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时适度 即为有效

2020-03-04 09:24:0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适时适度 即为有效

——多媒体与语文课堂的有机整合

襄樊市万户小学

石磊

【摘要】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就是把各种手段完美地融合到学科教学中。课程整合将信息技术看作是各类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主要在已有的课程的学习活动中有机地结合使用多媒体,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的目标,但整合不等于混合,它强调利用多媒体之前,教师要清楚多媒体的优势和不足,以及学科教学的需求,设法找出多媒体技术在哪些地方能适时适度地运用才能提高学习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 语文课堂 适时适度 提高效率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教师不再视课本为唯一的课堂教学资源,越来越多的与课文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响等资料出现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拓展了文本的内容。但还是存在着对辅助性课程资源的运用缺乏明显的目的性的认识。对于一段时间中语文课堂教学由过去“人灌”(教师灌输)到“电灌”(多媒体课件满课堂飞)的现象,我是深恶痛绝的,我总希望我们能还课堂一份清静,让课堂“清纯”一些。

但是,我们不排斥用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 我个人认为,我们不是要研究课文课堂教学用或是不用这些辅助性课程资源的问题,而是要探讨用得好不好、怎样用好的问题。如果在教学中为用而用,多此一举甚至是画蛇添足,那最好别浪费人力物力,不用倒也让课堂“清爽”,让自己自在;但若能用得恰到好处,如雪中送炭,如锦上添花,能变枯燥为生动,化复杂为简明,能变平面为立体,化抽象为形象,岂不妙哉?

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就是把各种技术手段完美地融合到学科教学中。课程整合将信息技术看作是各类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主要在已有的课程的学习活动中有机地结合使用信息技术,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的目标,但整合不等于混合,它强调利用多媒体技术之前,教师要清楚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和不足,以及学科教学的需求,设法找出多媒体在哪些地方能适时适度地运用才能提高学习效果。

本人长期担任中低年级语文教学,为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就如何运用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了多年的研究和探索,并积累了一些经验和体会,我认为在以下一些方面,多媒体技术发挥着不可忽略的作用。

一、适时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是刺激学生学习的最有力的因素。传统教学主要是通过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即教师将自知的知识、经验、技能,凭借一本教材、一本教学参考书、一支粉笔、一张嘴,传授给学生。由于其课堂容量小,一节课下来,学生所得并不多。年复一年,形式照旧,枯燥单一,学生往往产生厌倦情绪,这自然会影响学生的成绩。多媒体的出现,给传统的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语文教学中的情境营造不仅在于提供刺激物,增强氛围,还在于语文学习需要熏陶感染。利用CAI课件形象性、趣味性、新颖性,与之相机呈现,可以把学生带入一种真切、生动的情境,调动学习兴趣,激荡情绪情感,化抽象为具体,化呆板为生动,图、文、音并茂,形象生动,色彩逼真,可以对人的视觉、听觉、甚至心理触觉产生全方位的综合刺激,这很适合学生的接受特点,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提高语言文字学习效率。比如在《画家和牧童》一课,在开课伊始,我让学生欣赏三幅图——戴嵩的《三牛图》、《归牧图》、《乳牛图》,意在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教学情境中走近画家,产生进一步了解画家、了解这个故事的愿望,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从而引导学生进入到对文本的主动探究状态。

二、适度运用多媒体,突破重难点,训练思维,感知语言,培养语感,

1、发挥优势,突破重难点。

很早以前人们就体会到了“情景教学”在学习过程中的重大作用,而我认为多媒体可以看作是“情景教学”的一个发展。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声、形、色具备的这种特质,学生学习中常常因为表象、经验的不足,致使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或思维加工)、体验、感悟有障碍。而多媒体具有擅长构建二维、三维动画,而且可以通过动态的画面显示的优点,所以可充分发挥其长处。当然,使用时必须在符合实际前提下,针对小学生的认识特点,教师借助多媒体技术,融声、光、色为一体,化静为动(或反之),变抽象为具体,创设模拟各种生活情景,创造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场景氛围,使学生在一种虚拟而又真实的生活空间中得到最深切的情感体验,不仅可以激起学生浓烈的学习热情,更重要的是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把传统教学中难表达的内容,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化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具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能全面正确地把握课堂教学内容,以及对重难点的消化和理解,而且学生也喜欢具有较强动感的画面。因为这样的画面能激发他们学习兴趣。从而很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如《回声》一课,在突破课文重点难点的部分,我就是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设计了这样的动画;在一间空旷的房子里,一个小朋友正站在电话机旁,电话铃声的波纹扩散开来,传到了小朋友的耳朵里,同时又一部分声音的波纹碰到天花板有返回来(而且返回来的波纹看上去要模糊一些),返回来的声音在一次传到小朋友的耳朵里。这个动画把无形的抽象的声波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出来,把抽象的句子“声音的波纹碰到桥东的石壁,也要返回来”形象化,为学生提供丰富、直观的形象,诠释抽象语言,为理解回声现象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以替代经验帮助学生学习建构,提高了教学成效。

2、感知语言,培养语感。

语文教学通常有听、说、读、写等四方面的要求,相应的教学内容应包含文字、语音和视频等不同媒体的信息,但在传统的印刷教材中,有关语音和活动影像的内容无法与文字内容组成一体化的教材,只能以教科书、录音带、录像带三者各自独立的形式,分别出版,既不便于教师的教,也不便于学生的学。但我们现在利用多媒体系统,可以将文字、图形、动画、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结成一体,能说、能唱、能动、能自动检索相关的资料,使听、说、读、写四个过程不再支离破碎,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协调发展。故可在不同类型的语文课当中合理运用多媒体的多维展示。可培养学生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如《画家和牧童》这篇课文时低年级的一篇阅读课文,学习语言、运用语言、发展语言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之一。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有限,词汇量不够丰富,而词语积累的多少是语言表达的物质基础。教学“周围的人纷纷夸赞”一处时设计了“假设你在场,你会怎样夸赞戴嵩的画”这一教学问题,借助课件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词语,有效地化解了学生中的困难。学生借助课件的“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活灵活现、神形兼备”等词语进行选择性使用,用自己的语言夸赞戴嵩的画。教师提供的这些词语,犹如语言训练中的一根拐杖,学生在学习文本语言的同时进一步创造性运用语言,发展了语言,积累了一些与课文相关的语言的同时进一步创造性运用语言,发展了语言,积累了一些与课文相关的新的词语。这一教学,还有助于引导学生身临其境,进一步感受到画家画技的高超。培养他们听、说、读、写能力。

三、有效地运用多媒体,丰富文本,拓展延伸。

语文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陶冶情操、拓展视野、开发思维能力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对于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语文,就应从更广的层面上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但是材料的容量一直是传统的语文教学难于解决的问题,因此内容的宽泛性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性就成了比较突出的矛盾。而基于网络的信息技术具有丰富性与交互性的特点,学生通过网络检索和加工信息,能极大地扩展语文教学空间、时间和信息量的外延,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知识面,同时在信息能力方面也得到学习与锻炼。

我在《画家和牧童》的结课处出示了几幅图——齐白石的虾、李苦禅的鹰、徐悲鸿的马,出现在这里有什么意义呢?我认为,这有这样的几点作用:一可以让孩子们放飞心情,轻松轻松,缓解疲劳。教学讲究有张有驰,动静结合。学生在前面识字、学文,现在咱们来欣赏几幅画,愉悦愉悦不是挺好吗?注意,这里可不是随便找一点“愉悦”的形式——可它是与课文有关联。二是对课文教学的拓展,也就是与课文的关联。善于观察才能画出生动逼真的画——这也是本课的学习带给学生的启发。三幅画惟妙惟肖,不正是画家细心观察的结果吗?三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要“重视学生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的培养”。教学中,出示名家名画让学生欣赏,引领学生畅游在艺术的殿堂里汲取艺术的营养,受到美的熏陶,从小积淀美的情感。

总而言之,多媒体教学是一柄双刃剑,如何恰到好处地使用好这新式武器,是我们该值得深思的问题。我们必须时刻牢记它只是语文教学的辅助手段,其最终目的是为语文教学服务的。

凡事皆有“度”,适“度”才有可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过“度”则会事与愿违,适得其反。因此,语文多媒体课堂教学要恰当控制教学容量、密度与节奏,要以有助于学生接受与消化为前提。倘若只追求表面上的轰轰烈烈使用了却毫无效果,纯粹是教学的时间浪费,为了电教而电教,往往会适得其反,甚至破坏了正常的教学常规,因此,在多媒体与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机组合下一定要适时适度,我们语文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多媒体技术的特性,真正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有利作用,实现多媒体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最佳整合。这样多媒体的优越性才能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如虎添翼,大放异彩才能达到有效的教学效果。

参考资料:

(1)孙国萍、黄厚江《整合: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关键》 (2)张华《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王荣生《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4)区培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5)余胜泉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与策略》《人民教育》 2002.2 (60章剑卫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中国电化教育》 2001.8 (7)何克抗 《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思考》《中小学电教》2001.1

适时适度预调微调货币政策

央行适时适度预调微调 保持信贷合理增长

适时转身

能助人即为仁

安监局全称即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适度议论文

为人当清廉,清廉即为福

六年级适度书目

适时对电子游戏说“NO”

人道即为官道(审计署培训论文)

《适时适度 即为有效.doc》
适时适度 即为有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