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与政策论文

2020-03-03 02:38:0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形势与政策论文

内容提要:权力是一种可交换的社会资源,权力最基本的特征是不平等性和可交换性。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①

关键词:权力腐败,权力制约②,权力监督③,反腐败,

引言:权力导致腐败,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正如卡洛斯·艾伯特·罗赞斯基说的:“腐败是一种所有社会都会出现的症状,它即可见于最庞大的上层建筑,也可在最微小的团体中找到痕迹。”在市场经济下的中国,腐败案件更是层出不穷,大到国务院部委官员,小到村民自治的设立的村官,腐败现象的扩大严重影响了市场经济的建设,导致社会的动荡。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样去防范和治理腐败呢,下文中将分析我国权力腐败产生的原因和治理的对策。

一 我国权力腐败的现状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我国是世界上较为清廉的国家之一,但就是从那个时期开始,我过进入了向市场经济、现代化经济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由于人们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相关制度的不完善甚至缺失,加上巨大利益的诱惑,失去制约的权力变成了为一己谋利的工具,腐败现象已在我国迅速地滋生并蔓延开来。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虽然始终在坚持不懈地进行着反腐败的斗争,但是,今天社会中的腐败现象依然十分严重和普遍,已经成为关系着我党生死存亡的大问题,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已成为我党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

从上个世纪我国第一贪官刘清山、张子善被查处开始,中国大大小小的贪官前仆后继,贪污腐败案件呈现出了愈演愈烈之势,贪污腐败的方式也出现了多样化、灵活化,规避惩罚的手段也越来越多。中国的贪官们甚至利用国际法律制度的不完善规避本国法律的制裁,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大贪官赖昌星,直到现在为止引渡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贪污腐败官员也呈现出了高层化,比如去年查处的有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原局长郑筱萸,国家统计局原局长邱晓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原书记陈良宇,山东省委原副书记杜世成等都是省部级的高官,他们身居高位,一举一动都可能影响到普通民众的生活,我们不难想象这些造成的恶劣影响是不可估量的。今年河北省的三鹿奶粉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官员的玩忽职守,不顾百姓死活最终造成了灾难性的损失,不仅导致了整个中国奶粉行业的大萧条,更损害了民众健康和生命,严重影响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地位。同时,贪污腐败有呈现出了集体化,团队化,一个地方大大小小的官员相互勾结,为了私人利益共同的铤而走险,湖南郴州腐败大案,涉及158名郴州市大大小小的官商,让人真是“叹为观止”,上海社保基金案牵扯的金额和人数也许也是相当的可观。

二 权利腐败产生的原因

权力是一种可交换的社会资源,权力最基本的特征是不平等性和可交换性。权力的可交换性,是指权力作为一种外在型的能力,其可在一定的条件下中,通过权力主体的更换而发生转换。权力主体所拥有的权力,是外在于自己的利益,当他履行相应公共职务时,他就有权力,当他离开这一职务时,则会丧失权力。“有权不用,过期作废”,权力的可交换性容易导致权力的异化,而权力异化之所以能够产生,又与权力主体把自己所掌握的权力作为“商品”用以交换私利相联系,即“权力和金钱的交易”。因此可以说,权力的可交换性奠定了“权钱交易”的基础,而“权钱交易”则必然导致权力腐败。

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正是这些人手中掌握的绝对权力太多,加上又缺少必要的监督,这就为权力腐败提供了很好的温床,有了手中没有限制的权力,自然而然就会滋生贪污和腐败。

当然思想方面也是导致权力腐败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文化影响了每个人的思想,“官本位“思想在这个社会仍然很有市场,“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人们普遍认为“当官”不仅有面子,而且“利润”也很丰厚。没有“当官”的做梦都想着“当官”,当了的拼命的往上爬,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越往上就越能够为自己谋取更多的利益,实现自己各方面的欲望。

三 权力腐败的治理对策

从上面论述我们可以看出,目前我国由权力腐败导致的贪污腐败案件层出不穷,怎么样高效,快速,及时的治理权力腐败已经成为了当务之急,目前我国的权力腐败治理主要有事前和事后两种策略,本人认为两者兼具利弊。事情治理往往是最有效的方法,它不仅效率很高,而且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节约资源。因为这是从源头治理,所以它可以有效的控制因为权力腐败而产生的不利的后果。但是反过来看,正是因为事前治理是从源头控制权力腐败的产生,而这些现象往往都在萌芽之中,去发现并且及时阻止就成了一件执行起来很困难的事情。再者,就算能够及时发现权力腐败的前兆,怎么样去调查,没有证据也难以下手,这其中又会牵扯到很多的程序问题,也就是说怎么样建立事前治理这样一个机构和设立相应的规章成为一个难题。事后治理一般来说是亡羊补牢,往往是权力腐败的恶劣的结果已经产生,相对于事前治理,事后治理显示出了它软弱性的一面,它不能改变权力腐败导致恶劣后果的既成事实,不能从根本上减少权力腐败的产生。然而,因为事后治理一般是运用法律的手段去追究责任人,对于还没有产生的的后果及时阻止,在方法上它的执行力更强,而且对于责任人的追究往往可以起到一种震慑的效果,已经减少后继权力腐败的产生。事实就是的说,事前的防范往往比事后的追究更有效,但是由于事前防范的本身的执行方面的困难,这些年我们国家始终是事后的治理的占了绝大部分,但是建立和完善事前的权力腐败防范体系也成为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这个历史大背景下,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和政策以遏制越来越严重的腐败现象的产生,本人认为,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此,关键是党和政府认识到了腐败在中国这块土壤上的存在,用理性的眼光去看待它,并且有决心和毅力为致力于消除腐败而不懈的努力。胡锦涛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有明确的论述:“全党同志一定要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深化改革和创新体制,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形成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权力运行监控机制”。

我认为要出根本上防止腐败,最基本的手段是加强权力的制约和权力的监督,这就要求必须按照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要求,积极进行理论创新和体制创新,建立起能够适应时代要求的有效约束权力、预防腐败的真正管用的反腐败监督机制。实践中对机力的制约机制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包括:权力之间的制约—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等各种权力之间的分立和制衡;权利制约权力—把权力分散或分解为权利,使尽可能多的权力权利化;以责任制约权力—以责任的收缩性、被动性、给付性对权力的扩张性、主动性、利得性的制约与抗衡。而权利制约在所有制约机制中居于最核心的地位。2007年9月国家预防腐败局应运而生,成为了新时期权力制约的有力机关,对于预防和打击腐败,保持党的先进性,建设和谐的社会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

虽然如此,腐败问题仍然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问题,要彻底的根除腐败必须经过好几代人的努力,我认为为了彻底的根除权力腐败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做起

1 进一步完善我国在防范腐败方面的立法,建设一整套预防,制约,监督体系以及事后责任追究的程序,为防腐寻找更好的法律依据。

2 加强政府政务公开化建设,让政府官员、权力主体接受社会公众、舆论的监督,真正的做到政府工作透明化才能让一些权钱交易无处生存,可以从根本上减少权力腐败的产生。

3 加强对下一代的培养,儿童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怎么样会影响整个国家的文化,对他们进行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培养,对于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减少和降低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对他们的影响尤其重要,只有培养他们反对腐败的意识,才能从根本让腐败没有生存的土壤。

4 以奉养廉,提供“不愿腐败”的经济条件,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提供给公职人员较高和稳定的经济收入,就不会有人为了贪小便宜而失去较为丰厚的工作报酬和生活保障。

5 建立独立于行政机构之外的权力监督机构,权力腐败产生一般在政府机关,建立独立于行政机构之外的监督可以不受行政机构影响而独立行使自己的监督职权,这样的监督体制会比行政机构内部的监督更有效,效率更高,对权利监督也将会成为最有力的方式。

四 总结

腐败是一个历史问题而不是一个社会问题,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腐败现象终究会失去市场,成为历史。人民群众这个历史的创造者终将打败腐败,把人类社会推向一个更高级,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

①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中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② 是指国家权力的各部分之间相互监督、彼此牵制,以保障公民权利。 ③ 一种特殊的权力制约关系,是权力授予关系的重要体现,也就是委托权对受托权的监督和督促。

形式与政策论文

形式与政策论文

《形式与政策》论文

形式与政策论文

形式与政策论文

形式与政策论文

形式与政策论文

形式与政策论文

形式与政策论文

形式与政策论文

《形式与政策论文.doc》
形式与政策论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