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渚镇农村电商发展现状与思考

2020-03-04 03:11:1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桃渚镇农村电商发展现状与思考

摘要:

在全球电子商务交易日益增大的情况下,加快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引起了当地政府的密切关注,市场巨大、商机诸多,正成为各级政府加快农民增收、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新阵地新重点。为更好地抢抓机遇,推进我镇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桃渚镇在农村电子商务方面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与创新,分析了桃渚镇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促进桃渚镇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农村电子商务 物流

信息技术

电子商务是一种人类突破现有发展空间的最先进的方式,能够在网上创建、管理并且扩展商务关系,实现消费者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的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农村电子商务是利用互联网、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为从事涉农领域的生产经营主体提供在网上完成或服务的销售、购买的电子支付等业务交易的过程,这种新的电子模式能推动农业的生产与销售,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是新农村建设的催化剂。

一、全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

近年来,全国农村电子商务呈现强劲发展态势。据统计,2013年,全国涉农电子商务平台达3.1万家,农村网民达1.8亿,占我国网民的30%左右。电子商务与农产品融合度越来越高,互联网向农村延伸速度加快,潜力巨大。

(一)当前农村电子商务运行呈现新特点

一是交易活跃,交易额不断放大。2013年,国家商务部组织的夏冬两季农产品网上交易会,交易额达839.33亿元。在国家商务部、农业部和供销合作总社三部门举办的各大交易会中,农产品网上交易总额约占总交易额的二分之一。

二是农产品网络零售模式不断创新,生鲜农产品异军突起。2013年,生鲜农产品成为第四大类网上热销产品。淘宝注册地在农村(含县)的网店达到203.9万个,交易额超过500亿元。京东生鲜农产品网络零售交易额超过100亿元。按照阿里集团预测,2016年全国农村网购市场总量有可能突破4600亿元。生鲜农产品交易前景广阔。

三是农产品网上交易领域不断扩大。农产品网上交易的范畴扩大到酒类、农产品、林产品、牧渔产品等10多个行业。大宗商品电子交易逐渐成熟,交易品种跨越多个领域,交易市场不断增长。

四是农产品网上期货交易成为新亮点。期货交易也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而得到发展,品种在不断增多,交易额也在节节攀升。2013年农产品网上期货交易品种达到16个,交易额达31.53万亿元。

(二)加快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导向更加清晰

国家层面:2014年7月,财政部、商务部印发《关于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的通知》,提出要在全国选部分地区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探索建立有利于电子商务在农村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2014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启动农村流通设施和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化提升工程,加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

浙江省层面:2014年9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浙江省农村电子商务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把推进农村电子商务作为今后“电商换市”的中心任务,在资金安排、工作指导和日常服务上予以充分体现。2013年4月,浙江省商务厅、财政厅、共青团联合印发《关于实施“电子商务进万村工程”的通知》(浙商务联发〔2013〕44号),对电子商务进万村的思路、目标和工作内容进行了明确。

临海市层面:农村市场发展潜力巨大,面对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带来的机遇,2013年10月,临海市商务局、财政局、共青团联合印发《关于实施“电子商务进万村工程”的通知》(临商务联发〔2013〕111号),对电子商务进万村的思路、目标和工作内容进行了明确。

(三)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前景不断向好

电商巨头纷纷涉足农村农产品领域。阿里巴巴是典型代表。马云表示,阿里集团下步重点是推动海外业务和农村业务的发展。2014年10月,阿里启动千县万村计划,将在3至5年内投资100亿元,在全国范围内建立1000个县级运营中心和10万个村级服务站。计划在今后几年以推动农村以线下服务实体的形式,将其电子商务的网络覆盖到全国1/3强的县以及1/6的农村地区。公司内部已成立农村业务领导小组。阿里巴巴的动作,意味着越来越多的电商巨头正在将战略眼光投向农产品领域,也预示着农产品电商的巨大市场前景。

二、桃渚镇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桃渚镇是台州市中心镇,位于台州东部沿海,南接上盘镇,北靠三门县,西邻杜桥、小芝两镇,陆域面积129平方公里,海洋面积600多平方公里,海岸线30公里。下辖5个工作片,80个行政村,共9.4万人口。近年来,先后获得“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国家藤球训练基地”、“省级卫生镇”、“省教育强镇”、“省体育强镇”、“省旅游强镇”和“省级文明镇”等荣誉称号。

桃渚镇农工商经济一体化发展,农业产业化程度较高。境内有荷花塘、北涧塘等800亩省级粮食自给工程和龙头千亩国家级商品粮食基地建设为龙头的全镇万亩优质米基地。全镇蔬菜种植面积达2万余亩,水果种植面积达2万余亩,其中高接换种面积达1000亩,“桃渚牌”、“洞林牌”、“金口福”等农产品已被国家工商局批准登记注册。全镇有8500滩涂面积,海水养殖达万亩,其中大黄鱼、彩虹明缨蛤、台湾草虾等名特优养殖面积近5000亩。全镇共有注册企业86家,初步形成螺帽、胶业、服装、节日灯等为重点的支柱产业。商品市场繁荣,农副产品和水产品交易活跃,是临海的一个商贸重镇。我镇作为传统农业大镇,农产品生产发展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潜力巨大。从调研走访情况看,农业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势头喜忧参半。

(一)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扩张,但对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认识不到位

近年来,我镇加强农业经营机制创新,培育了一大批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企业化管理的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主体。目前,全镇有省级骨干农业龙头企业1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 1 家,各类农民合作社260个,家庭农场12家。通过培育新型农业主体,切实提高了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商品化生产经营水平,有效改变了传统农业“低、小、散”的问题,有利于推进农业与企业主体对接,极大地便利于电子商务的发展。但从实际成效看,我镇农业企业电商化进程迟缓,企业对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认识不足,“电商意识”亟需强化。

据调查,截止今年6月,我镇在国内较大的第三方交易平台上的网店数在100家左右,其中涉农网店数为30家左右,涉农淘宝天猫店数共17家(其中旗舰店10家,专卖店5家,专营店2家)。100家涉农网店中,多数仅把农产品销售作为店铺附带产品。

(二)农产品资源丰富,但产业标准化水平距离电商要求有差距

我镇农产品主导产业资源丰富,农产品电子商务方面,以粮油、蔬菜、柑桔、畜禽、水产为代表,全镇已开始网络销售的农产品达60种,占39%,成效明显。据统计,在淘宝网上,我镇涉农产品共有3000件左右,其中水果蔬菜/水产肉类/蛋类1500件,坚果/土特产/粮油米面类500件,滋补食品/干货类750件,茶类/酒类共250件。我镇农产品标准化水平较低,高品质、高附加值的种类偏少,与高标准、高品质的电商经营趋势尚有差距,龙头产品依旧过少。标准化的农产品电子商务要求网上交易的农产品品质分级标准化、包装规格化以及产品编码化,并具有一定品牌效应。而我镇农产品的生产标准、质量标准、包装标准、配送标准、验收标准等制定不够,交易规则、安全追溯、索赔机制建设不够,交易各环节缺乏可量化的管理标准。

(三)基础平台基本建成,但服务体系建设功能性配套不完善

台州市农业公共服务平台和农村电子商务支撑平台基本建成。电子商务平台方面,淘宝•特色中国台州馆顺利开馆,成为以台州为概念销售农特产品、旅游产品的互联网综合平台;台州网上买菜网、台州农味网、台州生活体验馆等,形成了我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应用体系。但相对我镇农村电子商务体系依然单薄,表现在:一是服务体系不健全,目前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的构建资金来源比较单一,主要依靠政府的财政投入,由于政府财政投入有限,大量的通讯信息技术、设备等得不到更新和普及,特别是网络传输线路不畅,出现信息传播断层现象,农业信息传播最后“一公里”现象突出。二是各涉农部门之间资源共享能力差。重复建设严重,对所收集、传播的农业信息的真实性无法保障。三是物流配送体系不健全。物流触角延伸不够,偏远地区无法直达。冷链物流发展尤其欠缺,保鲜技术、储存能力、配送力量等存在差距,而且成本过高。四是本地农产品电商领军企业缺乏,像临海微之道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这样能够利用互联网平台,带动当地农特产品开展全网营销,提升地方农特产品在网络品牌影响力的电商领军企业偏少。

(四)扶持力度逐步加大,但农产品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储备不足

为加快农业产业转型提升,台州市政府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传统农业产业的转型提升发展。电子商务方面,出台实施意见及相关配套政策。但农村电子商务专业人才依旧极度缺乏。做电子商务不仅要有货真价实的产品,还要有营销手段,如网店美工、产品摄影、产品介绍、信息采集、在线客服、营销推广、行情分析、促销活动策划,以及在QQ、微博、微信、论坛传播产品信息等等,都需要有计算机和网络知识实际操作技能人才,当前此类人才供需矛盾突出。

同时,因桃渚镇的经济水平、人文环境、待遇、企业文化等各种因素,技术人员流动频繁,造成广大电商企业急需的专业人才严重短缺,许多专业人才流向周边其他较发达的地市,尤其向杭州、金华流向的占多数。现有的电子商务企业对高级美工、优质客服人员的需求量无法得到满足,特别是领军型专业人才几乎没有。虽然我市的几家职业院校都开设了电子商务的相关专业与课程,但课程内容设置、师资配备与现实需求差距较大。

三、加快桃渚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相关建议与对策

当前,农产品电子商务迅猛发展。能否抢抓机遇,加快我镇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事关我镇农产品竞争力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要坚持把推进农村电子商务作为“电商换镇”的中心任务,完善一个政策,构建两大体系,实施三大抓手,以农村电子商务的大发展提升壮大区域综合竞争力。

(一)完善一个政策,即加大农村电子商务的政策支持力度。

建议镇党委政府参照市里的“实施方案”,尽快制定全镇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发挥好政策的推动力和引导力。因农村电子商务涉及方方面面多个部门,镇政府要理顺体制,部门联动,统一部署,进一步明确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牵头部门,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提供良好的机制保障、政策保障、服务保障和环境保障。

首先要给予项目资金支持。根据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实际需要,通过安排相应的项目资金用于支持建设农村电商公共服务平台、电商产业基地、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及农村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对农业生产者通过开设网店等方式销售自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引导农产品经营企业、农村合作社和农业经纪人等积极开展农产品网上销售等业务,支持涉农网商进一步转型发展。对电子商务企业向农民直接购进农产品进行销售的执行农产品增值税抵扣等相关政策,引导电子商务服务企业拓展农村业务,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提供网店建设、仓储物流、市场推广、代运营等专业化服务,带动更多企业参与农村电商发展。充分发挥农信机构的金融服务作用,对农村电子商务相关项目给予信贷支持,简便办理手续,并延长贷款年限。要加大对农村青年,返乡大学毕业生、大学生村官,特别是农村电子商务创业、电子支付应用带头人的授信及贷款支持,积极培育一批农村电子商务创业带头人,切实发挥其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的引领示范作用。

其次要给予项目优先支持。优先支持农村电子商务创业园、产业基地、仓储物流、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等建设项目用地。鼓励有条件的乡村利用闲置厂房建设网商创业园,为当地网商和农村创业青年提供低成本的办公用房、网络通信、培训、摄影、仓储等电商公共服务。充分发挥创业园的孵化功能,对有发展潜力的农村网商进行重点孵化,努力培育一批在农村扎根的电子商务企业。鼓励电信运营商对农村电子商务创业园、产业基地、电商企业、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的宽带资费给予优惠。

(二)构建两大体系,即建立完善农产品网络销售体系和农村网络消费服务体系。

1.完善农产品网络销售体系。

一是整合用好现有本地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以“淘宝特色中国台州馆”建设为主要载体,扩大农产品网络零售市场。根据市商务局的统计资料显示,我市10个“淘宝村”分别是路桥的上倪村,临海的杜桥眼镜城,温岭的夹屿村,天台的五百村和鹤栖新村,仙居的黄梁陈村、西洋村、坎头村和路南村,以及三门的东谢村。

阿里研究院最近发出公告,在全国范围内寻找“淘宝村”。他们对“淘宝村”的规模提出过具体的标准,即经营场所在农村地区,以行政村为计量单元;电子商务年销售额达到1000万元以上;本村注册网店数量达到50家以上,或注册网店数量达到当地家庭户数的10%以上。

二是积极创新生鲜农产品网上营销模式。引导我镇现代农业园区、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开展“网上农产品直销”和“时令农产品预订”,推动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农村专业合作社向电子商务化转型升级。鼓励发展生鲜农产品“网订店取”业务,引导电商企业和社区便利店等传统商贸企业合作,提升生鲜农产品网上销售的客户体验度和服务水平。

三是策划开展季节性农产品网上促销。依托第三方网络团购促销平台、各大网络旅游平台,开展季节性特色农产品网上团购促销、组织发动网友线下走进特色家庭农场的旅游活动,“以游促商,线上线下互动”打造我镇旅游电商特色,促进我镇季节性特色农产品销售,培育一批季节性、固定式的家庭农场观光旅游项目,提升农产品网络销售品牌影响力。

2.完善农村网络消费服务体系。

一方面,要加快电子商务进万村工程实施进度,认真抓好工程的实施,全力建好镇、村两级综合平台和区域中心建设。到2017年,全镇要建成80个行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网点。市级层面建好电子商务服务中心,镇级层面建设区域性运营服务中心,村级层面主要是依托“万村千乡”农村便利店、农信联社服务点、村邮站和农村创业青年,建设电子商务服务点。另一方面,要尽快提升农村电子商务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快农村地区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光纤进村入户,支持农村电商创业园区提升带宽。在农村地区大力推广网上支付、手机支付等支付方式,依托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建设银行卡助农服务点,为各类农村电商主体提供全程电子支付服务。

(三)实施三大抓手,即加快市场主体培育、产业平台建设和电商人才培训。

1.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市场主体培育。重点抓好三个层面:①努力拓展农产品电子商务覆盖面,在农村新型经营主体中全面推进农产品电子商务,力争到2017年,80%以上的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应用,50%以上的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养殖大户利用互联网收集和发布信息。②加快培育农产品电子商务龙头,按照培育农产品电子商务“名企、名品、名家”目标,实施电子商务农业“桃渚十强企业”工程。③加强桃渚特色优势农产品的电子商务应用,重点围绕海洋鲜、旅游产品、蔬菜、水果等深化网络对接融合。

2.搭建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平台。一手抓电子商务村培育。选择一批条件具备的村,借鉴外地创建“淘宝村”经验,鼓励当地村民进行网络创业,加强知识技能培训、产品质量管控、提供仓储物流等公共配套服务,促进网商在农村的集聚发展。一手抓我镇电商创业园建设。鼓励有条件乡村利用闲置厂房建设网商创业园,为当地网商和农村创业青年提供低成本的办公用房、网络通信、培训、摄影、仓储等电商公共服务。充分发挥创业园的孵化功能,对有发展潜力的农村网商进行重点孵化,努力培育一批在农村扎根的电子商务企业。 3.强化农村电子商务人才支撑。一方面,要强化业务培训,设立专项资金,鼓励镇电子商务培训基地针对农村电子商务进行专业化培训,努力培养一批兼有电商理论和实操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开展针对知识农民的电子商务知识培训,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另一方面,鼓励创新,示范带动。出台相关政策,积极吸引一批具有实践经验的电商从业者回乡创业,鼓励一批电子商务职业经理人到农村发展。在农村电子商务企业、创业园和创业青年中树立一批典型,培育一批示范单位和个人。我镇要加大宣传力度,相关新闻单位、媒体要进一步梳理典型案例,将农村青年创业故事、企业发展经验、产业基地运营模式等进行大力宣传推广,积极营造农村电商创业创新良好氛围。加强电商行业协会组织建设,强化电商行业内部沟通和互相学习,促进共赢发展。

总结

在全球电子商务交易比重日益增大的情况下,积极并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对桃渚镇农业信息化建设是十分必要的。农村电子商务最终使农民能直接运用计算机技术来指导自己的生产与销售,实现生产的自动化、现代化以及销售网络化,带动桃渚镇农业经济的高速发展。

桃渚镇农村电商发展现状与思考

京东农村电商发展现状趋势

柳州农村电商快递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村级电商发展思考

桃渚镇基层党校工作总结

农村电商发展规划以及现状

农村电商

农村电商发展意见出台

山城助推农村电商发展

保健品电商现状

《桃渚镇农村电商发展现状与思考.doc》
桃渚镇农村电商发展现状与思考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