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教案

2020-03-01 21:35:0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胡适《我的母亲》教案

(第三组)

一、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内容,理解文意,概括、提炼文中母亲的形象,从文章所写的具体事件中概括出母亲的品性、特点。

2.体会母爱的伟大,感受作者对母亲无限的怀念之情。

3.合作学习,欣赏并学会借鉴写作特色。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能说出文章写了几件事来刻画母亲,归纳出母亲的性格特点。

2.品味具体语句中所包含的感情,揣摩具体词语在文中的作用;理解母亲对“我”的做人训练,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感情。

3.理解文章中关键语句的含义。

三、教学、教法:

1.教授法、课堂讨论法、“启发式”、“提问法”

2.情景烘托与熏陶,激发学生的联想与想象;

3.学生“自主探究式”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

五、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激发兴趣:(导入方法:设疑导入)

1.现在,请同学们来听一首歌曲,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2分钟)

2.进一步深入(3分钟)

相信大家都听出了这首歌曲所赞美的主人公是“母亲”。听了这首优美的抒情歌曲后,我发现有不少同学在想自己的妈妈吧(可能在想我们的妈妈在干嘛?吃饭了吗......)?

一曲《烛光里的妈妈》,就是女儿心泉的自然流逝,让我们从歌声中感念母

亲的伟大。是啊,可怜天下父母心,母亲为了儿女,辛苦劳作,母亲的黑发已泛起了霜花,母亲的脸颊印着这多牵挂,母亲的腰身倦得不在挺拔,母亲的眼睛失去了光华。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认识现代学者胡适的母亲,一起走进胡适先生的人生经历,一起学习他的《我的母亲》一文,感受那种伟大而温馨的母爱,并从中了解他的这位母亲到底是怎样一位母亲?为什么对作者产生如此强大的影响?

二、作者作品,文题背景:

1、作者介绍(2分钟):胡 适(1891—1962.) 字适之,安徽绩溪人,生于上海。幼年在故乡家塾读书,1904年随兄到上海,先后进梅溪学堂、澄衷学堂,1906年考入中国公学。 1910年赴美留学,先入康奈尔大学农科,1912年转文学院,修哲学、文学。 1915年人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系主任是杜威。从此一生信奉杜威的实用主义。 1916年开始与在美同学讨沦白话文,最后写成《文学改良当议》,1917年1月发表于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杂志。这是最早全面系统地提倡白话文的论文,在新文化运动初期产生重大影响。 1917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参加《新青年》编辑,1920年出版第一部白话诗集《尝试集》。 五四运动以后,思想逐渐趋于保守。1928年受聘担任中国公学校长兼文理学院院长。1931年回北大任文学院长兼中文系主任。1932年5月创办《独立评论》。 抗战期间一直担任驻美大使。1946年就任北京大学校长。1949年到美国,次年任普林斯顿大学葛斯德图书馆馆长。1958年回台湾担任中央研究院院长。1962年2月24日中央研究院举行第五次院士会议,为欢迎新院士举行的酒会迎新院士举行的酒会结束时,因猝发心脏病逝世。

2、写作背景(3分钟):本文写于1930年,是作者中年时对自己人生经历的一段回忆。胡适的母亲冯顺第(1873-1918),是绩溪县中屯人,是家中第一个女儿。贫困的生活使冯顺弟学会上侍父母,下扶弟妹,手脚勤快,为人贤惠。16岁那年,成了胡传(胡适的父亲)的填房。第三年冬天生下了胡适。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的第二年,胡传病死在厦门任上。虚岁23的冯顺地带着小胡适在胡家“一少年做后母,周旋于诸子诸妇之间”,度过了23年漫长而痛苦的寡居生活。而最大的苦痛,莫过于许多亲人的相继死去,仅婆家和娘家共死去了七个亲人,

但是这些痛苦并没有把她打倒,她坚强的熬过来了,是什么力量支撑着她呢?就因为她有亲身的骨血——她唯一的儿子胡适。她含辛茹苦,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儿子胡适德尔身上,希望儿子能出人头地。她自己遭受困窘,却处处只为儿子着想,虽然是旧社会传统的“母亲形象”的代表,但也是一位注重智力投资.开明的母亲,她的美好品德即便在今天也仍有教育价值。这一切在胡适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最初、最深的回忆。 这篇文章就是胡适为纪念母亲而作。

三、师生学习,积累整合:

1、生字注音结合字词讲解:在黑板上板书重难点字词,并于板书过程请同学们准备上台填空,从而了解同学队本文字词的掌握情况,并积极引导同学掌握好相关字词。进而引出相关字词的解释,在其过程中请同学先谈谈对相关字词的理解。

2.多音字字词区别:从文中抽出相关的多音字词进行板书,请同学先说说对相关多音字词的不同释义,以此来了解同学队多音字词的掌握情况,并对同学掌握的情况进行补充。

3、形近字判断:请同学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字词,并用其相关的形近字组词。其过程中对常见的形近词进行强调,加深学生对其的印象。

四、教材解读,精华要义:

(一)课文解读,文段分析。将本课文分为三个部分:第1——4段为第一部分;第5——12段为第三部分;第13段为第三部分。具体如下:对于课文内容意义的概况,分成三部分、分部分的依据:

1、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抓住文章中的几件事来刻画母亲,用几个关键字来归纳出母亲的性格特点。

2、在地一部分中(1—4段)作者为什么要用大量的笔墨写自己童年的一些事情,这一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3、用母亲的性格来归纳5--12段(注重母亲性格的关键字)。

(二)整体感知,领悟主旨。

1、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本文前两部分的内容吧?(学生回答)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第三部分(第13段)又讲了些什么内容?(教师点

出)

篇末点题,作者情感的体现,指出母亲对自己人生的重大影响。(教师点出) 设置问题:作者的情感在课文中是如何体现的呢?(师生互动)

通过对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应该明白一个怎样的道理呢?本文的主旨是什么呢?(教师解答)

(第二课时)

一、整体回顾,板书设计:

(一)整体回顾:

同学们,这篇课文我们上节课已经学完了,那么,现在我还带着大家一起来整体回顾一下课文。课文的标题是“我的母亲”,我们就围绕“我的母亲”来展开复习:回顾文章各部分所讲内容及文章主旨?(学生回顾,教师板书)

(二)板书设计:

管教儿子严师慈母

当家主事 —————我的母亲—————善良、温和、宽容、大度保全人格自尊刚起

二、疑难探究,品味语句:

同学们学完了这课,你们是否能够深入的理解课文,感受胡适先生对母亲的怀念和敬爱之情?可能有些同学已经感受到了胡适先生对母亲的爱和敬意,但课文的某些段落或布置同学们有没有疑问呢?现在让我们一起去探究疑难、品味语句吧!

1.给同学们一分钟的思考时间,第一题(PPT打入题目):课文标题为“我的母亲”,而文章前三自然段只有一句提及母亲的话,其他内容似乎与母亲无关,这样写是否离题?我们该如何理解?(请两个同学来回答,教师评价总结答案)

2.给同学们一分钟的思考时间,第二题(PPT打入题目):怎样理解作者用了很多的笔墨来写母亲与家人相处的情形?(请同学来回答,教师评价总结答案)

3.说到这里,同学们觉得自己还有哪些疑难问题需要解决,提出来我们大家一起探讨、品味。(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4.有些同学们肯还有一些地方弄不懂,但可能由于某种原因不敢提出来,那老师还想说说一个问题:阅读这篇文章,我们不仅会为作者的母亲的美好性格品质所感动,而且也被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对母亲的爱戴、感激之情所感染,但文中极少有直接抒情的句子。作者的情感是如何体现的呢?(PPT打入第四题,教师讲授)

三、写作借鉴,能力提升:

(一)同学们已经学习了这篇课文,现在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这篇课文,可以从语言、结构、人物以及情感等方面,用“我认为本文美在„„”的句式大胆地谈谈你的发现和心得体会。(师生互动;板书“我认为本文美在„„”;师生共同归纳,教师板书。)

(二)借鉴本文特色,提升自我能力。

1.语言运用——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教师讲解)

2.技法运用——巧设对比,形象鲜明。(教师讲解)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一)查阅作品,对比赏析

在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中,写“我的母亲”的很多。除了这篇课文之外,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写“我的母亲”的作品啊?(让同学们先思考然后列举几个写关于“我的母亲”的作品,如果同学们不知道,那由我列举几个作品与本课文对比赏析一下,从中感受浓浓的母爱和引导学生要学会感恩。)

当然,这样的作品还有很多,我们就比较赏析到这里了。接下来就让我们走出书本,走进母亲

(二)走出书本,走进母亲

1.师问:同学们每天都生活在母亲的关怀下,是否能感受到母亲每天为我们做的点滴小事,又是否能感受到其中浓浓的母爱呢?(同桌可以相互讨论一下,童年的时候,母亲为我们做的那件事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母亲是怎样对待我们又是怎样对待自己,如总是给我们买好看的衣服,贵重的东西,而她自己却几年没买过一件新衣服等事件。然后站起来把这件事讲给全班同学听,让我们大家

共同分享浓浓的母爱,一起走进母亲)等同学们探讨完后,教师作相应的总概括论述。

2.师继续追问:同学们有谁知道母亲节是那一天呀? (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如果同学们回答对了,就继续追问“那你们知道mother(母亲)这一单词怎么定义母亲的吗?”如果同学们回答不上来,就由我给大家讲解)

3.综上所述,引导学生反思,学会感恩。

(三)布置作业

1.母亲节快到了,请同学们回家要主动为父母做一件事,比如为他们洗脚,帮父母做家务。

2.结合学习这篇课文的心得和联系现实生活中母亲给我们的感受,写一件关于“母爱和感恩”的事。

《我的母亲》教案

《我的母亲》教案

我的母亲教案

我的母亲教案

教案 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教案

我的母亲教案

我的母亲教案

《我的母亲》教案

《我的母亲》教案

《我的母亲教案.doc》
我的母亲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