为一个阶段。首先以改善居住条件、修建公路,改良农牧业品种为基础,调动农民建设家乡的积极性。其后新村运动迅速向城镇扩展,发展成为全国性运动,开始大力兴建各种公共设施,在发展畜牧业、加工业以及特产农业的同时,积极推动农村金融、流通和保险业的发展。到80年代末,农村的经济收入与生活水平已接近城市水平,初步实现了农村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

2.我国农村小城镇发展与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同步分析

2.1 改革开放以前的近30年里, 我国农村小城镇和农村工业化发展受制于严格的户籍制度及住房、就业、教育等制度,进程极为缓慢。

新中国建立后,实行工农业分离发展战略,城市与农村分别封闭发展,依托小城镇的农村资金、劳动、技术、信息市场发育不良,非农产业发展缓慢,工农、城乡二元结构差别扩大。1957年以前,农民迁入城市就业比较自由,农业劳动力的比重稳定在80%左右;1958年至1960年的“大跃进”,城镇人口由1957年的9900万人猛增到13000万人, 农业劳动力的比重直线下降到65.8%。由于农业劳动力大量离开农业,这期间粮食产量下降了24.4%,迫使政府从1961年进行经济调整。但遣返农村人口和户籍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农民被局限于农村,农村小城镇基本上不具备经济生产、交换功能,而仅仅是以生活、行政为依托的地理单元。到80年代初,全国建制镇只有2200多个。

2.2 改革开放后,我国农业、乡镇企业、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农村小城镇的建设已成为我国发展农村经济、加速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改革开放以后,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非农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组合,农村有一亿多劳动力从土地中分离出来进入乡镇企业,有8000万人进入市场或活动于城乡之间,从事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和商业服务活动。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加速了农村小城镇的建设,到1994年全国建制镇发展到11985个。 小城镇的建设使农业的产前服务业和产后加工、销售、流通相对集中,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巨大容器和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相联结的纽带,成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巨大生长点和发展极。福建石狮、苏南盛泽、湖北孝感、山东寿光及河北白沟等,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工业小区、商贸中心,逐步形成了规模效益。

2.3 本世纪末到21世纪初,我国必须以现代化、社会化和城市化的小城镇建设为依托,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

按照国民经济现代化两步走的战略,到2010年左右,我国将初步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到2050年前后,全面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为此,小城镇建设将成为我国农村全面现代化的主要突破点:一是要依托小城镇的建设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二是要依托小城镇使农村

二、三产业的发展相对集中起来,以节约耕地和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三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的种养业要分化成产前、产中和产后部门,而产前和产后部门的发展又要依托于小城镇的建设。

目前,我国多数地方并没有把农村小城镇建设提高到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的高度上来,缺乏有效的长远的宏观调控机制和管理体系,制约了小城镇作用的发挥和潜力的开发。针对这些问题,从实现农村现代化的角度出发,要把农村小城镇的发展与农业现代建设结合起来,做到定位、定性和定量。

2.3.1 定位就是要把小城镇建设作为实现农村现代化的主要载体通过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乡镇企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的发展,发展农业产前服务业和农村第三产业,如交通、通讯、教育、卫生、旅游、娱乐、饮食、金融、保险及信息咨询,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为农民实现小康生活服务,为形成社会主义市场体系服务。

2.3.2 定性就是要坚持现代化、一体化和社会化的方向, 建设各具特色的农村小城镇 农村小城镇的建设要有超前性,坚持高标准、高起点的现代化要求,科学合理地布置生产、生活与服务等各项设施;打破城乡隔绝发展的状态,改革户籍制度,不能把小城镇的建设从农村发展中分离出去,而要把小城镇作为农民生产、生活与交换的场所,为农业提供产前服务和产后加工、销售与流通服务,形成家庭经营条件下的专业化生产和农村小城镇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一体化布局、社会化分工与协作的产业链。

2.3.3 定量就是要从农村持续发展的要求出发, 把握住农村小城镇建设的数量、规模和水平农村小城镇建设必须从地理区位、市场潜力、就业容量、产业布局、环境保护以及小康的要求等方面严格定量,避免不切实际的盲目攀比,大建大拆。有些地方,在市场化进程中不能坚持因地制宜原则,把市场经济简单化为建设一两个市场设施;有些地方按照大中城市标准兴建农村小城镇,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要求相脱节。这方面的教训值得注意。

3、我国农村小城镇发展与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总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现代生产要素的投入,新技术的应用加快了农村经济的增长,农民参与全社会利益分享的局面正在逐步形成。但多年来形成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却依然存在,并呈继续扩大的趋势。目前,我国形成了明显的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平均每省建制镇东部455个,中西部只有362个。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全国范围内的农村小城镇建设将继续不平衡发展,农业现代化发展将呈梯度推进态势,形成各具区域经济特色的发展模式。

3.1 东部发达型

在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已经基本完成了工业化初期和中期发展目标,正向工业化后期迈进。如苏南地区所属的12个县市均为全国百强县;在全国百强镇中,分布在苏南地区的有45个,几乎占到了一半。农村小城镇发展与农业现代化建设已开始步入发达阶段。如江苏省昆山市依托20个乡镇的开发小区,1994年已开办工业企业447家,职工总数27万人,完成工业产值32亿元,上交税利1.8亿元,分别占昆山市工业产值和上交税利总数的57%和60%。同时共享基础设施,还节约资金10%—15%,节约土地5%—10%。在广东省东莞市, 通过引进资金、技术与人才,发展基础设施,依托城区为中心,镇为卫星城,管理区为小镇,发展了电子家电、纺织服装、食品饮料、五金机械、建筑材料、医药等六大支柱产业,1994年仅出口创汇就有12.6亿美元,已基本上成为“城中有镇、镇中有城”的现代化发达地区。目前,这些地区正大力发展

二、三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城市化水平,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向现代化迈进。

3.2 中部发展型

在我国中部地区,主要是大宗农产品粮、棉、油、肉的生产区域,农村小城镇的发展与农业种养业及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密切相关。如江西省石城县,通过对耕地使用权实行租赁、转让,涌现出2hm[2]以上的田园庄主300多个,同时也使一批农民从土地上分离出来,1994 年该镇村级集体经济纯收入在10万元以上。辽宁省北镇县,通过贸工农一体化建设,结合农村小城镇发展,建立了一批产值达20亿元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建设了33个专业批发市场,199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59元。依靠农业的产前服务业和产后加工业的发展,带动小城镇建设,形成的“基地生产加城镇企业加工”模式,将是中西部地区发展农村小城镇的主流。

3.3 西部起步型

在我国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发展迟缓,农业仍以种养业为主,多数地区仍以解决温饱、摆脱贫困为发展目标,农村小城镇建设落后。如云南省昆明郊区县宜良县,1994年共有各类乡镇企业8235个,从业人员33000人,大多数属于分散的个体私营商饮和运输户, 很少依托于该县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和城市工业的辐射,使乡镇企业在技术与规模上难以参与市场竞争,使原已转移出的农村劳动力又回到农业,农村小城镇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在宁夏平罗县,乡镇企业在90年代虽然发展迅速,但仍限于面粉加工、砖瓦原煤、采石和铁木制具等,结构层次低,1994年,总产值仅2.3亿元, 农村小城镇仍然是多年形成的自然村集,缺乏基本的公共基础设施。这类地区农村小城镇的发展,要依靠当地资源的综合开发,提高农产品商品率,在集市基础上,发展专业性的集贸市场,批发市场,组建农产品加工、运输等公司,并建立各类农民供销合作组织,发展

二、三产业。

4、结论

目前,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我国的城市与乡村,仍是发展脱节的两个社会区域,农村办农业、城市办工业的传统格局仍未被打破,农村小城镇的发展仍延续大中城市的做法来运行,农业被定位在乡村,而乡镇农业、农村第

二、三产业仍无法定位,这与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乡镇企业发展登新台阶、农村非农业要大发展,农村把社会化服务业的建设距离仍很遥远。必须把农村小城镇的发展作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一件大事来抓,以推进农村现代化、城乡一体化进程。

4.1 把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结合起来,加速农村小城镇发展

当前农村小城镇的发展,必然涉及到一系列的资源组合与配置问题。把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结合起来,必须要改革过去的国家一统到底的做法,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福利、卫生环境等社会性建设事务、分层次规划与布局等方面,要以国家宏观政策与措施加以指导;在产业发展、公司组建、劳动力组合、合作组织等城镇内部事务中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增强小城镇的经济功能,加速农村小城镇的发展。

4.2 把农村小城镇与农业现代化建设结合起来, 加速农村现代化进程

农村小城镇是现代化农业产前服务业和产后加工、流通和销售业的主要载体,必须把其发展纳入到农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服务的总格局建设中去,结合市场潜力,农业生产潜力,就业容量,按照小康生活的水平,提高农村小城镇的潜在功能。走乡村农业加城镇企业的路子,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

4.3 把城市发展和农村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 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

抓住城乡协调发展的结合点,把农村小城镇作为城市与农村联结的桥梁,依靠小城镇接受大中城市的人才、资金、技术的辐射,逐步形成城乡一体化的产业格局和市场体系,缩小工农、城乡差距,在户籍、土地、资金、产业和社会政策等方面,平等对待并重点支持农村小城镇的发展,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

小城镇现代化建设调查报告

小城镇现代化建设调查报告

小城镇现代化建设调查报告

小城镇发展与农村现代化

小城镇现代化建设的典型调查

小城镇现代化建设的调查报告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全区农业现代化建设情况汇报

湖北农村小城镇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湖北农村小城镇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农村小城镇发展与农业现代化建设.doc》
农村小城镇发展与农业现代化建设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