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教学设计

2020-03-02 19:30:4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彩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虹、座”等12个生字和衣字旁1个偏旁;

会写“着、到”等7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懂、读好多个分句组成的长句子,

注意分句间的停顿,并能试着读出问句的语气。 3.感受纯真的想象世界,体会关心家人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

1.能读好长句,正确朗读课文。

2.能正确认读“虹”等12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着”等7个字。 【教学难点】

图文结合,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感悟“我”善良、美好的心愿。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揭示课题。 1.猜谜激趣。

课件出示:“雨过天晴挂天上,身材细弯像座桥,让我仔细数一数,七种颜色真漂亮。”孩子们,猜猜看,它是谁?(彩虹) 2.揭题:今天,我们认识的新朋友就是彩虹。(板书:彩虹) 3.(课件出示漂亮的彩虹)导学:大家想和彩虹交朋友吗?那就和它打个招呼吧!(学生齐读课题) 4.学习“虹”字。 (1)读准字音。“虹”ong 后鼻音,第二声。 (2)引导学生多种方法识记“虹”字。

预设: 加一加:虫+工=虹 换一换:江—氵+虫=虹 猜一猜: “虹”为什么是虫字旁? (3)讲述“虹”的字理,从虫从工,用小故事帮助学生记忆虫字旁: 古人认为,“虹”是一种“大虫”,总是在雨后出现。它长长的身子挂在天空,把头伸到河里喝水。所以,“虹”是 虫字旁。

二、初读感知,自主识字 1.朗读全文。

过渡:多么有趣的故事啊!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分享《彩虹》的故事。翻开课本第 48 页,孩子们,第一遍读课文,你会给自己提什么要求? 设计意图:有趣的谜语把学生带入情境,拉近了学生与彩虹的距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为新课的学习做好了准备。

学生初读,教师相机指导学生初读课文的方法:

①一边读一边圈画生字,借助拼音把生字读准确。

②把课文读通顺,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 ③标出自然段序号。 2.学生按学习要求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词。教师巡视指导。 3.交流读书情况

师:孩子们读完了吗?(读完了~)那就请你用端正的坐姿告诉老师。接下来老师要开始检查了。 首先,请大家用手势来告诉老师,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呢?(生:四的手势)

师:真是一群聪明的孩子~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ppt) 4.交流识字情况:检查自学效果,指导学生自主识字。

(1)(带拼音读词语)这些生字宝宝你们认识吗?谁来和它们打个招呼 ①指名读(小老师带读)(请同学们仔细听,如果他读得正确就跟着他一起读,如果他读得不正确,就帮他指正) ②教师评价指导,领读;

⑵(带拼音读生字)现在,生字宝宝和朋友分开了,谁能再来和他们打打招呼?(每大排齐读一行)

⑶(去拼音读生字)师:生字宝宝可真淘气,看,他们把拼音小帽摘掉了,你还能认出他们吗?(开小车读~三排)

⑷你记住这些生字宝宝的样子了吗?谁来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如:广+坐=座,合+手=拿,扌+ 是=提,扌+兆=挑,酒-一=洒。相机指导认识新偏旁“衤”。三点水的字和水流有关; 提手旁的字和手的动作有关;衣字旁的字和衣服有关) ⑸玩游戏,巩固识字(男女pk读) 星星的游戏(生字);摘苹果游戏(词语)

三、品读课文,整体感知

1.调皮的字宝宝又跑到课文里了,谁能试着读一读?(出示1段)

①指名读;在这里,作者用了一个词语来形容这座桥,你发现了吗? (生:美丽的~)是啊,这是一座美丽的桥,那你能读出桥的美丽吗? ②指名读;③师范读:同学们读得真不错,老师也想参与其中了,可以吗?请大家跟老师一起读,可以加上动作。

④多么美丽的桥啊!那这座桥是一座真正的桥吗?(不是~ 引导学生说出“彩虹桥”)

2.(整体感知) 出示插图,文中的小姑娘“我”。“我”看到这座美丽的彩虹桥,小脑袋里冒出了很多奇妙的想法,请小朋友们自己看一看,读一读。 “我”把这些奇妙的想法都跟谁说了? (请你在文中用“——”画出他们的名字)看谁找得又快又准! 这次啊,老师想来读一读呢,可以吗?(教师范读) (预设:爸爸、妈妈、哥哥)

四、练长句,读通读懂

(过渡)孩子们,想不想知道小女孩都说了什么呢?(想~) 下面,让我们跟随着作者的脚步,先去看看她和爸爸说的话吧! 师:(ppt出示)谁能试着读一读?指名读

其他同学仔细听,并想一想我和爸爸要什么东西了呢? 在原文中画出相关的句子。

1.出示一个问句。 “爸爸,你那把浇花用的水壶呢? ” 师:这是一把怎样的水壶?(浇花用的水壶)

引读短语: “浇花用的水壶” “那把浇花用的水壶” 师:谁能像小女孩一样来问一问?(指名读2个)读出问的语气。 设计意图: 长句子朗读是本课的难点,应该建构在之前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指导。本课教学作为巩固、提升。在这一课的读好长句子的同时,应指导学生读出问的语气。 “你那把浇花用的水壶” 让学生明白“我”想要的是爸爸那把浇花用的水壶。

2.师:小女孩要爸爸的水壶想干什么呢?是浇花吗?(不是~) 谁能用原文中的句子来回答?

生读句子(ppt出示)“如果我提着它,走到桥上,把水洒下来,那不就是我在下雨吗?” (1)师评价,领读。

(2)这句话中有几个表示动作的词,你发现了吗?请你在文中圈一圈。 (3)“不是我在下雨了吗?”读出问句的语气。 (4)情境中朗读(边读边演一演)。

设计意图: 用“小步子”的方法,先读准生字和词语,再读通每一个部分,最后把个各部分连起来,长句也就不难了。 3.(小组、同桌学习)想一想,小女孩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生读句子(师出示) “你就不用挑水去浇田了,你高兴吗?” (1)同桌合作学习,一个读,一个听,把词语读正确,句子读通顺。 (2)反馈交流,抽几对同桌一个读,一个评价。

(3)情境朗读,读出疑问的语气。在评价中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体会“我”体贴懂事,关心家人。

4.出示第 2 自然段。 把三个问句连起来读,读通句子,读出分句间的停顿,读好问句。

5.小结发现。 “我”的想法多奇妙,提着浇花用的水壶,走到桥上去,把水洒下来,这样爸爸就不用挑水去浇了。

五、观察生字,书写指导

(一)出示生字“到、那”,都是左右结构的字。 1.指导学生先从三方面观察“到”。

(1)观察生字结构,偏旁在右边,左宽右窄。 (2)关键笔画标成红色,教师示范书写。 指导学生关注“撇折在横中线转弯”“点朝着交叉点的方向”“提比横长一点”“短竖靠近竖中线”“长竖比左边部分高一点”。 (3)观察整个字是否在田字格的中间,写得是否端正。 2.学生练习书写,描红一个,书写一个。 3.反馈书写,让学生按照上述三方面进行评价。 4.再写一个,发现自己哪些地方有进步。 (二)观察“那”

1.让学生仔细观察,从三方面说说该如何书写。 2.教师在评价中肯定学生的发现,示范书写。 3.学生描红一个,书写一个。 4.同桌相互评价。

5.根据评价,自己再写一个。

六、课堂小结

“我”是个很会想象小姑娘。“我”想,有一天可以提着爸爸浇花用的水壶,走到桥上去,把水洒下来,不是在下雨了吗?她的奇思妙想还有很多,咱们下节课接着看。

彩虹教学设计

彩虹教学设计

彩虹教学设计

《彩虹》教学设计

彩虹教学设计

彩虹教学设计

《彩虹》教学设计

美丽的彩虹教学设计

《美丽的彩虹》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册《彩虹》教学设计

《《彩虹》教学设计.doc》
《彩虹》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