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方案

2020-03-01 19:46:4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方案

评价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的有效手段,它贯穿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理念与评价方式反对用考试和量化的手段把学生分等划类,主张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学生评价本身是一个教育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与他人协商共建、互助关怀,充满民主和平等的发展过程。

(一)评价的主要原则

1、突出发展。评价的目的在于推动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新的发展,不在于给学生下结论、分等级。只要学生经历了活动过程,对自然、社会和自我形成了一定的认识,获得了实践的体验和经验,就应该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

2、注重过程。本课程评价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以及他们是如何解决问题的,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能力的提高、情感的体验、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而不仅仅针对他们得出的结论。

3、体现多元。本课程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标准多元、评价内容与方式多元,要避免教师评价唯

一、结果唯一的现象。

4、关注差异。关注每个学生的差异,注意给信心不足的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尽最大努力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需求,特别是情感精神方面的需求。让每一位学生“活”起来、“动”起来。

5、强调自评。重视学生自我评估、自我调整、自我改进,使学生及时反思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得失,以便更好地规划自己未来的行动。

(二)评价的主要内容

1、活动过程中行为能力及其发展状况。主要包括:活动主题或活动项目的选择和确定的状况。要评价学生活动主题或活动项目的意义、学生在主题或项目选择和确定中的作用。它包括:

(1)提出问题的能力。在活动过程中,通过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逐步形成质疑、探究的能力。

(2)活动方案的制定状况。要评价学生制定活动方案的能力。 (3)活动过程的具体行为方式。要评价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具体行为,如行为的合理性、行为方式的多样性、具体的操作方式。 (4)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要评价学生是否不拘泥书本,独立思考,标新立异,大胆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并积极主动地去探索,要评价学生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所显示的探究精神和能力。

(5)活动的总结情况。要评价学生在总结、汇报、交流阶段的综合表达能力。

2、活动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感发展。主要涉及行为所反映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状况。

(1)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状况。

(2)学生在活动中的合作精神。如是否认真参加活动,努力完成自己所承担的任务,能否与他人合作,采纳他人意见等。

(3)学生各种良好思想意识的发展状况,如环境保护意识、社会责任感、服务意识、安全意识、效率意识等等。

(三)评价的主要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学生评价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作品鉴赏与分析、学生自我反思、小组答辩、教师观察评价、成长记录袋评价、评价表分析等。

1、成长记录评价

(1)学生在记录中记下自己的作品,学生放的作品大多是活动计划、调查问卷、收集的资料、日记等。

(2)指导教师对学生作品提出一定的要求。如感受最深的一次采访,“我的新发现”等,引导学生开始审视自己的作品。

(4)教师设计一些小栏目。如收获园、新发现等,逐步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和独立性。

2、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指学生按照一定的标准对自己在参与主题研究过程中的态度和成效做主观性评价。这种评价方法为学生加强实践活动体验,记录活动原始感受。

3、问卷调查评价

在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前,进行一次问卷调查,做好原始记录,待活动进行一段时间后,再做一次问卷调查,将两次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就可以揭示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一些阶段性变化。

4、成果展示评价

在实践活动的不同阶段,将学生的小制作、小发明、科技小论文、调查报告、设计方案等具体成果公布于众,或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安排展出,让学生感受成功、体验喜悦、协作共勉。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生评价方案

综合实践课程评价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评价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问题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评价制度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方案

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方案.doc》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方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