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复习资料

2020-03-03 04:06:3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2011年古诗词复习资料

整理者:黄巧云

一、《观沧海》

1、“观”字统领全诗。 2实写景物的句子:水何。。。。。洪波涌起。 3虚写的句子(想象):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4诗人借沧海自喻,沧海能够吞吐日月、包蕴星汉,表达自己有博大的胸襟和他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5全诗语言质朴,想象丰富,气势磅礴,苍凉悲壮,为历代读者所激赏。

6“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赏析:日月的运行好像出没于大海的怀抱之中,灿烂的银河群星好像包孕于大海的母腹之内。诗人以沧海自比,表达自己有博大的胸襟和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想象非常奇特。

二、《次北固山下》

1、诗人用“一帆悬”之小景写“两岸阔”之大景。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蕴含的哲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3“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画面: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江风和顺,船帆平静地悬挂着。潮平而无浪,风顺而不猛,近看可见江水碧绿,远望可见两岸空阔。

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的画面: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 5尾联:思乡之情。

三、《钱塘湖春行》(见经典)

四、《浣溪沙》(晏殊)

1、词的上片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咏叹,将怀旧之感、伤今之情与惜时之意交织、融合在一起。

2、赏析“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上句对春光的流逝示惋惜之情,下句对巢燕的归来兴怀旧之感。人间生死,同花开花落一样,不由自主,所以说“无何奈何”。旧地重游,前尘影事,若幻若真,所以说“似曾相识”。渗透在句中的是一种混杂着眷恋和怅惆,既似冲澹又似深婉的人生怅触。

五、《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序文中说:自己经过嵇康,因写此赋追念他。刘禹锡借用这个典故怀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烂柯人:传说晋人王质进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看到局终,童子问王质为何不去,王质才惊悟过来,见斧柄已经腐烂。回到家乡,已历百年,无人相识(见《述异记》)。刘禹锡借这个故事表达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暮年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此两句运用典故。

2、首联,交待了诗人被贬谪的地点,时间,环境。表达了诗人的积愤之情和辛酸。从“凄凉地、弃置身”两词可以看出。

颔联,典故“闻笛赋”的作用是:悼念王叔文等被政治迫害的故人;典故“烂柯人”的作用是:抒发对岁月流逝,人事全非的感叹、怅惘。

颈联,作者自喻“沉舟、病树”,表达了一个“新的事物必然代替旧的事物,社会、人类必将发展”的观念。作者的胸襟十分豁达,乐观。

尾联,叙述了诗人与白居易共勉,对白居易的感激,也突出了诗人坚韧不拔的气概。

六、《望岳》(见经典)

七、《武陵春》

1、两个外在的具体行为——:“日晚倦梳头”和“欲语泪先流 ”。

2、“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的赏析(见语文笔记)

八、《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这首诗以“痴情化梦”的手法,深沉地表达了作者收复国土、报效祖国的壮志和那种“年既老而不衰”的矢志不渝精神,向读者展示了诗人的一片赤胆忠心。

2、:“僵卧孤村不自哀”述访了作者的现实处境和精神状态,“尚思为国戍轮台”是对“不自哀”这种精神状态的解释,前后照应,形成对比。“僵、卧、孤、村”四字写出了作者此时凄凉的境遇。“僵”字写年迈,写肌骨衰老,“卧”字写多病,“孤”字写生活孤苦,不仅居处偏僻,而且思想苦闷,没有知音;“村”写诗人贫困村居,过着荒村野老的凄苦生活。四字写出了作者罢官回乡后处境寂寞、窘迫、冷落的生活现状。笼罩着一种悲哀的气氛,让人十分同情。但接下去“不自哀”三字情绪急转,又现出一种乐观豪放之气。诗人对自己的处境并不感到悲哀,贫病凄凉对他来说没有什么值得悲哀之处;诗人自己尚且“不自哀”,当然也不需要别人的同情。他需要什么呢?他需要理解,理解他终生不渝的统一之志,理解他为这个壮志奋斗的一生,理解他的满腔热血、一颗忠心,就是“尚思为国戍轮台”的精神状态。

3《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赏析

俗语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铁马冰河入梦来”正是诗人日夜所思的结果,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英雄气概。这也是一代志士仁人的心声,是南宋时代的民族正气。

九、《春望》(见经典)

十《渡荆门送别》,十一《过零汀洋》(见经典) 十二《赤壁》 1诗篇开头借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慨叹.这前两句是写其兴感之由。 后两句是议论。

2诗的开头两句由一个小小的沉埋于沙中的\"折戟\",想到汉末分裂*的年代,想到赤壁之战的风云人物,后二句把\"二乔\"不曾被捉这件小事与东吴霸业、三国鼎立的大主题联系起来,写得具体、可感。

3二乔的丈夫都是英雄,大乔的丈夫是孙策,小乔的丈夫是周瑜。

十三、《登飞来峰》

1、后两句蕴含的哲理:站得高,才能望得远。

十四《水调歌头》

1美好祝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哲理的句子: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3这首词仿佛是与明月的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人生的意义。既有理趣,又有情趣,很耐人寻味。它的意境豪放而阔大,情怀乐观而旷达,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对人间的眷恋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潇洒的风格和行云流水一般的语言,至今还能给我们以健康的美学享受。 4:“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明月您总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老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呢?这是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却又含蓄地表示了对于不幸的离人们的同情。

5“明月几时有?”这在九百多年前苏轼的时代,是一个无法回答的谜,而在今天科学家已经可以推算出来了。乘风人月,这在苏轼不过是一种幻想,而在今天也已成为现实。可是,今天读苏轼的词,我们仍然不能不赞叹他那丰富的想象力。 十

五、《山坡羊 潼关怀古》

1。“聚”和“怒”写出了山河的动态与灵性,将山的雄伟与水的奔腾之势勾勒出来,有力地烘托了作者吊古伤今的悲愤伤感之情。

2最后两句一语道破封建社会朝代兴亡的本质。从历史的变革中,从兴亡的对比里,作者把人民的悲惨命运揭示出来,既是历史的概括,也是现实的反映,深化了全曲的思想内容。 3:“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给全文定下了基调,说出了作者要说的话。结句斩截有力 十

六、《饮酒》

1这组诗并不是酒后遣兴之作,而是诗人借酒为题,写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是为了在当时十分险恶的环境下借醉酒来逃避迫害。

2这里选的是其中的第五首。这首诗以情为主,融情入景,写出了诗人归隐田园后生活悠闲自得的心境。

3这首诗的意境可分两层,前四句为一层,写诗人摆脱尘俗烦扰后的感受,表现了诗人鄙弃官场,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后六句为一层,写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诗人从中获得的无限乐趣。表现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真情和高洁人格。

4。”“见”字也用得极妙,“见”是无意中的偶见,南山的美景正好与采菊时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衬,合成物我两忘的“无我之境”。如果用“望”字,便是心中先有南山,才有意去望,成了“有我之境”,就失去了一种忘机的天真意趣。

5“真意”我们可以理解为人生的真正意义,那就是人生不应该汲汲于名利,不应该被官场的龌龊玷污了自己自然的天性,而应该回到自然中去,去欣赏大自然的无限清新和生机勃勃!当然,这个“真意”的内涵很大,作者没有全部说出来,也无须说出来,这两句哲理性的小结给读者以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想象余地,令人回味无穷。 十

七、《己亥杂诗》

十八《渔家傲 秋思》(见经典) 十九《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这是一首干谒诗。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孟浩然西游长安,写了这首诗赠当时在相位的张九龄,目的是想得到张的赏识和录用,只是为了保持一点身分,才写得那样委婉,极力泯灭那干谒的痕迹。

2三、四句实写湖。“气蒸”句写出湖的丰厚的蓄积,仿佛广大的沼泽地带,都受到湖的滋养哺育,才显得那样草木繁茂,郁郁苍苍。而“波撼”两字放在“岳阳城”上,衬托湖的澎湃动荡,也极为有力。人们眼中的这一座湖滨城,好象瑟缩不安地匍伏在它的脚下,变得异常渺小了。这两句被称为描写洞庭湖的名句。

3“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这两句是正式向张丞相表白心事,说明自己目前虽然是个隐士,可是并非本愿,出仕求官还是心焉向往的,不过还找不到门路而已。

4。“垂钓者”暗指当朝执政的人物,其实是专就张丞相而言。这最后两句,意思是说:执政的张大人啊,您能出来主持国政,我是十分钦佩的,不过我是在野之身,不能追随左右,替你效力,只有徒然表示钦羡之情罢了。这几句话,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5这首诗从大处落墨,把洞庭湖秋色描绘得气势磅礴、雄浑壮美;又由洞庭湖之景,借用古代的典故,写出自己的感慨和渴望,含而不露却又用意分明。

二十《破阵子 为陈同甫》二十一《江城子 密州出猎》(见经典) 二十二《别云间》

1诗作首联叙事。其中“羁旅”一词将诗人从父允彝、师陈子龙起兵抗清到身落敌手这三年辗转飘零、艰苦卓绝的抗清斗争生活作了高度简洁的概括。

2颔联抒写诗人按捺不住的满腔悲愤。身落敌手被囚禁的结局,使诗人恢复壮志难酬,复国理想终成泡影,于是诗人悲愤了:“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大明江山支离破碎,满目疮痍,衰颓破败,面对这一切,诗人禁不住“立尽黄昏泪几行”,流不尽“无限河山泪”。 3颈联坦露对故乡、亲人的依恋不舍之情.4尾联盟恢复之志。尽管故乡牵魂难别,但诗人终将恢复大志放在儿女私情之上,不以家运后嗣为念,最终表明心迹:“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5全诗思路流畅清晰,感情跌宕豪壮。起笔叙艰苦卓绝的飘零生涯,承笔发故土沦丧、山河破碎之悲愤慨叹,转笔抒眷念故土、怀恋亲人之深情,结笔盟誓志恢复之决心。诗作格调慷慨豪壮,令人读来荡气回肠,禁不住对这位富有强烈民族意识的少年英雄充满深深的敬意。 二十三《艳门太守行》

1本诗描写了边城危急的战斗形势,歌颂了守城将士们誓死报效君王的决心。悲壮。 2“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黑云压城,暴雨欲来,坚固的城墙似乎要被摧垮。“黑云”,象征敌情。“甲光”,写我方军情。诗人以象征的手法,夸张的手段,描绘了平藩将士们出征的景象,渲染了一幅悲壮雄浑的背景场面。

3“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写的是平藩队伍进军途中的景象。

4“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是全篇的点睛之笔,是平藩将士们爱国情怀的正面直接抒发。“黄金台”,典故,相传战国时期燕昭王曾经在易水东南铸一高台,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不惜以重金招揽人才。“玉龙”,指的是宝剑。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为了报答皇帝的恩德,将士们愿意手提宝剑效死疆场。在这里,诗人交代了将是不畏严寒,英勇杀敌的原因。 5“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是全篇的点睛之笔,是平藩将士们爱国情怀的正面直接抒发。“黄金台”,典故,相传战国时期燕昭王曾经在易水东南铸一高台,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不惜以重金招揽人才。“玉龙”,指的是宝剑。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为了报答皇帝的恩德,将士们愿意手提宝剑效死疆场。在这里,诗人交代了将是不畏严寒,英勇杀敌的原因。 二十四《夜雨寄北》

1首句流露出道出离别之苦,思念之切。

2 次句“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诗人告诉妻子自己身居的环境和心情秋山夜雨,总是唤起离人的愁思,诗人用这个寄人离思的景物来表了他对妻子的无限思念。仿佛使人想象在一个秋天的某个

秋雨缠绵的夜晚,池塘涨满了水,诗人独自在屋内倚床凝思。想着此时此刻妻子在家中的生活和心境;回忆他们从前在一起的共同生活;咀嚼着自己的孤独。

3。

三、四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是对未来团聚时的幸福想象。

4这首诗既描写了今日身处巴山倾听秋雨时的寂寥之苦,又想象了来日聚首之时的幸福欢乐。此时的痛苦,与将来的喜悦交织一起,时空变换。

5 此诗语言朴素流畅,情真意切。“巴山夜雨”首末重复出现,令人回肠荡气。“何当”紧扣“未有期”,有力地表现了作者思归的急切心情。

二十五《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首句\"杨花落尽子规啼 \",是写李白\"闻王昌龄左迁\"时的暮春景象 。\"杨花落尽\"写出了春光消逝时的萧条景况。杜鹃泣血悲鸣,进一步渲染环境气氛的黯淡,凄楚。

2诗中对王昌龄\"左迁\"赴任路途险远的描画,内心凄楚更兼环境萧凉,更显出李白对诗友远谪的关切与同情。

3三、四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是寄情于景,对诗友进行由衷的劝勉和宽慰。意思是,我将自己对你的一片情思寄与明月,希望这千里共有的明月光带着我的思念随你直到你远谪的偏远之地,聊慰你孤寂的身影。在李白的笔下,明月是高雅、纯洁的有情物 。这首诗中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不仅表现出李白王昌龄的心灵都如明月般纯洁、光明,而且也意喻了只要明月还在,他们二人的友谊就会象皓月一样永远长久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何况王昌龄知己甚众!

古诗词鉴赏复习资料

六年级总复习资料古诗词运用

高考备考古诗词名句归类复习资料

某初三语文期末复习资料:古诗词赏析

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复习古诗词

小学六年级语文学科毕业专项训练复习资料——古诗词训练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复习资料之日积月累及古诗词

临沂公务员行测复习资料:考前背几首古诗词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古诗词和综合复习资料

古诗词

《古诗词复习资料.doc》
古诗词复习资料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