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倡议书

2020-03-01 18:18:3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桂林中心小学开设音乐课的倡议书

音乐是一门特殊的艺术,它给人以美的感受。音乐教育作为美育教育之一,音乐欣赏不仅可以陶冶人的情操,还可以培养人的感知能力、注意力和记忆力。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首先要让他们接受音乐的熏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音乐并不是单纯的音乐知识理论传授,而是感受音乐、鉴赏音乐、表现音乐等一系列技能的训练。

但对于乡村小学,受教学条件的种种限制,但我们应在课程中尽量开设音乐课。特有如下倡议:

一、故事导入,把学生带入歌词意境中。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堂好的课,兴趣是关键。音乐不只是教学生唱歌,重要的是在教唱歌的同时要让学生的感知、感情等方面得到培养。要使学生在唱歌时做到入情入境,就要让学生理解歌词的内涵。在教学之初,我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我只是采用“教师唱一句,学生跟一句”的简单教学方法来教学,开始一两节课学生还比较乐意跟唱,但几节课下来,学生慢慢变得不想开口唱了,相反,学生在底下相互说话、吵闹,于是我根据小学生爱听故事的特性,采用了故事导入的教学方法,例如我在教学《数鸭子》一课时,我结合歌词内容,先给学生们讲故事:“一天,几个小朋友一起上学校,在路上……”原来喧哗的教室变得安静了,学生们都在静静地听故事,而且听得很入神,我在讲完故事后提问:“你们想不想和这几个小朋友一起数鸭子呢?”“想!”学生们迫不及待地回答。就这样,学生们带着浓厚的兴趣,整节课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教学过程中,将范唱、伴奏相结合。

在唱歌教学过程中,前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它具有定调,提示速度等重要作用。在乡村小学,由于专业教师的欠缺,教学设备不全,教师往往是起头由学生唱,这种教学方法,既不能使学生把握好旋律、节奏、音高,时间久了,学生也会感到单调,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远程控教育的实施,使我们的教学有了很大改善。例如,我在教学《咏鹅》一课时,结合CD光盘,播放“优秀课例”,随着钢琴的伴奏,学生们被优美的音乐旋律陶醉了,不由地跟着唱起来。一堂课都是由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只是给予适当的指导。这样不仅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而且使学生在听、唱方面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三、

教学过程中,结合肢体语言把课堂变活。

音乐并不单是音乐,它是和一定的肢体语言紧密结合起来的。教师不能只是一味地唱,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让音乐打动自己,配合一定的肢体语言,然后把教学内容演绎的淋漓尽致,激起学生的律动,唤起学生表现的欲望,使学生不知不觉进入音乐世界,从而打破死气沉沉的氛围。例如,在教学《幸福拍手歌》一课时,我将每一句歌词都配上一个动作,为学生全情地表演,学生们也跟随着模仿起来,甚至有一位学生配上自己的动作,整个教室变得热闹起来,学生们都在尽情地表演。

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新课程培养目标之一,我们要采用各种方法,把学生充分调动起来,让他们在音乐世界里充分体验节奏感、韵律感、美感,让他们在愉快的环境中陶冶自己,提高自己。

音乐课

音乐课

音乐课大纲

音乐课指导

音乐课工作总结

初中音乐课

七年级音乐课

初中音乐课

音乐课检讨书

音乐课讲座

《音乐课倡议书.doc》
音乐课倡议书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