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心得体会

2020-03-03 14:53:1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对安全管理工作的一点体会

廖金海

从入厂接受安全教育起,二十年来,自己逐步认识到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对个人,安全工作的好坏决定了生活质量与家庭幸福;对单位,安全工作的好坏决定了效益与效率。下面是我的一点体会。

一、安全管理重形式,轻实效

(一)政府的安全管理方法存在不足。在安全管理中,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对企业执行法律、法规及规范的情况进行检查。而不是制订规定。规定的制订应依据程序,由专门委员会提出,经相应层次的机构表决确认后实施。在实际工作中,政府成为了安全管理的主体,文件上升到了法律的高度,规定企业必须如此这样。如矿长带班规定、尾矿库在线监测等。这些规定对部分企业有效,但并不适用于所有矿山企业。

(二)班前会、周安活动的实效差。大多数班前会、周安活动的情形是:班长在安排、总结工作,班组成员各行其事,记录是事后补记或事前已做好,每次几乎千篇1律。因作业环境熟悉,工作内容不变,因此听与不听的效果相同。

(三)重记录,轻现场。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大家都知道做好相关记录的重要性,在发生事故后,首先检查各种记录,看是否召开了班前会、是否填写了KYT活动卡片、各级领导是否参加了班组安全活动等。其次才是对现场进行分析。这样使大家将工作重点放在做好各种记录上。只要记录好了,即使发生事故,责任也不会太大。反而形成

对现场存在的问题解决不力的现象。

二、安全工作的重点

(一)强化隐患整改工作。事故之所以发生,除去人的不安全行为外,另一主要因素是作业环境的不安全。近来年,发生的安全事故,近一半是走路摔跤造成的。栏杆缺失、梯步间距不一致、地面不平等是主要的环境因素。问题早已存在,因为事小,无人负责整改。于是提出问题的人不再发言了,问题在书面上消失了。因此,消除隐患可有效减少事故的发生。

(二)强化现场安全责任的落实。事故之所以发生,有时在于安全责任的不落实。因现场安全责任人的不确定性,导致没人认真去分析现场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制订措施,检查执行情况。当大家都认为某项工作存在危险时,一般会安全地完成此项工作。发生事故的工作大多数是我们反复从事无数遍、其危险性较小的工作。

(三)强化违章处罚工作。防止事故发生的有效手段是认真执行规章制度。但在工作中,有的人为图一时之方便,心存侥幸,置制度于不顾。对违章行为,应按规定处罚。今天对违章者的放纵会使更多的人违章,从而使同一违章行为成为习惯行为。从工作中得到的经验是说教百遍不如处罚十元,违章者将永远记住自己被处罚的违章行为。

(四)强化对重点对象的管理。做事的态度决定了做事的结果。在安全工作中此语同样适用。依据自己观察,工作中事故责任人员一般是多次违章者。因此,为强对多次违章者的管理,可有效降低事故的发生。

三、消除环境的不安全因素重在设计施工阶段。因自己现分管工程建设,对工程建设所产生的安全隐患有所认识,部分隐患是无法有效消除的。如部分梁高度不够碰头的问题、走捷径跨越栏杆易坠落的问题、钢梯坡度陡易滑落等。这些问题在投产即产生,将伴随生产长期存在。在工程的设计、施工阶段,这些问题解决就相对容易点。

这是我从事安全管理的一点体会,不正确之处请大家指正。

二〇一一年九月五日

安全管理心得体会

安全管理心得体会

安全管理心得体会

安全管理心得体会

安全管理心得体会

安全管理心得体会

安全管理心得体会

安全管理心得体会

安全管理心得体会

安全管理心得体会

《安全管理心得体会.doc》
安全管理心得体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