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活动说课稿:吹泡泡

2020-03-01 20:37:1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中班科学活动说课稿:吹泡泡

一、说设计意图:

我一直认为幼儿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应该再注重静态知识的传递,而应该注重儿童的情感态度和儿童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他人及环境的积极交流与和谐相处的培养上。因此,我在科学教育活动内容选择上特别注意活动内容\"源于生活,缘于兴趣\"。中班科学活动《吹泡泡》就是我用巧妙的方法引导幼儿生成和建构的新主题。在一次游戏中许多幼儿兴趣都集中在\"吹泡泡\"游戏中,幼儿你一言我一句的说\"为什么泡泡有的会飞、有的容易破、有大有小……\"等等,由于幼儿受到无意注意和表象性思维等特点的左右,对泡泡的探索缺乏深度。所以,在幼儿\"玩\"的过程中,我以玩伴的身份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借助\"你们发现吹的泡泡有什么秘密\"这个开放性的问题,与幼儿有效地互动自然生成了这个主题。目的在于保持幼儿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使他们从小就善于观察和发现;从而感觉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让幼儿们真正理解科学、热爱科学,达到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学习目的。

二、说活动目标:

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建构知识的能力,我为本次活动制定了如下三条目标:

1、运用各种感官感知泡泡的特性,了解不同形状的工具吹出的泡泡都是圆的。

2、尝试运用记录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发展学习的自主性。

3、在探究活动过程中,体验发现的乐趣。

三、说活动重点、难点:

此次活动设计的最终目的是激发幼儿更深层的探究\"泡泡特性以及不同形状的工具吹出的泡泡都是圆的\"欲望。因此我将本次活动的重点确定为\"运用各种感官感知泡泡的特性,了解不同形状的工具吹出的泡泡都是圆的\"。将\"尝试运用记录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发展学习的自主性\"确定为本次活动的难点。

四、说活动准备:

1、教师收集的各种形状的吹泡泡工具:圆形(每人一个),三角形、正方形……(每组若干)。

2、每桌一盒水彩笔、若干张记录纸。

3、展示板、胶水、抹布。

五、说活动方法:

为了构建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让幼儿在自主状态下主动建构知识和经验,体现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学习,以此提高教育的有效性。我有意识运用了以下三种教育方法:一\"顺\",二\"引\",三\"助\"。

\"顺\"即顺应幼儿的活动,为他们提供有关主题的资料及活动所需的材料、时间、场地等等,使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探索。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给足幼儿自由的时间与空间,提供丰富的材料,\"顺\"应幼儿的探索活动,幼儿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他们发现问题、寻找问题答案的能力和潜力都能得到真正发挥,为建构新知做铺垫。

\"引\"即用巧妙的方法引导幼儿生成和建构新的主题或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观察思考和设置开放性问题的策略,以玩伴的身份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借助开放性的问题,与幼儿有效地互动。让幼儿\"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变接受性学习\"为\"自主建构学习\",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以此解决重点难点。

\"助\"即教师在适当的时候\"助\"幼儿一臂之力,对幼儿进行点拔,借助当时的情景、材料,直接地提出主题,把幼儿的学习兴趣推向深入。在此过程教师捕捉随机教育的契机,并把教师的主题转换为幼儿感兴趣的问题,从而把幼儿的探索兴趣引向教师要求的方向,以此突破重点难点。

六、说活动过程:

本次活动共分四个环节:设疑激趣-感知探究-体验验证-经验拓展

第一环节:设疑激趣。

在本环节中,我通过\"顺\"应幼儿活动的方法,为他们提供\"吹泡泡\"所需工具、时间、场地等等,让幼儿观察并提问:\"这些工具能做什么?\",以问题引出课题 \"吹泡泡\"游戏。设疑激趣,激起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为建构新知做铺垫。

第二环节:感知探究。

在本环节中通过为幼儿创设自主探究的空间和时间,让幼儿亲历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运用各种感官,积极地观察、操作和实验,教师则巧妙地以玩伴的身份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借助开放性的问题:\"吹泡泡的时候,你们发现什么秘密了?看谁发现的多?吹泡泡的时候,你们发现的共同特点是什么?\",用\"引\"的方法,启发引导幼儿在\"玩\"中体验泡泡的特性。让幼儿在喜欢的\"玩\"中,自然而然地调动自己全部的智慧,主动去探索、去发现、去尝试,并有效地去同化外部世界,建构新的认知结构。以此解决活动的重点。

第三环节:体验验证。

在本环节中,教师捕捉随机教育的契机,借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吹泡泡工具(主要是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锥形等工具),边观察边记录想象结果时,对幼儿感觉疑惑的问题\"不同工具吹出泡泡的形状应该是怎样的?\",利用开放式问题:\"你用的是什么形状的工具?你发现吹出的泡泡都有什么秘密?\"进行适时点拔,把教育活动的难点转换为幼儿感兴趣的问题,从而把幼儿的探索兴趣引向教师要求的方向,将幼儿的学习兴趣推向深入。同时抓住幼儿互相交流、表现、分享展示板上自主探究过程和结果的契机,设置开放式问题\"每个人吹泡泡的工具和吹泡泡的结果,有什么秘密?\",\"引\"发幼儿进一步深入思考和概括,让幼儿对探究结果进行推理,得出结论:\"吹泡泡的工具不同,结果吹出的泡泡都是圆形的\",幼儿在自主解决问题的状态下主动建构知识和经验,从中学会了学习、学会了生活,体验到了发现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以此突破难点。在这个环节我还将\"增进幼儿表达与交流能力\"这个隐性目标有机整合在科学活动之中,适时的创设让幼儿用\"记录表\"和语言交流的方式表达幼儿自己想法的空间,幼儿通过思考和交流梳理头脑中的信息,明晰所发现的事物特征和关系,以及自己的探究过程,再通过与同伴的讨论,观点的相互碰撞,明晰和构建科学知识与经验,以此发展幼儿准确的表达方式。

第四环节:经验拓展

在本环节中,我请幼儿尝试同时用几个不同形状的工具放在一起吹泡泡。利用开放式提问:\"试一试会吹出怎样奇妙的泡泡\"?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索\"奇妙泡泡\"的欲望,使幼儿经验在原有的基础上得以拓展,探究兴趣得到更好的延伸,同时培养了幼儿科学的探究精神、科学的行为习惯。使幼儿轻松、愉快地完成本次科学探索活动。

整个科学探索活动我将坚持以疑激趣,以趣激学,用\"顺\"、\"引\"、\"助\"等探究体验新方法,始终以良好师幼互动环境的创造者、交往机会的提供者、积极师幼互动的组织者和幼儿发展的支持者、帮助者、指导者、和促进者角色,让幼儿在喜欢的\"玩\"中,主动去探索、去发现、去尝试,去辨别,并有效地去同化外部世界,建构新的认知结构,分享彼此的经验与成果,并在与教师共同探索新知和相互作用中,体验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理解、一种合作、一种友爱。整个活动充满了自然与和谐,充满了创造与快乐,幼儿在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中主体地位和作用都得到充分发挥,幼儿\"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变接受性学习\"为\"自主建构学习\",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从而实现了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学习目的。

中班科学活动《吹泡泡》说课稿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说课稿《吹泡泡》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吹泡泡》说课稿

幼儿园中班科学说课稿 吹泡泡

中班科学活动《吹泡泡》

中班科学活动《吹泡泡》

幼儿园中班科学《吹泡泡》

科学《吹泡泡》说课稿教案

小班科学《吹泡泡》说课稿

大班科学吹泡泡说课稿

《中班科学活动说课稿:吹泡泡.doc》
中班科学活动说课稿:吹泡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