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自我认识与接纳

2020-03-02 17:53:3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初中学生自我认识”团体辅导方案

——叱咤风云组

组长:许艳梅副组长:韦沿方

组员:董近磊宁业妃黄清梅 黄柳青王茂人严朗云符露谊

一、活动理念:

美国心理学家Ruff指出:“自我接纳是主观幸福感的因素之一。”一个自我不接纳者,他的内心会产生很大的矛盾和冲突。马斯洛在需要层次理论中提到要想在一个不完善的、充满矛盾与冲突的自我层面,建立一个令自己满意的、趋于完善的自我,必须要经过三个环节,即自我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改变。自我认识就是要对自我的各层面都有一个较为客观的认识和了解。一个人只有认识自我,才能够丢掉许多自我防卫机制和虚伪的掩饰,发现自己的真实形象,更好地认识自我。大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形成的关键期。因此,正确地认识自我对初中生来说非常重要。

二、活动目的:

1、通过画自画像,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展示一个内心的我。

2、通过相互间的沟通交流,学生读懂你、我、他,促进彼此的认识与理解。

三、活动对象:在校初中生

四、活动准备:每人一只彩色笔和一张16开大小的白纸

五、活动时间: 90分钟

六、热身活动——可怜的小猫

游戏方法:

1.全体围坐成圈,一人当小猫坐在中间。

2.小猫走到任何一人面前,蹲下学猫叫。面对者要用手抚摸小猫的头,并说「哦!可怜的小猫。」但是绝不能笑,一笑就算输,要换当小猫。

3.抚摸者不笑,则小猫叫第二次,不笑,再叫第三次,再不笑,就得离开找别人。

4.当小猫者可以装模做样,以逗对方笑。

七、主题活动———“大比对”(50分钟)

活动程序:

(一)、我来画画(25分钟)

1、主持人发给每位参与者一张16开大小的白纸,把彩色笔放于场地中央,供需要者自由取用。

2、在5~8分钟内,每人在白纸上画一幅自画像。

主持人暗示大家,“自画像”可以是形象的肖像画,也可以是抽象的比喻画(例如动物,或者自己生活中的场景),但是需强调、声明这个自画像是能代表自己。要求成员们画自画像像期间不要看他人的画像,提醒成员本游戏不是绘画比赛,不用因为自己的画技不好而感到为难,只要求大家的画像从内容、形式上反应大家对自我的认识。

3、自画像画好之后,请成员在白纸的另一面写下自己心中的“我”,即用一些形容词描述自己,例外向、内心,开朗乐观,安静,随性等等之类能表现个人个性性格的一些形容词,描述中不能透露个人的姓名之类信息。然后请成员们把自己的名字写在描述的后面。

4、收取成员的画像作业。

(二)、你来评评(25分钟)

活动程序

1、主持人首先公布活动规则:每个人一张16开白纸,在纸的最上面一行写下自己的姓名和对留言者说的一句话,大家相互帮助用大头针把纸固定到自己的后背上;

2、接下来大家在同学的后背上写留言。

3、十分钟后,主持人示意大家停下来,同学们再次围在一起,拆开背后的纸条,看看同学们对自己背后的评价。

4、团体分享这些留言。

注意事项

1、在活动开始前,主持人最好要强调对待这次活动的态度:真诚、客观、负责。

2、留言过程中,同学们不能说话,要用非语言形式进行交流,留言内容是你对这个人的认识,包括优点、缺点以及建议,还可以写上自己最想对他说的一句话,不用留名。

两个活动都结束后,可以把刚才同学们的自画像发回给每个同学,让他们看看自己对自己的认识与别人对自己的认识有什么不一样,可以向同学们提问以下的问题:

1、当两张纸都在手上时,看了里面的内容,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2、人们因什么而欣赏你?因什么而不欣赏你?对别人的反应你认同吗?

3、哪些评价让你感到新颖、好笑而又确实符合自己?

4、你有没有看到自己潜在的优势或特长,可能你从未注意,而在别人的眼中可能是那么的明显?

5、这个活动还给带你哪些其他的感受?

6、活动小总结。

(支持人:刚才我们写的寻人启事的内容,实质上就是自我观察得出的对自己的认识。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大文豪苏轼写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八、结束活动(10分钟)

主持人总结,并分发歌曲《我相信》的歌词,集体合唱《我相信》。

高中生自我认识与接纳团体心理辅导方案的设计

自我认识与分析

自我认识与职业规划

自我认识

自我认识

自我认识

自我认识

自我认识

自我认识

自我认识

《初中生自我认识与接纳.doc》
初中生自我认识与接纳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